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去香港上大学
1675200000030

第30章 深入了解: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和存在的不足(4)

“接受不一样的挑战”

据《泉州晚报》2006年8月1日报道(记者林绿波、陈凌鹭、苏智峰、林艳腾),“竞争的人那么多,当时我并不是抱太大的希望。”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从笔试到面试,整个过程中,黄璐显得格外轻松。正是这样的心态让黄璐收到了“意外”的惊喜:7月20日,她接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她还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你为什么选择去香港念书,而不是去北京呢?”记者问。“首先是出于专业考虑。”黄璐告诉记者,港大录取她的专业是会计与财务,而她填报人民大学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我都感兴趣,但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会计与财务专业。”

“其次是考虑到港大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较能与国际接轨。”黄璐说,“再者,香港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又是中西方文化并存的中转站,在那里生活学习,眼界会比较宽,人生阅历也会不一样。”

“我要去感受那里和内地高校不一样的气氛,接受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挑战。”这个已经渐渐开始独立的孩子,最后说了一句很大人的话。

香港高校“更公开公正,更懂得尊重”

据《广州日报》2006年7月9日报道(记者秦晖、实习生刘艳玲),一位考生家长用亲身经历讲述选择港校的原因:更公开公正,更懂得尊重

内地、香港高校的生源大战可以称得上战火纷飞。国际化教学、优秀师资、光明前途以及高额奖学金等都成为一颗颗糖衣炮弹袭向高考考生和家长。然而,有时候考生家长的决定却只因为一些耐人寻味的小细节。近日,一位名为“高考生的家长”的网友在网上讲述了去年的一段经历。

去年这位家长的儿子高考。他们最初只是考虑将香港中文大学作为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想报考内地一所名牌大学。由于该名校在高考前曾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也给一部分学生发放了推荐表,有推荐表的考生在高考中可以优先录取。因此这位家长先后向内地几所名校和香港中大发去一封一模一样的电子邮件,询问相关情况。第二天香港中大就回信了,言辞间非常尊敬,仔细解释了该校没有发放任何推荐表的情况,并说明该校在内地的招生办法和专业,还附上学校入学处的相关联系电话、传真,表示随时欢迎咨询。四天后内地一所名校也回信了,只有一句话:“我校仅向少数学校发一张推荐表,多数考生都没有表的。”回信没有抬头、没有署名,连一句客套都没有。而另外两所学校索性完全没有回应。

这位家长说:“我相信,香港中大不过是按做好的公文格式回信罢了。但我也知道,内地大学也有电脑,也同样可以做一个客气的格式,只不过办公室职员是不屑对学生家长这样客气的。文与野、礼与蛮,高下立见,心中的天平顿时倾斜。”

去年7月初,香港6所大学几乎同时面试,该考生同时收到5份面试通知,由于竞争激烈,当然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发信去一问,各校都大度地表示,万一冲突尽可商量。相比之下,就在今年,上海两所名校首次以面试自主招生,也有考生同时收到两校的面试通知,却只能选赴一场面试,放弃另一场。

因为这些细节,这位家长最后为孩子选择了香港中大,并用短短一段话道出了一位家长的心声:“有一门课的教师用广东话上课,儿子听得很吃力。香港的同学对他说,你可以去抱怨,这是你的权利。于是儿子从此认为学生抱怨也是理所当然的。国际交换生的名额公布了,选择程序事先挂在网上,随时可以查询。所有竞选学生要经过英语面试,并按一定比例加上学科平均成绩,就像高考一样,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填志愿等。儿子这次没被选上,但他认为一切公开、公平、公正,没什么可抱怨的。我以为,这才是香港和内地大学最大的不同。”

2006年高考广东状元杨洋最终选择了香港科大而放弃原先报考的清华大学。(《广州日报》2006年7月12日,记者柯学东、黄嵩、郑晴虹)

提到自己的选择,杨洋说得最多的是科大的“人文关怀”:“高考成绩出来不到两天,系主任就亲自打电话祝贺我,并热情邀请我到科大就读。人家可是大教授呢!一进校就有名教授作导师。我还听说导师和学生经常一起吃饭、喝咖啡,一点架子都没有。面试我的几位老师也像朋友一样随便;我报考的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学院,他们院长跟我爸妈聊天的时候很亲切。这些都让我感觉很舒服。”

