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1716500000009

第9章 上古史(8)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怎样起源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来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公元前884年,希腊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发生了一场争夺奥林匹亚的战争。当时,频繁的战争使广大平民百姓厌弃诉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后经协调,双方订立了《神圣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并将其作为和平的圣地和竞技的场所。按照竞技会的规定,赛会前后一段时间(初为一个月,后延长为三个月),整个希腊境内要实行“神圣休战”。

第1届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次。运动会的参加者仅限希腊的自由人,奴隶、外国人、妇女无权参与。开头几届只有短跑(192.27米)一项比赛,后来逐渐增加了长跑、跳远、标枪、铁饼、角力、赛马、赛车、五项全能(赛跑、跳远、铁饼、标枪、角力)等。当然,比赛的方法是有别于今天的。例如跳远比赛时,运动员的双手要握哑铃,并有人用笛子伴奏。又如拳击,运动员手戴皮套,套外有钉刺,这比现代的拳击比赛更为残酷。参赛者起初仅限于成年男子,公元前632年第37届开始有少年参加。据统计,古奥运会先后曾举行过24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成年人18项,少年6项。由于项目逐渐增多,运动会期限也由原先的1天增加到3天,后来又延长至17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大都赤身露体,一丝不挂,全身涂满橄榄油。

古希腊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至公元394年止,共举行了287届。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奥运会也随之消亡。

为什么长跑叫马拉松?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希腊波斯战争(前492—前449)中,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进击阿蒂卡,在距雅典城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军奋勇迎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为了把胜利消息迅速告诉雅典人,希腊方面派遣长跑优胜者斐迪庇第斯(Pheidippides)从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广场(全程42公里195米)。在极速完成36.2公里的路程并传达胜利的消息后,斐体力衰竭倒地而亡。因其伟大的功绩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并定名为“马拉松”。

古希腊的三大数学难题都是什么?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曲和直是最基本的图形特征。相应地,人类最早会画的基本几何图形就是直线和圆。画直线就得使用一个边缘平直的工具,画圆就得使用一端固定而另一端能旋转的工具,这就产生了直尺和圆规。

古希腊人说的直尺,指的是没有刻度的直尺。他们在大量的画图经历中感觉到,似乎只用直尺、圆规这两种作图工具就能画出各种满足要求的几何图形。因而,古希腊人就规定,作图时只能有限次地使用直尺和圆规这两种工具来进行,并称之为尺规作图法。

漫长的作图实践,按尺规作图的要求,人们作出了大量符合给定条件的图形,即便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图问题,独具匠心地经过有限步骤也能作出来。到了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之间,古希腊人遇到了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三个作图问题。

1. 三等分角问题:将任一个给定的角三等分。

2. 立方倍积问题:求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使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二倍。

3. 化圆为方问题: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和已知圆的面积相等。

这就是著名的古代几何作图三大难题,它们在《几何原本》问世之前就提出了,随着几何知识的传播,后来便广泛留传于世。

《俄狄浦斯王》是谁的戏剧代表作?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约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自己却毫无所知。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先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王后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尽,俄狄浦斯自己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双眼,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剧本热烈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在艺术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结构比较复杂,布局非常巧妙,被文学史家们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最早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是什么?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推广。

欧几里得为什么说几何无王者之路?

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是古希腊最享有盛名的数学家。

欧几里得以其所著的《几何原本》闻名于世。关于他的生平,现代人知之甚少。早年大概就学于雅典,深知柏拉图的学说。公元前300年左右,在托勒密王(前364—前283)的邀请下,来到亚历山大,长期在那里工作。他是一位温良敦厚的教育家,对有志于数学之士,总是循循善诱。但反对不肯刻苦钻研、投机取巧的作风,也反对狭隘实用观点。据普罗克洛斯(约410—485)记载,托勒密王曾经问欧几里得,除了他的《几何原本》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得回答说:“几何无王者之路。”意思是,在几何里,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后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学习箴言。斯托贝乌斯(约500)记述了另一则故事,说一个学生才开始学第一个命题,就问欧几里得学了几何学之后将得到些什么。欧几里得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

