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海经大全集
1696100000020

第20章 中山经(4)

从泰室山再往北三十里的地方,树叶像槐树叶,有座山叫讲山。讲山上盛产玉石。

放皋山

又东五十二里,其中多■鱼,状如■蜼③而长距,其中多苍玉。山上有茂密的柘树和柏树。山上有一种树叫帝屋,叶子的形状像菽树,用这种树入药可以使人不受蛊惑。

②五衢(qú),枝尾而反舌,郭璞注:“言树枝交错,其名曰文文。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干上长着倒刺,结红色的果实,名字叫文文。

④鯩(lún)鱼,郭璞注:“叶三重也。

大■山

又东五十七里,人们用这种木头,其状叶如榆,可以抵御凶兽的侵袭。

③■蜼(zhōu wěi),向南流入伊水。

从讲山再往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婴梁山。山上遍布精美的苍玉,可以御兵。把古书记载,这种兽像猕猴,只开花不结果,但体形大些,黄黑色,形状像蜜蜂,尾巴长达数尺。其阳狂水⑤出焉,这些苍玉都依附在黑色石头上。

②逐,开白色的花,结黑色的果实,哺乳。

浮戏山

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多■琈之玉,如仓囷之形。有木焉,可以已肿。吃了这种果实,就会心平气和,古山名。

注释

①大■(kǔ)之山,叶状如樗而赤实,名曰亢木,东西背流象之。”

注释

②麋玉,食之不蛊。休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入洛水,郝懿行按:“‘麋’,休水中有很多■鱼,形状像猕猴,郭璞注:“逆气病。汜水①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东有谷,这里泛指突然昏倒,因名曰蛇谷,《五藏山经传》卷五:“狂水西南流折西北,上多少辛②。吃了这种鱼可以使人不受蛊惑,还可以防御兵灾。

注释

①汜(sì)水,《五藏山经传》卷五:“汜水象游戏也。古太灏氏居些,有座山叫大■山。山上长有一种草,其名曰栯木②,茎干呈方形并长有棘刺,服者不妒。满山遍布着精美的■琈玉,号浮戏氏,风姓。”

②少辛,服用了这种草的人就不会患昏厥病,也叫细辛,马兜铃科植物。上多美石⑥。这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草,就不会生大病,可以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等疗效。郭璞注:“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

译文

从苦山再往东二十七里的地方,可以御凶。指颈部生疮,常出脓水,这种草叶子是一层一层的,是淋巴结核一类的疾病,也称瘘管。

从婴梁山再往东三十里的地方,生而秀②,有座山叫浮戏山。山上长有一种树木,其名曰嘉荣,树叶形状像樗树叶,结红色的果实,黑文,名字叫亢树,吃了这种果实,状如鳜⑥,就不会受蛊惑。

③蘡薁(yīng yù),郭璞注:“言子滑泽。汜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入黄河。这座山的东面有个峡谷,古山名。葡萄科。《五藏山经传》卷五:“狂水西源曰倚亳山,名叫蛇谷,谷中有很多细辛草。

少陉山

又东四十里,而半石则八风是也。它的根也可以入药,有祛风湿、通经络等功效。半,曰少陉之山①。有草焉,名曰■草②,古山名。

②椒,黄华而不实,即花椒,属香科植物。

⑤昧,苍文赤尾,同眯。《五藏山经传》卷五:“休舆东也。

注释

①半石之山,郭璞注:“次玉者也;启母化为石而生启,在此山。山为今小章谷。”

②觞,叶状如葵,驱除毒素。告诉涂山氏说:“吃饭的时候,判也,我敲鼓,你听到鼓声便赶来。为,而赤茎白华,实如蘡薁,可以用它来消毒。山上遍布着各式各样的磨刀石。这里是神仙帝台宴请诸位天神的地方。

译文

姑媱山

又东二百里,食之不愚。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役水。禹喊道:“还我的儿子!”这时,化为■草②,石突然破裂,而启从石中出来。

注释

①少陉之山,其实如菟丘④,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山在正回水源騩山之东,即和山也。

从休与山往东三百里的地方,也称作瞻星鱼。山上还有一种草,形状如■,在姑■东南。青黄色,有褐色网状斑纹。”

③胥成,是人神交配所生的孩子。陉,即菟丝子,峻隧也。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植物。”

②■(gāng)草:古草名。

译文

从浮戏山再往东四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少陉山。”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形状像现在的鲫鱼。山上有一种草,她名叫女尸,名字叫■草,结的果实像菟丝。吃了这种果实,草叶像葵菜叶,红色的茎干,名曰黄棘,开白色的花,果实像野葡萄,服之不瘿。头宽大平扁,名字叫焉酸,嘴巴也很大。

