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1539000000024

第24章 教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7)

巴恩斯以他做杂工的薪水,花了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整个纽约城。一个月之后,他卖掉了7部机器,当他怀着满腹的全美销售计划回到爱迪生的办公室时,爱迪生终于接受了他作为口授留声机生产营销合伙人的请求。于是,这个曾经被人嘲笑的人成为了爱迪生唯一的合伙人。

因为巴恩斯的努力和对自己目标的坚持,使得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是正确的,我们也相信确实如此。那么,就可以放心去做,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坚持,也许正是成功边缘的最后一道门槛、最后一次考验。它是考验人们意志力的试金石。在关键时刻,如果坚守成功目标,就会让自己离成功的曙光越来越近。

同样,如果孩子具有坚持力,那他在学习时,往往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日积月累就会取得好成绩,在其他方面也能够做得很出色;缺乏坚持力的孩子则往往表现出没有耐心,无法坚持做完一件事情,这些都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困难。

一位父亲说:“孩子虽然已经上初中了,但他做事还是不能坚持,总是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那个。在学习上更是这样,虽然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但是,他总是数学作业还没做完,就想着要去背英语单词,英语单词还没背熟又觉得应该去做语文作业。做作业时,虽然一直呆在他的房间里,却没办法坚持学习半小时,总是刚拿起书来,就去听一会儿音乐,不一会儿又躺在床上,我真是拿他没办法。”

做事能否坚持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影响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做事能坚持的能力,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时训练对孩子的坚持力。

挫折教育建议:

1.父母要学会坚持。

做事不能坚持下去的孩子有很多。在孩子做事没有耐心、不能坚持下去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要求而作出让步,不能迁就孩子。否则,孩子就会总结出这样的经验:“爸爸妈妈总是听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话,孩子做事就会越来越没有耐心,遇到一点小的困难就无法坚持下去。所以,父母有坚持力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坚持力。

2.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入手。

当孩子在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时,比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间等,刚开始,父母可以在一边督促孩子,让孩子用心去做,直到把一件事做完为止。要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把它做完。但是,在做比较难做的事情时,孩子就可能就不能坚持把事情做完。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越是在困难的环境里,越能锻炼他的坚持力,做事一定不能半途而废。

当孩子不想学习时,可以对他说:“做完这道应用题就休息!”当孩子想让妈妈陪着出去玩时,可以对孩子说:“等妈妈洗完碗就陪你出去!”当孩子不想步行到公园去时,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边走,一边拍照,10分钟就到公园了。”所以,父母要懂得从生活细节入手,日久天长,孩子的坚持力就会不断增强。当孩子经过努力,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后,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强化他做事能坚持的好习惯。

3.要不断地鼓励孩子。

当孩子做事不能做到善终时,父母可以这样鼓励他:“孩子,你要坚持一下,如果这一条路走不通,就再试试其他的办法。不管是直接走还是绕道而行,只要能够走过去,你都应该试试啊!当你想要放弃时,你一定在心里要默默地给自己打气:坚持做下去,我一定会成功的!”

当然,父母还可以加上类似这样的鼓励性的话:“我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你做得的确很不错!”“既然已经开始了,你就应该坚持到底啊!”在这些温情话语的鼓励下,孩子就会激发出做事情的热情,并不断自我暗示,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他就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孩子学会适应环境

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顺从环境”,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调节自身,试着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才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

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所以,适应环境就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本领。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人难以把握,环境随时都可能变得陌生,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根本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很容易被淘汰。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里尼博士指出,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知道,在现实的社会中,大人不可能总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所以,父母如何让孩子迅速适应环境,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顺从环境”,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调节自身,试着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才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创造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

王桉是世界上长得最高的树,但现在墨尔本郊外的王桉林却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导致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王桉树种的转变适应能力极弱。

王桉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生存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对付频繁的森林火灾,它的种子是包在厚厚的木质外壳里的,不仅不怕火烧,还能借助大火烧裂木质外壳,顺利生根发芽。而现在,王桉的生存环境基本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这样一来,王桉的种子根本就无法生根发芽,更不用说长成高大的王桉了。

其实,王桉树的可怜有时候也是孩子的悲哀,有许许多多孩子常常因为学习或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变得极不适应,从而开始碌碌无为。为此他们开始感叹上天的不公,咒骂周边的一切。但是,他们似乎忘了现实的环境对他们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适应自己所面对的生存环境。