杨洋还跟记者罗列出科大就读的另外种种好处:科大的科研水平排名世界第43位,而且他所在的专业和斯坦福大学每年都会有交换生名额;教育体制优于内地,更有利于自己发展。

香港高校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据《贵阳日报》2006年3月8日报道(记者张雪郡、俞莹)。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兼教务长苏基朗教授说:“香港的大学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录取标准,而是强调考分和面试同等重要。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潜质、能否适应本港生活,注重对香港是否有贡献等其他因素。”各校均要求内地生除了高考成绩必须达到第一批本科线以上,还必须通过严格的“英语关”。因为对香港高校而言,全英文教学本就是一个最大的特点。所以,一般都会对考生进行全英文的笔试和面试。录取到香港高校的学生,也要先上预备班,以适应香港的语言和生活,再正式进入大学培养。

同时,香港高校更看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就学习模式而言,香港的大学比较注重多元化,会通过专题项目和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能掌握更全面的知识。香港的大学,学生要自己制订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课程,控制学习节奏。所以说,要想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多和系里的教授沟通,多向学长、同学打听,这样才可以尽快适应香港高校的学习方式。

苏基朗教授介绍说,学习自由是很多内地学生到香港高校后的第一感觉。以港大为例,第一年的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强制性课程设置。除了医学院等课程性质比较特殊的院系,很多院系都是将院内一些系的基础课程全部开放,学生只要在一年时间内修完每系至少一门核心基础课,就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有所着重地选择各系的其他基础课程,并可以选择适量的跨院系课程。同时,即使你选定专业之后发觉与设想的存在差距,转系或转专业都只需递交申请就可。

在内地读大学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平时即使不努力学习,考试前只要加班加点,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在香港的大学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苏基朗教授告诉在场的师生:“在香港的大学,期末考的成绩一般只占总成绩的20%-60%,要想获得优异的分数,就得靠平时努力。”

“在传统观念中,理工科学生只要懂理论会动手就可以了。但是在香港的高校,这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医学院的学生,都必须懂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并且用语言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苏基朗教授说,香港的大学非常重视presentation(演讲),因为在校方看来,这种在众人面前表现的能力是每个合格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多让学生锻炼自己

在北京考点。“我是科大在校的学生,有什么问题您可以直接问我。”在昨天的面试现场,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上大一的北京学生李一丁成了大忙人。考生和家长有什么问题,都由他和其他几位科大学生进行解答。(《竞报》2006年7月3日报道,记者邓跃。)

面试中,指引家长去休息室等候、为考生做面试登记、带着考生进出考场和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全部由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来承担。整个面试中,港科大只来了朱力径一个负责老师和各学院的几位面试老师。而在此前的香港大学英语笔试中,内地19个考点也只有一位负责老师,其余的工作全部由该校的在校学生担当和组织。

“这也算是我们暑假实习的一方面吧,在学校很多事情也是我们自己做。”一位正在现场负责考生登记的港科大同学介绍,在学校里各种庆典、期末考试通知和每年招收新生的相关工作,基本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导师更多的精力是教学和研究,还有指导我们写论文。”

看着李一丁俨然一位学校发言人一样回答着各种问题,北京一位考生的家长王先生羡慕地说:“香港的教学就是很注重孩子的各种能力,孩子拉到哪儿都顶得上去。”王先生说,他之所以让孩子申请香港的高校,也是很希望孩子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在香港上大学就是实操机会多。包括招生面试,学校的很多工作流程都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据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读大四的学生黄小琛介绍,从大二起她就承担了联系北京同学的工作。每到寒暑假前,她都会了解每个同学的安排。“谁回北京,谁留下来实习,我都得知道。”如果学校假期在北京有活动,这些回到北京的同学也将承担起各项工作。而黄小琛就会逐一给他们进行分配和组合。

就业机会让人动心

据《泉州晚报》2006年8月1日报道(记者林绿波、陈凌、苏智峰、林艳腾)。“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去年的毕业生平均薪水高于1.1万港元。即便是最普通的香港高校,毕业生薪水也有8千—1万港元。”2005年度关于香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香港中大、香港理工的就业率是98%,港大的就业率则高达99%。香港高校毕业生的高收入和高就业率,成了越来越严峻的内地就业形势中的一道亮光。

