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1704300000009

第9章 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3)

战国(前475~前221年)254年的历史,是先秦地区性中央集权

国家形成、相互兼并到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过程。

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战争,战争的最一般的动机是兼并,而最终目的则是统一。根据不同时期战争中主要对手的变化,可以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分为三段五期: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齐田和立为诸侯(前386年),是七强并立局面形成阶段,也是第一期。齐田和立为诸侯次年(前385年)至秦赵长平之战(前260年),是七国兼并战争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魏国强大期、齐秦并强期和齐赵削弱期,为战国历史的二、三、四期。从长平之战次年(前259年)至秦灭齐(前221年)是秦并六国阶段,也是战国历史的第五期。

战国前期(前475~前386年)列国有中齐、燕、楚、赵、魏、韩七个强国。越国疆土大,但被楚削弱,在战国历史上不占重要地位。还有一些小国,包括在今山东境内的鲁、莒、邹、杞、滕、薛,在今河南境内的郑、卫、曾,在今河南、安徽交界的,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的宋等。名义上仍为王室的周也是小国。此外,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七强中楚国疆域最大,占有今湖北全部,湖南、江西、安徽的北部,江苏的北部、中部,河南的南部以及陕西的东南角。国都在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后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寿春(今安徽寿县)。与楚接界的国家西北为秦,北面为韩、郑、宋,东面为越,西面为巴,南面为百越。齐、秦、燕、赵、魏疆域次于楚国。齐国占有今山东的大部及河北的东南部。国都在临淄(今山东临淄北),东临海,南为越、莒、杞、鲁,北为燕,西为赵、卫。秦国占有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一小部分领土伸入到今河南灵宝县。国都在雍(今陕西凤翔),后迁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北)、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与秦接界的国家东为魏、韩、大荔,南为楚、蜀,西为駊、绵诸、乌氏,北为义渠、朐衍。燕国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及山西的东北一角和内蒙的一小部分。国都在蓟(今北京市西南),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燕下都。与燕接界的东北有东胡,西南有中山、赵,东南临海并与齐接界。赵占有今山西中部、东北部、东南部,向东伸展到今河北东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向西伸展到今陕西东北部。国都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与赵接界的国家东北有东胡和燕,东有中山和齐,南有卫、魏和韩,北有林胡和楼烦。魏国占有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和河内(今河南北部),向西伸展到河西(今陕西韩城、华阴),又从今山西中部向东伸展占有今河北大名、广平和山东冠县一带。国都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疆域形成一个马蹄形,中间为韩国,东为齐、卫,南为郑,西和西南为秦,北为赵。七强中韩国疆域最小,占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国都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后迁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县)、郑(今河南新郑)。韩国将周包在中间,东、北、西三面与魏接界,西南与秦接界,南与楚接界,东南与宋接界。

七强并立的形势在春秋末已逐渐出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齐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七国中的赵、魏、韩、齐四国由春秋时晋、齐两国卿族大夫执政发展而来,对过时的宗法传统破坏比较彻底,秦、楚历来没有严格的宗法传统,燕的宗法传统保存较多而在七强中国力最弱。鲁、郑、卫、宋等国,历来宗法传统严密,春秋末执政的大夫又都是公族,宗法传统受到冲击较少,而进入战国后,这些国家都积弱不振。这种情况表明,各国对旧制度变革的程度与其发展有很大关系。

魏国强大

魏国自李悝变法之后,率先在七雄之中兴盛起来。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即位,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他兴修水利,开发川泽,同时还开创了选拔“武卒”的制度,采用一定的标准通过考选的办法来选拔“武卒”,使魏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大大增强。公元前356年,韩、卫、鲁、宋四国君主朝见魏惠王,魏成为中原地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兼并土地进攻卫国。卫是魏的盟国,于是魏率领宋、卫联军向赵国发动进攻,包围了赵都邯郸。第二年,赵向齐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去救赵。田忌采用孙膑的计策,没有去邯郸与魏军主力决战,而是率军直奔魏都大梁。魏军主帅闻讯,只好从邯郸撤围回救。当魏军走到桂陵的时候,遭到了齐军的拦腰截击,被打得大败。这一战役,孙膑采用了避实就虚、“攻其所必救”等办法,创造了“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

就在魏国在桂陵大败之际,秦国与楚国见有机可乘,也派兵前去进攻魏国。但是,魏国的实力并没有因为桂陵之战的失利而遭受很大的损失。公元前352年,魏国在攻下赵都邯郸之后,又与韩国会合在襄陵,击败了齐、宋、卫的联军,迫使齐、赵、楚与自己结盟。随后,魏向秦进行反攻。公元前348年,秦孝公在魏军的强大压力下,只好与魏惠王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会面修好。可见,魏国仍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商鞅分析了秦、魏的实力对比,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因而建议秦孝公尊魏为王,将魏军进攻的矛头引向齐、楚。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召集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参加会盟,魏惠王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威名行于天下。

