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1699700000005

第5章 理论篇——哲学其实很有趣(4)

而且,哲学上的“有用”也需要时间,它的“有用”是积淀出来的,是滋养出来的,而非制造出来的。它就像天上的星星,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能为我们所见。这个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而且是一种无意识的等待。越是急功近利,越是欲速则不达。更多的情况,反而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佛语一再告诫我们:放下,放下。放下什么?就是放下你的功利心、执著心和目的心。无心恰恰用,有心恰恰无。越是看起来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我们对它的需要可能就越迫切。但这些绝对不是急功近利的人所能意识到的。

生活中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形:他人过多地指手画脚往往让自己无所适从,并容易产生反感和逆反的心理。有些东西,我们越是频繁地干预,结果就会越糟糕。比如,炒股票。庄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应该像煎烹一条小鱼那样,不要随便去翻动它。

无为,有的时候恰恰是大为;无用,也可能是大用。庄子对“无用”“无为”的赞赏就是基于类似的观察。无为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是“不为”,其实是一种高明的“为”。“无为”的君主表面上看起来是柔弱无力的,也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智若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旦小聪明没有市场了,大智慧就会浮出水面。

五、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最为著名的哲学家。他是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的老师,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却有着神圣的思想。德尔斐神庙祭司暗传下来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是,苏格拉底却说自己一无所知。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相传,苏格拉底出生的时候,不是以哭声而是以笑声向世界致敬的。少年苏格拉底在父亲的培养下,已雕刻出伟大的作品,受到当时卓越的政治家、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伯利克里的赏识。但他就在取得一位雕塑家最辉煌的成就之前,转行研究哲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其雕塑石头,不如塑造人的心灵。

据说,苏格拉底为了验证德尔斐神庙的神谕,对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进行了考察。他先后与政治家、诗人和工匠进行了交谈。他发现政治家自以为是,实际上一无所知。他们看起来名气很大,恰恰是最愚蠢的。他还发现诗人写诗并不凭智慧,而是凭灵感。最后,他又发现工匠因为自己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重大问题上也有智慧。这个缺点恰恰淹没了他们的智慧。苏格拉底于是领悟: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恰恰是没有智慧的人。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正是认识到自己无知的人。

苏格拉底的“无知”不是故弄玄虚的惺惺作态,更不是故作低调的自我嘲讽,而是真诚地认为自己无知。他之所以认为自己无知,是认识到:清楚明白地说出一个真理来,实在是太难了。有些人经常头脑发热,一拍大腿就发表一番评论,作出貌似真理的判断。其实,这些评论和判断都是过于鲁莽的,经不住推敲。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这些问题,越深入地思考,越会觉得难以回答。而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反而会轻易地给出答案。

六、苏格拉底的苹果

哲学不仅是对思想的再思想,它还启发人走出权威和成见的束缚。从哲学诞生初期,它就注重思考。

2300多年前一个秋日的下午,苏格拉底穿着他那件常年不换、皱皱巴巴的短袍,优哉游哉地穿过雅典城中心的广场。他对于动荡不安的时局充耳不闻,对于当局的作为也不评论。他在广场一角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有很多青年人围拢到他的身边来,有柏拉图和亚西比德那样的阔少,有安提西尼那样的清贫和淡泊之士,也有亚里斯卜提那样的无政府主义者。他们每天都到这里来,他们都虔诚地拜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导师,他们喜欢听老师对雅典民主制度所作的分析,也羡慕老师这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有很多时候,苏格拉底给他们出题目,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回答出来,但是苏格拉底并不满意。他发现他的这些学生太依赖他的思想,太依赖他的学说,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

所以,有一次当他的学生们都围拢过来以后,苏格拉底从他皱皱巴巴的短袍里面掏出了一只苹果。他站起来,目光深沉地对青年们说,这是我刚刚从果园里摘下的一只苹果,你们闻闻它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他拿着苹果走到每一个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最后,他问靠他最近的学生闻到了什么味道。这个学生回答,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他又问第二个学生,这个学生同样回答是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今天坐在距离老师最远的地方,到了他回答的时候,前面的几十个人都回答完了,而且答案是一致的,都是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老师示意他站起来回答。他站起来,看了看同学们,然后慢慢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

同学们都万分诧异:怎么可能呢?我们明明是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一只熟透的苹果怎么会什么味道都没有呢?一向聪明善辩的柏拉图今天怎么了?

