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28600000008

第8章 文学常识(8)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共同编著。《汉书·艺文志》中录其内外两部分,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仅存内21篇。《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融合儒家、法家、阴阳家,在阐述哲理时,涉及奇物异类、鬼神灵怪,其中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以及成语“叶公好龙”等就是出自此书。它不仅是一部“奇”书,而且它涉及哲学、政治、伦理、历史、经济、军事等众多内容,又是一本“杂”书,被纳入“杂家”类目中。

该书内容广博,气势宏大,思想深邃,是西汉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直到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该书重新去发掘总结它的内涵——“天人合一,自然而然”的主张,对我们人类改善生存条件和促进世界和谐发展产生启示作用。

《出师表》

《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225年与226年)曹魏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225年),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后出师表》作于建兴六年(226年),诸葛亮在文中表示为了国家,决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忠心耿耿。

《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60年的历史。《三国志》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它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当时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均有记载,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三国演义》的很大一部分是以它为蓝本创作出来的。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晋代葛洪撰写的轶事小说集。“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都城长安。原书2卷,后分为6卷,共记载138条故事,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都源于此书。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名篇,是《桃花源诗》的序,作于永初二年(421年),描述了一个虚幻世外桃源的景象。在这里一切都很单纯、自然,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黑暗的统治集团,邻里之间那么和谐。作者以这样一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来表现对当时现实社会、政权的不满,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是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编著。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外,其余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据《玉台新咏序》说,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爱情的诗歌,代表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其中的很多作品,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羽林郎》等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部重要的儒学启蒙经典,是南朝周兴嗣用1000个基本不重复的汉字,写出了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其内容包括天地、自然、历史、人事、修身、读书、生活、农林、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从中,不但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而且背诵《千字文》也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千字文》《三字经》和《百家姓》被称为“三百千”,是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中的必读经典。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颜之推所著,他结合自己一生的人生经历、为人处世和学习经验,总结成该本家训,为训导和告诫子孙之用。全书7卷,共20篇,内容广泛,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之道,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著作中一部重要典籍。该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之先河,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它其中的文化内涵、家庭伦理和道德修养方面的价值,至今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木兰诗》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一首长篇叙事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该作品记述了木兰为代父从军,女扮男妆征战沙场,最终凯旋归来,辞官回家的传奇故事。这首诗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平实而英雄的人物形象,赞美了中华民族传统女性孝敬亲人,尽忠报国的崇高品质,唐代追封木兰为“孝烈将军”,并为其设祠纪念。

在该作品中,木兰从一个闺中少女成为战场英雄的巨大转变,看似传奇,实际更深刻地揭示了“忠孝”的本质。这“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始建。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沈括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609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赤壁赋》

《赤壁赋》,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写下前后两篇赤壁赋,分别称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比较有名,采用骈散结合的方式,形象优美,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被贬时应岳州滕子京之请所作。全篇368字,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使不同的景物产生不同的感受,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作者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骈散结合,辞藻华丽,自成一格。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所作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本书10卷,约三万句。描述了崇宁到宣和年间(1102—1125)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百姓日常生活景象等。本书包括多方面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对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以及讲唱文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跨16个朝代,共1363年。这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是南宋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洪迈(1123—1202)所作,《容斋随笔》是全书的总名,分为《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该书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南宋著名哲学家陈淳所著。该书分为事亲、事长、男女、杂仪四个部分,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处世做人。

《漱玉词》

《漱玉词》南宋词人李清照所作,由李清照济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漱玉词》共1卷,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的意境,言志抒情。

《稼轩长短句》

《稼轩长短句》又名《稼轩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在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所以并称为“苏辛”。本书共收辛词620余首。其词大气纵横,雄健豪放,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此外,作者还长于运用经史诗文和典故及比兴手法,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思。词风以豪放为主,沉郁,明快,流丽,妩媚,都有触及。缺点是部分作品堆砌典故,冷僻晦涩。

《敕勒歌》

《敕勒歌》是一首歌唱草原、歌颂自然的少数民族牧歌,最早录于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这首诗歌通过描写苍茫辽阔的大草原和一望无际的天穹,表达人民对大自然的依赖和热爱之情,也同样感受到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敕勒歌》堪称千古绝唱,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激发了多少人对美好大自然向往,更表达了人类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歌辞”。这部《乐府诗集》现存100卷,主要辑录从先秦到唐末时期的辞赋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的作品很广泛,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所作的诗歌,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最完备的诗歌总集。《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曲调收集并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

《千家诗》

《千家诗》是一部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是将宋代谢枋得的《重定千家诗》和明代王相所选的《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千家诗》实际只有122家,以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为主,多选自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它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并称诗苑“双璧”。至今,《千家诗》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共1000多字,内容包括了我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民间故事,广泛而生动。它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识文断字,更可以增长见闻、培养德行。千百年来,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至今也是儿童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读本之一。而且,《三字经》已被译为满文、蒙文,甚至英文、法文也有译本。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部蒙学教材,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他将常见的姓氏收集整理,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句句押韵,易学好记,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百家姓》中的姓氏文化是中国独有文化的体现,展现了中国古老家族体系的庞大血脉。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大报仇》,剧本取材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本书写赵氏孤儿在程婴等人的救护下,长大后杀屠岸贾报仇的故事,全剧五折一楔子。这部优秀的剧作,人物形象鲜明,扣人心弦,悲壮,抨击阴险残暴,颂扬正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由于《赵氏孤儿》剧情曲折多变,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因此也被公认为最经典的中国戏剧之一。该剧是元代杂居中的一流悲剧,影响很大。18、19世纪就有英、法多种译本,登上欧洲舞台,备受世界关注。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选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辑而成的一部蒙学读本。此书通过记录24位人物对父母感天动地的至孝行为来训蒙儿童,教导大家:“孝”是做人的根本,为人子女应该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在精神上更要让父母轻松安乐。所以,该书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其中卧冰求鲤、孟宗哭竹、黄香温席等至孝故事脍炙人口,经久不衰,24位孝子也成为人们学习的好榜样。

《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江湖豪客传》,元末明初著名作家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这部巨著取材于北宋末年农民起义,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它以封建官僚制度为背景,通过刻画108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描述封建社会中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水浒传》一书中,人物语言生动丰富,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细节描写真实细腻,是一部以文学形式再现农民起义的,艺术价值较高的历史巨著。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之作。小说主要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战争。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就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气节,至今被人传送;赤壁之战的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起来依然如身临其境,惊心动魄。全篇语言浅显,明快流畅,雅俗共享。《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千百年来广泛流传,魅力无穷。

《西游记》

《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古代长篇神魔小说。小说共100回,60多万字,主要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经过81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其中,特别突出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伏妖魔鬼怪的经历。全书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第二部分主要写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和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过程。

小说不仅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而且人物性格鲜活明朗,自始至终都表现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遇到困难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小说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种文字流行于世。

《三言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