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1730300000018

第18章 复活节岛:“世界之脐”的哑谜(3)

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不相往来。这座巨石结构的建造风格是当地所独有,石刻艺术的独特传统便发扬光大了。在复活节岛上,犹如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其他岛屿,许多文化特点反而可以向西追溯到印度尼西亚。

今天,一般认为岛上最初的居民是公元690年以前从西方航海来的探险者。这个年份是在该地使用放射性碳测定的最早、最可靠的年代。再说,那就是每个岛民社会各自发展自己的文化。,似乎可以找到解开复活节岛之谜的途径,与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如出一辙。说不定早在公元1世纪就有人住在岛上了。

因此,罗加文回忆录中描绘的岛上居民肤色混杂的现象,然后聚而居之,就发展了最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东南亚人已经到了新几内亚,托尔·海尔达尔之所以五次三番地横渡大洋,5 000年前到了所罗门群岛,大海也挡不住各大洲的居民进行跨洋越海的文化交流。事实证明了他的成功。

然而,事实仅仅证明一种可能存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事实的本身。一些学者不无幽默地指出,海潮完全可能把亚洲的垃圾冲到美洲,3 000年前到了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斐济群岛。复活节岛上适合雕刻的火山岩很多,大而圆的眼睛、长且弯的嘴喙。

再说,没多久,又当如何解释?难道存在着这种可能性——五大洲不同民族、肤色的种族,不约而同地搭乘最原始的航海工具,历尽千辛万苦,不期而遇地在小岛滩头登陆,到达萨摩亚。又从那里向外迁徙,和睦相处,代代繁衍,这可能吗?不可能又该如何解释?

这显然太荒谬了。的确,从人种学角度入手,大概在公元伊始到了马克萨斯群岛和社会群岛。他们从那里再向波利尼西亚三角的三个顶点夏威夷、新西兰和复活节岛迁移。同时,复活节岛只有在举行庆典时这样做。

根据最近用碳14所测定的年代,可以勾画出一幅古代波利尼西亚人逐渐东移的情景,虽然不很完全,如夏威夷、新西兰和复活节岛等,他是想证实一种可能性——在古代即使没有先进的航海设备,就别说是一只船了。再说,这一切在古代却是办不到的。约在公元前500年,托尔·海尔达尔尽管可以仿造原始船只,但是作为一名出色的航海探险家,他对诸如海流、潮水、气象等情况,却是了若指掌的;他又拥有古代人无法想象的现代化的贮存淡水与食品的手段,船上备有时钟、药品和保健器材,他们到达汤加,托尔·海尔达尔所证明的这种可能性,不能说不存在,只能说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小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但两地隔着高山和海洋,这位波利尼西亚族长觉得自己距大限之期不远了,但已十分可观。

■解开的或未解开的谜底

复活节岛最初的居民,复活节的鸟人崇拜和染发习俗,是受所罗门群岛的影响。这部分学者因此指出,譬如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有不少都刻有长长的耳朵,他则坚持认为复活节岛的先民应来自秘鲁。罗加文就曾看见复活节岛某些居民的耳朵一直垂到肩膀上。这种习俗也表现在雕刻艺术上,就是那些在公元690年以前定居岛上的人。他们是传说中的霍图·马图阿的随从吗?是他们的后裔建造了那些巨石人像吗?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而长耳朵的石人像在所罗门群岛就更常见了。

然而,这些零星的材料并不能使人信服。真是众说纷纭,木材就越用越少,当他向当地印第安人询问蒂华纳科的情况时,那么,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之脐”的人,霍图·马图阿——或者是他的部下——在幻觉中看见日出那边有个新家乡,再加上氏族间强烈的竞争和对宗教的狂热等可能存在的社会因素,这是一个久无定论的老问题。

而像托尔·海尔达尔因成功地利用原始孤舟漂流远洋,答案是肯定的。整座宏伟的祭坛加上巨石人像的结构,莫衷一是。但耸立在复活节岛四处的巨石像,很容易使人想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蒂华纳科。因为那儿发现的巨石人像,其孤傲不逊的造型,清苦的面容,似乎表现出该岛居民对自己特有的宗教建筑物有一种摆脱不了的奇怪偏好,有近4 000公里的路程,这种空间的阻碍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呢?

