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1730300000026

第26章 耶利哥:历经劫难的最古老的城市(1)

引 言

假使能从太空上观察地球近年的发展,就会看到城市在迅速扩大,好像雨后丛生的蘑菇一样。在很短的一段时期内,新城市占据了地球表面广大的地区。旧日的田园、森林、山岳和沙漠都渐渐被城市侵占。这种现象迅速蔓延,就好像城市地区终有一天要铺满整个地球表面。若干悲观论者预言,有朝一日,整个地球将会成为一个大城市。到了那个时候,人类便踏上那条从世界城通往地狱城的死亡道路了。过度的拥挤,加上随之而来的贫民窟、交通阻塞、空气污染和无法忍受的噪音等问题,使漫无限制、盲目扩展的城市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一切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那些居无定所的祖先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停止流浪,建造了第一批固定居所,进而建造了代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城市?直到最近,一般人还以为最早的城市是5 000年前苏美尔人在“新月沃土”东段建立的。新月沃土是在中东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后来叫做巴比伦。据说人类的文明发源于苏美尔的乌尔、乌鲁克、埃利都、拉伽什、尼普尔以及其他富庶的城市。在此之前,就是洪荒时代,无史可稽了。

苏美尔的文明出现以后,人类历史才算进入稳步进展的时代。从圣人造出的第一个字,一直发展至今天由电脑自动打印出的文字。

但是,关于史前社会的规模和情况,近年有了许多新发现,洪荒时代的资料也逐年增加。有关最早的城市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说法,现正进行彻底的修正。

此外,怎样才算是一个城市,也有不同的意见。很多学者给城市一词下过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叫人完全满意。不过,考古学家曾订下一些成为都市区的地方必须具备的特点,目前大家都认同这个规定。其中包括:居留地固定不变;居民各有专长、各有生计,而所需的粮食或多或少须仰赖邻近地区供应;建筑式样具有独特风格;建有社区或公共建筑物,当然也须具备可观的资源和劳动力;占地还须相当大。一个社区被认为是个城市,倒也不必同时具备全部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史前研究才开始有了长足的进展。举例来说,使用放射性碳14测定年代的技术,是核子研究的副产品。科学家可借以精确地测定古物的年代。目前,在发掘场地也好,在化验室或电脑中心也好,考古研究可以应用的科学技术很多。追溯人类远古史的工作大有进步,追溯可及的年代越来越久远。

《圣经》中记载的古城耶利哥被发掘出来之后,发现了有9 000年历史的旧城垣;古代土耳其人聚居地沙塔胡攸克,年代也相仿;再加上多瑙河畔的旧石器时代古城雷彭斯基弗,这三座古城的发现,就足以使人们否定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在5 000年前,历史记载始建于苏美尔的说法。在近东各地的神秘山丘土墩底下,可能还有更古老的城市,建于年代更久远的史前时代。

■《圣经》中所记载的耶利哥

在注入死海的约旦河口西北约15公里处的巴勒斯坦境内的埃里哈城郊,有一座低于海平面以下约250米的古城,这座古城正好位于耶路撒冷与安曼之间的约旦河河谷中央,这就是驰名世界的古老城市耶利哥。

耶利哥的本意是“月亮城”和“香料城”。它地处亚热带,气候干燥,雨水稀少,由于附近的“苏丹泉”和“厄利夏泉”的滋润,才形成一片富饶的绿洲,从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先民到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据《旧约圣经·列王纪》记载:耶利哥城一度水不清、土不肥。先知以利沙听说后,让居民拿出一只碗来,在里面盛满了盐,然后他将满满的一碗盐撒入井中,从此,耶利哥城水清土肥了。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说埃及是受赐于尼罗河的话,那么耶利哥则是受惠于泉水的恩赐。在历史上,这里棕榈茂密,故又有“棕榈城”之称。

关于耶利哥城,据《圣经》记载,早在约书亚接替摩西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率领以色列人攻陷并摧毁耶利哥之前,耶利哥即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并且一直是一座威震迦南(今巴勒斯坦)的名城,许多东方侵略者在它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

