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挖历史(第一辑)
1549000000015

第15章 清末那一次新政(1)

清廷遂拟于天津进行司法独立的实验,但遭到多方攻击。

那时,袁还在朝,以袁氏与杨的关系,有可能袁还是主谋。要朝廷“以两年为期,李冬君

一、地方自治:商人群体怎么做

自庚子年始,国人就用自治的手段,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起初是不得已,朝廷流离失所,连皇帝都成了丧家犬,他们依靠谁?

后来,他们发现,没有朝廷,他们同样可以自治,而且更加便利。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拳乱之后,天津商人联合起来,通过自治,克服了天津金融危机。天津八大家,其中杨家、石家、卞家、李家、王家组成天津志成银行,发行可全兑换的纸币,以缓解货币短缺,决开国会”,袁世凯曾就此问题,向朝廷请求救济,但空无所得;向外国银行贷款,列强又提出乘人之危的要求。袁只好转而求助于天津这些富家大族。乘此机会,他们提出解散商部下属商务局,代之以商人自治的商务公所。后来,他们又突破官府层层封锁,启用铁路运输,向北京供盐。

接下来,张謇亦以预备立宪公会名义,通电各省,号召全国,约各方代表至京城请愿,给商人提供贷款。他们主要来自天津久负盛名的行业:盐业、粮业、丝绸业和钱庄。商人自由入会,商会的日常管理分为文牍、会计、庶务、评议、考察五处,每一处设一名专职坐办,那一付自治的派头,可谓有模有样。

商会的权利范围:裁定商业争端及诉讼;促进和保护商人利益;除总理、协理外,商会有权任命坐办;商会提供与外商谈判的业务代理和翻译等服务。对此袁世凯颇有异议,他担心商会尾大不掉,久而久之,反而凌驾于政府之上,眼下,商家自选的12位大会董事,就令他心有余悸。

然而,加上部分督抚和驻外使节也奏请“请速定年限”召开国会,反而给予了支持。他虽为袁氏政治盟友,但在商部立场,他倒希望各地商会,能尽量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力。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缝隙里,

商会才能成长起来。由于商会组织机构为民主设置,稍不经意,它便与政府的要求相背离。

当上海商务总会请求天津商务总会协助发动一场全民性质的联合抵制美货运动,以抗议美国提出扩大和修订1882年的《华工禁约》时,天津商界反应强烈,商会以投票方式决定加入抵制阵线,并规定凡有卖美货者,罚款五万元,商会总理王贤宾声称,这是一种争取平等的最佳方式。

反对立宪者立即以宪政为靶子,认为宪政导致动乱

袁氏对这股力量又爱又怕,但更多是利用,有人说,袁氏怕光绪帝复出跟他算账,就鼓吹君主立宪;想扩大权力,就鼓吹地方自治。除了编撰《立宪纲要》做理论和舆论准备,他还通过商会,推动清廷立宪和天津自治。预备立宪前,他就建立了市政议会,请商绅议政。他还利用盐商税款和捐赠,建立了天津府自治局和自治研究所,该所不仅为学术机构,还用来训导省内商绅,培训自治人才。

不久,便出台了天津自治临时章程。章程规定,居民凡年满24岁者,只要不靠救济为生,能写自己名字、年龄、住址和职业,都有资格参选。但候选人资格,有一定的学历、功名、资产等规定,并称“上自朝廷,致仕官员或有功名身份者,生员及经过地方官鉴定有著作者,或为殷富之家,财产在2000元以上或经营价值在5000元以上者,担任地方公益职务的绅士等。

接着,就成立“自治期成研究会”,以起草自治章程。这些活动,严修也参与了,他在天津与人合办《醒俗画报》,后来又办《醒俗报》,就是为了配合这些活动作宣传。可袁氏过于心急,竟下令一个月内建立地方议会和董事会,这就难免令人起疑。开了19次会议,天津县自治机构通过一份仿效日本两院制章程,要求成立议事会和董事会,除知县兼任董事会议长,代表均由选举产生。

严修以为,天津自治运动已有明显效验,应迅速推广,勿议之不休。

此前,商部尚书载振却以为袁氏多虑,直到抵制美货运动结束。严修力排众议说:司法独立之说,颇遭攻击,下至臣庶,哪能拿出标准来说服人?天津地方自治选举终于有了结果,许多被选的代表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商人。在首届天津县议事会30名代表中,“李善人家”的李士铭被选为议长。其时,立宪与革命各行其是,实际上,形成了近代化合力。革命固然可歌可泣,而自治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天津各自治机关开始工作了。天津周围农村发生洪涝灾害,商会积极组织救灾,自治派头十足,他们天真地认为,作为民选代表,他们有权代表天津人民。知县也让出了管理日常事务的部分权力,如土地使用、城市污水管道及处理、粪船和粪厂的管理、以及永佃权的界定等,但这些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原以为地方官与自治团体是一种师生关系,他们以官为师,但老师已经恼怒了。

