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 教安全
1534000000009

第9章 校园内外的安全(5)

上述案例中的安远,就是因为无意中浏览了色情网站而深受其害。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有的孩子发育较早,但在心理上还是孩子,面对青春期带来的性冲动,会产生困惑、不解等心理不适现象;如果性冲动被网络上泛滥的“黄毒”所激发,心理矛盾会更加激烈,很有可能会产生“青春期心性焦虑”情绪,并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做出难以挽回的错事。

面对“黄毒”的泛滥,父母在“恐黄”的同时,更要学会“控黄”,要从多方面去引导孩子健康上网,让他远离网络黄毒。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未来,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上网习惯,给他灌输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孩子远离黄毒,并学会主动抵制黄毒。

培养建议

建议一: 把电脑放在公共场所

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是因为父母给了他犯错的机会。如家庭中的电脑如果放在孩子的卧室,他也许会因为自制力差而沉迷于网络,或在没人注意时偷偷浏览色情网站。

所以,父母最好将电脑放在家庭的公共场所,例如客厅的一角。这样,父母在家时会不时地从电脑前走过,即使不刻意关注孩子上网浏览的信息,他也会因此感受到一种约束力,也就不容易犯错。由此可见,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二:安装过滤软件让孩子绿色上网

虽然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但如果孩子上网就要父母在旁边全程监督也是不现实的,而使用上网过滤软件就等于在源头上截断了网络黄毒,在孩子和网络黄毒之间筑起一道隔离墙。

此类过滤软件目前已有多种版本面市,它具有内容过滤、控制上网时间、外设锁定等功能,能够过滤暴力、色情、迷信等不良信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父母最好为他安装一个过滤软件,避免他在上网时接触到不良信息。

建议三: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

仅靠父母去监督孩子上网,去对网络色情信息做防御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可能去网吧玩。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抵制不良信息。

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约束力强的孩子不会轻易犯错,因为良好的道德感会让他学会自检,随时排除自己内心的不良念头,让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

10岁的苗雪从小就在爸爸的引导下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读物,里面详细地讲解了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以及做人的道理。

周末,苗雪写完作业开始上网,玩了一会儿突然问爸爸:“爸爸,谁是芙蓉姐姐?为什么有的人说她是美女,有人说她精神不正常?”

爸爸说:“苗雪你不是学过《弟子规》吗?里面有句话叫‘邪僻事,绝勿问’,意思就是说一些荒诞不经、非正统的事情不要去关心,不看、不听、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自己的心灵。”

苗雪听了点点头,说:“爸爸,知道了,我以后不看这样的信息了。”

《弟子规》还讲道:“斗闹场,绝勿进。”其实,今天的斗闹场已经通过网线进入到家庭中。如果孩子学习了《弟子规》,他自然不去浏览色情网站。可见,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就要从小让孩子学习正统的思想文化。这样,孩子的心里就会形成一股正气和自我约束力,自然就会远离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建议四:警惕手机网络黄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父母给孩子也配备了手机。而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不但能接打电话,还具有照相、听音乐、上网等多种功能,但也有一些不法运营商将色情信息散布于手机网络中,严重侵害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其实,学校是禁止中小学生用手机的。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父母就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即使在校外需要,也应该给他买功能最简单的,只能接打电话和发信息手机就好,以免他上不良网站,也能避免刺激他的攀比心。

金玉良言

让孩子不受网络黄毒的侵害,需要父母从外在的监督和内在加强孩子的道德感两方面加以防控。然而,外在的监督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作用,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好比一个人在生病时需要吃药来进行治疗,而如果平时能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心灵变纯净,就会提高免疫力,自然不会受到病毒的侵犯,抵御黄毒亦如此理。

16. 网络交友:不要让孩子沉湎虚拟的网络世界

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变为现实。它在扩大孩子的交往领域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超越了辈分、年龄、相貌,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活动、但又充满危机的交往平台。近年来,因网络交友而诱发的犯罪层出不穷,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认清网络交友的尺度和分寸,要学会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15岁的高强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和他一样大的男孩,两人很谈得来,又都在同一个城市,于是就找机会见了一面。见面后,他们发现彼此的兴趣爱好也颇有共同点,于是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并多次见面一起出去玩。

一次,在和这个网友一起郊游的时候,网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新朋友请高强和网友一起去KTV唱歌。唱歌时,新朋友递给他一支香烟,本不吸烟的高强推辞不过,加上网友也在一边劝他吸,于是他就吸了。

没想到这一吸就上瘾了。原来这支香烟里含有毒品,高强从此染上了毒瘾。为了解决自己购买毒品的钱,高强在网友的怂恿下开始帮别人带毒、贩毒。等父母发现时,高强的毒瘾已经很厉害了。父母没有想到一向很省心的孩子,居然会因网上交友而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但网上的朋友多了,风险也可能会很大,不但不会让自己的路更好走,还有可能会被带入歧途。上述案例中的高强就是因为交友不慎而误吸毒品,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网络是虚拟的,正是因为它的虚拟性,孩子才会沉溺于这种放松的网络聊天状态,以这种方式来舒缓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但孩子和成人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他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界限还不是十分清晰,而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大的弊端,有时他会更愿意相信网络里的事情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孩子在网络里往往缺少相应的心理防备,因而容易受到伤害。

