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1556200000040

第40章 生活心理学(5)

巴特莱特把“图式”引入心理学,形成了记忆图式理论。这是他对心理学发展的一大贡献。“图式”是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作用,它不仅使个别成分组织起来,而且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团块”,这些团块再组织成“情境”,记忆才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感觉信息和记忆图式一起被结构化后储存,而心理图式本身被表征到记忆中。图式通过抽象获得,表征了一类刺激的本质特征。记忆的内容便是往事的图式,图式也成为反应的目标,人类的记忆和回忆便是分析场景,构建或推论过去用以建立场景的成分和顺序。这就跳出了艾宾浩斯联想主义的窠臼,促使后人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记忆的性质和动力问题,还在记忆的经验性研究的50年后第一次提出了“表征”问题,对认知心理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记忆表征的隐喻—语境方法

表征意味着被记忆项的一种模拟物以各种形式存储在人脑的某个地方。巴特莱特认为应当把大脑作为“意象”的仓库(尽管仍是一个“灰箱”)用以存储一系列的知觉,而且记忆并非一系列固定的、零星的刺激与反应,而是一种意象的重构。他通过大量实验显示,“意象始终倾向于降到习惯水平上。我毫不怀疑意象是有意识的有机体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所作的一种回答”。但“要是让意象进行交流的话,就必须使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谓的“自己的语言”就是心灵的表征。

巴特莱特引用神经科学家亨利·黑德的表述,认为心灵表征之于记忆,就如同出租车的计价器之于行车距离,计价器将距离转化为先令或便士,心灵表征则把记忆中的意象转化为思维。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语境”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当语境被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情境中时,巴特莱特强调“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每一种社会象征指明了同样一般的语境。如果语境与十分强大和广泛分享的人类兴趣或倾向有关,那么这种社会象征的适应性便是所有象征中最显著的了”。

这种记忆表征的隐喻——语境观与当代认知科学的语境化倾向不谋而合。记忆某事就是处于一个对应于原先经历的事件或原先习得的惯例的长期不变的精神或物质状态。记忆只是形成那个状态的一个有意识的表征或只是行为惯例的一次显示。显然,巴特莱特的记忆研究确实具有前瞻性。

趣味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巴特莱特将他的研究兴趣几乎完全转向战时行为方面。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许多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多半为与之相关的训练方法、疲劳和人的工作能力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坚持自然的观察方法,要心理学闯出实验室走向社会,他擅用批评的武器,不热衷于学派的建立,是他研究工作的特点。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记忆的第一位心理学家。1885年艾宾浩斯让被试者(他自己)以无意义的音节及诗歌为材料,把记忆分为识记、保持、联想和复现4个阶段,描绘了经典的艾宾浩斯记忆保持曲线。与艾宾浩斯的研究路径相反,巴特莱特在其代表作《记忆:一个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研究》(1932)中,认为记忆有规律、可预测且受系统性误差的控制。记忆错误现象是受到记忆者的态度、信仰、图式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的。而艾宾浩斯的研究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

巴特莱特让被试者读完一则北美传统民间故事,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复述,通过比对经被试者加工过的故事与原故事的差异,就可以发现在记忆过程中许多不易发觉的因素如何交替发挥作用。他选取20名剑桥大学的学生作为被试者,并逐步扩大到40多人,而故事的重复时间间隔也从15分钟、20小时到4个月不等,最长的达10年之久。通过这一系列长期的实验观察,巴特莱特总结出了“记忆”的5种构成方式:描述、重复再现、象形文字、系列再现Ⅰ、系列再现Ⅱ,初步描绘了记忆在社会传递过程中如何最终成形的机制。

尽管巴特莱特的许多观点都散发着现代认知模型的气息,但在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观点和方法并不赞同。他认为自己后来关于情感的研究更为重要,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他后来的著作的影响力也没能超过《记忆:一个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研究》一书。他的另一本代表作《思维》(1956)甚至被一些当代认知科学家认为只显示了巴特莱特的局限而非实力。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情绪心理学的日益升温,巴特莱特丰富的认知思想将会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与思考。

ThePsychologyofEmotion:FromEverydayLifetoTheory

《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

斯托曼(K.T.Strongman)

