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富爸爸家训2
1710300000037

第37章 法则22:抛弃骄怂(2)

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家里的人不能围着你一个人转。当孩子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之后,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责任范围。在家庭中应明确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要求和范围,年龄不同,给孩子制定的责任范围也应不同。给孩子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荣誉感,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让孩子充当一定的角色。例如打扫卫生、为花草浇水等。

【情景再现】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因为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罚款和承担医疗费共计10000元,而父亲是一公司的副总,10000元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于是替儿子交了。然而,儿子却不思悔改,又犯了抢劫杀人罪,被判处极刑。

这位父亲的行为不是让儿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而是用钱为儿子的过失承担了责任。从表面上看这也是一种“爱”,其实那是在害孩子,因为在这种“爱”的前提下,葬送了自己的儿子,最终还是要由儿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不过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父亲的这种“爱”变成了“残酷”。

如果,这位父亲能够让孩子为所犯下的错误自己承担责任,结局也许不会是这样。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刻也可称为关键时刻,因为能否处理过失具有关键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毫无责任心,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

【成功导读】

让我们再看看美国总统里根的父亲是怎样教里根的。1920年,里根因燃放爆竹被警察罚了12.5美元。在那个时候,一美元能买10只母鸡,如果现在折合成人民币,大约要3000元。父亲替他交了罚款,事后,父亲铁板着脸深思老半天不发一言。母亲在一旁“开导”,父亲只冷冰冰对里根说:“家里有钱,但是这回不能给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这12.5美元我暂借给你,不过,一年以后必须还我。”这件事迫使里根到处打零工偿还欠父亲的债。

为了还父亲的债,里根边刻苦读书,边抽空辛勤打工挣钱。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自豪地交到父亲的手里。父亲欣慰地拍着里根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里根后来能够参加竞选成为美国总统,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父亲早年对他的家庭教育。他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当了总统以后,里根还常常提起少年时的这件小事,觉得是父亲教他学会做个负责任的人,使他一生受益无穷。没有父亲的教诲,他可能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像里根的父亲那样,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看似“残酷”和不近人情,其实正是父亲的深沉之爱。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不妨暂且拋开“儿女情长”,让孩子独立承担责任,不宜大抱大揽。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教训,必将刻骨铭心。

当然,有很多的父母知道孩子做错事后要严加惩罚,但他们惩罚的办法不是引导孩子承担责任,教育他们如何对错误进行反省,及时地改正错误,而是简单地打骂,或者一声令下:今天不准吃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会把这些不愉快的教训记在心里,化作仇恨,寻找机会报复。即使孩子不再反抗,那也是逼于父母的压力,而不是真正明白了道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以下几条:

第一,孩子的事孩子做。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首先要从他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去培养,如整理好自己的房间、衣物、书籍等。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只有自己动手才能解决好,父母不会帮助你,除非是你不能做到的事。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而且让孩子从小就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二,孩子事孩子负责。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的习惯。就应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在家中应明确哪些事情是由父母来做的,哪些事情可由父母帮助孩子做,又有哪些事情则必须自己做,即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和权限。

第三,让孩子对家庭负责。一个人只做好自己的事情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人都具有社会性,孩子也一样,在家中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在学校孩子又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如此就有责任协助家人做一些家务事,协助老师或同学做一些班集体的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家庭和集体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四,让孩子做事有始有终。通常情况下,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总之,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为,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父母不应替他承担一切,以免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变革速度加剧,综合国力的较量愈来愈明显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素质的较量。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戒傲就要培养孩子的公平竞争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正面教育来实现,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坚持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具备较好的竞争能力。

【情景剧场】

小芳性格内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父亲就鼓励她:“你看你的画蛮不错的,不参加学校的画展太遗憾了。”

小芳对父亲的赞美颇为动心,但她还是有些犹豫:“万一同学们不喜欢呢?”

父亲说:“一个能够参加画展的人,至少说明你是有勇气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小芳参加了画展,取得了成功。父亲对她说:“凡事只有尝试了、努力了,才可能获得成功;不去参与、努力,又如何能够有成功机会呢?”这样就加深了小芳对竞争重要性的认识。

父亲鼓励小芳去参与竞争,可以让小芳在竞争中学会应对胜败,并增强孩子的信心,提高孩子的技能。事实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在班级中、运动场上,参与到竞争性的活动之中比获胜更为重要。有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青少年足球队里,72%的孩子们觉得与其在一个能取胜的球队中坐冷板凳,还不如在一个可能失败的球队中能上场痛快地拼杀。当父母决定与孩子一起处理竞争问题时,请一定记住这一点:

孩子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时,父母要和他多交流,在交流中,找准时机鼓励他,诸如:“你参加球赛后,球艺更棒了!”“你参加作文赛后,长进真不小。”这样,孩子的进取心、自信心就会更为增强,将来也更积极参与竞争,乐于参与竞争。

现在的社会,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就拿孩子来说吧,分数高低决定名次是一种竞争,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一种竞争,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也是一种竞争。竞争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为了在竞争中压倒对方,用小伎俩、耍手段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样的例子,我们随处可见,例如:为了考试得高分,抄袭他人的答卷或夹带小纸条进考场;为了让孩子能上重点学校,父母走后门,给领导送红包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正当的竞争。如果通过不择手段达到某种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在孩子心里灌输一种“权钱交易观”。

只有良性的、有益的竞争,才是一个促进孩子不断前进的好老师。他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器,推动孩子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取得更大的成绩,促使孩子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日常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否则,就会使整个社会无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践踏了人们最基本的价值观,败坏了社会风气,从终极意义上讲不利于全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