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造性思维36计
1708900000046

第46章 模糊思维法(1)

模糊思维是与精确思维相对立的,但是模糊思维现象并非含混不清,更不是抛开逻辑、放弃精确,而是辩证思维,以达到模糊与精确相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相结合,使之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智慧经典:难得糊涂

在北欧的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的伸张双臂。雕像本来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不怀疑有假,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拿手边的钱袋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了,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就里,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于是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化装成看门人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看门人说:“我说出事实难道不对吗?”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是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的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使我们意不能平。我们必须相信:在没有弄清所遇事情原委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模糊处理也未尝不可。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智慧启迪:且慢下手

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大多数的同事都很兴奋,因为据说这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一天天过去了,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地进办公室后,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他哪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个月过去了,就在大家真正对新主管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发威了——坏分子一律开除,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个月一直表现保守的他相比,简直像是全然换了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木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来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自己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为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花团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那其中勤恳工作的人就都是其间的珍木,而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能认得出!

智慧进阶:什么是模糊思维法

模糊是与精确相对的概念,泛指反映事物属性的概念外延不清晰,事物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以用传统数学方法量化考察。

模糊思维法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它是帮助人们研究、解决复杂的具有模糊性问题的思维工具。它是思维形式的一种,具有通常意义下思维的本质属性,即是有意识的头脑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又不完全和一般思维相同,它具有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思维的模糊性。

模糊思维法所遵循的是“a是a,又不必是a”的模糊逻辑。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逻辑,但它又和传统的逻辑有区别。它突破了传统逻辑“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的界限,为人们解决模糊事物中的问题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模糊思维不是“糊涂”思维

模糊思维是与精确思维相对立的,但是模糊思维现象并非含混不清,更不是抛开逻辑、放弃精确,而是辩证思维,以达到模糊与精确相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相结合,使之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社会生活中的有些问题还非得使用模糊思维不可。

有人用一只大木笼装了一只鹿和一只獐,送给王元泽的父亲王安石。当时王元泽还是个小孩子。送东西的人问王元泽:“你看,这笼子里哪是鹿?哪是獐?”王元泽不识獐,也不识鹿。他想了一下就回答说:“鹿旁边的是獐,獐旁边的是鹿。”大家听了都拍手叫好。

王元泽的回答好就好在不明确,好在含糊其辞。这就是模糊思维法。

生活中确实具有很大的迂回空间和伸缩弹性。公安机关捉拿凶手的通缉令就只能模糊而不便十分精确。如“肖某,男,24岁,高个子,上体微弓,圆脸,高鼻梁,皮肤粗黑,操湖北口音,爱穿牛仔服旅游鞋,好饮酒吸烟……”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外表特征,加上外部表情,与内心活动、反常疑点等予以推理、判断。如果公布一大堆十分精确具体的数字,全部定量化,反使人模糊不清。比如,身高1。76米,体重70公斤,胸围1。4米,脸圆半径5。5厘米,上体微弓20度,操正宗湖北口音,穿牛仔服,喜抽三五牌香烟,酒量0。5公斤。尽管如此定量精确,恐怕带着电子计算机和雷达也难认准所缉拿的凶犯。

智慧进阶:模糊思维法的运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创立了模糊数学,使人类的认识工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实践证明在某些事物的分析、认识上,过分精确反而模糊,适当模糊反而精确,只要使模糊与精确互相补充,就能达到对客观事物较为全面的把握与认识。模糊数学在实际中应用很广:

在计算机处理中的运用

计算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数学的精确模式。计算机使用的数字只有1和0,非此即彼,在进行精确判断时非常有用。

模式识别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高精确的电脑在这里遇到了问题。比如,一个人签名几乎没有两次是相当精确地重复,如果用计算机来识别一个人时是把他的面孔、五官、身高、体重、发型、肤色等特征变换为几千万个数据储存起来,然而,一旦这个人的某种特征发生变化,如发式改变或者面部做了美容,那么电脑再也不能识别他了。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在模式识别方面虽然很精确但又很僵化,似乎比人“低能”。难怪计算机之父冯诺逸曼在谈到模式识别的时候高度评价了人的神经系统的能力。

