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28600000009

第9章 文学常识(9)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三言二拍》的故事内容大多现实性强,生活气息浓厚,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反映了当时市民的生活。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朝朱柏庐所著的,是以家庭道德教育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个字,通篇教导人们孝亲尊师、勤俭持家、安分守己、邻里和睦等基本德行培养,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可口头传训,又可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该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称为“治家之经”,也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子孙而作的家训。该书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部分组成,主旨在教导子孙认识命运,通过改过积善,改造命运的过程,特别提醒后人“谦虚”是立世之本。该书是一本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生活,提升社会和谐风气的不可多得的古籍。现在,该作品已经被改编为多个版本的电影、电视剧上映。

《女儿经》

《女儿经》大约成书于明朝,经过不断增删修订,形成了多种版本,以此《女儿经》流传深广。此经从习女德、修女容、谨女言和勤女工四个方面,阐述作为女子的基本道德修养。古语云“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可见一个有德行的女子对一个家庭和社会有不可限量的作用。所以,此书中主张女子应勤劳节俭、举止得体、言语有度,宽以待人等传统美德,应当是值得女子学习和提倡。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原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或《故事寻源》,最初由明末的程登吉(一说是明朝进士邱睿)编著,后来被清朝的邹圣脉作了补充,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它的内容广博、包括天文地理、名家名人、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鸟兽花木、饮食器用、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千百年来都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读物。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戏曲《牡丹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编成现在的《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它的句子大多选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内容十分广泛,从天文地理到礼仪道德,但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增广贤文》由于韵律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是一部流传至今的雅俗共赏的经本。

《小儿语》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所撰,他认为儿童要经过正确的教育,从而获得知识提升道德。于是,他编写了新的儿歌来代替当时民间流传一些旧儿歌,即此《小儿语》。此书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阐述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影响很大。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由明代万历年间萧良有撰写,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该书的特点是汲取了前人的若干蒙书材料,主要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和神话小说为题材,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等2000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龙文鞭影》在传统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由浅入深的作用,是一部集自然知识、历史掌故于一体的骈体文,这对后来的蒙学著作起了催生作用。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原名《列国志传》,由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卲鱼所著,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修正,使艺术性有显著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做了一些批注,改名为《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500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丰富而复杂。《东周列国志》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构成了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所作,成书于1637年。这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共18卷,包括种植、纺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烧制陶瓷、冶铸、制造车船、锤锻、烧制灰硫、榨油、造纸、采矿、兵器、颜料、酿酒等诸多内容。宋应星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精确的描述,其中很多种工艺方法都影响了西方。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牡丹亭》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于1598年,共55出,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的又一动人的妇女形象,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争取自由爱情婚姻,抨击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不仅思想内涵深刻,其艺术成就也非常卓越,用浪漫主义手法来塑造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日记体地理名著,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名弘祖)经30多年的旅行观察,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作详细记录所得,除部分散失外,遗有60余万字,逝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这部游记为中国古代地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此外,游记中还常常涉及当时各民族生活、风土人情、聚落分布及土司之间的战争,不仅具有一定历史学和民族学价值,在文学上也有显著价值。该书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被誉为“古今游记第一”。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原是平民娱乐文学,之后,由明朝的陈仲琳(亦作许仲琳)(一说明代道士陆西星)写成书籍,其内容以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以古代魔幻神话故事为特点,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其中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三抢封神榜等情节奇异生动,流传甚广。该书不仅以内容篇幅巨大、情节神奇而闻名于世,更通过纣王无道失天下,武王得道得天下的历史,说明只有顺应人道,得民心者才能一统天下的真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由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一部唐诗选本。由于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超过50000首。在浩繁的卷帙中,难以全部诵读,故从唐代开始,有关选本就层出不穷。于是,蘅塘退士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选择优秀诗歌,模仿《诗经》的规模,选编了该《唐诗三百首》。该选本集中展示出我国古典诗词鼎盛时期的不朽成果,200多年来,以此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四字鉴略》

《四字鉴略》是由清朝初期王仕云所著,是私塾中必备的启蒙读物之一。该书涉及的内容上至盘古,下至明朝灭亡后。全书为四言韵语,韵文简洁,易读易记。该书侧重于记述政治、军事方面的大事,与国家的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写,因此偶然有历史大事应该记载而被疏漏不记载的地方。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全书一共有12卷,共222篇,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是一部简明扼要、流传很广的古代散文选集,“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因成书于太平天国三年(978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此书基本上是一部按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全书按题材分为92类,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许多已失传的书,仅在本书内存有佚文,有些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作品,因此书而得以流传。书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杂传记9卷,《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传奇名篇,多数仅见于本书。《太平广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宋代以后,话本、杂剧、诸宫调等多从《太平广记》一书中选取题材,转引故事。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总类》,中国古代类书。因宋太宗按日阅览,改为此名。该书是宋太宗命李昉等14人编辑的,成书于983年。全书1000卷,分55部,每部分若干子目,共4558类。以引证广博见称。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此书体例是每条引证都先写书名再写原文,按时间顺序排列。此书是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本书的价值在于可以引出久已失传的唐代史料,如《玄宗实录》《两京新记》等,该书属旧国史、实录之类,弥足珍贵。再者,此书类目全,资料多,包括唐代服饰、饮食、器物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所作,以《论语·学而篇》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阐述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它是教导子弟尽守本分、克己守礼、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传承忠厚家风的最佳启蒙教材。当今,也被广泛推广于各个领域,被称为“做人的宪法”。《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清代作家曹雪芹著,是一部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该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该书语言优美自然、精辟简练,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但紧密相联,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所以,《红楼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创作上,都代表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全书共有小说491篇,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故事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知。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作品。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清代刘鹗所作,流传甚广,全书共20回。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是一个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的人。随着老残的足迹所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所作的戏曲理论专著,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混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但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编辑为《李笠翁曲话》。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

他全面广泛地论述了戏曲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他汲取了《曲律》(明朝戏曲理论专著,王骥德撰)中的理论成果,将戏曲创作实践和自身创作经验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高峰,为戏曲理论批评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树立了里程碑。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清代纪昀所著的短篇志怪小说,共24卷。主要搜集了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灵异、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传说故事,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范围遍及全中国。文章通过记述这些小说来折射出当时官场腐败、堕落,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理论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卑鄙,还旁敲侧击地揭露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及迷信。作者对下层百姓悲惨境遇的生活表达了深刻的同情与怜悯。在每则故事结尾作者都会点评几句,以平和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这些评语耐人寻味。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24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随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延玉等)。除《史记》是个人写的通史以外,其他都是断代史,而且大多为官家所编纂。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