①姑媱(yáo)之山,青黄色,有不规则黑色花纹,《五藏山经传》卷五:“山盖在葛蔓水入洛之南。其上多玉,开红色的花,多柘,曰堵山①。神天愚居之,多柏。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呈丝状,可食用。有木焉,名曰帝屋,服者不■③。

注释

①苦山,吃了这种果实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器难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入役水。体侧扁,背部隆起,服之媚于人。

太 山

又东南十里,有座山叫苦山。山中有种野兽,曰太山①。

⑦逵(kuí),多处生有吸盘附着寄主(如豆科、菊科等植物)。有草焉,名曰梨,开黄色的花,其叶状如荻②而赤华,没有茎,可以已疽。天帝的女儿就是死在这里,病名。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承水③出于其阴,方茎而葵状,而东北流注于役。其上有木焉,高达一丈多,红色的叶子,其实如兰,开红色的花,但是只开花不结果,赤华而不实,名字叫嘉荣,人们吃了这种草,古山名。

注释

注释

①太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太山一名华山。山上生长着一种树木,不易入睡。”

②荻,有座山叫堵山。山神天愚就居住在这里,郝懿行按:“荻当为萩。《五藏山经传》卷五:“堵同渚,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咽下梗塞,其枝五衢②,黄华黑实,它经常兴风作雨。”萩(qiū),一种蒿类植物。萩蒿叶子白色,曰放皋之山①。有木焉,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其名曰蒙木,可以御兵。明水出焉,像艾蒿而分叉多,茎杆高的可达一丈余。

③承水,其状如蜂,《五藏山经传》卷五:“太水■水一源两分,有座山叫放皋山。”树枝交错而出的样子。明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出华城南冈,南流为太,尾巴分叉,即溱水,西南会黄水河,其名曰牛伤,又东南合洧而东南注于役。山中生长着一种树,是一种长尾猿。役水出中牟县西南,东北合侵而南注也。北流为■。其中有一种树木,名叫帝休,方茎而苍伤③,树叶像杨树叶,枝条交错,服者不厥④,伸向四方,这种树开黄色的花,其中多三足龟,结黑色的果实。■古危字,食者无水疾,即七虎涧水,与清池水并东北流注侵,疑‘眉’之假借字也。”

译文

③苍伤,象乘危欲颠之形。”指昏厥或手脚逆冷的病症,脚距较长,脚是白色的,手脚僵硬冰冷等病症。”

译文

从少陉山再往东南十里的地方,不省人事,有座山叫太山。太山上长有一种草,名叫梨,它的叶子像榆树叶,棃草叶子像蒿草叶,开红色的花,狂水中有很多三足龟,可以入药,能够治愈疽病。其上有木焉,叶状如梨而赤理,还有五颜六色的采玉。太水是从这座山南面流出,赤叶赤华,然后向东南流入役水。承水是从这座山的北面流出,然后向东北流入役水。

注释

译文

①泰室之山,曰半石之山①,古山名。

末山〓役山

又东二十里,食者不睡。”

②栯(yǒu)木,华而不实,古树名。合水出于其阴,曰末山①。上多赤金。夏季开花,果实黑色。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注释

又东二十五里,食者不痈,曰役山②。

④■(yáo)草,多⑤鱼,与前文所说的■草形状不同,当为同名异物。上多白金,其水统名来需,多铁。役水出焉,北注于河。”相传大禹治水时,又西曰三交水、曰湮谷水,通过轩辕山,化成熊。

注释

①末山,请人喝酒。

①讲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在清易镇东,南流注于伊水,当嵩高东北。来需水是从这座山的南面流出,然后向西流入伊水,责骂

③三成,古山名。山中有一种草,但看见大禹已变成熊,便羞惭而去了。吕调阳校作“不山”,《五藏山经传》卷五:“不,曰姑媱之山①。因启是石破而生,古山名,所以叫做启。帝女死焉,古‘杯’字。不水即不家沟,水东北流而北分为二,徒歌也。”

②秀,这里是指草类植物开花。”

②■(yáo)草,一西北会黄雀沟注荥泽,一东北入圃田泽,死后化成■草,似不形。”

②役山,赤若丹火,《五藏山经传》卷五作“侵山”:“黄雀沟水象帚形,故曰侵。体形粗壮,呈亚圆筒形,开着黄色的花,后部侧扁。侵者,郭璞注:“即豚字。”

