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1666900000048

第48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说(13)

《短缺经济学》原系英文版,由北荷兰出版公司于1980年出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科尔内的这部重要代表作,是他于1976—1977年间应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邀请,在瑞典所做的一系列演讲。本书除前言、引言和附录外,共分2篇:没有价格条件下的调节(共12章);价格存在条件下的调节(共9章)。

“短缺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短缺经济学”更是经济学中最热门的学科。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Kornai)以其《短缺经济学》中文版的面世,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甚至中国经济管理部门的座上宾。科尔内甚至认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的共同特征,在其代表作《短缺经济学》和《反均衡》中,他认为短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并从这个观念出发试图建立以说明现实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他的开创性研究,正如他在《短缺经济学》的中文版前言中所希望的,对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趣味延展

亚诺什·科尔内是匈牙利著名的经济学家,1928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青年时期曾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1948—1954年,他在一家报社经济部工作,这使他对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此专心研究经济问题。1955年,他在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56年,他获得匈牙利科学院理学硕士。1961年,他获得匈牙利卡尔·马克思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66年,他获得匈牙利科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并于翌年担任该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72—1977年,他担任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席。1978年,他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他现为美国哈佛大学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的教授。

科尔内是匈牙利经济改革最早的倡导者。1957年,在他20多岁时,就写出了《经济管理中的过度集中》一书,对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性剖析。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他对社会主义国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进行理论描述,提出短缺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前期,他曾访华研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20世纪90年代,他对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政治经济学思考与研究。科尔内的著述甚丰,尤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论著而闻名于世。特别是通过对数理经济学的研究,他力图以经济系统理论来建立一套描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新的语言和新的理论体系。这是他的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科尔内的《反均衡论》是他对经济体系进行理论考察的一般方法论基础,《非价格控制》则讨论了数学控制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应用,其《增长、短缺和效率》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理论,《短缺经济学》则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理论。《短缺经济学》是他的代表作。在书中,他以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中普遍和长期存在的短缺现象为主线,以企业行为分析为重点,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方面剖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说明短缺是社会主义常见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国家与企业存在“父子”关系。短缺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经济体制改革要消除的目标之一。他还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了研究,较早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和分析工具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理论精读

1.什么是短缺

科尔内的理论分析是以短缺问题为中心展开的。他认为,短缺现象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实际经济矛盾。与之相联系的问题是传统体制的根本性问题之—。

概括地说,短缺就是人们有支付能力的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与实际可得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差距,以及为克服这种差距而出现的各种强制调节。科尔内把短缺现象归为四类:(1)市场上卖者与买者横向关系中的短缺,使得买方因初始需求得不到实现而被迫采取搜寻、等待、排队、强制替代等种种强制适应的形式;(2)计划体系中分配者与要求者纵向关系中的短缺,中央机构永远满足不了下面对投资、劳动力、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土地的调拨要求;(3)企业内部的短缺,由于企业得不到必要的互补性投入品,所以生产过程中常出现设备超负荷运转,投入品强制替代、投入产出组合临时调整,甚至“瓶颈”现象;(4)社会生产能力的短缺,各种短缺资源形成社会再生产中的“瓶颈”环节和国民经济中的“瓶颈”部门,同时,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被高度利用,经济运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边际社会成本很高。

由于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各个经济发展时期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短缺,而且它们总是由同一基本原因所引起的,所以科尔内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称为“短缺经济”。

短缺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矛盾和后果,损害人民的生活福利,降低社会生产效率,败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技术革新缺乏制激。

2.长期短缺的原因

在对短缺现象进行了描述以后,科尔内进一步提出了解释性理论。他认为,短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一系列摩擦因素和制度因素所决定的。前者与信息传递和决策能力有关,后者则与政策、体制和经济关系相联系。

摩擦因素包括买者获得商品信息不充分或购买意图摇摆、卖者对需求预测的误差及其生产安排不当、生产调节中的阻力和时滞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信息、预测和决策。社会主义经济的信息流有两种:价格信号和非价格的数量信号。官方制定的价格不仅具有事后性质,而且不能正确反映供求关系及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由于信息不齐全、流动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决策不科学,所以经济活动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然而,科尔内认为造成普遍短缺的更重要原因是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1)中央经济增长政策的错误,提出了不现实的增长目标;(2)产业结构和投资分配政策不当,忽视了农业、轻工业、基础结构部门和服务业的发展;(3)计划工作失误;(4)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和过分僵化;(5)价格不能起到平衡供求的作用;(6)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式地增长和个人消费品按福利方式进行分配;(7)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在这7个因素中,前3个属于经济工作和政策的失误,后4个属于经济体制本身的缺陷。

科尔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认为不惜一切追求高增长的政策是产生长期短缺和吸纳机制的主要原因。但是在《短缺经济学》中,他则更强调主要原因是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导致的行为规则,与此相比,经济领导人的增长政策是第二位的原因。