公元前342年,魏国又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求救。过了一年,当韩、魏都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齐威王命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前去伐魏救韩。这一次齐军仍然采取直攻魏都大梁的策略,引诱魏军远道回救。齐军进入魏地之后,孙膑巧施“减灶诱敌”之计,逐日减少营地的军灶数目,三天之内从10万灶减至2万,给魏军造成一种齐军胆怯,大量逃亡的假象。魏军果然中计,主帅庞涓率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轻装追击,结果在马陵遭到齐国军队的伏击,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随军的太子申被俘,主帅庞涓自杀。这一次魏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元气大伤。随后的几年中,魏军接连受到秦、赵、齐的三面夹击,魏将公子昂与魏错都做了俘虏。

在这种局势下,魏惠王只好采用相国惠施的建议,向齐国屈节求和。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昭侯等,到齐国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这就是齐、魏的“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后,魏国才暂时摆脱了四面作战的危难局面。不过,经过这20年左右的四处征战,魏国的力量已经大大削弱,强盛景象一去不复返。

秦、齐、赵三强鼎立

从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11年,秦国在合纵连横、变幻莫测的征战局势中逐步走向强大。“徐州相王”虽然使魏国在东方暂时稳定了局面,但是由于秦国认为魏国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因此仍不断地向魏国进攻。公元前332年,秦军大举攻魏,前后历二年,最终攻取了魏国的上郡雕阴(今陕西甘泉南),俘获魏将龙贾,斩首八万。随后,秦军连年东进,不仅尽得魏国的河西之地,而且攻占了曲沃和焦(都在今河南三门峡以西),建立了进一步东进的桥头阵地。

随着秦国的强大,各大国之间在军事及外交方面出现了合纵、连横运动。所谓“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即弱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一个强国;防止强国的兼并;所谓“连横”,就是“事一强而攻众弱”,即依靠一个强国进攻其他弱国,从中捞取好处,各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游移于合纵与连横之间,使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更加变幻莫测。

最先推行“连横”策略的是秦国的相国张仪。秦惠文王时,秦国在对魏国的战争中已经占据优势,但是张仪认如果秦国要想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获得更重要的位置,还必须获得魏的支持。

他主张对魏采取一边打一边拉拢的策略,迫使魏国向秦国投降。秦惠王采纳了他的计策,公元前329年,楚国攻魏,秦军帮助魏国打败了楚国。公元前328年,秦派公子华成、张仪攻占了魏国的蒲阴,但很快又归还魏国,同时还让公子繇作为“质子”前往魏国取得魏人的信任。为了进一步拉拢魏国,秦甚至将焦、曲沃等地也归还了魏国。在秦国这种软硬兼施策略的进逼下,魏国终于倒向秦国。公元前325年,魏、韩等国国君入秦朝见秦王,尊秦惠文王为王,同时,秦王也承认了魏、韩二君的王号。至此,秦、魏、韩三国连横的形势形成。

但是,魏国并不甘心就此成为秦国的附属,魏惠王所重用的相国惠施及将军公孙衍都主张摆脱秦国的控制,而与其他国家结盟,共同谋取利益。公元前325年,魏、齐两国联合伐赵,大败赵兵,魏齐联盟开始形成。但是,在秦国的拉拢下,齐楚并没有参加魏的合纵。公元前323年,魏将公孙衍发起了“五国相王”活动,由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形成五国合纵的态势。秦国为了拆散五国合纵,加紧了对魏国的进攻。公元前324年,张仪率兵出函谷关,攻取魏国的陕,作为进军中原的基地。公元前322年;秦又攻占了魏国的曲沃、平周(今山西介休西)。在秦国强大的压力逼迫下,魏惠王只好将推行合纵的相国惠施逐走,而任命张仪为魏相。这时,张仪兼任秦、魏两国之相,开始了新一轮的连横。

公元前320年,秦假道魏、韩攻齐,齐用匡章为将,击败秦军。张仪联合魏、韩进攻齐楚的战略没有成功,秦国势力遭受挫折。在这种局势下,合纵的呼声又起。公元前319年,在齐、楚两大国的压力下,魏国驱逐了张仪,起用公孙衍为相,并派使者前往燕、楚、赵等国加强联系,这时,合纵形势再度形成。公元前318年,魏、赵、韩、楚、燕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联合伐秦,但是,实际出兵交战的只有魏、赵、韩三国。三国军队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军的反击,五国便纷纷退兵。第二年,秦国乘机反击,先后重创韩、赵。合纵的局面又趋于瓦解。