苏格拉底把柏拉图拉到自己的身边,然后告诉所有的学生:“只有柏拉图是对的。”

其他的学生都十分疑惑。苏格拉底这个时候把那只苹果交给学生传看。学生们一个个都如坠雾里,这竟然是一只蜡做的苹果!可是,他们都问自己:自己刚才怎么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呢?

苏格拉底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柏拉图,他对他的学生们说: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我拿来一只苹果,你们为什么不先怀疑苹果的真伪呢?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苏格拉底的学生明白了,他们知道了老师的用意。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些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一直到他们帮助苏格拉底创造了伟大的欧洲哲学!也正因为柏拉图的与众不同,他才成为苏格拉底最有成就的门徒。

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不仅是让人们看到经验和成见的副作用,更挖掘人性的弱点,那就是迷信权威,懒于思考。这样不但会让人错失很多亲身认识事物真相的机会,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哲学教人怀疑,教人思考,哲学开始于人们对于事物的惊讶!

七、伽利略的望远镜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写的《伽利略传》,其中有段伽利略和威尼斯共和国元老们斗法的故事,相当发人深省。

一直饱受贫穷之苦的伽利略,参考了荷兰光学仪器商发明的玩具望远镜的制造原理,花了17年的时间研究改良成更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并将其献给了威尼斯共和国。

起初,共和国的元老们兴奋无比,一心想将伽利略的发明卖到世界各地,也因为看在伽利略是棵摇钱树的份上,元老们决定加给伽利略一倍的薪俸及终身职位。但随即无知的元老们发现伽利略的望远镜并非独创,巴黎的商店早就在卖荷兰制的粗糙的、影像模糊只能放大两三倍的玩具式望远镜,因此即使伽利略的望远镜至少有六倍功能且影像清晰,但元老们认为商机已失。

更何况,元老们质疑,人们想拥有望远镜,不过只是想看看街道上、人家后窗内有什么活动,最多也只是在港口边观察敌方的军事行动,谁想要伽利略那种又贵又重的望远镜?

元老们深觉上了伽利略的当,但也无法收回给伽利略好处的成命,而从此伽利略也就拿着较宽裕的薪水继续改良他的天文望远镜,之后发现了一系列的天文现象。例如,行星是像地球一样的球体,金星有月亮般的相位变化,太阳表面有黑子,木星周围有卫星,等等。更重要的是,他的天文观察证明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假设,即地球并非静止不动,而是环绕着太阳运转的。

伽利略最后对元老们说:“不要只想望远镜的商业价值,要想想它的哲学价值。”元老们根本听不懂伽利略的话,因为元老们眼中只有当时的政治、社会及商业的利益,元老们也不知道伽利略用望远镜将要发现的事物,将彻底改变人们和世界及宇宙的关系。

伽利略和元老们的斗法,基本上是人间诸多活动冲突的原型,即世俗价值和超越意义的对抗。元老们代表的世俗价值,大部分时间都在人间占尽优势,伽利略代表的超越意义,虽然是带领人类进步演化的主导力量,却总是颠簸横逆、受尽阻挠。人们只关心望远镜在人间可以看到什么,但伽利略却关心望远镜在天上可以看到什么。

不仅如此,更可贵的是我们应该从伽利略的所作所为中看到怀疑权威的勇气和智慧,他不迷信当时已为世人公认的“地心说”,因此他所要承受的决不仅仅是“地心说”理论的挑战,而是整个西方传统教会力量的攻击,因为“地心说”符合并拥护了教会的权威,无怪乎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正是伽利略有着真正哲学家的品质,一种追求真理追求智慧的力量驱使他去怀疑并推翻人间的世俗谬论。