2006年5月25日,香港大学发布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该校99%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已知该校应届毕业生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港大的内地毕业生,或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深造,或走进美国微软、花旗银行、纽约人寿保险等大公司上班。

女儿在香港读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不希望孩子毕业后再一次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去抢一份工作。“在香港读书,留在当地工作的机会很多。”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07年人力资源推算》专项报告,香港人力需求将由2001年的30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22万人,年均增长1%;而学士学位以上短缺人数将达到3.65万人。这确实是有相当大的诱惑力的。

按陈先生的算法,在香港过普通生活的月消费大约是6000元;以工资1万元计算,把香港每月挣的钱省下4000元拿到内地花,十分可观。在泉州,2002年一个去香港上大学的孩子现在已毕业工作,每个月的收入是13000港币。在陈先生这些家长们看来,这至少是个不错的信号。

更多学生家长的想法是,孩子在香港读了4年大学后,只要继续在港工作3年,就可以顺利拿到永久居留权。这也意味着获得100多个国家的免签证通行权。而在香港大学内地学生的就业统计中,81%的学生赢得了留港工作、进修或是国外工作进修的机会。

在香港读大学的内地生,毕业后除了少部分回内地就业,其余要么出国深造,要么留在香港谋取一份薪水不薄的工作。据统计,前几年香港城市大学的内地毕业生,有67%(即占2/3)留在香港就业或到海外读硕士、博士。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跨国企业林立,在香港读大学可获得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香港一所拥有70年历史的大学,其20多万毕业生现已形成强大的校友网络,这对学生就业等大有裨益。来自上海的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三年级学生孙千慧和贺嫣尔,尚未毕业便同被一家跨国银行聘任为管理见习生,月薪高达3万至5万港元。只要学生成绩优异,其就业前景不可估量。

特别是对于广东学生来说,一般既会讲粤语,普通话又比较好,而且能够在香港读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等到毕业后能熟练地讲3种语言,因此在香港就业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表示,在香港工作很好找,很多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能得到2、3个工作机会,薪水高的有上万元,低的也有好几千元。

香港大学黄依倩老师说,4年前上海有一个高考状元考入港大,前3年在香港读书,第4年回复旦大学读书,作为港大的委托培训生。毕业后,她在香港汇丰银行找到工作,年薪70万元港币。

香港城市大学对外联络事务主任也何静说,去年他们有2个读商科的同学,毕业后直接就拿到了一年几十万元的高薪水。

而对比另一面的是当今内地大学生找工作很不容易。2006年内地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413万,就业压力空前,即使是重点大学,就业前景也不是很乐观。据多家内地媒体新闻,今年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遭遇空前寒流。北大一次就业签约率不到30%。在该校的应届毕业生中,有88人竞争北京郊区的村长助理,其中还有多名博士生和20多名硕士生。

4年大学生涯即将结束,摆在毕业生面前的便是何去何从的问题。对于在香港求学的内地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或可以留学海外,或可以继续在港深造,或可以在港就业,也可以返内地工作……(《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18日,特派香港记者唐洁、付可 本报记者樊卿)

1.就业选择面更广:内地生毕业生可选择留港或回内地就业。

在香港求学的内地大学毕业生只要符合香港用人单位的条件就可以在港工作了,香港政府没有政策限制。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内地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如获得香港本地公司/机构聘用,并获得其提供的薪酬福利条件大致与香港现行相关专业人士市场标准相近,即可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的要求和安排申请在港就业。而内地人在港连续工作7年后便可成为香港永久居住的居民。香港教育统筹局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约有超过60%的内地毕业生留港升学或就业。他们从事的行业包括广告、会计、金融、旅游等。

香港理工大学学术邓洁仪处长说,理大过去招收的内地学生成绩均表现突出。在2004年毕业的内地生中,52%拿取一级荣誉学位毕业。这也给内地毕业生留港就业提供了实力保证。选择留港工作的毕业生中,不少受聘于跨国企业。该校对2004年内地毕业生就业及升学去向进行了详尽统计,结果显示,10%留港深造,15%往海外深造,25%回内地发展,55%留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