秦国虽然取得了对中原五国的军事胜利,但是它的后方遭到了义渠的袭击,只好暂时放弃了对中原诸侯进攻的计划。这时,秦国大臣对究竟是东进还是西征,发生了争论;张仪主张进攻韩国,乘势“临二周之郊,据九鼎,索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而司马错则主张首先攻灭西南的巴蜀,“取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并且,控制了巴蜀,还可以进一步从水路直下攻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灭蜀之后,又乘势攻灭了巴国和苴国,将巴蜀地区纳入秦的统治范围。攻战巴蜀对于秦国的富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此以后,“秦益强,富厚轻诸侯”。公元前314年,秦又大举向义渠进攻,攻占了徒泾等25座城,既解除了来自西北的威胁,还向西北方向大大扩展了势力。

正当秦国巩固并拓展西南、西北边疆,积极发展国家实力的时候,中原诸国经过一番沟通与协调,魏襄王使用齐国贵族田文为相,公孙衍则到韩国为相,又形成了新的合纵形势。但是,这种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暂时结成的松散集团根本不能起到真正抵御强秦的作用。公元前315年,秦攻韩,相战一年多,楚、魏的救兵都没有来,韩国只好又倒向了秦。公元前313年,魏国见韩国与秦结盟,自己暴露在秦韩两国的攻势之下,为了避免损失,也与秦结盟,这样,秦、魏、韩三国连横的形势就又出现了。

秦与魏、韩二国联合之后,楚国漫长的北部及西北部边境立即全线告急。这时,齐楚联盟成为两国图存的重要保障,由此形成了秦、魏、韩与齐、楚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公元前313年,秦相张仪南下前去游说楚怀王,冀图拆散齐楚联盟。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谗说,与齐国断绝了关系,结果遭到秦的愚弄。公元前312年,楚派将军屈句、景翠等率领大军进攻秦;韩,秦则派将军樗里疾、魏章、甘茂分三路迎战。秦军在丹阳(今河南西峡丹水以北地区)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俘虏楚军统帅屈駋、裨将军逢丑等70多人,并进而攻占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不甘心失败,续派大军攻秦,楚军进逼到蓝田,又遭到大败。这时,秦的盟军魏、韩等国军队从北方向楚进攻,占领了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并一直攻打到邓(今湖北襄樊),在这种形势下,楚国只好从秦、楚战场上撤军。公元前311年,秦军又进一步攻取了楚国的召陵(今河南漯河东北)。秦国通过张仪成功的连横外交,占领了楚的汉中,从此将关中和巴、蜀连成一片,排除了楚对秦国腹地的威胁,在削弱楚国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在与中原诸侯的力量对比上,取得了更大的优势。

公元310年开始,在秦国国力日益增强的同时,齐、赵两国实力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齐国向外扩张中有三件大事。一是破燕: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相国之子引起内乱,齐宣王以为燕平乱为名乘机派匡章率兵于公元前315年攻入燕国,仅50天就攻取了燕下都。齐军破燕后的暴行引起燕人强烈反抗,不久齐国不得不从燕国撤兵。另一件大事是败楚:齐、楚关系发生过复杂变化。齐破燕期间,齐、楚曾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韩、魏反齐联盟。后来于公元前306年前后,齐、楚再次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韩、魏反齐联盟。两次齐、楚联盟都因楚怀王受秦国欺骗引诱背叛齐国而被破坏。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韩、魏攻楚,在駌水边上的駍沙大败楚军,迫使楚国屈服。还有一件大事是灭宋齐败楚后,赵国“结秦连宋”,形成秦、赵、宋集团与齐、魏、韩集团互相对峙的局面,两个集团谁也不能压倒对方。齐、秦两强为了不受对方干涉,放手进攻临近国家,便主动由对抗走向和解。到公元前288年,齐駎王接受秦昭王的倡议,齐、秦同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齐、秦并尊为帝以后,秦向三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齐则于公元前286年攻灭宋国。

当齐国在东方逐渐强大的时候,北方的赵国也在迅速壮大。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采用胡人的服装,向胡人学习骑射的本领,很快使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公元前296年,赵国灭掉了介于赵、燕之间的中山,大大拓展了国土。另外,赵武灵王还向北部及西北部拓展疆土,先后击败了林胡、河宗氏、休溷诸貉及楼烦,收编了林胡及楼烦的军队,使赵国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在其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中地位超过魏、韩、楚、燕等国,形成了与秦、齐三强鼎立的局面。

齐、赵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