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1671500000021

第21章 秦皇岛的古(1)

中国有“文明古国”的名号,所以,从东到西,由南到北,许多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与古纠结的人物、事件、掌故、建筑遗迹,让人尽可发思古之幽情。

渤海湾的秦皇岛,应该属于“或多”的行列,准确地说,是相当多。它真的很古,是中国唯一一个用帝王尊号命名的城市——秦始皇本来就古。而与其他很古的城市相比,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海滨城市——著名景观“东临碣石”北戴河、“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长城入海老龙头都在海边。其他古城,几乎是纯陆地的,连海腥味也闻不到。而黄海、东海、南海的那些海滨城市,却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古得起来。所以,秦皇岛的古在中国很稀有。

碣石观海

我站在北戴河海边。鹅黄色绒毯般的沙滩松软洁净,在灿烂的阳光下伸展,沙滩拐角处礁石陡出,岬角拔地而起,青蓝的海水荦荦大端,一望无际,与苍茫天宇形成空蒙浑融的意象。海风劲吹,海浪虽然不是毛泽东形容的“滔天”,但也非常大,汹涌而激烈,如同曹操说的“洪波涌起”。在北中国广袤的旷野上,居然有这样的海,实在让人惊奇。

与三亚的南海不同,那里的海滨明净透亮,有一种热带的彩色照片效果。秦皇岛的渤海,让人想到深沉苍朴的黑白相片。为了印证我的感受,苍穹卷起一层层灰黑的云,呼应海面上一浪一浪滚滚而来的青黑色海浪。回望身后的燕山余脉联峰山,在空旷的天宇下,灰黑的云也如烈马一样奔行。

我站立的地方叫“碣石”。2200年前,在这里曾经站立过一个中国男人——公元前215年的一个盛夏,旭日东升,蔚蓝色的大海金光灿灿,在北戴河海滨突入大海的岬角处,一个男人雕像一般伫立在傍海悬崖突兀出的一块裂罅纵横的巨石上,宽大的衣袂在海风中飞舞。这个男人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来到海边的帝王。这之前文字中也记载了两个有名的人到海边,一个是庄子,写了河伯与海的对话;一个是孔丘,发了牢骚,“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但他们不是帝王,到的也不是秦皇岛。

我不知道秦始皇当初面对浩瀚的大海时有什么样复杂的心理活动。但目瞪口呆是一定的。来自黄土高坡的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多的水,他做梦也想不到世上居然会有这样多的水,而且这水又是如此清澈碧蓝——那时的海水绝对比现在清澈碧蓝,估计也有三亚的彩色效果。他的感慨是在这里做了三件事,一是“刻碣石门”,二是建了行宫——行宫在北戴河海滨东横山上,气势恢宏,巨大柱石要一个人合抱。第三件放在后面说。

之后,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也东巡到了碣石,学了老爷子,玩了一把刻石,但没有搞房地产开发。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以后,于夏四月北巡海上到了碣石。有了秦始皇父子“刻碣石门”在前,汉武帝可能觉得如果也刻,要闹东施效颦的笑话,便另走一路,筑了“汉武台”。207年秋,曹操北定乌桓后,沿辽西走廊回师到此,登碣石山顶。和前辈相比,这位仁兄文化水平要高得多,也有档次,弄的是诗,这就是很有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完之后,他笔掷海波,带着大海壮阔雄浑的意境,吞吐宇宙的气势,用手中的刀与剑,在血与火中,与那些占山为王的好汉、混迹江湖的帮派弟兄们交流“观沧海”的心得体会。

之后,许多帝王都来了碣石“观光旅游”——

北齐天保四年(553)冬十月,文宣帝登碣石山观海。隋大业十年(614),炀帝征高丽,“次临榆宫”。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征高丽,回师临榆关,学曹操观海咏诗《春日观海》。 金大定元年(1161) 十二月,金世宗完颜雍临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十一月,康熙帝东谒祖陵,回程进山海关,赋《姜女祠》诗……

秦皇岛要感恩秦始皇。因为他到了渤海刻石,秦皇岛就成了古代中国五大海港中帝王来得最多的海滨——其他烟台转附、胶南琅玡、绍兴会稽、宁波句章都没有秦皇岛这样风光。天呀,秦始皇在中国简直具有一种明星效应,是天王级别的偶像,后来的皇帝们就是他的粉丝。凡是他拥护的,众人都拥护;凡是他反对的,众人也反对。学习秦始皇好榜样——秦始皇搞专制,后来的朝代没有一个要民主;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的王朝就大兴文字狱;秦始皇泰山封禅,众人就一窝蜂爬泰山——泰山就成了中国帝王爬得最多的山……