苏格拉底为何拒绝越狱?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他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像他一样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为何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正义论?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正义的哲学家。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正义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的正义论让人诟病的地方是其中所蕴涵的极权主义思想,首先是城邦的政治权力为统治者和护卫者所垄断,虽然少数才智卓越的工匠等级的人也可能上升到统治阶层,但是如果你只是工匠身份的话,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参加政治活动的,你只有服从命令的义务,这和现代民主政治中主权在民,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一定政治权利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其二,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章中提到过高贵的谎言,即让城邦的人们相信这样的传说,统治者身上天生搀有黄金,护卫者是白银,而农民工匠是铜铁。后世的学者由此认为理想国中的行为是愚民政策。比如波普尔就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猛烈抨击柏拉图的学说,认为柏拉图是极权主义政治的祖师爷。

波普尔发现柏拉图的正义学说与现代极权主义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在柏拉图的正义论中发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政治纲领,其要点是:一、严格的阶级区分,统治者是牧人,被统治者是畜群,二者必须严格区分;二、国家的命运就是统治阶级的命运,统治阶级的独特利益,就是国家的整体利益;三、统治阶级垄断军队;四、以持续的宣传造就和统一思想;五、国家要自给自足,即统治阶级必须控制经济。

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谁?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称为“悲剧之父”,约于公元前525年出生于阿提卡西部埃琉西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少年时期正是雅典贵族和平民激烈斗争的时期,是雅典由贵族统治向民主制过渡的时期,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不无影响。公元前492年爆发了希波战争,埃斯库罗斯积极参加了抗击波斯的战争,参加过马拉松战役(前490)和萨拉弥斯战役(前480)。公元前472年,埃斯库罗斯上演悲剧《波斯人》,描写波斯海军在萨拉弥斯海战中的覆没,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雅典的民主制度。公元前470年左右,埃斯库罗斯应邀前往西西里,创作悲剧《埃特纳女子》,纪念该城的创建。公元前468年,埃斯库罗斯在戏剧比赛中败给年轻的索福克勒斯,使他愤愤不平,认为是寡头派首领客蒙和他作对。公元前476年,埃斯库罗斯上演悲剧《俄狄浦斯》三部曲,获头奖。公元前458年,埃斯库罗斯重赴西西里,两年后在该岛南部的杰拉城去世。关于埃斯库罗斯晚年离开雅典的原因说法不一。有可能是政治性的,即在那时期民主势力的胜利和贵族权力的削弱使他难以接受。

埃斯库罗斯于公元前499年首次参加戏剧比赛,一生写过约70部剧本(一说约90部),生前得过13次奖,传世剧本7部,它们是:《乞援人》(约前490年,一说前463年)、《波斯人》(前472年,得头奖)、《七将攻特拜》(前467年,得头奖)、《普罗米修斯》(约前465年,一说前469年)、“奥瑞斯特斯”三部曲(前458年,得头奖)。

古希腊医圣是谁?

现代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极受推崇的医生和老师,后世尊为“现代医学之父”。现在的医生在就业之前都要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来纪念这位古希腊医圣。历史学家对希波克拉底的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在西元4世纪时生于希腊的科斯岛,大概在西元377年左右去世。当时的人都相信疾病是恶魔邪灵作祟的结果,但是希波克拉底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疾病是由于体内四种体液失去平衡而造成的,这四种体液包括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希波克拉底相信,饮食不当是引起健康失调的元凶,由于饮食不当会导致体液滞留,所以他致力提倡以适当饮食和草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伊索寓言》有何特点?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和葡萄》等。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如拉封丹的《龟兔赛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创办吕克昂学园?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从公元前343年起,他给当时的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当老师。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办学。

他首先提出了对青年学生必须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方面的教育,并且提出了划分年级的学制。他主张,对于7岁到14岁的儿童,国家应该为他们办小学,让他们学习体操、语文、算术、图画和唱歌。对于14岁到21岁的青少年,国家应该为他们办中学,教他们历史、数学和哲学。体育是为培养强健的体魄,德育是为了培养自尊心和勇敢豪放的性格。他还主张,在青年们中学毕业之后,还要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继续培养。因此,他创办了吕克昂学园。这个学校是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中心之一。

亚历山大国王十分支持亚里士多德办学,据说先后提供了800金塔兰(每塔兰合黄金60磅)的经费。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图书馆,里面珍藏了许多自然科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

亚历山大还通令全国,凡是猎手和渔夫抓到稀奇古怪的动物,都要送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学园里开展生物学的研究,时常解剖各种动物。经过无数次的解剖,师生们发现一条规律:动物进化愈是高级,它的生理机构也就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