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713800000032

第32章 思辨之道(2)

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的了放弃,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安然祥和的心态,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广阔的友情天空。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过一则短篇故事: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和儿女,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啊!所以,又拼命地再往前跑!真的累了,农夫上报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没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最后,他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上,死了!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这位农夫一样,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些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井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放弃”!

加与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48章》)

[今译]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长,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界。

[按语]

河上公: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以消损,损情欲,又损之,所以渐去。

蒋锡昌:为学者日益,言俗主为有为之学者,以情欲日益为目的;情欲日益,天下所以生事多扰也。

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过程。要经营就有损益,形象地说,就是要学会做加法,做减法。

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追求什么是人的自由,所谓人各有志,只要不违法,手段正当,不损害别人,符合道德伦理,追求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比如,有的人勤奋工作,奋力拼搏为的得升职;有的人风里来雨里去,吃尽苦头,为的是增加手中的财富;有的人废忘食、发奋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有的人刻苦研究艺术,为是增加自己的文化品位;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为的是增加才能;有的人……

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鼓励个人用自己的双手,增加人生的价值和内涵,使人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更加富有和充实。

加入人生的原是提倡公平竞争,不论在物质财富上还是精神财富上胜出者,都应给予鼓励。加法人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

人生需要用减法。人生是对立统一体。哲人说人生如车,其载重量有限,超负荷运行促使人生走向其反面。人的生命有限,而欲望无限。我们要学会辩证看待人生,看待得失,用减法减去人生过重的负担。否则,负担太重;人生不堪重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人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他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时,全国“劝进”之声四起,但他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坚持卸任,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减法,至今美国人民仍自豪于华盛顿为美国建立的制度。他们的人生哲学值得我们去玩味和思考。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从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年轻的时候,叫会想有更多尝试,恨不能抓住每个机会,吸收更多的东西,等到人慢慢成熟了,知道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有限,虽心有不甘,但力所不逮,必须学会做减法。比如工作上,如果想把一件事做通透,你必须聚集精力放在这个力点上,坚定不移,心无旁鹜。虽然做减少的过程不容易。现实工作和生活上,难免会有种种近期效益更明显的诱惑。这时候,人很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必须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这样才能跟梦想靠得更近。放弃,也是为了一另一种坚持。人生有梦,但筑梦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能知道要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不可能做什么,就很不错。

生与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老子·第50章》)

[今译]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生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人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生活的过于优厚。

[按语]

河上公:出生,谓情欲出于内,魂定魄静,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神劳惑,故死。言死生之类各有十三,谓九窍四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香臭,口不妄言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也。

高亨:生生犹养生也。生生之厚者,逞欲于声色等,是自伤其生而动之死地矣。

生与死一直是人类勘不破的大谜,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对孔子说:“老师,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生的道理我还没弄明白,怎么懂得什么是死呢?

孔子拒绝思考死亡问题,认为先应该把生弄明白了再去思考死是怎么回事。他在学生面前总是装出对死毫不在乎的样子,声称“早晨懂得了真理,晚上就可以死去”,这句话常常被人引用:“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如此见解,同调颇多。古希腊晚期有个大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与我们活着的人毫无关系,因为当我们活着时,死亡并不存在;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又不存在。”当代奥地利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认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因此,只考虑生而不思索死,孔子的这种做法似乎比较明智。

但是,上面所说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人类最恐惧的就是死亡,于是许多聪明人或自认为聪明的人,纷纷出来想尽办法安慰我们这些活人。有的告诉人说人死了,灵魂上了天堂;有的人说人死了还可以投胎转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这两种说法又不能安慰人,灵魂上天堂虚无缥缈,没有谁能知道天堂是个什么样子;投胎转世就更玄了,即使真的有可有投胎转世,那也是另外一生的事情,与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关系。孔子他们更高明,站出来说生和死是两码事,二者河水不犯井水,活着的时候尝不到死的痛苦,死了又没有生命,何必为死瞎操心呢?这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也同样不能消除人们对死的恐惧。正确的理解是,死与人生息息相连,死亡伴随着人全部的生命过程。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把自己交给了死,对于人死与生一开始就结成了一体,死是属于生的,生也是属于死的。古希腊有一个戏剧家说得好:“也许谁都知道,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庄子在《大宗师》中把生和死看成一种自然现象,他指出:“死生,命也,其有旦之常,天也”。就是说,人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并且认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天道》),“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刻意》。一个人的降生是依循着自然界的运动而生,一个的死亡也只是事物转化的结果;生若浮游天地之间,死若休息于宇宙怀抱,一切都没什么大惊小怪,生也好,死也罢,平平常常,没什么可蛋白质。

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不但没有哭泣,反而两腿平伸岔开地坐在那里,边敲着两腿中间的瓦盆,边大声唱着歌。惠子对庄子这种作法不太满意,说:“你妻子和你生活在一起那么久,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老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又敲盆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的回答是:“不像你说的那样。她刚死时,我也难过,哀伤。后来,仔细一想,从根本上说,她最初本来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连生命的气息也没有。起始,她仅仅是夹杂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状态中,而后才有了生命的气息;这种气息变成形体,形体再度就有了生命,现在又变为死。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运行一样。她平静地躺在宇宙这间巨大的居室里,而我却在身边嗷嗷大哭,我认为那就是没有彻悟生命的本质。后来就不再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