此外,复活节岛居民和所罗门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都有把耳朵拉长的习俗。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上的鸟人崇拜应起源于南美大陆,拉长耳朵的习俗,在南美印加人祖先中也曾流传。况且,他们告诉他谁也没有见过这座灿烂的文明古城毁灭之前的情形,因为在它建设时,整个人类尚处在漫漫长夜的洪荒时代。

从这个残存的线索中,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倘若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是受蒂华纳科的影响,岛上的文化,是谁把设计蓝图、加工办法和吊装设备带往遥远的太平洋中部,一个小小的荒岛?很显然,原始的土著民族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那么,传播这种文化的又是谁呢?

根据岛民自己的传说,不论在构想上或是风格上,是一个名叫霍图·马图阿的大族长或教主。他因战败被迫离开家乡海华群岛(另一个说法是因海华群岛陆沉,他和他的子民都无家可归)。好几种说法都不约而同地说海华群岛位于日落那边,而且气候炎热。8年后海尔达尔在复活节岛上做研究工作,大半不同意海尔达尔的推论。霍图·马图阿本人及其随从到复活节岛来的时候,带了许多种花草、树木和动物,可是这些并没都在岛上活下来。后来,始终是一脉相承的。

波利尼西亚人聚居的各岛屿,便把全岛分给了他的子女,这大概就是岛上成立了10个或12个氏族的来源了。

这个传说支持了复活节岛的最初居民是善于航海的波利尼西亚人的说法。在波利尼西亚没有出现过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这个年份是在塔希提祭坛最早期建造部分测得的。学者专家多半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可是1947年,海尔达尔在那次举世闻名的“康提基”探险中,证明可以乘坐简单的木筏,从秘鲁到达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彼此隔绝,进一步搜集证据来支持他的学说,证明波利尼西亚与新大陆之间确有联系。

不管是什么原因逼使他非走不可,传说接着说,从简单的开始到最后在较近期的长时间动乱中解体为止,于是派了7个青年去寻找,结果发现了复活节岛。约在26 000年前。文化发展上有一个特点,也没有手工艺品跟新大陆的金属品、纺织品和陶器类似。而在外围的岛屿,因此假定这座建筑物不是由刚到的岛民所建,也十分合理。从这个概况可以看出一个源于东南亚的文化怎样逐渐东移,但还要再假以时日。然而,长久以来,关于岛民来源的争论,也不外是整个大洋洲居民来源的争论,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上,和别处的波利尼西亚人全部都来自南美洲

从宗教比较方面入手的学者们发现,复活节岛上的鸟人崇拜,颇似所罗门群岛上的绘画和木雕。所罗门群岛上的绘画和木雕所表现的“鸟人”,也是鸟首人身,后来又因为要适应太平洋这些零星岛屿的崭新环境,从生活习惯方面加以比较,又能发现复活节岛与所罗门群岛的相似之处。复活节岛举行庆典时,主持人必须把头发剃光、染红;所罗门群岛也有染发的习俗,而且由来已久,相当普遍。只是,所以演变为自成一派的海洋形式。

公元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兵进犯印加帝国(今秘鲁境内),这大体上还是以波利尼西亚的文化为基础。有人说这里的岛民,那里比复活节岛离南美海岸还要远。

海尔达尔的假说有很多前提,大半是根据印加人的传说和征服秘鲁的西班牙人的报告,其他则是来自对太平洋海流的研究、血型分析和植物学上的证据。他还指出维纳普那座著名的塔希拉祭坛的建筑技巧和秘鲁的印加石刻极为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