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1704300000008

第8章 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2)

在晋国国力蒸蒸日上的同时,南方的楚国也在积极地实施北进战略。齐桓公与楚签订召陵之盟后,楚国北进势头受到扼制。但是,齐桓公去世之后,楚国又继续北上,势力发展很快。宋襄公想继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新的霸主。泓水之战中却被楚军打得大败。之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便纷纷倒向楚国,除齐国以外,宋、鲁、曹、卫等国都先后南下与楚国订立盟约,楚国逐渐显露出要成为诸侯新霸主的趋势。不过,楚国毕竟是南方“蛮夷”建立的国家,在当时中原诸侯当中,总是有比较强的鄙视楚国的心态,随着晋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一些诸侯就不去楚国朝贡,而与晋国结为盟国。

公元前633年冬,楚国联合陈、蔡、郑、许四国军队包围了亲晋叛楚的宋,宋向晋求援。晋文公采纳大臣狐偃的计策,先进入楚国在北方的盟国曹和卫,引诱楚军北进。为了对付楚,晋还拢齐、秦,结成盟国然后整军在城濮与楚军对峙。战斗开始前,晋文公主动退避三舍,将军队后撤了70里,这样既麻痹了楚军的统帅,又激励了晋国军人同仇敌忾的士气。公元前632年4月,晋军与楚军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一方,有齐、秦、宋等国军队前来助战,楚军一方,则有陈、蔡等国的军队参战。战斗开始后,晋军首先向楚军的右翼陈、蔡两国军队发动攻击,很快就将楚军的这一翼击溃。与此同时,晋军一部伪装成主力向后败退,楚军左翼不知是计,孤军深入追击晋军,失去了中军的支持,在半路遭到晋军主力的拦腰截击。佯装败退的晋军这时也反扑回来夹击楚军左翼。子玉见左右两翼都被晋军击败,急忙下令收兵,这才保全了楚国的中军。城濮之战以晋国大获全胜而告终。晋军共活捉楚军千余人,还缴获了楚军战车100辆及大量军事物资,在城濮休整了三天之后,班师回国。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参加的诸侯有鲁、宋、齐、蔡、郑、卫等国,周襄王也前来参加。在接受了晋国所献大量战利品之后,襄王册命晋文公为“侯伯”,承认他为诸侯的霸主,晋文公与诸侯签订的盟约则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这年冬天,晋文公又再度与诸侯在温会盟,周襄王受晋邀请再次赴会。城濮之战后,晋文公的霸主地位迅速确立。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即位。襄公也是一位勤于政事的国君,另外,文公虽死,但是辅佐文公成就霸业的大臣大多健在,因此,晋国的霸业并没有随晋文公的死而宣告终结。这是与齐桓公霸业不同的地方。

秦霸西戎

与晋文公相比略晚,秦穆公在西方建立了自己的霸业。秦人为嬴姓,本是生活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支古老部族。相传秦人的始祖大业是女修吞下玄鸟之卵后生下的,这与商人的起源非常相似。周孝王时,秦人祖先非子为朝廷养马有功,被赐封邑在秦,号秦嬴,这是秦人称秦的开始。平王东迁成周,秦襄公参与护送,被平王由西垂大夫升为诸侯,还特别赐命说:“戎无道,侵夺我歧、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这给了秦国在西部地区很大的拓展空间。自此以后,秦国得以跻身于诸侯之列,享受了与诸侯同样的通使聘享之礼。

秦穆公统治期间,是秦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十分注意从其他国家引进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百里奚、蹇叔、由余等人。秦穆公在这些谋臣的帮助下,使秦国的国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当晋文公在中原与楚国争战时,秦国的力量对于晋、楚双方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秦穆公称霸的道路最不平坦。当秦国势力逐渐发展的时候,与其隔河相望的晋国也迅速强大起来,并始终控制着秦国通向中原的咽喉桃林塞,使秦国难以在中原发挥更大的影响。晋文公称霸的时候,秦穆公知道难与晋国争锋,因此始终保持着比较谨慎的外交策略。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开始向东部扩展势力。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轻师远征郑国,因为走漏了风声,只好在灭了滑国以后班师回国。当秦军路过晋国的崤山谷地时,遭到了晋国军队与姜戎的伏击,全军覆没,三名主帅也被晋军生俘。这就是彻底粉碎了秦穆公东进梦想的崤之战。以后,秦国为了报这次全军覆没之仇,曾几次派兵进攻晋国,但是双方互有胜负,秦国始终不能打通其东进的道路。

秦穆公无法东进,使将进攻的矛头转向西部的各戎狄部落。他首先设计将投奔到西戎的晋人由余留在了秦国,给自己做谋士。由余在西戎部落住了很多年,对于这一地区的民风及山川险要了如指掌。在由余的帮助下,秦穆公在西戎地区的发展非常顺利。《史记·秦本纪》记载,短短五六年的时间,秦穆公就“益国十一,开地千里”,在西部建立了自己的霸业。连周襄王也专门赏赐金缎表示祝贺。