一位小姑娘被父母送到澳大利亚留学,总是抱怨房东对她不好,想搬家。别人问她房东怎么不好,回答是:“他老逼我刷牙,还非让我把脸盆也洗干净;洗澡后还得收拾浴室……”

这位小姑娘正像一则寓言故事中的乌鸦,不停地搬家,不停地抱怨,结果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

生存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冲突组合。一旦一个人真正想通了这个道理,了解并且接受了生存会困难重重的事实,那么在面对坎坷时,他也就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而所谓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人们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一种能力。

鳄鱼似乎并不招人喜欢,然而,鳄鱼却是恐龙时代的动物,在世纪更替中,许多物种灭亡,但鳄鱼却存活了下来;“变色龙”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善变,善于伪装自己,但是,这种动物却能通过了解环境,迅速调整外观色彩来保护自己;波尔山羊能在干旱季节、缺乏饲料的情况下生存,还能爬上树干采食,它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山羊品种,几乎能适应多种类型气候;在茫茫戈壁中,仙人掌为了抵御烈日暴晒,避免水分损失,将叶子进化为针状;骆驼为了适应长时间缺乏水和食物的环境,开辟了将营养储存在驼峰里的生存方式……

归根结底,这些物种之所以没有灭亡,是因为它们都有一种赖以生存的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同理,人类也应该做到在哪里生存就在哪里扎根。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也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存得更加惬意。

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一旦坦然面对,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成功,求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一种标志,更是高情商的特征之一。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学会适应环境,孩子一旦学会适应新环境,就有能力克服在新环境中遇到的众多困难与挫折。

挫折教育建议:

1.教孩子学会正确分析环境。

客观环境是是一切生存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正确地分析环境对适应环境而生存极为重要。父母要告诉孩子,所有为适应所做的准备,都是从分析环境开始的。不对客观环境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就不能准确地找出调整的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适应。

父母要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环境的判断能力,学会在繁杂的外界环境中整理、分辨、选择、规避伤害,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现实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信息;更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关键,认识事物的本质,淘汰那些与自身生存发展关系不大的无用的刺激。做到这些,孩子就会拥有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能更好地把握生存的自由。

2.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环境中微笑。

每个人都难免会接触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孩子也不例外。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这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现。因为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表情,是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它源自善良、宽容、坦荡、大度和无私的心灵。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礼赞。

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环境里微笑,他就会学会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就会拥有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钥匙,就会赢得成功的力量,找到新的人生起点。

3.要教孩子坦然地面对新环境。

父母要告诉孩子,环境是不能躲避的,只有坦然面对,大胆接触才能更快融合。要让他在新环境中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比如,通过与同学交往,一起学习交流,参与艺术活动、文体实践等扩展生活经验,就能使自己从团体活动中获得学习与表现的机会。

要想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就需要让他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以客观的态度坦然面对现实,冷静地判断事实,理性地处理问题,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4.教孩子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任何环境中都存在两种因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父母要让孩子正确地分析自身特点及环境特点,从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要告诉孩子,当他无法改变环境时,不要消极抱怨,要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从而更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去。一个人唯有不断地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现实的环境考验,才能在新环境中赢得一席生存之地。

让孩子明白,在生存的路上,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并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是,能否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却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一位哲人曾说:“改变自己事半功倍,改变环境事倍功半。”遇到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就得从自身做起,努力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并从新环境中汲取营养。

5.让孩子快乐地接受新环境。

很多孩子在面对新环境时,内心总会本能地抵制,总喜欢以新环境的缺点和以前的优点相比,不愿意接受新环境。比如,孩子在转学的一个星期内,会经常抱怨现在的同学不友好、老师也不和蔼。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快乐地接受新环境。

首先,不要让孩子寄希望于新老环境一样。环境变化多样、各不相同,要帮孩子寻找新环境中可爱之处,让他学会以愉快的心情接受陌生的一切。其次,让孩子利用新机会,接受新挑战。让孩子尽力去尝试表现自己,新环境也许会给他意外惊喜,给他值得纪念的经验。最后,让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进入一个新环境,也许以前孩子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但现在显现出来,又一时也改变不了,与其苛求自己改变,还不如一笑了之,因为“人无完人”。让孩子大胆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他的心态会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