作者简介

斯托曼,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多年来在美国高等学府教授高年级大学生情绪心理学的课程。斯托曼主要致力于动物和人的情绪的现象和理论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卓有建树,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为世界各国心理学界所称道和重视。

斯托曼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心理学》、《新科学》、《科学杂志》等学术研究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主要有《老鼠在摄取食物时的激动效果》、《分析的情绪行为》、《眼睛的交流》、《阻止性的报酬》(与P.E.Wookey合撰)等。

名著导读

情绪是以人的内在体验为载体而成为驱使人如何行动的动力。它是人们悲欢离合、成功失败的心理标尺。它经常出现在人的心理生活的前沿,左右着人们的精神状态,驱使人们去行动。

情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状态,它是人们自我意识的核心。它的复杂适应机制对人可以有利,也可以有害,然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并不因它对人们的不利而被我们的情绪所改变,有时候,社会规则要求我们与不良环境妥协,这就要求人们对所发生的情绪做适当的处理和调适。这样,情绪将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精神资源。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关于情绪研究的信息非常少,心理学家们也大都回避情绪方面的研究。斯托曼的《情绪心理学》,从1973年第一版到如今的第五版,历经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情绪研究从最初的稀缺,到后来的深入发展,个中变化一一反映在《情绪心理学》不同的版次里。最新的第五版《情绪心理学》,囊括了150余种情绪理论,分别从现象学、行为学、生理学、认知、发展、社会、临床及心理学之外的领域对有关情绪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尽可能纳入了更多最新的实证研究资料。不论何种理论,也不管它来自于何种学科,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反映和揭示,那么这一理论的有用性就值得推敲,情绪研究也是一样。作者有意识地将大量生活实例引入书中,探讨这些生活实例的理论基础,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情绪世界。

心理学来自于日常生活,也必将回归到日常生活当中。该书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每章均以日常生活的实例引出将要探讨的主题,结尾处又以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结束,将所探讨的主题又引回到日常生活之中。这一方面加深了读者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则促进了情绪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总而言之,该书是一本优秀的有关情绪心理学的教科书,也是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认知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来研究情绪的研究者应该阅读的一本参考书。

理论精读

情绪一词的含义在于,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在近代科学建立之前,早期哲学家们就对情绪提出了理性主义的学说。这一学说将理智与情绪相对立,认为人基本上是明智的、有理性的。人必须克服自己品性中卑劣、低下的情绪因素。而情绪就是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内在的反应。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认为:除弗洛伊德外,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可能存在着无意识情绪。通常仍把情绪只看做强烈的体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情绪理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该理论到17世纪才由笛卡儿加以发挥。笛卡儿相信情绪控制着决定人类行动的活力因素。他提出存在6种基本情绪:羡慕、爱、恨、欲望、愉快和悲哀。

继而,达尔文1872年在《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对情绪作了有意义的论述。他从情绪的生理学角度出发,强调外显的行为及外界刺激的重要性。进化论指出了人与动物之间在情绪等方面的延续性。

1884年,出现了与传统观念相反的、也是第一个系统的情绪心理学理论,阐明了刺激、行为和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

这80年来对情绪定义作了三种探讨:最常见的是把情结论证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其次,情绪被认做是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间变量,再就是直接用行为主义理论来解释情绪。一种理论认为,由环境激起的内脏活动,导致了我们所认为的情绪。坎农—巴德理论的基础是那些表明了皮层下部位、特别是丘脑是情绪表现的神经生理基础的证据。有人则试图将情绪与情感相区分,他把固有的情结与复杂的情感(并非真正的情绪)作了比较。而另一种理论认为,情绪是由精神(皮层)活动或下丘脑活动中产生的。提出第一个行为主义的情绪理论的华生提出一个定义:“情绪是一种遗传的反应模式,它包含整个身体机制,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的深刻变化。”这是早期的情绪理论。基于动机、唤醒和生理的理论的达菲把情绪变化分为若干组成部分:能量水平、组织作用、意识状态。她认为研究情绪毫无意义,因为它没有可辨别的特点。宾德拉则提出了情绪和动机的神经生理理论,他认为情绪、动机不可区分。

