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1726300000050

第50章 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3)

人格是在一定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物质文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由此,对公民人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竞争,充满挑战的现实社会,大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不可缺失。“如果没有完整健康的人格支配和约束,青少年在未来的生活中将很难把学习到的知识、品性和行为服务于有价值的人类目的。”

自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格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校正自己前进的方向,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格教育就是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上,其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化的人格特征和完善的人格结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养成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健全人格。因此,高校实施人格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2)加强人格教育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健康的人格既是良好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基础,又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体现。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总体上说,对健全人格与良好思想政治品德之间的内在关系认识还不到位,因而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际上,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因此,加强人格教育,针对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就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就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3)加强人格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加强人格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个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顽强拼搏、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高校要培养出这样的大学生,必须加强人格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当前我国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高等教育中,人格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滞后的现象。

(1)对人格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有学者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我国高校有较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但是,在教育目标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做人指导的问题,其集中体现就是对学生人格培养重视不够,对大学生人格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将其纳入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之列。

(2)人格教育的理论滞后,方法单一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但是,目前我国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不能满足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方法单一。目前进行的人格教育的方法基本是理论灌输法。我国的人格教育在高校主要是通过开设独立、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相当数量的老师基本上采用的仍是“灌输”式方法,仍然是教育者在课堂上进行传授,而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缺乏感召力,效果不甚理想。

4.加强人格教育的措施

(1)提高对大学生人格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首先要提高对人格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国之兴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社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体现就是形成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做人的基础,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高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尽到应有之责。

(2)加强人格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要合理。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高校应以大学生课堂为主渠道,通过开设一系列人格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开设应用伦理学、心理咨询、人际关系研究以及团体建设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要精练。精练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要贴近大学生成长的实际,要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形成健全人格的知识和观念。要配备高素质的教师。师资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效果。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反之,不仅影响了课程的吸引力,而且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推进人格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必须先推进其理论研究。如前所述,美国人格教育的发展与其理论研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怀特莱教授“系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起了重要的作用。怀特莱教授根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实际,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洛文格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理论以及目前西方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在综合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三要素理论,即以原则思维、道德成熟、自我意识为标志的大学生人格结构理论模型。同时,怀特莱教授等还综合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一理论和方法对于指导学校进行人格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人格教育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已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教育理论与方法。

(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发挥课堂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交往能力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重要教育形式。大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拥有某个专业领域的工作、研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个性。

1.我国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尚未彻底改变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是神圣的,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强迫”灌输理论知识。这种“以师为本”的片面教学理念决定了教与学的关系:一是以教为中心;二是以教为基础;三是以教定学。教学中的一切都以教师教为出发点,如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课堂讲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教好”开展。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提供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单向输送关系,教师提供知识,提供实验方案,学生照单全收,无须思考与扩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能回答问题,没有提出新问题的动机与机会。

(2)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尚未形成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手段以及体现的风格的总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直接灌输式,即教师通过单一的教学过程把不容置疑的知识和结论直截了当地灌输给学生,在理论课上希望学生更快地记住现成的结论,在实验课上则希望学生尽快地验证结论。其结果是,教师教学效率高,学生死记知识快,容易通过考试。近年来,虽然在教学中已贯彻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有的教师则认为互动式的教学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效率会降低,还完不成教学计划。于是,为了弥补课时的不足,他们加大了课堂灌输的力度,减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思维,缺乏探究,缺乏体验,从而失去了锻炼能力,提高能力的机会。

(3)重科学轻人文的教学内容尚未从根本上改变

教学内容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教学内容老化,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组建知识结构。现有的专业教材,大部分是按预先规定的每门学科的知识为中心,是按每门学科的逻辑体系来编排,很少涉及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怎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问题,因此,学生很难在专业学习中汲取做人、处世的知识与能力。

2.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举措

(1)更新教学理念

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制器”。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以生为本”才是课堂教学的理念。“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认知水平、兴趣特点等,然后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执行教案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互动过程,是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人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才能作为主体对知识的真理性、价值性作出深刻的理解,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并在行为中做到追求真知,善用真知,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与人格。教师只有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做到教书育人,才能发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2)改革教学方式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的,一定要把这个框框打破,才能把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出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改变泯灭学生个性的单边教学方式,由单纯的灌输变为积极互动的双向学习,由老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群言堂”,把学生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的过程应是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等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做到会学。学会,追求的目标是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会学,则重在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学习。应积极探索建立“互助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教为主动”转为“学为主动”,从教师的“自我表现”变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把学生的“维持型学习”转向“创造型学习”。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做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参与中培养、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来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当然,课堂讨论的主题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起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才能激发他们之间交流沟通的热情。

(3)用活教学内容

首先要求教师不要“教教科书”,而要“用教科书教”,尤其是对于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更要如此。“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两者在教学目的上不同。“教教科书”追求的是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规定的内容,领会、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而“用教科书教”则瞄准学生的发展,虽然也要讲授知识,但更注重使知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两者在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上不同。前者教师局限于教科书,生搬硬套地教教科书。后者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即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能力和经验,融入自己的情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让教学内容“活起来”,让“文本课程”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这等“死”的东西,转变为活的“体验课程”,使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使师生能够切实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教师就不是处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可以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对教学内容的意义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解读,以推进教学内容不断与时俱进,使学生既理解和掌握了应学的知识,又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4)精简课程结构

要精简课程结构,还时间于学生。美国高校大学生能力水平较高,与他们的课业负担较轻(一般学生每学期所学课程为3-4门,一般不超过5门课),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能力锻炼是分不开的。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大学生课程负担过重,学分要求过多的情况。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许多高校每学期学生所学课程超过了6门,每周上课28-30学时,有些大学低年级学生每周上课时数竟达35-38学时。繁重的课程使学生身不由己,每天奔波于教室—食堂—宿舍之间。“三点一线”式的重复生活,使学生没有心思和精力去考虑能力的培养。精简课程,压缩课时,还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使他们能够真正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5)加强实践教学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