虽然电脑处理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是人脑无法比拟的,但是人脑却能在准确性不高的情况下处理相当复杂的问题,由此使人们联想到,如果电脑使用模糊识别法则可大大提高它的模式识别能力。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一代电子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将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有效地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思维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卢嘉锡先生是著名的结构化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院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副院长。他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根据导师的启示和自己的体会,首次提出了毛估性思维方法。美国化学家鲍林是两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对卢嘉锡先生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卢嘉锡回忆说:“我注意到并且十分钦佩这位导师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鲍林往往就能大体上想象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型,这无形中催化了我那种朴素的毛估性思维。”所谓“毛估性思维”也就是一种大概、粗略的思维方法,不追求事物的精确性。实际上,毛估性思维和灰色思维、模糊性思维是同义语,它们研究和应用的范畴是相同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卢嘉锡等人开始研究化学模拟生物固氮,这是当时世界前沿的研究课题。开始,他们运用毛估性思维方法,认为理想的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模型应是不少于四核的“簇合型”化合物。由于运用了毛估性思维方法,他们于1973年就提出了“网兜状”四核簇的“福州模型Ⅰ”,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发展提出了“福州模型Ⅱ”。

在逻辑学上的应用

由于各种科学方法论一起渗透到模糊数学中来,使它具有一般方法论的特征。模糊数学对模糊现象进行数学化分析和定量化研究,为处理、解决模糊性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使得模糊逻辑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

从哲学意义上讲,模糊逻辑是“模糊”与“精确”的有机统一。逻辑的模糊化并不是说逻辑变得模糊不清了,而是说逻辑功能从处理精确现象扩大到了处理模糊现象。因此可以说,模糊逻辑是逻辑从“精确化”向“模糊化”的发展,模糊逻辑借助于模糊数学,它是“软科学”和“硬科学”的联系环节。模糊逻辑充分考虑了事物的不确定因素,从事物外延分析转向内涵研究,从集合进入到更深的模糊子集层次,把层次分析和多值逻辑联系起来。在描述普通集合论所不能刻画的某类内涵关系及模糊性问题上充分显示了优越性,使系统论与层次观的结合更加紧密。

模糊逻辑方法的应用很广,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模糊逻辑公式极小化问题和用模糊命题进行模糊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都是颇有应用的课题。自动控制过程、疑难病症诊断、环境污染和法医判案等等,用微分方程、拉氏变换、差分方程、布尔代数等精确的数学工具和逻辑工具是难以描述和处理的,然而用模糊逻辑来做处理却有独到之处,由此可见其应用范围之广。

在语言学上的应用

把模糊思维方法应用到语言学上便产生了模糊语言学。何谓模糊语言呢?一般说来,模糊语言的界定是“模糊不清”,含义“似是而非”,语义“部分重复”等。从词汇学上说,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都属于模糊词。另外,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的词组也有模糊的特点,如“老年人”、“病人”、“华丽的服饰”等。模糊语言是借助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分析语言现象,解释模糊语言的规律,是模糊数学和语言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分支。

智慧进阶:模糊思维法的培养

智力游戏法训练模糊思维

开展模糊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参与某些模棱两可的智力游戏就是一种易于普遍推行的办法。下面介绍两个智力游戏:

游戏1:在课堂上,音乐老师举起右手,然后弯曲无名指问学生:“著名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在弹钢琴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这个无名指?”学生们感到很奇怪,由于对柴可夫斯基的生活和生理特点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只有大胆地猜测。有的说他不善于运用无名指;也有的说他发明了与众不同的指法,用其他的手指就足够了……

老师说:“你们猜得都不对,因为这个指头是我的,柴可夫斯基怎么能用我的无名指去弹钢琴呢?”

游戏2:在公路上有一辆汽车飞驰,没有开车灯,突然,有一个穿黑衣的醉汉走到公路中间。面对这种危急的情况,既没有路灯,也没有月亮,眼看就要撞到那个人了,但是汽车猛然刹住了。请问:是什么起了作用?

学生们同样摸不着头脑,没有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于是老师解释道:“是太阳光在起作用,因为事情发生在白天。”

以上两则游戏是模糊语言和含糊不清的概念误导了学生。在游戏1中,学生们没有注意到音乐教师是用自己的无名指发问,而不是问:“柴可夫斯基为什么不用无名指弹钢琴?”在游戏2中,教师先引入了一个穿黑衣的人,又提到没有月亮,暗示事情是发生在黑夜,这又是模糊观念在起引导作用。其实,只要在思想上树立了模糊思维观念,我们就不难从模糊命题中求得精确的答案。

思维时间:人才的内在属性——创新品质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千变万化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具有一种创新能力和应变的素质。因此,创新品质是我们每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修炼的目标与目的。创新与学习一样将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

创新品质是主体的内在属性,是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基本力量。任何创新活动都是对已有事物的突破与创新,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没有创造性想象与思维是不可思议的。任何创造过程都充满着艰辛与坎坷,没有过硬的能力与精神也是无法想象的。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通常所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是创新品质的应有素质。我们说发掘、开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我们的创新品质。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它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并在创造中表现出自己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展和维持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是促进人们积极寻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备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心理因素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克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