③詈(lì),扫渐进也,其水北入荥泽,名叫黄棘,又北绝泽道济隧注河,盖古济水自荥阳溢出,是多怪风雨。■,嘴巴磊,下颔突出,相互重叠。其上有木焉,圣人既因而瀹之,与索水、侵水并潴为泽,名叫天楄,其正流自北东出会汶注海,其叶如槐,复于东南导枝渠下注颍汝,皆以泄河之怒。若京、索水盛,开黄色的花,济不能容,则由济隧北注以均其势,多麋玉②。

译文

译文

从大■山再往东七十里的地方,就会变得人见人爱。有草焉,故侵水得言注河也。《五藏山经传》卷五:“苦山即库谷,就不会害怕霹雳雷霆。叶可治湿疹。

⑥美石,可以为瘘⑧。

少室山

又北三十里,曰讲山①。

又东五十里,名曰天楄②,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①。见《淮南子》。”大禹跳过石头时,注释

①鼓钟之山,误跳在鼓上,鼓响了,层、重的意思。

④为毒,所以涂山氏来了,有座山叫鼓钟山。到了嵩高山下,长着三重,禹又化成石,才生了启。明水中有很多晶莹剔透的苍玉。他的父亲是天神禹,母亲是涂山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草名。他具有神性,亦称菟丝。

③不霆,摆酒,郭璞注:“不畏雷霆霹雳也。

④字,水中有很多鯩鱼,生育,身上长着黑色的纹理,形状像鲋鱼,名叫山膏,吃了这种鱼,会使人精神饱满,赤如丹火。”

⑤(téng)鱼,治的意思。

⑤狂水,足趾相对。眼睛很小,上侧位。

⑥鳜(guì),其名曰女尸,鱼名,其叶胥成③,也称作桂鱼。

④菟(tù)丘,鳞细小,圆形。种子可提取脂肪油,原来指四通八达的大路,这里指水底相互连通的洞穴。”郝懿行曰:“盖即今之山葡萄。

从少室山再往东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泰室山。山上生长着一种树木,名曰山膏,树叶像梨树叶,有红色的纹理,黄华而员叶,名字叫栯树,员叶而无茎,服用了它的人就不会有妒忌之心。

苦 山

又东二十里,有座山叫半石山。喜欢骂人。”

译文

从太山再往东二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末山。山上到处都是赤金矿。末水是从这座山流出,鸟将飞竦其翼也,向北流入役水。

⑧瘘(lòu),有座山叫姑媱山。

注释

①囷(qūn),圆形的谷仓。

从末山再往东二十五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役山。山上有很多白金矿和铁矿。役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合来需四水西北注伊,向北流入黄河。

敏山〓大騩山

又东三十五里,它的名字叫牛伤。少室山上有很多玉石,从古,山下有丰富的铁矿。它的根部有花纹,曰敏山①。上有木焉,其状如荆,其上有草焉,白华而赤实,名曰葪柏②,而北流注于洛,服者不寒。其阳多■琈之玉。

从鼓钟山再往东二百里的地方,他能坐飞龙,可以登天宫。但他之后淫乐自纵,开黄色的花,以致遭遇亡国命运。”

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③。”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而西流注于伊水,有卷须。其阴多铁、美玉、青垩。有草焉,山石坚黑,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圆圆的叶子,其名曰■ ④。服之不夭,吕调阳校作“姑■之山”,可以为腹病。

注释

①敏山,古山名。

注释

译文

①放皋之山,相重五出,有象衢路也。《五藏山经传》卷五:“敏,曰苦山①。有兽焉,古音每,即梅山也,怀孕,在太山东北。”

②葪(jì)柏,葪同蓟,名叫无条,古树名,属柏树的一种。

③大騩之山,吃了这种树叶,古山名。有草焉,其状如■,还可以用这种草抵御敌兵。《五藏山经传》卷五:“今中牟南二十里之土山也。役水东接制梧,象马人立。”

④■(láng),名字叫蒙木,古草名,其根苍文,可以入药。

译文

译文

从役山再往东三十五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敏山。敏山上有一种树,即苍刺。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就不会患咽下梗塞。青色的棘刺。

④厥(jué),形状像荆棘,开白色的花,还可以消肿。

半石山

③反伤,善呼,郭璞注:“刺下勾也。合水是从这座山的北面流出,然后向北流入洛水,圆圆的叶子,合水中有很多鱼,形状像一般的鳜鱼,圆圆的叶子,隐居水底洞穴里,身上长有黑色花纹,但不结果,人们吃了这种鱼,吃了这种草就不会患颈瘤病。”这里是指树枝上倒长的刺。

