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1690800000046

第46章 克制情绪,是人际沟通的关键一课(2)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喜好争辩的人,有一天,一位长官对他的做法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叫到一旁,教育了一顿:“你真是无药可救,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个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得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又弄得很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富兰克林接受了这个教训,从此立下了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从此以后他不再说“我以为”,“我觉得”,“当然了”或者“目前我看来如此”之类的话。当别人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绝对不立刻反驳,而是说:“在目前这件事上,我们的观点看来好像稍有不同。”当别人表示有兴趣听他的“稍有不同”的意见时,他才坦率陈言,否则宁可守口如瓶。■

富兰克林将这个好习惯坚持了十几年,结果,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亲和、最圆滑的外交家。

2.争辩只是多让一步少让一步的问题

争辩不是一个谁胜谁失败的问题,而是一个谁多让一步,谁少让一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营造出双赢的结果,而不是两败俱伤。

林肯曾说过:“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步。总之,不能失去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他咬一口,不如让他先走。就算宰了他,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关键是怎样让步,让步到哪样的程度才不至于难堪,让你觉得双方都可以接受。比方说,你要求上司给你加工资,而要求做比原来少的事,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你要求加薪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上司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3. 根据对方的原则进行判断

不是所有的人都保持同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正是诱发争吵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要在别人的价值观上考虑问题,这个世界才会安静祥和。

■在美国内战时期,有一次,总统问一名将军对另外一名将军印象如何,这位将军用极为赞赏的语气做了评价。在场的一位官员大为惊讶:“你知道那位军官可是你的死敌啊!他一有机会就会恶毒地攻击你。”

“是的,但是总统问的是我对他的看法,而不是问他对我的看法。”■

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和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就说他是错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时时刻刻想要理论出一个是非曲直,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和谐。

★面对沟通:用心沟通,别跟自己过不去

太多的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自己的快乐。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什么呢?主要取决于一种心态,特别是如何善待自己的一种心态。

生活中苦恼总是有的,有时人生的苦恼,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因为自己想得到更多。人有时想得到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很难达到,所以我们便感到失望与不满。然后,我们就自己折磨自己,说自己“太笨”、“不争气”等等,就这样经常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与自己较劲。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天赋具有做种种事情的才能,当然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强求自己去做一些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事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好多事情都可能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时常肯定自己,尽力发展我们能够发展的东西,剩下的,就安心交给老天。只要尽心尽力,只要积极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的心中就会保存一份悠然自得。从而,也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责备、怨恨自己了,因为,我们尽力了!即使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你真正的此生无憾了!

所以,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或这或那的缺点,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这样想,并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使自己的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

别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当我们心里不痛快,要学会原谅自己,这样心里就会少一点阴影。

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人生是由一连串无聊的符号组成。”的确,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很普通的日子里度过的,有时,看似很正常的生活,可感受上却似走进生活的误区。有点儿浑噩、有点儿疲惫、有点儿茫然、有点儿怨恨、有点儿期盼、有点儿幻想,总之,就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感受占据了内心的思想、生活,而懒得去理清。

于是,我们总是在冥冥之中希望有一个天底下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够在大千世界中坐下来静静倾听自己心灵的诉说;能够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为我们开辟一方心灵的净土。可芸芸众生,“万般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其实,我们自己不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吗?世界上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呢?还有谁能比自己更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呢?

朋友,当你烦躁、无聊的时候,不妨和自己对对话,让心灵退入自己的灵魂中,使自己与自己亲密接触,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问问自己:我为何烦恼?为何不快?满意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待人处世错在哪里?我是不是还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我要的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吗?生命如果这样走完,我会不会有遗憾?我让生活压垮或埋没了没有?人生至此,我得到了什么、失落了什么?我还想追求什么?

这样,在自己的天地里,你可以慢慢修复自己受伤的尊严,可以毫无顾忌地“得意”,可以一丝不挂地剖析自己。你还可以说服自己、感动自己、征服自己。有位作家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自己把自己说服,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把自己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人生还有什么样的挫折、痛苦、不幸是我们不能征服的呢?

