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考的问题或对象从纵的与横的发展方向上进行思维加工的方法就是纵横思维法。也就是说,遇事时横竖多想想,有哪些因素、哪些可能性、哪些可行的办法,拿出些新点子,从而使思路开通,少出差错。例如,我们看一个同学的进步,一方面要看看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表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地去衡量。从纵与横两方面去把握事物就会全面深刻,在学习中应该多运用这一方法。纵横思维法也可以分成纵向思维法与横向思维法两种。
逆向思维法
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改变人们通常只从正面去探索的习惯,这种反过来从完全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逆向思维法,亦即“背道而驰”或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去看问题,易引起新的思考,往往产生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见解。从正反两方面多想想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火箭是向天上打的,有人使它改变方向从而制造出钻井火箭。欧几里德几何学是中学生都熟悉的,用了两千多年,匈牙利数学家亚诺什·鲍耶在18岁时从相反方向思考并经过验证,创立了一门新学科——“非欧几何学”。在小学四则运算中,用加法得的和,为了验证其是否正确,用减法进行验算;或者用乘法得的积,再用除法去验证,都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
在学习科学理论时,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实验或实践以证明前人理论的正确性,称为证实法;有时也从另一方向考虑,即通过实验或实践以证明前人理论的不确实性或不科学性,称为证伪法。对已有的理论观点进行肯定性的证实或抱有怀疑态度的证伪都是重要步骤。每个人都应学会证实和证伪两种思考方法,学会从逆向考虑问题。
逆向思维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易产生奇异思路的方法,常常出奇制胜,使人创造出新的思想,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分合思维法
分合思维法是将思考对象的有关部分在思想上将它们分解为部分或重新组合,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新方法。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用的就是分合思维法。当时最大的秤只能称200斤的重量,而一头象上万斤,如何称呢?似乎不可能。曹冲用木船为媒介,把大象分解为等量的石头,分别称出石头的重量,再加到一起不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吗?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合思维法的例子。
帽子与上衣连起来组合成新的款式,上衣与裤子连起来组成背带裤,上衣与裙子连起来成为连衣裙;收音机与录音机连起来组成收录机;橡皮与铅笔粘在一起成了新型铅笔。据说发明这种铅笔的人是个穷画家,穷得连橡皮头都舍不得丢掉,把它粘在铅笔上因而成了一项发明,申请了专利,穷画家一跃而成了大富翁。这便是分合思维法的妙用。
分合思维法可以分为分解思维法和组合思维法两种。分解思维法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无用的因素分离出去,把有用的因素提取出来,加以利用;组合思维法可以由组合而创新。二者都是很有用的创造方法。
质疑思维法
质疑思维法的特点是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向权威挑战,不受传统理论的束缚,不迷信书本和专家权威,也不盲目从众。勇于提出问题或者敢于挑战权威也不是没有根据地乱说,而是在认真学习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华罗庚在初中毕业后,认真系统地自学数学,经过验证,发现当时一位数学教授的公式推导有误,他就大胆地提出质疑。在学习中,经过认真思考,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这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就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继承和肯定;问,就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质疑和否定。
我国明代学问家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提出新看法、新观点,建立新理论,也就是立论。质疑和立论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阶段。有人说:“质疑诚可贵,立论价更高。”质疑使人将信将疑,立论使人心明眼亮;质疑使人千回万转,立论使人豁然开朗。总之,质疑只是宣告旧理论有毛病,立论才能宣告旧理论的死亡、新理论的成立。
智慧进阶:发散思维法的障碍
发散思维是创新的源泉。研究发现,影响发散思维顺利发展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按现成答案。当人们从一个思维基点出发思考时,周围一些已有的现成答案就会有意无意地涌上心头,这就妨碍了思维向其他方面的扩散,不能想出更多更好更新颖的方案、方法以供选择。解决这个障碍的办法是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事多思。
②循规蹈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帮助人们完成“方圆”的必要的规范约束,但是日常的许多规矩却使人们的思维囿于已有的方圆而不能探索、创造出新的方圆,尤其是那些陈规陋习往往是扼杀科学、束缚创造的祸首。对付的办法是跳出旧俗,突破框框,勇于“反常”。
③“从众”、“认同”心理。“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这种为适应群体的要求和行为而有意或无意地变更自己信念的行为的心理,称为“从众心理”。如大家鼓掌,自己也跟着鼓掌,这就是一种从众行为。在交往中,自己被他人或他人被自己同化,心理学上称为“认同”。这种从众、认同的心理现象是发散思维的克星。要想克服它就要提倡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④怕出差错。有这种想法的人大都不敢多想,因为发散思维想出来的办法和方案很多是没有先例的,是新颖独创的,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怕出差错的人谨小慎微,思维也就无法放开。这就要求更新观点,勇于思考。发散思维不是科学家、专家们所特有的,一般的人也具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比如,尽量多地列举砖头的用途,发散思维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思维时间:积极的思想能突破事业的障碍
长久以来,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前途迷茫、没有希望、怨天尤人的状态下工作的。可就在瞬间,在任何征兆都没有的情况下,某种巨大的思考涌进了我们的意识,构筑了我们的思想,进而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下面用事例加以说明。
某家小型企业遭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业绩不振,已经到了要宣告破产的地步。经营者不但背负巨债,更有许多债权人威胁着要打官司。在这样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境况下,破产只是早晚的事。
这个企业经营者整个人变得意志消沉,憔悴萎靡,每天上班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件痛苦的事。只要一进入公司,讨债的电话便蜂拥而至,刺痛他全身的每个部位。
有一天,他在下班搭乘电车的途中,读到了一本杂志,其中一则消息记载某位人士买下一家即将倒闭的公司并通过努力终于使这家公司起死回生的报道深深吸引了他。
“他都能够改变破产倒闭的命运,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应该也可以做得到。”
这位经营者在心底燃起了创造性的能源。他开始从“办得到”、“干下去”的观点来重新考虑事物。他不再以萎靡不振的样子出现在公司,完全相反,第二天一大早,他急忙乘坐电车,一进公司便要求经理将所有债权人的电话整理出来。然后他开始打电话给每一位债权人:“能否请您再宽延一段时间?届时我会连本带利一并偿还……”他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诚恳态度拜访对方。“你是不是接到一大笔订单呢?”其中一位大债权人试探着问他。“不是,但我得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唤起重新振作的勇气。”“嗯,听起来好像不错……好吧!我就尽可能地帮助你吧!”这位债权人也发自真心地鼓励他。凭着真诚自信,这位面临破产的经营者竟使得连准备告他的债权人也都转而协助他。负债的压力一消失,他便集中全部精力于公司的起死回生上。而且更由于他重新充满了活力勇气,公司得以顺利地接下许多有利的订单。不久,他公司账簿上的赤字逐渐消失,开始转亏为盈。思想转变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