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1716500000008

第8章 上古史(7)

对此存在多种猜测,有人认为是它被来自小亚细亚的蛮族摧毁,有人认为是与希腊城邦交战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可能是遭遇了大地震。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瓦尔特·弗里德里希根据从克里特岛附近的锡拉岛上发现的一段橄榄枝,验证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克里特文明是毁于一次空前规模的火山喷发及其引发的大海啸。

雅典民主制的成因是什么?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

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特征的形成,除小国寡民的因素外,雅典的法律也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伯里克里时代给担负城邦公职者发放公职津贴,从经济上保证公民对城邦政治的直接参与。小国寡民的特殊环境和鼓励参政的法律措施使雅典人数众多的农民、工匠、水手之类的普通公民都能够直接参加到城邦管理事务中去。这种直接民主制促进了“公民—城邦”的一体化,使城邦具有强固的凝聚力。

梭伦改革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594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雅典城邦的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经白热化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还不起债的人们有些按契约成了“债务奴隶”,有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

梭伦此时担当这一重任,无法守成而只能改革。梭伦没有满足平民平分财产的要求,但下令取消当时所有的公私债务,这样,至少使当时的穷困者不再负担任何债务;同时不仅废除了“债务奴隶”,也禁止今后任何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这就防止了自由公民分化成主奴两个阶级。

为了城邦的长治久安,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梭伦对此的答复是:当破坏协定对双方都不利的时候,人们是会遵守相互间的协定的;而他正是要为公民们制定这样一种法律,使他们都明白,实行正义要比犯法有利得多。

何谓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是雅典杰出的政治家。他从公元前443年到前429年,连续14年当选为雅典的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是雅典的名门之后,他父亲曾经担任过雅典军队的统帅,母亲是著名改革家克里斯梯尼的侄女。门第加财富,使伯里克利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不仅知识渊博,文武双全,而且具有出众的口才。还不满30岁,他已在雅典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了。

伯里克利还是一个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人,深受雅典人民的爱戴。他执政的年代被誉为“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生活十分简朴,很少参加酒宴,从不到别人家吃饭。他在从政的30年里,只有一次接受了邀请,参加了他的一个亲戚的婚礼。但是,在客人们开始喝酒的时候,发现伯里克利早已离开了。

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带来了雅典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雅典生产的“红花”陶瓶远近闻名。这种陶瓶是在红色陶土的瓶身上,绘上黑而发亮的漆画,这些绘画图案形象生动,花纹优雅美丽。

雅典的海港十分繁忙,数不清的船只进出港湾。码头上堆满了从埃及、西西里和黑海沿岸运来的粮食;来自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来自马其顿的亚麻衣料和造船材料;还有来自阿拉伯的香料。

兴旺发达的商业为雅典创造了大量的财富,雅典城内出现了许多辉煌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塑。此外,雅典人还创造了兴旺发达的科学文化,使雅典成了“希腊的学校”。周围城邦的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在这里,人们可以倾听名师苏格拉底的教诲,参加哲学家阿克萨哥拉和德谟克里特的辩论,能欣赏到精彩的戏剧,观赏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迈锡尼文明因何得名?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时期,生产力发展迅速,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品的制造达到并且超过了克里特文明时期的技术水平。其文字在考古学上称为“线形文字乙种”。建筑艺术也有很大发展。

公元前12世纪初,为掠夺土地、财产和奴隶,迈锡尼率南希腊诸国攻打小亚西亚西北部的特洛伊城。迈锡尼等虽然获胜,但力量大为削弱,约公元前1125年,希腊人的另一支——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部南下,迈锡尼诸国灭亡,迈锡尼文明随之消亡。

特洛伊战争是谁引起的?

公元前12世纪初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宫作客,受到了麦尼劳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拐走了麦尼劳斯的妻子海伦。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决定讨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攻战10年未能如愿。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计,让迈锡尼士兵烧毁营帐,登上战船离开,造成撤退回国的假象,并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把木马当做战胜品拖进城内,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欢歌畅饮喜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迈锡尼士兵悄悄溜出,打开城门,放进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化为废墟。

哪一部著作被誉为“希腊的圣经”?

《荷马史诗》被称为“希腊的圣经”。公元前11—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荷马时代”,就是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相传,《荷马史诗》是由希腊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Troy)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尔英勇地与阿喀琉斯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吕库古为何要绝食自尽?

吕库古(Lycurgus,前700年—前630),是古希腊的一位政治人物,为斯巴达的王族。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吕库古是一个老兵,在他的战友们的支持下,他终于成为了国王卡里拉欧斯的摄政王或者导师。他在一次与政敌的争斗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对方被罚给他做了一段时间的仆人,而此人最终则成为了他的最大的支持者之一。所有最后归功于吕库古的改革包括:放弃使用金和银制造钱币并代之以铁制货币(这一点恐怕不可信,因为硬币直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才开始使用);所有人都一起就餐,未婚的人们共同住在简陋的兵营中;拆毁城墙以提升战斗技能;重新分配斯巴达的土地并且强制性地由希洛特人耕种;以及由国王、斯巴达公民、议员和监察官之间分配权力的政府体制。同样地,他也创建了斯巴达的被称为agoge的教育体系,由少年军事化的单位负责抚养儿童(而且有意不让孩子们吃饱,这样他们就可以学习偷窃食物来果腹,这是一种军事生存训练)。

传说吕库古要去埃及的德尔斐向预言家请教,在走之前跟国民立下誓约,在他回来以前,不能改变他的法律。他到了德尔斐之后,预言家告诉他他的法律很优秀,于是吕库古绝食自尽,使得斯巴达人一直使用他创制的法律,不敢更易。

斯巴达人为何要遗弃体弱多病的孩子?