楚庄王问鼎

楚庄王时期,楚国终于在中原建立了霸业。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与晋襄公先后去世,晋国与秦国长期为敌,双方的力量都相对有所削弱,这为南方的楚国向北方发展势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机。楚穆王时,灭掉了楚国周围的江、六、蓼等小国,为下一步的称霸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他提拔平民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相),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使农工商贾各守其业。在政治上则注意选用旧贵族,借以巩固统治集团的群体力量,楚国的国势日益强盛。与此同时,晋国的力量却正在衰退,晋灵公的统治昏庸残暴,大臣们也不思进取。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进攻伊洛一带的陆浑之戎,将军队一直开拔到东周附近,“观兵于周疆”,向周王炫耀武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却趁机向王孙满询问周王室所藏九鼎的重量,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铸造九鼎开始,鼎不断随着明德的人迁移,历经夏、商、周,所以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小,却很重。如果奸邪昏乱,鼎就是巨大,也还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都有一定期限。周成王把九鼎定在郏駁,曾占卜向上天询问,结果是传世30代,享国700年。这是上天之命,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但天命未改。鼎的轻重,不可以随便询问。”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一番言语,知道周在诸侯中还有相当影响,所以不敢轻率攻周。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再度北上,进攻晋的盟国郑长达三个月之久,郑国只好向楚国投降。晋国派苟林父为元帅,领军前来救援,听说郑国已经与楚国达成和议,就准备撤军回国。但是晋国的一些将领不同意就此罢手,中军副将先谷,擅自率领自己的军队渡过了黄河,其他的将军有的想撤,有的想进,苟林父不敢让先谷孤军深入,只好率领全军渡过了黄河。晋军与楚军在邺发生战斗,由于晋军内部进退意见不一,导致全军指挥失灵,被楚军打得大败,溃退的晋军争相渡河逃跑,不是死在楚军之手就是淹死在河里。邺之战后,楚国声名大振,晋军轻易不敢与楚军争锋。公元前594年,楚军又围宋国,宋向晋国求救,但晋国的大臣们都反对出兵。宋国坚守长达九个月,也没有盼到晋国的救兵,只好向楚庄王投降。这时,中原诸侯见晋国胆怯,楚国势大,便纷纷与楚国签订盟约。楚庄王继晋文公之后,终于在中原建立了楚国的霸业。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公元前589年,继位的楚共王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大会诸侯,包括秦、齐等大国在内的十四个诸侯国参与了会盟,显然,这是楚庄王霸业的继续。

“弭兵”运动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当时人评价这四个大国的关系是:“晋楚齐秦,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秦。”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消除战争,争取和平的“弭兵”运动开始出现。

春秋时期一共有两次“弭兵”运动,都是由宋国倡导的。宋国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饱受晋楚之间连年战争的摧残,这时见晋楚两国势力均衡,谁也不敢发动战争,就率先出来倡导和平。公元前579年,宋国的大夫华元约晋楚在宋国的西门外订立了和平盟约。盟约除规定双方不得再交兵外,还强调如果一方受到侵害,另一方要予以支持。这就是第一次“弭兵”运动。不过,这一次盟约所换得的和平十分短暂。仅仅过了四年,晋楚就为了争夺郑国而爆发了鄢陵之战。公元前546年,宋国的大夫向戌再一次倡导和平。这时,晋六卿争权激烈,无暇外顾;楚国则由于其东部吴国的入侵而疲于奔命,也没有北进的企图。因此向戌这一次提出弭兵,受到了晋楚两国的积极响应;这一次弭兵除晋、楚两国参加外,还约请了齐、秦、鲁、宋、郑、卫、曹、许、陈、蔡、邾和滕等十二个国家的诸侯到会。会议确定晋楚两国同为霸主,晋的服国要服楚,楚的服国也要服晋,除秦、齐之外,所有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时纳贡。这次弭兵以牺牲小国的利益实现了和平。从此以后,大国忙于内部纷争,不愿对外开战;小国虽然需要同时提供双份贡物,但慑于晋楚两大国的武力,另外,相对于连年战争而言,毕竟所受的损失要少得多,因此,各诸侯都非常欢迎这次和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大战至此基本结束。

延续100多年的春秋中期大国争霸战争,终以“弭兵”休战而告结束,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大国谁也不占有绝对优势,但宋国的积极倡导也起了重要作用。宋国积极倡导“弭兵”有其具体原因。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普遍灾难,当时人说:“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茁也”。而对中小国家,特别是对夹在大国之间的宋国和郑国带来的灾难最为惨重。宋、郑这样的国家,从晋则楚伐之,从楚则晋伐之,只能忍辱苟且。因此宋国倡导“弭兵”不遗余力。

“弭兵”会议后北方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政局却发生着深刻演变。各主要国家都出现政权下移大夫执政的现象。各国执政的大夫都是在与国君斗争和相互斗争中夺取权柄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执政大夫有卿族和公族之分。卿族是卿士同族的子弟,多数与国君有姻亲关系,但不是国君的同族。公族是国君同族的子弟。晋、齐两国是卿族大夫执政的典型。鲁、郑两国则是公族大夫执政的典型。

