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怨深曲的深思。
橡媪叹 / 皮日休
作者简介
皮日休(?—公元902年),字袭美,一字逸少,唐襄阳竟陵(今湖北襄阳)人,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1)。
伛偻黄发媪(2),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3),尽日方满筐。
几嚗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4)。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5),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注释】
(1)榛芜岗:草木丛生的山冈。(2)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3)移时:过了好久。盈掬:满把。(4)玉珰:玉制耳坠。用以比喻米粒晶莹洁白。(5)田成子:春秋时齐国宰相田常。
【赏析】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
从“秋深橡子熟”至“用作三冬粮”八句为第一段,写老媪拾橡子的艰辛及用途。前四句寥寥数笔,便点出时令、地点、人物、事件和具体活动时间,勾画了一幅孤凄悲楚的荒山拾橡图。“伛偻黄发”,状出老媪筋骨累断、膏脂枯干的形象;“践晨霜”则说明老媪动身之早,天气之寒。从人物形象和动作方面,读者可以看出统治者给人民所留下的种种创伤。五到八句写橡实的拾取、制作之难和它对老媪的“宝贵”作用。一个时辰方拾一捧,一天才可勉强拾满筐,拾取橡子实在很难。榛芜冈上橡树丛生,橡子本来很多,老媪起早贪晚却收效甚微,这一方面说明老媪年迈体衰,另一方面则暗示出拾橡子的绝不只是老媪一人,从而能以小见大地表现出饥馑遍天下的悲惨现实。
从“山前有熟稻”至“橡实诳饥肠”十四句为第二段,是老媪的自述,主要写老媪被逼拾橡子的具体原因。“山前有熟稻”等四句,说明老媪以橡实“用作三冬粮”并非懒惰无收,相反,她家的田间所呈现的是稻涌金浪、香气袭人、米粒如玉的一派丰收景象。“持之纳于官”等六句,则写出了导致年丰民不足、老媪拾橡实的主要原因。向官府缴纳赋税犹可,但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官府变本加厉地盘剥农民,他们竟用加倍大斗收进赋税。“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是对封建社会吏治的高度而形象的概括,写出了贪官污吏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向农民进行敲诈勒索的心理状态和恶迹。“农时作私债”等四句,是对上述原因的概括回答。“农时作私债”,写出了地主富户对农民的巧取;“农毕归官仓”,则写出了官府对农民的剥夺。正由于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气,巧取豪夺,所以才使得老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以致饿急了只好拿橡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总之,这一段是老媪拾橡子的具体原因的剖露,入木三分,把唐末统治者的凶残、狡诈和所行无忌的豺狼面目给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了。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着重写诗人耳闻目睹这黑暗现实后内心的慨恨,并对老媪寄予了深厚的同情。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
这首诗在思想上颇具锋芒,诗人把批判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诗人描绘老媪清晨拾橡图并非目的,而借题发挥,暴露封建统治者残酷榨取民脂民膏以肥己的罪恶,才是诗人的本意。皮日休的超群处,正在于他善于踏着客观描写的跳板,凌空飞剑直下,通过“吾闻田成之,诈仁犹自王”二句的主观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王”。在最后一段里,作者运用田成子诈仁成就王业的典故与现实作比,意欲说明:田成子主观上虽然假仁假义,收买人心,但客观上老百姓到底还是从其大斗出、小斗入上得到了一点好处,他也因此而成就王业。而当世唐朝皇帝支持贪官狡吏恣意剥夺,是连表面上的假仁假义都做不到。这样的结尾因用典而趋之含蓄。
其次,赋的手法的运用也很有特色。诗人在这首诗中落笔便直截了当地写老媪被迫拾橡子的形象和促其行动的原因。不事假借,不用比兴,没有状物绘景,没有刻意求工,而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浸泡在浓烈的诗情中,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充满感情地对事情加以层层敷陈。这里,可以说,事件是骨肉,情感是血液,骨肉血液有机配合,才使诗中的形象能站能行,能歌能泣,从而收到情景逼真、深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此外,本诗语言质朴通俗,刚健有力,叙事明晰,情发有据,用典活泼,形象生动逼真。
题菊花 / 黄巢
作者简介
黄巢(公元820—884年),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1),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1)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分管春天的天神。
【赏析】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但黄巢的菊花诗,却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飒飒秋风满院栽”,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放不逢时而惋惜不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做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咏菊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1),我花开后百花杀(2)。
冲天香阵透长安(3),满城尽带黄金甲(4)。
【注释】
(1)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代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2)杀:枯萎,凋败。(3)香阵:阵阵香气。(4)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这里诗人意在喻指菊花颜色。
【赏析】
这首诗又称《不第后赋菊》,此诗的境界比上一首更雄伟、豪迈,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另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愿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末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弘,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持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小松 / 杜荀鹤
作者简介
杜荀鹤(公元846—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诗人,善长于宫词。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自小刺头深草里(1),而今渐觉出蓬蒿(2)。
时人不识凌云木(3),直待凌云始道高(4)。
【注释】
(1)刺头:长满松针的小松树。(2)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3)凌云:高耸入云。(4)始道:才说。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