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
1707700000031

第31章 把自己塑造成为说话高手(4)

你是否想过,用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使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着你的每个词。当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表明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明显地得到提升。如果说讲台上的人和讲台下的人之间隔有一堵墙,那么利用听众的参与便可打通这堵墙。

有个演讲者为说明“汽车在使用煞车以后还须走多远才能够停住”这个问题时,他邀请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听众站起来帮他展示汽车在不同速度之下,这个距离会做怎样的改变。这个听众握着一条钢卷尺的一端,顺着走道把它拉出50米。此时,全场听众都全神贯注于演讲之中。那条卷尺除了生动地展现出演讲者的论点之外,还成了听者与演讲者之间的一条沟通线路。演讲者若不是运用这么一招表演术,听众关心的恐怕还是晚饭吃什么,或者晚上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5. 采取谦逊的低姿态

在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里,真诚是无可替代的。最容易招致听众反感的方法,就是让听众觉得你高高在上。

一位牧师无法使听众专注地听他讲道。牧师的一位朋友便为他提了一个建议,让牧师问问自己,对于每个星期天早晨都要面对的听众有什么感觉——牧师是否喜欢他们,是否愿意帮助他们,是否认为他们智力不及自己等。

演讲者如果自认为自己在智力或社会地位上是高高在上的,那么听众一听便知。演讲者欲得到听众的爱戴,最佳的方法之一便是采取低姿态。

当你演讲时,就如同在橱窗里展示,你个性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呈现在听众眼前,稍有自夸或吹牛,便会导致失败,而谦虚却可以激发你的信心与亲和力。在你谦虚时,不必显示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模样。只要表现出你是决心要尽力讲好,那么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也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美国电视界要求极为严格,每一季度里,所有的电视主持人都要陷身于焦头烂额的竞争中。收视率极高的主持人艾德·苏利文,不仅是电视业的专家,而且是个新闻从业人员。但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圈里却是个业余者。他之所以能够在电视圈里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并不以为自己该怎么样,而只认定自己是业余的。他在镜头前那些不自然的举动,手握下巴,耸起两肩,拉扯领带,说话结巴,换成任何人都会成为一种缺陷。可是这些缺点对于艾德·苏利文而言却并无害处,当人们批评他这些缺点时,他也从不灰心。每一季,至少有一次,艾德·苏利文要请一位模仿高手上电视屏幕,让他把自己模仿得惟妙惟肖,把自己的缺点夸大渲染。艾德·苏利文欢迎批评,而观众也十分喜欢他这一点。观众都是喜欢谦逊的言行的,他们厌恶那些自大的卖弄者。

有人曾这样评论孔子:“他从不以自己独具的知识去向别人炫耀。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这种包容的同情,便已掌握了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 演讲的豹头凤尾

开头和结尾对于演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头好能吸引住听众,结尾好能让听众回味无穷。

演讲开头要有一种震慑力和吸引力。

1. 演讲开头的几句话必须能吸引住听众

震慑力,俗称“镇住场子”。如果一开始就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以后再想把听众吸引过来,就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达到目的,所以演讲的开头必须具有这种震慑力和吸引力。

具体说来,为了使演讲的开头具有这种魅力,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提一个奇异的问题。此法是演讲者一上来,先提出一个奇异的问题,利用听众的好奇心使其马上被吸引住,因为他们急于想知道下文,所以即使是乱哄哄的会场也会马上安静下来。

上海复旦大学曾经举办过一场《青年与祖国》的演讲比赛。由于各种原因,尽管已经有五六名同学演讲过了,可是会场却始终嘈杂混乱。一位同学一上台,就提了一个问题:“我想提个问题,谁能用一个字概括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呢?”台下立即被他的“提问式”开头吸引住了,喧闹的场子立即安静下来。

(2)打一个新奇的比方。此法若运用得当,在演讲一开始便能吸引听众。1918年4月,爱因斯坦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60岁生日庆祝会上,发表了一篇高度评价普朗克对科学充满激情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的演讲。他的演讲是这样开始的:“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实在不相同。”爱因斯坦的比方新鲜而奇特,一下子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他的演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发一句由衷的感叹。此法是在演讲开始之时,先发出内心的感叹,以求得听众的共鸣,来吸引听众注意力。

1904年10月,秋瑾《敬告二万万女同胞》演讲的开头是这样的:“唉!世界上最不平的事,就是我们二万万女同胞了。从小生下来,遇着好老子,还说得过;遇着脾气坏、不讲情理的,满嘴连说:‘晦气,又是一个没用的。’恨不得拿起来摔死。”

秋瑾演讲的开头一个“唉”字,叹出了中华妇女几千年的苦难和委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为妇女解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

(4)摆出一些实物来。此法是在未讲之前拿出一些实物来给听众看,一下子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一次演讲比赛中,一位演讲者的参赛题目是《1>3》,并将题目写在大白纸上,向听众将纸展开后,他说:“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很荒唐吧!是的,单从数字上说,‘1’是所有正整数中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要说,任何数字离开了具体事物只能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只有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比如,‘一’包优质肥料比‘三’包劣质肥料就更能肥田……”

此演讲的开头以数字入题本已鲜见,又举出“1>3”的不等式来示众,更显得不寻常,难怪一上来就倾倒了听众。

(5)来几个激情的设问。此法是在演讲开头先来几个设问,抓住听众的心之后,再进行下面的演讲。

1939年6月18日,戴高乐在英国向法国人民演讲,开始他是这样说的:“事情已经定局了吗?希望已经没有了吗?失败已经确定了吗?没有!”戴高乐连用三个设问句,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法国人民振臂高呼,然后是简洁明快的答案:“没有!”这是何等的信心百倍!何等的激情奔放!失望中的法国人民怎能不顿时为之精神大振呢?