大约公元前1000年,斯巴达人的祖先多里安人入侵伯罗奔尼撒南部的欧罗塔斯河流域。前8世纪后期,征服了附近的麦西尼亚平原。此后,斯巴达人形成了一种类似超级军营的管理体制,如体弱多病的孩子将被遗弃致死,只有体质好的孩子才允许被抚养,男孩从7岁就要被送进兵营训练,一直到60岁都要接受军事纪律约束,甚至女子都要接受严酷的训练,以保证能生出优秀的后代。因此斯巴达建立起了希腊最强大的步兵。公元前429年,雅典爆发瘟疫,连伟大的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被瘟疫击倒,不治而亡。公元前415年,雅典军队决定远征西西里,意图切断斯巴达的粮食供应线,结果惨败。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投降。

伯罗奔尼撒战争有何深远的历史意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

伯罗奔尼撒战争给希腊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促使小农经济与手工业者破产,不少城邦丧失了大批劳动力,土地荒芜,工商业停滞倒闭。大奴隶主、大土地所有者、投机商人和高利贷者乘机而入,大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和奴隶,中小奴隶制经济逐渐被吞没,代之而起的是大地产、大手工业作坊主为代表的大奴隶主经济。大批公民破产,兵源减少,城邦的统治基础动摇了。贫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不满富人和豪强的统治。柏拉图曾经写道:“每个城邦,不管分别如何的小,都分成了两个敌对部分,一个是穷人的城邦,一个是富人的城邦。”因此,在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都曾先后发生贫民起义,打死了许多奴隶主,瓜分了他们的财产。风起云涌的起义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进一步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结束了雅典的霸权,而且使整个希腊奴隶制城邦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场战争,使得斯巴达称霸于全希腊,使其寡头政制得以推行;各邦民主势力同时遭到迫害。寡头政制的蛮横统治又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许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罗奔尼撒同盟趋于瓦解。接着,几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如底比斯、雅典又为争夺希腊霸权继续战争。公元前3世纪前半期,希腊境内战火不绝,各邦力量彼此消耗下去。最终,被早已对其觊觎的外敌马其顿所灭。

谁是雅典瘟疫的记录者?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一场瘟疫在非洲大陆的埃塞俄比亚降临,通过地中海的商旅船队依次流传到埃及、利比亚、波斯帝国之西的爱奥尼亚诸行省,最后于公元前430年的春天在希腊世界的文明重镇雅典骤然暴发。时值雅典宿敌斯巴达国王阿基达马斯引军兵临雅典城,举世闻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刚进入第二年。深受自然和人事的双重窘迫,雅典似乎末日将至。很多人想起斯巴达人在战争伊始从德而菲神庙求得的那个可怕的神谕:斯巴达人问神是否可以和雅典人进行战争,神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说他将保佑他们,不管他们是否向神祈祷,胜利终将属于斯巴达。雅典的覆亡似乎是神所注定的,战争之初的那场瘟疫更像在耶和华天庭伴护一侧的撒旦《旧约:约伯书章一》,抑或是天神宙斯借由玩忽职守的爱比米修斯抛给人间的潘多拉和她装满罪恶的魔盒(《荷西俄德》劳作与时日60~105)。

那场瘟疫很可怕。斯巴达的围城军队发现雅典人忽然建造起了无数的新坟,诧异之下询问雅典的逃兵才知道瘟疫正肆虐城中。阿基达马斯国王急令撤兵,伯罗奔尼撒战争暂告停火,被死亡笼罩的雅典城更显孤单无助。

城里死了很多很多人,连雅典的“第一公民”、民主领袖伯利克里也未能幸免。然而,有一个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后来用笔把记忆中的这场灭顶瘟疫写下来,传给了后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率军远征安菲古城的雅典将军修西底德。

奥林匹亚城的宙斯像如何?

宙斯神殿是希腊的宗教中心,由城邦和平民送来的祭品种类很多。几百年来,一直在露天神坛叩拜宙斯。神坛据说是用献给宙斯的各种祭品的灰烬造的。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公元前5世纪由当地建筑师伊利斯人李班(Libon of Elis)监建一座宏伟的庙宇,作为宙斯神殿,并于公元前456年完成,庙前庙后的石像都是用派洛斯(Paros)岛的大理石雕成,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菲迪亚斯(Phidias)负责。

庙内西边人字形檐饰上的很多雕像,十足是雅典的风格。当时是为了神殿需要雅典式的雕像,抑或由于菲迪亚斯的声誉远播,建筑庙宇的人特别请他到奥林匹亚担任雕刻工作,现在无从查考。

在旅行家沙尼亚斯巴(Pausanias)的《希腊游记》一书中,曾对宙斯神像作了详细的描述,书中记载:“宙斯神主体为木制,身体裸露在外的部分贴上象牙,衣服则覆以黄金。头顶戴着橄榄枝编织的皇冠,右手握着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则拿着一把镶有各种金属打造的权杖,杖顶停留着一只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