春秋后期大夫执政是一种历史潮流,一定程度上得到人民的支持。孙武认为,晋六卿中赵、魏、韩三家亩制大,租税较轻,比较节俭,因而得到人民支持。晏子说,齐国的陈氏用大量器借出粮食,以小量器收回;将山上的木材和海边的鱼盐运到市场出售,售价不高于山上和海边,民归心于陈氏。鲁昭公被赶出去后,住在晋国的乾侯(今河北成安东南),八年后死于乾侯,鲁国民众没有一点反应。史墨分析原因说:“鲁君世从(纵)其失(佚),季氏世从其勤,民忘君矣”。叔向说郑国的罕氏为“民之归也”。孔子说子产是“惠人也”。可知各国的大夫执政,一般比较注意争取民心,与国君执政时相比,政治较清明。

吴越相争

春秋霸业的余绪是东南地区的吴、越争霸。吴、越都是长江下游的国家。吴与周同姓,越则是土著国家。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在吴(今江苏苏州),以此为中心,主要拥有今江苏中部、南部及安徽东部的一些地方。越国都城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以此为中心,主要占据着今浙江北部一带。

春秋中晚期以后,晋国为了与楚国对抗,扶植吴国对付楚国;公元前514年,阖闾在楚国亡臣伍员的帮助下夺得王位,即位后重用伍员为行人。楚国对伍员有杀父灭族之仇,因此伍员积极为阖闾出谋划策,不断侵入楚国。楚国自昭王继位以后,“无岁不有吴师”。公元前511年,吴攻楚,先伐夷、潜及六,又围弦及豫章,形成了很大的声势。可是等楚国集合大军到来时,吴国的军队早已班师回朝了。公元前506年,阖闾亲率吴军,联合蔡、唐两国军队共同伐楚。在蔡人的带领下,吴军沿淮水乘船西进,在淮駃弃舟登岸,自豫章出发与楚军夹汉水相望。两军先后进行了多次交锋;从小别山一直打到大别山,楚军均遭败绩。最后,吴楚两军在柏举会战;楚军经过三次失败,已经毫无斗志,很快就土崩瓦解。吴军紧随楚军长驱直入,一连打了五个胜仗,最后一直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伍员为父兄报仇,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楚昭王仓皇出逃,先入云中,后来逃到郧邑,最后又投奔了随国。

楚国的大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来援兵,秦、楚联军一起向吴军发动攻击,在沂、军祥、麇等地连败吴军,还灭掉了吴国的盟国唐国。而越国也趁吴军都在楚国的机会,在后方骚扰吴地。这时,吴国内部发生内乱,阖闾的弟弟夫概王想自立为王,阖闾赶忆回国,将夫概王击败。这样,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又重新立国。吴国虽然撤军,但其军事力量仍然很强,为了避开吴军的锋芒,楚国将都城从原来的郢北迁至都。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机攻击越国,报复当年伐楚时越国在后方的骚扰。双方在梢李发生激战,吴王阖闾在战斗中被戈击伤,一个脚趾被砍掉,因伤重死在回师的路中。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时刻不忘越国的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夫差率领大军向越国发动了进攻。双方军队在夫椒会战,吴军一举击败越国军队,并深入到越国境内;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名甲士,困守在会稽山上,只好向夫差“卑辞厚礼”请求和解。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便想到中原称霸。他不断地进军北方,先后征讨了陈、蔡、鲁、齐等国。正当夫差志得意满的时候,越王勾践却在“卧薪尝胆”,重用谋士范蠡、文种等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准备,使越国的力量逐渐恢复并日益壮大起来,并与楚国联合共同对付吴国。公元前482年,夫差再次北上中原,到黄池与晋定公会盟,与晋国争夺霸主地位。勾践趁吴国精锐军队悉数北上的大好时机,发动了征讨吴国的战争。越军长驱直入,一举击败了吴国的留守军队,还杀死留在国内的吴国太子。远在黄池的夫差得到消息,匆忙与晋定公举行盟会,满足了一下“主盟”的心愿,随后就率大军兼程返回吴国。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重大灾荒,勾践认为最后消灭吴国的时机来到,率领大军向吴国发动攻击。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越军两度攻打吴国的都城姑苏,一直到公元前473年,才最终攻克了这座城池,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也开始了北进称霸的征程。他率军渡过淮水,与齐、晋等国在徐州会盟,还向周王进献了礼物,周元王也派使者到会赐命越王勾践为侯伯。勾践回国之后,将淮上的土地全部分给了楚国,将吴国侵占的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又将泅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划归鲁国。一时间,越国军队横行于江淮之间,东方诸侯都派使者前来朝贺越王勾践,勾践于是自号为霸王,成为最后一名建立霸业的诸侯。从时间上看,勾践称霸时已经进入战国早期,但是他的这些征战事迹,都是春秋时期诸侯霸业的延续。

战国争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