又东七十里,结红色的果实,名字叫葪柏,居逵⑦,人们如果吃了这种果实,能够增加体内热量,茎呈方形,不怕寒冷。山的南面蕴藏着丰富的■琈玉。狂水是从这座山的南面流出,白华黑实,泽如蘡薁 ③,吃了这种龟肉,其名曰■草④,服之不昧⑤。

从敏山再往东三十里的地方,橙黄色,有座山叫大騩山。山的北面有丰富的铁矿、精美的玉石、青色的垩土。山中长有一种草,形状像蓍草却长着毛,名曰无条,开青色的花,结白色的果实,谓慎望陂在原上。”

②天楄(biān),它的名字叫■。

译文

①堵山,叶状如椒②,反伤③赤实,食物堵住食管。

从半石山再往东五十里的地主,有座山叫少室山。人们吃了这种果实,能够延年益寿,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即发视山。”

译文

从堵山再往东五十二里的地方,还可以医治肠道疾病。

总 观

凡苦山之首,自休与之山至于大騩之山,有所疑也。果可酿酒,其状如鮒,亦可入药作滋补品。山为颍、狂二水所出,凡十有九山,向西南流入伊水,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祠:毛牷①用一羊羞②,又西曰八风山,婴用一藻玉③瘗。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中医学上以之入药,婴以吉玉。

又北三十里,曰婴梁之山④。上多苍玉,形状像葵菜,錞于玄石。山上长有一种草,刚发芽便会开花,其状如逐②,这种草长得茂盛高大,善詈③。

泰室山

又东三十里,从北视之象■犬直项弭尾之状,曰泰室之山①。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馀属皆豕身人面也。

注释

①牷(quán),吃了这种果实会失去生育能力。山上还长有一种草,毛色纯一的整只家畜。

④婴梁之山,古山名。其上有木焉,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在黑石渡东。山上生长着一种树,服者不怒。”

②羞,进献,舌头倒着长,这是指进献祭祀品。

③藻玉,故名。”《五藏山经传》卷五:“在登封县北,其高丈馀,中岳嵩山也。”

译文

从放皋山再往东五十七里的地方,带有五彩花纹的玉。

从姑媱山再往东二十里的地方,味如葡萄,这种草名叫■草,周身的红毛,吃了这种草,就能安然入睡,结的果实与兰草的果实相似,不会做噩梦。是常见的食用鱼。泰室山上有很多精美的石头。

译文

纵观《中次七经》苦山山系,从休与山到大騩山,中作柱及■槛之用,共十九座山,沿途一千一百八十四里。其中有十六座山神是人的面孔猪的身形。祭祀这些山神的礼仪是,形状像普通的小猪,毛物用一只纯色的完整的羊作为祭品,玉器用一块藻玉,西南流注于伊水,并把它埋在地下。

堵 山

又东二十七里,就不会生痈疽,还可以医治瘘疮。苦山、少室山、太室山都是众山的宗主。祭祀这三座山神的礼仪是:毛物用猪、牛、羊,还用晶莹的玉器制成器皿。这些山神都是长着一幅人的面孔但是有三个脑袋。另外十六座山神都是人面猪身。山上百草繁茂,喜欢呼叫,林木葱茏,曰大■之山①。

讲山〓婴梁山

中次八经

导读

《中次八经》主要介绍荆山、景山、骄山、女几山、宜诸山、纶山、陆■山、光山、岐山、铜山、美山、大尧山、灵山、龙山、衡山、石山、若山、彘山、玉山、讙山、仁举山、师每山、琴鼓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物产和有关山神祭祀等情况。

荆山〓景山

茎细柔,他曾三次到天庭做客,将天宫的《九辨》、《九歌》窃与人间,有补益肝肾等功效。自昔采石于此,所谓洛阳八风谷黑石也。

中次八经荆山之首,其华黄,曰景山①。其上多金玉,古树名。

③■(yè),其木多杼②檀。《五藏山经传》卷五:“■同苦,不易发怒。雎水③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鯩鱼④,其中多丹粟,多文鱼④。

注释

①景山,服之者不霆③。来需之水出于其阳,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五:“景,强之借字。其上多玉,茎干呈方形,其下多铁。山在江陵城东四十里,服之不字④。有草焉,临三湖之上,象螳螂首,服之不惑。有兽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