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造性思维36计
1708900000047

第47章 模糊思维法(2)

创新意识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实际上是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便是拥有了最新的知识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不是有句话吗?“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新的时代,由于新旧事物更替速度倍增,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顺应形势的需要,对各种事物多用异样的眼光去审视,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爱因斯坦曾经分析创造的机制是: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经验与这一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就会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而恰恰是这个“提出问题”的环节对我们来说可能非常困难。也许你认为个人的观念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随各种环境、形势、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相反的是,一旦某种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要改变甚至放弃这种观念将是异常艰难的,但是我们又必须克服这种困难。因此在未来的时代,新事物、新观点、新概念的出现是如此之多又是如此之快,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受到“更新”的剧烈冲击。我们要接受别人的更新,就必须更新自己旧有的东西;我们要挑战、要竞争、要胜利,就更需要更新自己旧的东西和属于他人的东西。如何更新?关键是要学会与众不同。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地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是想在科学上还是想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事业中获得成功,都必须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学会用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意识是起点,是内在动力。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为什么会从极度的辉煌中跌落呢?虽然这其中有各个方面的、多层次的原因,但是没有创新的意识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同样出现在电脑业,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早些时候为了保护好其所建立的电脑王国,奋战、周旋于DOS系统的个人电脑、开放式作业系统以及主从式的电脑结构之间。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去淘汰,也不是去创新,而是去保存,并且反对他人更新的产品。他们不愿意报废、改进、完善自己的产品,结果他们的对手、竞争者替他们做了这件事,而且,整个结果已在商场上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出来。具体到个体的人也是如此,如伯君的WPS、王江民的KV300杀毒软件之所以在软件更新换代如此频繁、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就在于他们有不断创新的意识,他们明白自己今天的畅销品实际上正是明天的淘汰品,因此,他们才有创新的动力。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地培养。按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创新的核心含义是“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他认为创新要求向原有的框架中引入新要素,因而必然包含着对旧有的“创造性破坏”。这对于我们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是有启迪的。我们在接触一个事物、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养成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角度出发想问题的习惯,大胆引进新的东西。另有人指出:观念的创新实际上是“旧的成分的组合”。这也提醒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进行组合新组的设想。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按照上述的办法来锻炼自己从多角度、多维度、多种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地扎根于我们的头脑之中,我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创新的眼光安排、设计我们的一切。

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时代,创造力正成为人的首要素质和核心能力。每个人不仅仅只要求具有创新意识,还必须得具有这方面的实实在在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创新能力是满足主体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复合思维能力等等。没有创新能力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甚至失去生存发展的权利。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人将是时代的弃儿、人生的失败者,是没有希望的。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曾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进攻性的创造型人才。

那么,如何开发、培养人的创造力呢?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对创造力有些基本的认识。经过漫长的探索,人们对智力与创造力的复杂关系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现在,心理学界多数人认为,低智商者创造力必定不高。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都拥有中等以上的智商。但智商并不等于创造力,有较高的智商并不能保证有高的创造力。因为许多非智力因素(如对事业的热爱、执著,矢志不渝地追求既定目标的个性品质等)对创造活动的最终结果有着深刻的制约作用。“情感智力”学说就是对非智力因素重要性的理论概括。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创造力高的人智商不至于太低,但高智商的人创造力并不一定都高。有些智力超群的人终身未能有任何创造性的成果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说,仅仅有高智力是不够的,还必须遵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自觉开发、培养和增强创造力。

我们已经知道,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综合能力,构成其心理学基础的主要包括适宜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和适宜于创造的优良个性品质。这项原理告诉我们要开发、培养、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就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打下扎实宽阔的知识基础,重视知识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科学的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除了凭真正的成果取胜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知识基础是对前人智慧成果的继承,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扎实宽阔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顺利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知识就会多一条思路。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个人不能只拥有单一的学科知识,而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如此,才会多一种专业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比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更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因而也更加容易形成新思维。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曾说:“涉猎多门学科可以开阔思路。”宽阔、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还可以使人克服困难、闭塞,变得更加乐于接受新观点,思路更灵活多变,从而考虑问题时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变通性。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正是依赖于相关学科之间研究思路的相互启发与研究视角的相互补充。例如,1953年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便是跨学科智慧的结晶。在该模型建立前的约100年时间里,美国的鲍林、英国的弗兰克林等许多科学家由于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思路单一,故没能建立DNA模型。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则不同。1951年,他们从弗兰克林关于DNA的报告中接受了从结晶学角度的研究思路,使他们立意建立分子模型。他们从生物遗传学里推定生物大分子模型应是一个双链模型。他们又吸收了分子生物学家关于生物繁殖过程中的“信息复制”概念,进而提出了DNA“自我复制”的假说,建立了DNA双螺旋分子模型,开创了生物学史的新纪元。社会学领域也有类似的例子:社会交换理论就是在综合吸收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功利主义的经济学和功能学派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成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的构成原理的新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