袁氏控制的北洋造币厂,生产出6.82亿枚铜元进入流通市场,加上外省和外国流入的铜元,使货币供应量迅速增长,导致了通货膨胀。在这次通货膨胀中,盐商受到的冲击最大。

周学熙作为北洋造币厂的总办,没有接受盐商请愿。作为商会头目,王贤宾挺身而出。他向袁世凯的继任者杨士骧提出解决办法。几经周折,均守钦定宪法,王贤宾再次提出建立真正的银本位制的货币处理办法。这一次,他的办法被采纳,商人自保的同时,也稳定了蒸蒸日上的天津近代化城市经济。王贤宾也因为擅长处理货币问题而被任命为度支部币制顾问。

议会还通过地方抚赈局通知天津工艺局,要根据章程对这个机构的腐败和经营无方的控告展开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地方税金的使用问题。如此锋芒毕露,使自治机构自身陷入困境。

天津议会曾奢望本地征收的土地税或其他捐纳,能自主的用于地方自治,但地方官不予理睬,因为地方政府已挪用了全部财政收入,不给自治机关一分一文,自治一开始就难以生存。

议会只好威胁要将此问题呈交北京督察院解决。可清廷出尔反尔,下诏禁各省商绅、士绅干预政事,命订政治结社条规,又下诏禁学生干预国家政治及联名纠众立会、演说、发电等。

据当时《申报》载,苏省绅士致外务部、袁世凯电:苏省商民因苏杭甬路借款事,惶急走告,人人以为东南大局,将尽入英人范围,不胜激愤,而引起全国性学潮及自办路矿运动。

在这一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必须是受过教育有小学文化以上者,不去实行,在盐商们意识到他们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时,立宪各国并非如此,以直隶成绩最著;筹办省城商埠审判厅及厅、州、县巡警,包括9万吊铜钱的牙纪帖费。而主张宪政者则反驳说,以期永远率循,而是由于有学务之责者宽纵所致。严修主持学部,压力甚大,但他坦然,只管办学,学校越办越多,学潮越来越猛,兴学带来了学潮。严修的态度影响到南开中学,使南开成了学潮发源地。

学潮之于近代史,已成常识,而对成了学潮“第一推动者”的严修,历史教科书里只字未提。还是外国人识货,那时李提摩太、高葆真在上海主持广学会,正编辑世界名人图册。他们致函严修,告知已将其纳入世界名人谱中。严修复函,自谓滥竽,厕身于伟人谱里,聊以充数而已。

那时的宪政,成绩卓著者,在中央有二部,一为袁氏主持之外务部,另一为严修主理之学部;在地方,则有直隶和两江。尤其直隶地区,宪政编查馆奏陈《筹备宪政事宜》称:筹办城乡镇地方自治,罔有逾越。”此次请愿,亦以直隶为最早。宪政之中心地,原来,北为直隶之天津,南为两江之上海。袁被开缺后,天津群龙无首,宪政重心南移,上海遂领风骚。

端方,时督两江,与袁氏一南一北相呼应,鼓吹立宪,推动自治。袁被开缺后,朝廷命端方督直,还没有上任,就被人参了十大罪状,半路上杀出个反袁的陈夔龙来,夺了直隶总督。

可直隶地区立宪风气已开,自治运动基础仍在。以天津县议会为例,其工作就不受官僚人事变动的影响,他们曾就一张日印天津地图将中国土地划入日租界向日本领事抗议,他们还着手调查津浦铁路贪污及在天津站选址时进行的土地投机等事件,对于天津县捐务科的账目,他们列出了详细的查账清单,取得了重要成果。,知县每年从脚行征收来的2.2万吊铜钱陋规和滥征等。

二、国会请愿:官绅阶层的努力

随着地方自治运动的进展,国会请愿运动也开始兴起来了。

先是杨度上书都察院,请开议院,继而湖南绅民代表、部分京官或上书都察院,或专折上奏,力陈召开国会。

不久,天津商会就成立了,40个行业的71名代表出席大会,其中12名进入董事会。

但袁氏明确表示反对,他采取与朝廷一致的立场,不光是害怕得罪美国,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任何允许民众参与政治的心理准备。袁勒令商会领袖停止行动,但刚刚意识到自我力量的商人们毫不畏缩,商会也没有在政府圈定的范围内止步,而是继续请愿,迫使清廷终于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及《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和《议院未开以前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商人的表现,远不如他们在处理经济危机时那样机智与成熟,但作为以政治运动方式来反映经济利益要求的一种尝试,他们已走到了政治近代化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