八、怀疑一切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鼻祖。他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普遍怀疑”。所谓“普遍怀疑”,就是对那些“熟知”的东西进行彻底的审查,任何东西都不能放过。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不容怀疑吗?不对!人的感官知觉经常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外在的世界不容怀疑吗?也不对!我们在梦里也会看到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对熟睡中的我来说,也同样是真实的。有谁敢保证我们清醒的时候面对的一切不是虚幻?梦幻与现实的区别标准到底在哪里?正如笛卡尔所说:“你怎么能确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场梦境?”

笛卡尔是数学家,但他认为,即使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的数学命题,也要怀疑。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不管自己是睡着还是醒着,二加三总是等于五。这样明显的真理,还需要怀疑吗?不,笛卡儿说,这些东西同样需要怀疑。数学是我们思想的对象。但是,冷不防就可能有讨厌的“幽灵”蛊惑我们的精神,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放置在我们的心灵里,偷换成我们思想的对象。

笛卡尔说,这并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人们经常把眼前出现的幻觉当成真实的。就此,笛卡尔还讲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那是1911年的事情。当时的笛卡尔在荷兰从军,跟随军队来到德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麓。在11月份的一个夜晚,他连续做了三个梦。在第一个梦境里,有大量的幽灵出现在他面前,使他心惊肉跳。在第二个梦境里,他觉得眼前光亮闪烁,他能清晰地看见周围的东西。在第三个梦境里,他看见了一部字典和一本诗集。他立即判断出字典象征着各门科学的综合,而诗集则象征着哲学与智慧的统一。笛卡尔说,这三个梦境清晰如同现实,其实都是假的。

哲学就是如此,它总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地方发问。它不是对常识的总结(那是科学的任务),而是对常识的超越。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熟知形成了我们的常识。常识是负载人生的海洋,人们成长的过程譬如学游泳,学会常识才能生活。会水的人能让水托举着不至沉溺,同样,想游得快也会遇到水的强大阻力。健康的常识能指引人获得平安,走向光明,如冷了穿衣,饿了吃饭,不懂就学,不会就问。这些姑且不论,有意义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克服水的阻力游得快些。这就需要检视探讨一下哪些常识于我们不利,以及如何克服。

孔子教育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然而,常识往往不在“思”的范围内。因为某些常识化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精神权威,获得了不受思维审视的豁免权。大家都见过东西往下掉,譬如苹果落地,而不去思考什么地球的吸引力;一般人说话都合乎语法而许多人并不懂得语法。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常识不再是人们思考的对象,而成了人们思考的支点。常识是大多数人熟知的,而熟知的东西更加潜伏着危险,因为“熟知并非真知”。

常识,是相对于专门知识而言的一般的普通的知识,是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教条,人们不能离开它,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个范围内。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类思想的进步,都是在突破常识中实现的。对苹果为什么落地的追问是产生智慧、产生巨人的起点。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是对“为什么”的无穷无尽的解答尝试。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高于常识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怀疑和批判的目光洞穿了常识中的壁障,使一切联系起来,流动起来,变得亦此亦彼。因此,确立哲学的理性精神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将使人敏思锐目,不断摆脱蒙昧无知,走向精神自觉。既不墨守成规,也不随波逐流,而是在精神上独立不倚地站立起来,运用理性精神或批判精神思考和审视生活和自身,决不精神瘫痪。在目前改革的时代,面对五光十色的生活,良莠混杂的思想观念,如果没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精神,是很难驾驭和挺立自身的。只有按照哲学思想的指引,才能免于沉沦,自觉行动,才能超越常识生活的局限,完成健全理想的人生。

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锤炼一种冷静的理性品格,培养一种超卓的思想力量,确立一种批判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

九、田忌赛马

《韩非子》中曾经记载着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注。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对田忌说:“那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