壮阔无垠的大海是怎样进入这些帝王生命中的,我不知道。如果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来猜测,他们至少在大海中得到了大气,享受了一把自己治下王土沛然壮丽的自豪。只可惜这些当家人,脚根子都是钉在黄土上,没有能够把精气神投入到蔚蓝色的大海中,在大海波涛上展开他们的雄才大略,并引导中国人把眼睛和情感投向浩瀚海洋。当然,这也可能是他们自己在面对大海时力不从心。他们的思维仅仅是停留在把大海当作欣赏旖旎风光的观景台。比如,那个喝黄河水长大的秦始皇,他大脑里贮存的知识,根本就无法对大海进行解释。他对于大海的回应,就是听信身边的人胡说八道,在海边做了第三件事——派徐福在这个荒凉的小岛登船,带3000童男童女到海上寻求长生不老药。就是曹操,也只是把背影留给大海。所以,我很赞同毛泽东对他们的评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最多也就是在黄土、长江、中原弯弓射大雕。

当初秦始皇的巡视,并不是旅游,而是为了镇四方,巩固来之不易的新生政权,确保“秦”家天下万世。但那只是一厢情愿,天下至少就有两个人不同意。一个是刘邦,说“大丈夫处世当如此!”一个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就像那写在威武雄壮的城门上“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苍凉厚重。

在北中国寥廓天宇下,山海关从苍茫的原野上拔地而起。站在关上看,关内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关外是白山黑水辽西原野,两边都写着“苍茫旷达”。巍峨粗莽的城墙向两个方向伸展,南视,一头向渤海,连接碧水蓝天;北望,一头向燕山连接长城,伸入茫茫关山,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如果是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耸立在燕山上的角山长城眺望,风从悬崖峭壁扑来,烟水茫茫的大海就在脚下,河北平原在视野中空旷,群峰在大地上起伏,长城倒挂山间……今天是看不到了,原野上到处是房屋建筑,并且还阻隔了通向大海的视线。

山海关最为抢眼的是城关箭楼上“天下第一关”的匾额,长5米多,高1.5米,累积着岁月的厚重与时光的斑驳。游人必看,看时须仰视。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写,楷书,笔力雄健遒劲,苍朴浑厚。那分明是萧显把一腔豪血喷洒在城楼上,数百载之下,你依然能感觉那些字的一笔一画,都有一股浓烈的血气裹挟着强劲的古风向人扑来。我在仰视时,身子居然就下意识地摇晃了几下。

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因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就取名“山海关”。山海关应该算是明朝第一代领导人朱元璋的政绩工程,但他不是钱多了找不到用处,高瞻远瞩地要为我们今天造一个旅游景点。山海关的用途就是要把被朱元璋赶回老家的冤家蒙古人抵挡在关外,关上城楼取名“靖边楼”,意思就是安定边疆。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就是山海关。

山海关被称为第一关,是有来头的。首先,它是万里长城东端尽头第一城关。其次,它是几百里外京城保命的关——京城东面第一道屏障,也是最后一道屏障,过了山海关,就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无险可据;没有山海关,北京直接就暴露在刀剑斧矢之下。所以说山海关“扼辽蓟之咽喉”一点不为过。

沿着石阶登上14米高的城楼,我对于山海关“扼辽蓟之咽喉”的感受更加深刻。城墙之宽大壮阔,让人惊叹。那简直就是一条大街,宽有7米,可以行两车,可以让部队以八路纵队通过,装得下千军万马。城关以“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瓮城,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磅礴气势。站在城墙上,人就自然地生出雄视关外的气度,想大喊一声“有种的就来冲关!”我相信在400多年前,绝对有许多守关的热血青年,站在关上这样豪气冲天地喊过。

“若是犲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在冷兵器时代,进攻一方只有望关兴叹。你要想爬城,城上有的是火铳、弓箭招呼;用战马冲关,但它休想将7米厚的城墙踢开,就是踢断10万条马腿,至多也就是在城墙上踢出一些三岁顽童涂抹的印记。

终明一代,蒙古人没有攻破山海关的纪录。

满族铁骑也没有。

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率十万清兵首次入关,北上绕境蒙古,再南下由喜峰口攻陷遵化,最后才西进兵临北京,京城震动,这就是有名的“己巳之变”。皇太极走的路线,从地图上一看就知道,是一条倒“U”字形弯路。直路应该是从辽西经山海关,直接西向北京。皇太极这样走,并非那条线路上风景好,而是他进不了山海关,必须绕道。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破北京 ,崇祯帝自缢景山,大明王朝就此一命呜呼。满族人想趁火打劫,入关捞一把,洪承畴为多尔衮制定的进军路线也是倒“U”字形弯路——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不敢拿吃饭的脑袋去碰撞山海关的城墙。

山海关是铁打的。就如同横刀立马的关云长,天下谁敢试其锋?

但山海关最后还是开了,是它自己打开的。

打开它的是吴三桂。

吴三桂,明末清初辽东人,武举出身,身高1.73米,时人许为“白皙通侯最少年”,父亲是锦州总兵吴襄子。明天启末年曾带20余名家丁救其父于4万满洲人之中,“勇冠三军,孝闻九边”。崇祯四年升辽东总兵官,统兵5万,镇守山海关,在辽东和大清打了很多年,满人没有在他手上占到什么便宜。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铁骑。既是高干子弟,又是帅哥,并且还有孝有勇,想来应该很招美女——他果然就得了当时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