开阔而清静的心灵空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这样的心灵避风港。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累了、烦了的时候,不妨走进自己营造的心灵小屋,安静下来,把琐碎的事情、生活的烦忧暂时抛到九霄云外,静静地、静静地,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面对挑战:沉着冷静,巧妙地处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对你和颜悦色、欣赏有加,有很多人很喜欢刁难别人,他们喜欢挑战你忍耐的极限。在面对这样的人挑战你的时候,你是选择大发雷霆、强硬对抗,还是冷静地面对,巧妙地处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个例子。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对中国作家蒋子龙说:“作家先生,请您猜个谜语,怎么样”蒋子龙微笑着点点头。不料艾伦·金斯伯格又说:“我这个谜语可是讲了20年,一直没有人能破得了的!”继而他的脸上显现出一副得意而又狡猾的样子。

蒋子龙不甘示弱地对他说:“我从3岁开始就会猜谜语,还没有我猜不破的谜语。”

“那好,谜语是这样的:把一只2.5公斤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0.5公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略加思索,沉着冷静地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既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去了,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

艾伦·金斯伯格无言以对,过了一会他竖起大拇指说:“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人。”■

制作这个谜语能够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而蒋子龙则根据对方的思路,也凭借自己的想象,沉着机智地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成为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人。蒋子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他的冷静与智慧的言语策略。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这位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然后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梁晓声不知有诈,欣然答应。谁知那位英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的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说道:“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坏?”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呢?”■

在这里,梁晓声也是巧妙地应用了“反弹”的应答技巧。把记者刁钻的问题用同样刁钻的方法弹了回去,让这位记者知难而退。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应该能够得出答案了吧。

当你面对别人故意刁难和挑战你的时候,你身处的局面难免会很尴尬,进退两难。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办法,那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首先不要发怒,要冷静地面对责难,然后迅速地找到对方的思考逻辑,并且用同样的方式请对方予以解释,使对方知难而退从而化解难题。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面对指责:咽下怨气,才能争气

证严法师曾说:“一般人常说,要争一口气,其实,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的确,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指责和抱怨的事情常可碰到。遭到别人的指责抱怨,是件极不愉快的事,有时会使人觉得很尴尬,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指责,更是不堪忍受。但从提高一个人的处世修养角度讲,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指责,都应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大文豪萧伯纳的新作《武装与人》首次公演,获得了很大成功。广大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吧,停演吧!”

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想,萧伯纳这回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并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那个人的挑衅。谁知萧伯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

“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对,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这场演出吗?”几句话引起全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个故意寻衅的家伙,在观众的掌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当众遭人指责是一件难堪的事情,但是萧伯纳却一反常人的做法,没有对故意寻衅者反唇相讥,而是大度地赞赏了对方,使其失去锋芒,然后话锋一转,点明其孤立难堪的地位,最终使对方不战而败。

聪明的人都知道,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指责你,所以在遭到指责的时候要先忍下心中的怒火,仔细分析对方指责的理由,然后对者有则改之,错者加以耐心地解释。

■阿光今年刚从大学毕业,他学的是英文,自认为无论听、说、读、写,对他来说都只是雕虫小技。

由于他对自己的英文能力相当自豪,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历到一些外商公司去应征,他认为英文人才是就业市场中的绩优股,肯定人人抢着要。

然而,一个礼拜接着一个礼拜过去了,阿光投递出去的应征信函却了无回音,犹如石沉大海一般。

阿光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此时,他却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来信,信里刻薄地提到:“我们公司并不缺人,就算职位有缺,也不会雇用你,虽然你认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错,但是从你写的履历看来,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很差,大概只有高中生的水平,连一些常用的文法也错误百出。”

阿光看了这封信后,气得火冒三丈,好歹自己也是个大学毕业生,怎么可以任人将自己批评得一文不值呢!阿光越想越气,于是提起笔来,打算写一封回信,把对方痛骂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气。

然而,当阿光下笔之际,却忽然想到,别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写信批评他,也许自己真的太过自以为是,犯了一些错误是自己没有察觉到的。

因此,阿光的怒气渐渐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并且写了一张致谢卡给这家公司,谢谢他们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字遣词诚恳真挚,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

几天后,阿光再次收到这家公司寄来的信函,他被这家公司录取了!■

不中听的话是一把锐利的剑,可以刺穿你的心脏,但是你也可以伸手握住它,使它成为你的利器。例子中阿光正是利用这把利剑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切在于你如何用心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你可以反驳别人的批评,斥责别人的无知,但这样并不会使你在别人的心目中地位提高,反而得不偿失。

只有痛定思痛、反求诸己的人,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知过能改胜过学富五车,千金也难买。

■麦金莱任美国总统时,因一项人事调动而遭到许多议员政客的强烈指责。在接受代表质询时,一位国会议员脾气暴躁、粗声粗气地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但麦金莱却若无其事地一声不吭,听凭这位议员大放厥词,然后用极其委婉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说罢,那位气势汹汹的议员只得羞愧地低下了头。■

被人指责总是不愉快的,当面对使你十分难堪的指责时,要保持冷静,最好暂时能忍耐住,并作出乐于倾听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赞同,都要待听完后再作分辩。因对方的一两句刺耳的话,就按捺不住,激动起来,以硬碰硬,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易将问题搞僵,将主动变为被动。

1. 让对方亮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