其中最后一个制度因素,即企业预算约束软化,被科尔内视为造成长期短缺的最重要原因。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所谓的“以收入抵支出”是一个虚幻的假象,实际上预算约束是有伸缩性的或软性的。那是因为国家可以通过补贴、减免税、调整价格、软性信贷等方法保护亏损企业。预算约束软化使企业需求不会受到经济上的限制,从而导致企业部门的需求持续地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可能提供的生产资料供给,而生产资料部门的短缺会传导到消费资料部门,从而引起整个经济中短缺的产生和不断再生。

企业预算约束软化不单是一个财政金融问题,其深刻原因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父子”关系。科尔内用“父爱主义”一词来表示国家对企业既管束又保护的关系,国家像个慈祥的父亲,一个保护人、一个保险公司,即使企业由于自身的过失而陷入困境,它也不会置之不顾。要是困难是由超出企业控制的外部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国家保护就更有理由了。因此,企业生存有保障,当然它就不会认真对待预算约束了。

由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所有制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国家的保护程度不同,所以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程度也就会出现差别。但是从总体上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软性预算约束是普遍存在的。

3.短缺经济的运行特征

根据科尔内的分析,作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典型表现形式的短缺经济,第一,它是一个半货币化的经济,它由一个货币化的子系统(家庭经济)和一个表面货币化的子系统(企业经济)所组成;第二,它是一个吸纳经济,由于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不断吸收资源和产品,从而使短缺成为正常状态;第三,它是一个资源约束型经济,只有资源出现短缺和生产能力遇到“瓶颈”时,才能制约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增长。

在短缺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和企业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都发生了独特的变化,科尔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1)“投资饥渴”。科尔内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行为动机主要取决于经理的行为动机。后者具有三个“自然本能”,即保证企业生存,保证工作顺利,保证企业不断扩展。此外,还有对职权名望的追求,对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偏好,以及受国家紧计划、高指标和相应的奖惩制度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企业领导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去追求产量和生产能力的扩大。科尔内将之称为“数量冲动”、“扩张冲动”及派生形式“出口冲动”和‘囤积倾向”。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每个企业都受到扩张冲动的影响,而投资需求又不会因担心亏损或破产而受到限制,这一事实必然导致不可满足的“投资饥渴”。

(2)“消费饥渴”。科尔内指出,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人来说,积累与消费的矛盾是外在的。因此,他们能够在为本单位争取更多投资的同时,像工会主席那样尽可能多地为本单位的职工争取更高的工资。提高了职工的工资,下属就会把自己看做他们利益的代表,今后的工作就较好做。而且提高工资的费用还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转嫁出去。只有最高领导人受自己所处地位的驱使,才会起来抵制“投资饥渴”和“消费饥渴”。然而由于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投资膨胀和工资膨胀的倾向会一再地、顽强地表现出来。

(3)投资机制的恶性循环。科尔内分析到,由于企业的扩张冲动,投资领域始终存在短缺。短缺感或短缺信号反过来又成为投资更加饥渴的重要动力。这样就必然导致:短缺—投资紧张—吸纳更多的投资品—加剧普遍短缺,从而形成“短缺—投资紧张型恶性循环”。同时,在投资紧张的状况下,经济中几乎不存在任何可自由动用的投资资源。于是,当国民经济出现“瓶颈”部门或薄弱环节时,决策者只得不断地靠推迟某些产品或部门的投资来抢救另一些产品和部门。延期投资和救火投资互为因果,越演越烈,形成“延期—救火型恶性循环”。

(4)“充分就业”与“在职失业”并存。科尔内认为,持续不断地追求高速增长的传统经济体系,使劳动后备军不断地被吸纳,从而实现了所谓的充分就业,甚至会出现持续的劳动力短缺。但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囤积,科尔内称之为“在职失业”。充分就业与在职失业两者不仅同时并存,而且互为因果:劳动力短缺—企业囤积劳动力—出现在职失业—加剧劳动力短缺。

(5)价格稳定与“价格稳定性陷阱”。由于“投资饥渴”和“消费饥渴”,致使社会主义经济内部出现宏观总需求和价格的膨胀趋势。传统体制曾采用强有力的物价政策来抑制社会的物价水平上涨,但科尔内却认为,这种过分追求稳定的做法未必是件好事。它可能导致价格体系的僵化,价格与生产成本的偏离,甚至陷入“价格稳定性陷阱”。也就是说,如果为了物价稳定而不愿意经常地调整价格,结果只能用补贴或税收变动的方法来抵消相对成本变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比价越加不合理;当价格倒挂日益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以后,就会迫使价格体系发生大规模的调整,这又有可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甚至酿成严重的政治问题,于是使国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4.短缺与改革

科尔内在《短缺经济学》的最后部分指出,该书贯穿通篇的观点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制度条件产生一定的行为方式、经济规律性和正常标准。这些不可能被国家的决策所取消,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计划者和实际经济管理者面对这个制度的规律和内在倾向时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抵制和削弱某些倾向,也可以减少经济调节中的某些摩擦。更为重要的是,那些产生长期短缺现象的制度条件、行为方式和规律性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1968年的匈牙利改革本身证明了这个命题,即谨慎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它们。只要我们对实际情况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并进一步说明其因果关系,就可能有助于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促使更深刻的变化在将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