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717600000040

第40章 趣说演绎——词语也会七十二变(2)

李白有一首诗《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大意是:鲁地的老头子一开口就谈五经,一辈子只知道死啃经书的章节、句读,如果有人问他们治理国家的方略,他们就像落在烟雾之中,茫茫然,一无所知。“经济策”,既不是管理财经之策,也不是节约之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痛恨“仕途经济”,也不是说他讨厌同金钱打交道。这里“经济”都是“经世济民”的意思,比现代的“经济”含义要广泛得多,因此古代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高低,往往以是否善于“经济”为尺度。

由此可见,“经济”一词发展到现在,与古时相比,词义已发生了改变。

左宗棠巧对曾国藩

清末大臣中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左宗棠。两人都是湖南人,都官居高位,都是湘军首领,而左宗棠又是曾国藩推荐的,但他们在许多方面意见不同。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地位,比如,在对外事务上,曾国藩是投降派,左宗棠却是抵抗派,在抗法、抗俄作战中是有功的。

政见的不合,常使曾国藩十分气愤和尴尬。有一次,他差人给左宗棠送去一封信。左宗棠打开一看,是一副对联的上联: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偏相左

左宗棠,字季高,联中将他姓字嵌进,指名道姓地斥责他与曾大人意见相左。左宗棠看了,知道曾国藩是恼羞成怒了,但该坚持的还要坚持,于是,针锋相对地回敬了下联,让来人带回去。下联是:

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

联中的“经济”,指经邦济世的治国才略。左宗棠也在联中嵌入“曾国藩”三字,指名道姓地讥讽他不懂经济,误国误民。

“红尘”原来是闹市

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有人发出“看破红尘”的感慨,说把人间的事看透、看明白了,对尘世间已无所眷恋。其中,“红尘”一词,指的是人间俗世之意。

在古代,“红尘”原是指繁华的都市。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在《西都赋》有诗云:“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的地方,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城池,平民宅子亦被笼罩,尘埃四起,与云联结。南北朝诗人、骈文家徐陵的《洛阳道》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用以形容都市的繁华热闹。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描写的是驿站信使不送信,却千里飞骑为杨贵妃送荔枝。这里的“红尘”主要指驿道、闹市街衢的飞尘,也是用来表现都市的繁华。

到了近现代,“红尘”由“繁闹尘市”演变为作“人世间”解,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第一回在释题中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意思就是说,那块石头无才补天,便被“大士”“真人”带到人世间来了。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解析看破红尘

我们常认为看破红尘即什么都不想要了,不再眷恋世间,失去了感情,六根清净,所以一个人一旦看破红尘就会出家,而所有出家的人都是看破红尘的人。其实不然,看破红尘的真正意义是知道、明了、体悟世间的实相。佛教认为,看破红尘不是冷漠无情、六亲不认,而是在知性上体悟世间的本质:苦、无常、无我,在情感上不因执著而生起烦恼。

“出轨”最初不指有外遇

“出轨”一词中,“出”是“从里到外、离开、超出”的意思,而“轨”指的是“轨道”。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按字面理解,就是“离开了轨道”,“出轨”的本意即为如此。

《礼记·曲礼上》有这么一句:“国中以策彗恤勿驱,尘不出轨。”这大概是“出轨”一词最早的出处。这话是说,车马一进入都城范围,赶车人就不能再用马鞭抽打驱赶马匹了。这个时候,你只能用竹叶笤帚轻轻地碰触马匹,以驱使马匹慢慢往前。与此同时,赶车人也必须让马车沿着旧有的车辙前进,只有这样,路上的尘土才不会飞扬起来,这是保持都城清洁的一种办法。

这里的“出轨”用的是其本意。路上本来就有车辙,这些车辙就像现在的铁轨一样,保证马车在上面自由安全地走动。轨道既然已经存在,那么轨道上的车辆便只能按着轨道或前进或后退,一旦离开了轨道,就很容易翻车。从这一点来说,这轨道和既定的规则、制定的律法有些相像,这些规则不正约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吗?

后来,人们便把“出轨”引申来形容语言和行为脱离了原则,超出了界限。常见的用法是夫妻二人中,若一个有了外遇,对另一人感情上有不忠的行为,则说其“出轨”了。

红杏出墙

人们常用“红杏出墙”来形容妻子有外遇,此语出自宋代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杏花和女人联系起来,源于杨贵妃。杨玉环马嵬坡下被赐死后,唐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收敛遗骸,然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一片。于是杨贵妃就被民间尊为二月杏花花神了。“墙”在古人诗词里也有很多描写,如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陆游的《钗头凤》中也有:“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里,墙意味着“隔”。墙两头隔着一对相互痴恋的怨男怨女。所以,“墙”是个很暧昧的东西,因而,“红杏出墙”也就有了上面的意思。

什么是“名堂”

生活中,我们形容猜不懂某人的意图时,会说:“搞不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不过,这里“名堂”原本却是写作“明堂”的。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祭天敬祖、封官行政、立学讲课等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相传汉武帝有一次登临泰山,看见山上有一处古时明堂遗址,他一时雄心大发,便要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的明堂,以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可是,明堂的建造方法很早就失传了,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样儿,也就只好作罢。

唐朝武则天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则天本人好大喜功,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是什么样的。后来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面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是清水环绕,其中有响履木铺成的复道通到岸上,非常豪华。

武则天看后感到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于国无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后明白了刘允沦的一片苦心,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

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就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

风流才子“搞名堂”

明朝的唐寅是个大才子,但他常常弄出一些人们搞不懂的“名堂”。

一天,他到山上去,看到有几个人也在登山,就跟着他们。到山顶上,几个人要做诗,唐寅也想跟着他们做。这些人一看唐寅,见他打扮得像个小叫花子似的,却也眉清目秀,透出一点灵气,就说:“你做一首看看。”唐寅在铺好的宣纸上写了个“一”字就走了。大家笑着把他追回来,他又写了“一上一上”四个字。有人说:“我早看出他不会写诗的。”唐寅说,饮酒之后才能做诗。有人指着酒壶说:“你能做诗,让你喝个够。”唐寅接着写了“又一上”三个字。人们说:“这叫什么诗呀?”唐寅更来劲了,又写了“一上”两个字,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唐寅只当没看见,上前拿起酒壶,一饮而尽,挥笔写成四句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白云红日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然后署上名字,掷笔而去。大家一看诗句十分惊奇,再一看“唐寅”二字,简直惊得说不出话来。再一找,唐寅早不知到哪里去了。

模具是“模范”本来的意思

“模范”即为榜样。现在,人们一提起“模范”,就会想到那些值得学习的人——模范人物,还有那些值得学习的事——模范事迹。

在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模范”一词。可那时的“模范”,既不是指人,也不是指事。“模”和“范”是一对同义词,它们本来都与“型”字的意思相同,指的是今天的模具之类的东西。四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了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具,用来冶炼青铜器。其中有两种工具:一种叫“模”,一种叫“范”。“模”是根据实物的样品做的,“范”是根据“模”的样子铸造出来的铸型。人们将冶炼出来的金属溶液注入“范”内,冷却后就成了和“模”一样的金属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和“范”渐渐被人们引申为值得学习或仿效的榜样。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北史·庾信传》中说:“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颂。”从此,“模”和“范”这两个词就合在一起使用,并且和先进连在一起了。

模范县

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在1927年~1937年十年间的苏维埃运动中,兴国县各项工作都成为全苏区的模范,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之最”和“第一”,是影响深远的“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在1934年1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会上,毛泽东曾亲授红匾“模范兴国”,称赞“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并提出:“要造成几千个长岗乡,几十个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