这的确让父母为之担心,但重要的不是要如何禁止孩子网聊,而是需要帮助他明确这两个世界的界限,并告诉他如何分辨不良网友,并让他了解与网友相处需要注意的事项。

培养建议

建议一:当心孩子网上交友上瘾

很多孩子在交了网友后,会旷课去网吧上网与网友聊天,上课的时候也不专心,一心只想着与网友之间的事情,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据调查表明,容易对网络交友上瘾的多是性格内向的孩子,由于他不善于表达,而且朋友少,遇到网友,就更容易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如果沉溺于网络聊天,就会影响到学习。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与他沟通。避免孩子积压过多的负面情绪,这样他就不需要上网倾诉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也就不容易对网络上瘾。

另外,父母还应该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在QQ加自己为好友的,要慎重。当然,自己也不要贸然加陌生人为好友。

建议二:告诉孩子,不要贸然与网友见面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无法得知与自己交往的网友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网络交往对象在网上可以表现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他可能是出于真心,但也很可能是故意伪装起来骗取他人的信任。

在孩子与网友交谈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提出见面。父母要告诉孩子,一定不要贸然和网友见面,保持神秘的距离感既可以延续友谊,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网友不仅仅是神秘的,还很有可能是危险的。所以,无论自己在网络中了解多少关于对方的情况,都不等于了解对方在现实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从网络到现实,存在着太大的差异,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和网友见面。如果孩子坚持要与网友见面,也必须要有父母的陪同。

建议三:别让孩子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网上会有一些人借助聊天的机会,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不同的手段骗取对方的钱财。还有些人,通过聊天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趁机上门作案,或是敲诈勒索。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网络聊天时不要轻信于人,更不要将个人信息透露给对方。

14岁的肖云从小学习就很好,并被父母送到省城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由于她成绩优异,父母为她买了一台电脑作为奖励。

独自在省城上学的肖云闲暇时喜欢上网聊天,她认识了一位名叫“天涯”的网友,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虽然没有见过面,但肖云非常信任这位朋友,经常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告诉“天涯”,渐渐地“天涯”了解了肖云的家庭状况,并在一次交谈中无意间得知了肖云妈妈的电话号码。

有一天,肖云妈妈的手机上接到一条告急的短信息,信息内容是:“您好:您的女儿肖云遇车祸了,生命垂危,正在医院抢救。请速将5万元打入××账户,以保证抢救顺利进行。”

不明情况的妈妈立即给肖云的班主任打电话询问情况,经老师证实肖云安然无恙后,妈妈才放下心来。后来经多方调查证实,给妈妈发短信企图诈骗的竟是她十分信任的“天涯”。

由于肖云对网友的轻信,差点给家里造成经济损失。虽然只是一场虚惊,却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对网络陌生人的防备心理有多差。

所以,父母需要告诉孩子,网络只是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聊天环境,让人们借以进行业务、思想或学术的交流与沟通,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网络上的人,一定要将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作出区分,千万不要轻信于人。

建议四:教孩子辨别不良网友的方法

为了让孩子识别不良网友,避免与其交谈,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识别不良网友的方法。一般来说,不良网友一般都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其网名比较另类,以吸引人的眼球;

第二,一般聊天说不了几句就会问“你是哪里的?”“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第三,他们往往会鼓吹自己的家庭背景,如住豪宅、开名车、爸爸是大款;

第四,也有的会编一段悲情的故事,描述自己不幸,如失恋、失业、离异、生病等,以骗取对方的同情心;

第五,有的女网友会鼓吹自己长得如何漂亮;

第六,他们往往语言贫乏,说话时错字连篇,;

第七,他们一般是失业者,并且聊不了几句就急于见面;

……

父母要告诉孩子,聊天时如果遇到有类似特征的网友,不要与其交谈,防止上当受骗。

金玉良言

面对喜欢网络聊天的孩子,父母的干预本身就具有让他明确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界限的功能。但是,父母的干预不能仅仅是限制,更应该包括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只有让孩子充分了解网络交友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使他规避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7. 网络游戏:孩子尽早远离就会尽早受益

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里,孩子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忘记了现实的存在,随心所欲地宣泄自己。在游戏中,血腥和暴力的画面频频出现,杀戮和抢劫在这里变得“合理”。但年幼的孩子长期沉溺于这虚幻的世界里,就会逐渐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就会模糊对道德的认知,以至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有一个性格内向的14岁男孩,他在和同学一起上网时,同学推荐给他一款新推出的网络游戏。

和多数网络游戏一样,这款游戏也是以杀戮的方式来升级。渐渐地男孩迷上了这款游戏,在这里,他不再是那个内向的孩子,而是一个游戏高手,统领着一个帮派。虚拟世界里的荣耀,让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打开电脑,进入游戏,他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