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1695800000007

第7章 历史知识(6)

履历表古已有之,古代的履历表叫做“脚色”,始见于隋朝。据《通鉴》载:隋炀帝时,虞世基执掌考核铨选官吏大权,“受纳贿赂,多者超越等伦,无者注色而已”。也就是说,贿赂多的就给以提拔,无贿赂的只在其名册表格上“注色”作记号,因而得名“脚色”。

到了宋代,仍沿用“脚色”之称。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中也说:“宋制,百僚选者具脚色,似即今之投履历矣。”宋代脚色所要填报的项目和内容由朝廷统一规定。从宋代的“脚色”中,我们可以看到朝廷对官吏的任用和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个侧面。

在我国古代已经有了合同,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合同是一种明确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商品交换开始之时。

古代的合同原有多种名称。《周礼》在列举的“经邦治”的措施中有:“听(处理)称责(放债)以傅别”,“听卖买以质剂”,“听取予以书契”。这里的“傅别”“质剂”“书契”等,主要用于双方经济关系中互相约束,并在狱讼时用作证据,在形制上则都有“形而同之”、双方各执一份的特点,这无疑已是经济合同的雏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演变,到了明清两代,合同文书的分类更为细致,有关条款的内容更为严密,订立的程序也更为完备。

“中国”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相同,对吗?

答案:

错。

聚沙成塔:

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宦官”与“太监”没有区别,对吗?

答案:

错。

聚沙成塔:

“宦官”与“太监”两者是有区别的。据史学考证得知: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太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

古代宦官是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不都是阉割之人。“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

“太监”一词的出现最早在辽代,是辽代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都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三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太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和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故此,宦官与太监便混为一谈了。

“监狱”与“班房”的意思没有区别,对吗?

答案:

错。

聚沙成塔:

“班房”一说来源于明清时期的“三班六房”制度。“三班”指的是皂班、壮班和快班,掌管着维持治安、侦查缉捕、提刑诉讼、征收粮食等事务。而“六房”则是指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分别掌管着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科举、水利建设等大小事宜。

地方衙门虽小,但与老百姓的关系却是最密切、最直接的,由此不难看出,“班房”其实是从“三班六房”来的。可是,为什么“班房”指代的不是政府,而是监狱呢?原来,在古人看来,官府的一大职责就是打官司,争曲直、辨是非,而一旦官司有了结果,总会有人进监狱,所以“班房”也就成了监狱的俗称。

然而,进监狱和进班房两者也是有区别的。“班房”可以理解为官府临时关押疑犯的所在,一般所犯的罪行较轻,或者干脆是因为官府衙役的巧设名目、故意勒索,只要疏通关系,破财消灾便可。而监狱就是正式关押犯人的地方,地点比较固定,设施也相对完善。到了现代,监狱和班房才变得混淆了。

古代犯死罪的人一般要在“秋后处斩”,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在古代,每年朝廷严打,要集中处决一批犯人威慑天下,问斩的季节时间大多都定在“秋后”。这是为什么呢?只要稍稍了解一点阴阳五行知识,就会明白古人在这方面的良苦用意。

五行学说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对于五行分别代表木、火、金、水(土为四季的最后一个月,代表收藏万物),因此秋季就被赋予了很多“金”的性格和特性:萧杀、决断、刚毅、威严、冷漠……古人认为在秋季这个“金”气盛行的季节处决犯人,可以很好地顺应和利用金“萧杀万物”“威服四海”“锋利”“果断”的特性,给予反动势力最有效的打击,重挫其有生力量,让其永无翻身之力,这就是古代死刑犯多选择“秋后问斩”的原因。

古代处决犯人大多选在午时三刻,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不管《大明律》还是《大清律》里,都找不到正法犯人要在“午时三刻”的硬性规定。但是明清各级政府在处决死刑犯时都选择“午时三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源于古人的一种迷信心理。古人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对他做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人员。而要想压抑其鬼魂的出现,古人认为就要选择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古人认为这一时刻恰恰就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刻行刑最为妥当。所以,“午时三刻”这个时刻就被古人选作了对犯人执行死刑的时刻。

古代断案有“五听”之法,“五听”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

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聚沙成塔:

“五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小司寇》。据郑玄的注释,辞听是“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色听是“察其颜色,不直则赧”;气听是“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耳听是“观其聆听,不直则惑”;目听是“观其眸子视,不直则吒然”。以后各朝代均以“五听”作为刑事审判的重要手段,(唐六典》规定:“凡察狱之官,先备五听。”

“五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被讯问者感官反应而确定其陈述之真假,虽然近于主观,但比起夏商“神判”显然已进了一大步,说明西周时期已经注意到司法心理分析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周以后历朝的司法实践基本都沿用“五听”制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是谁?

答案:

文成公主。

聚沙成塔: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能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

历史上第一个防火官是谁?

答案:

秦龙。

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