《旧约圣经·约书亚记》生动地描述了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智取耶利哥城的过程。据载,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辗转跋涉,到达约旦河东岸时,在什亭安营扎寨。他们举目望去,只见河对岸广阔的棕榈林中,矗立着耶利哥城的一座座碉堡和塔楼,凛然不可侵犯。约书亚久闻耶利哥城固若金汤,未敢贸然进犯。为了摸清耶利哥城的兵力和军事设施情况,他派遣两名以色列军人,乔装成迦南人,混进城中侦察敌情。当这两个探子完成任务傍晚准备回营时,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他们就在城门附近的一家旅馆住宿。那家客栈的女主人是个妓女,名叫喇合,她很机灵,一下就认出这两个人是以色列探子。尽管如此,她还是热情接待了这两位不速之客。但事不凑巧,两名以色列探子的行踪被一位耶利哥人看见,他立即报告了耶利哥王,耶利哥王听到报告后,立即派军队前来捉人。妓女喇合将这两名探子藏在房顶上的麻秸中,掩护起来,躲过了搜捕。两名探子由衷地感谢喇合的救命之恩,并起誓,攻陷耶利哥城后,保证喇合及其父母、兄妹的性命。因为喇合的房子紧挨着城墙,喇合帮助探子顺着绳子溜下城墙,逃出了耶利哥城。

两名探子平安回营后,向约书亚汇报了所了解的情况。当天夜里,约书亚率领全体以色列军民,在耶和华上帝的神助下,脚都未湿就渡过了波浪汹涌而又混浊的约旦河,直逼耶利哥城下,将耶利哥城团团包围起来。

约书亚的围攻战术新颖独特。每天以色列人都走出营盘,在弓箭、石弹射的射程外,绕耶利哥城走一圈,一连这样做了6天。被困在城里的耶利哥人攀上城墙,惊恐地观看以色列人的游行队伍,由于不解其中的奥秘,心里越来越怕,担心大难临头。自从耶利哥城建成以来,从没有哪一个侵略者行动如此神秘莫测。

到了第7天,约书亚决定对耶利哥发起总攻。清早,他仍旧把军队领出营盘,这回以色列人绕城走了7圈,前6圈他们跟前6天一样,一声不吭。但走到第7圈时,突然号角齐鸣,以色列人一听到号角声,就齐声呐喊,喊声震天动地,城墙随之倒塌,以色列人一拥而上,攻入城中,见人就杀。除了妓女喇合一家外,不分男女老幼,包括牲畜在内,全被斩尽杀绝。最后,以色列人抢掠了城里的金银财物,又纵火焚烧了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显赫一时的耶利哥城化为一片灰烬。

■发掘耶利哥古城遗址

基于《圣经》的记载,19世纪以后,考古学家们不断涌来,探寻这座古城遗址。1867—1870年,欧洲人沃伦率先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了调查发掘工作,但是一无所获。1907—1909年,德国东方协会的厄恩斯特·塞林教授揭开了耶利哥城发掘的序幕。1930—1936年以及1952—1958年,加斯唐和凯里扬分别率领一支英国考古队发掘了这座古城遗址,揭示出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旧约圣经·约书亚记》第六章中所描述的毁城时代为止的完整序列,其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万年至前20世纪中叶。它不仅在巴勒斯坦,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重要遗址之一。

要了解的发现,必须先回顾人类的起源。厄谢尔大主教在1650年声称,开天辟地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星期日的前夜。此说虽然在19世纪以前还没有多少人置疑,但是时至今日简直没有人相信了。在动物学上现代人属“真人”亚种,是过去约3万年来地球上生存的唯一人类。但是,“巧人”和在进化上“绝灭”了的南方古猿等类人动物的发现,确实表明早在四五万年前,东非热带稀树草原上就已有人类生活。人类最原始的重要发明——卵石工具,就在该地出土。

旧石器时代的猎人都是随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可是,我们现在知道约在公元前3万年,他们就开始喜欢过比较安定的生活了。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居在山洞里,或在平原上搭茅屋等遮蔽风雨的住所定居。我们已经知道的最古老的住所,是用兽皮和树枝筑成的,有直径20英尺的圆形小屋,也有长25英尺的椭圆形掩蔽所。这些东西的遗迹曾在捷克斯拉夫杜尼威斯托尼斯等地的猛犸(又名长毛象)猎场上发现过。

所有群落或社区都是因有需要——为了安全、为了结伴、为了交换——才形成的。但是,如果缺乏食物,群落就无法支持下去了。使漂泊的狩猎人群转变为定居居民,最大的因素是发现了生产粮食的方法,生活上不再需要靠运气猎食。这种转变始于公元前8000年左右,那就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新石器时代革命”开始的时候。这次生活上的大改革首推栽种多种可食的植物和驯养少数动物。这次改革的成果,对人类未来的整个历史关系重大。猎人转变成农夫,到处漂泊的人变成了定居的人。

务农需要有大量人手,还需要有比狩猎生活更严密的组织。有照料庄稼、饲养和看管牲畜、贮存余粮等工作需要做,生活较为稳定。这样就组成了第一批固定不变的群落。土地垦殖工作也跟着开始了。

至于这种转变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无人知晓。转变是逐步渐进的,也许经过数千年才完成。这种改革发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就是中东。但不是在我们一直以为的冲积河谷,而是在环绕新月沃土边缘的多山地带。漂泊的人群就在这一带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后来成为他们最早的谷物食粮。