行为主义的理论家哈洛、斯塔格纳认为,无条件感情反应是情绪产生之根源,在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化过程中,便形成了情绪。米伦森指出,心理上的冲突往往便是我们所具有的基本的、更复杂的情绪。格雷的观点属于变态情绪理论的类型。他认为情绪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内部状态,它与驱力相区别。精神分析和体验的理论家拉帕波特断言,情绪所依据的基础是无意识。他强调冲突理论在精神分析的情绪理论中的地位。当不同的驱力症结相互冲突时,感情或情绪就产生了。普拉丹斯认为,情操和情绪均由想象中产生,情绪是紊乱的,它是使得情操变混乱的途径之一。萨特以存在主义的观点对情绪作了最完满的解释,他说,“情绪的主、客体密不可分,情绪是人们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情绪包含着对世界的改变。并非一切情绪都清晰可辨。情绪能微妙地给人带来不快或顿悟的瞬觉。”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在情绪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有时还起着原因的作用。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最常出现的概念是评价。认知理论认为,评价是情绪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利用的理论宣称情绪具有组织和激发行为的作用、动机的作用。曼德勒认为情绪中包含着三个部分:唤醒、认知解祥和意识。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的5个相关的子系统之一,是由9种基本上是先天的情绪组成的,它形成了人类主要的动机系统。强调情绪的认知方面的研究者,通常采取下列三个出发点之一。

(1)认为基本的问题是,集中研究一切线索—内部的、外部的—以便识别并命名情绪状态。沙赫特的理论就是据此观点发展起来的。

(2)设想认知引起生理和行为的变化。故欲了解情绪的其他内容,必须研究认知。该主张典型地代表了“评价”理论家们的态度,尽管其实验基础不很稳固,其见解却得到了广泛的引证。

(3)认为情绪等于动机,二者均存在于认识的结构之内,这属于最为推测性的情绪理论,它们几乎未引起任何实验研究。最近的两个理论有极深远的意义,它们从广泛的观点出发考察情绪,并认为认知和主观体验是情绪的组成部分。

已有足够的理论认为,认知对情绪即使不具决定性作用,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沙赫特的观点在这方面或许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之间,不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它们的差别只能以认知称呼为基础。此见解已得到证实。关于心境的工作,扩大了这方面的内容。这三种类型的研究,表明了情绪中内部和外部线索间的相互影响。

对情绪认知分析的第二个主要影响来自于评价的概念。评价是一种在实验上难于琢磨的概念,充其量它只能从行为中得到推测。当然,它也许具有一种神经生理学的物质基础。曼德勒等人赋予认知在情绪中以核心的作用。他们还极大地强调了表情行为,这正在导致情绪社会心理学的某些重要的实验进展和情绪控制方面令人感兴趣的发展。

要确定对情绪的认知探讨是否有价值是困难的,它导致的设想有时难于直接验证。在认知或现象学上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只论述情绪的一种层次,如情绪的生理学。反之,我们所面临的,是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假设过程。

在设想认知是情绪的重要决定因素时应指出,它们可能仅适用于情绪的特定类型和等级。认知理论家论述的情绪,通常是较温和的情绪。更极端的情绪由某些更直接的方式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分析。现象学理论家胡塞尔认为,感觉带给我们有关世界的直接知识,它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看法,但存在于我们知觉中的目的能歪曲这种真实性,因为我们的心灵是观念、假设和期待的一团混合物。胡塞尔的理论为现代现象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象心理学是介于行为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之间的一种中间物。

而“第三种力量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家应关心整个人的机能,不应把人分成孤立的过程,如学习、记忆;并应关心现实生活的裕要、问题和人们的动机,而不只是考虑实验室研究;应帮助人们理解自己,而不仅仅是关心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描述情绪现象学的一种方式是由哲学家提出的。如区分情绪和动机:在日常语言中,通常是在对行为寻求解释的情况下,人们才谈到动机;在人们是被动的、并被情绪征服了时,才谈到情绪,如“他被爱征服了”。他断言:情绪能抑制或增进运动操作,如愤怒时也许会更剧烈地运动。

存在主义理论家萨特主张,情绪意识是非反射性的,至少在开始时如此。情绪意识是对世界的一般意识。萨特指出,简单的行为并不是、且从不能够是情绪。然而,有些行为初看起来似乎是情绪。例如,人们假装愤怒或高兴。萨特称之为假造的或虚伪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