(6)说一段精彩的情节。在表彰先进事迹的演讲中,往往采用这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类似倒叙的方法把最感人、最精彩的情节放在演讲的开头,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一次表彰上海某优秀民警先进事迹的大会上,一位演讲者的开头是这样的:“在寒风凛冽的大年三十晚上10点钟左右,一家妇产科医院的门口,一位女同志在抽泣……”毫无疑问,这样的开头定能吸引观众的极大注意,并使他们产生种种联想。演讲者然后再交代:“由于这位挂妇科急诊的女同志丈夫没来,所以医生奇怪地问,生这种病,你丈夫怎么不陪你来?说得这位女同志潸然泪下。她的丈夫就是优秀民警×××,此刻他正在居民家里忙碌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也同样意味着演讲已取得一半的成功。

2. 演讲的结尾要适当、自然

“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结尾公式是完全不可能的。多数情况还得看事情、时间、场合以及对方的情形而变更,大家都应该学习岳飞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功力才好。

理想的结尾莫过于幽默地引用名句及诗文了,以适当的诗人名句来结束最能显示演讲者的高明之处了。

英国邮政总监在爱丁堡大会上对美国扶轮社的代表演说,演说的结尾是:“你们回去之后,就寄给我一张明信片。即使你们不寄的话,我也要给你们每位寄一张,而且你们很容易猜到是我寄的,因为上面没贴邮票。我将在上面写着:‘春去秋来/万物按时凋零/唯有那我对你们的深情/将永远像鲜花般的艳丽芬芳。’”

这一首诗好像就为了被他引用而写的一样,真是贴切极了。然而,如果一篇严肃的演说结尾,是由一个严肃的人来引用这首诗,那也许会弄得听众及演讲者自己啼笑皆非。

一位美国驻华大使即将卸任返国,大家举办酒会为他饯行。其中另一个国家的大使致辞时仅寥寥数语,最后以《圣经》的某部分作为结束,使得那位饱经风云的外交官感动得热泪盈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且很多人都把自己的信仰看得比生命还崇高。因此,在演讲中用听众的信仰来结束,将会产生一个很感人的高潮。

§§§第三节使对方心服口服

在论辩时只是唇枪舌剑地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是不够的,要想战胜对方,使对方心服口服,除了掌握论辩的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掌握其他一些方式,如指桑骂槐法,诡辩与反诡辩之术等,把这些方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论辩中,会为我们赢得主动权,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 用论辩说服打动对方的心

双方论辩,当然免不了各有戒意,但是,对方的戒意太大就造成论辩上很大的阻碍,不把它除去你就很难打动对方的心。所以,要说服对方,应该先去除其“戒意”。

碰到对方对你有戒意时,应如何消除呢?下面是应对的秘诀:

1. 积极地表示你很“关心他”

一旦发现对方有戒意就得马上采取消除戒意的行动。戒意一除,才有进入问题核心的可能。做到这个地步,说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积极地向对方表示“我很关心你”,十分重要。论辩时的说服术,就要讲究这一点。为了表示你很关心他,你必须先聆听对方的话,做个“倾听能手”,借此造成亲近感。

2. 进入对方的意识里

美国心理学家埃克曼,曾经跟学生论辩“死刑该不该废止”。学生主张死刑应该废止,埃克曼则自始至终只重复“很好”这一句话,到头来使得学生主动改变了意见。

一开始就想使对方落败,只会增强对方的抗拒心,无异自造障碍,是愚蠢之至的做法。边微笑,边点头,借这些小动作,表示自己对他怀有好感,对方就觉得,这种事何必跟他争论得那么认真?这一招,效果之好,超出想象。

如果认真倾听而对方仍无动于衷,遇到这种局面,你可以自动地以对方的携带物、穿着之类的东西做话题。手表、领带、领带夹、袖扣、西装、皮鞋、眼镜……可说是一个人嗜好和个性的象征,这些东西受到注目,他岂能不启口,跟你聊谈数句?

拿对方漫不经心的动作做话题,亦无不可。譬如,看他不断以手指敲桌子,就问:“你会弹钢琴?”写字的时候,翘起小指,你就说:“瞧你,写字的时候小指这样翘起来,真有意思。”对方不经意的动作给这么一说,气氛就会缓和,这有助于消除对方的戒意。

3. 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1)把自己的某些小秘密泄露出来;

(2)谈论中屡次把对方的姓名夹进去;

(3)故意使用对方爱听的言辞;

(4)问对方的籍贯、居住地;

(5)拿对方认识的第三者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