在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叙利亚等地的山麓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以耕种小麦、大麦,饲养山羊、绵羊为生的最原始垦殖区遗迹。还在伊拉克的雅模和札威彻米、叙利亚的沙姆拉角等地,发现了村落的遗址,里面有最早的贮粮地窖和烘炉。所谓世界上最古老城镇的遗迹,就是在这一带地方出土的。虽然,这些垦殖的居民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想象这些聚居地原来是什么样子。

今天,连接耶路撒冷和安曼的耶利哥公路,迂回曲折,要翻越矿乡中部的犹太亚群山。过了“善人旅馆”,是一大段下坡路,直下约旦河谷。沿途每隔一段路程,都置有高度标识。不过,因为这里低于海平面,所以标记的高度是指低于海面下的数字。在一片灼热的低陷平原上,有一条河流蜿蜒其间,最后注入闪耀生辉远处可见的死海。耶利哥位于平原中央,像一座空中楼阁,一片绿洲,一个芬芳的伊甸园似的,准备接待越过沙漠而来的旅客。该城坐落在海面以下800余英尺,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城市,也是至今发掘出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

根据《圣经》记载,耶利哥是“棕榈城”。耶利哥的存在,全拜苏丹泉或称厄利夏泉的淡水之赐。今天,泉水经引水道注入新城以北1公里的水库中。泉水在一座形状奇异的椭圆小山山脚下涌出,呈干土色。小山名叫苏丹山。这是一个土丘,古代不知有多少外族侵略大军冲过该处,曾经风雨长久侵蚀而风化,现今更由考古人员大肆发掘。它在平原上隆起60余英尺高,俯临一方,神秘莫测。现在已知,大约9 000年前,这里曾有一座古城,比苏美尔各城早4 000年。相信就是原来建有城垣的耶利哥城遗址。

《圣经》记载耶利哥的片段是在《旧约圣经·约书亚记》中。摩西在以色列入过约旦河之前便已去世,所以并没与他的子民一起进入“应许之地”——迦南。率领以色列人越过沙漠并横渡约旦河的,是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以色列人围困了在西行途中的第一个城市迦南——耶利哥。到第7天,以色列人绕城大声呼喊时,高大坚固的城墙就塌陷了。城中男女老幼悉遭屠杀,全城被烧为平地,该地还被诅咒万劫不复。

在19世纪末叶,《约书亚记》所载的故事使一批考古学家大感兴趣,他们成群结队去搜寻《圣经》中的耶利哥遗迹。到今天,经过近百年的发掘,还没有找到约书亚摧毁的城墙遗址,想必是早已坍塌侵蚀,化为尘土了。

由于这个新石器时代城市的发现,便打乱了原有的历史年代,更可能推翻城市始建于苏美尔的学说。

苏丹山上的遗址像特洛伊一样,历代的城市都是层叠而建,有如积薪,后来居上。只不过层数比特洛伊更多。最后期的一层,是在约始于公元前1500年的铁器时代建造的,下面各层呈网格状向四方延伸的沟,在向下发掘时显露了出来。从各层情况可见,6 000多年来,那里几乎世世代代都有人居住,从未间断。从其中一个纵断面的边缘,可以看出原来的城墙建在50多英尺下面的沟底,高达20英尺。这是一个令人惊愕的发现,似乎可以追查出城市生活的起点。

耶利哥城掩埋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150米,高21.5米的巨大人工土丘之下。经过100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虽然迄今尚未发现被以色列人摧毁的耶利哥城遗址,但是英国女考古学家凯瑟琳·凯里扬博士在1952—1958年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更为古老的城墙遗址,经过放射性元素碳14测定,最早的年代为公元前8000年。史学家认为,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之役是发生在公元前1400年至前1250年之间,因此耶利哥城在被以色列人毁灭之前至少已经存在了6 500年。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和欣喜。

耶利哥城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耶利哥遗址丰富的文化层向我们昭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从公元前1万年起,人类就已经在这里定居。在遗址的最底层,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了纳吐夫文化时期的几何形细石器、骨器等遗物,还发现了寺庙建筑遗址。专家们推测,寺庙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先民们用来祭祀泉水的建筑。

耶利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占据了第9—17层,第9层出土有陶器,第10—17层不见陶器,俗称“前陶新石器文化层”。在凯里扬博士命名的“前陶新石器A层”中,长眠着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耶利哥。在这一层中,发现有直径5米左右的圆形竖穴居室,系由半圆锥体形状的土坯垒砌而成。城市废墟面积约4公顷(相当于60市亩),城周围有厚2米、高4米的石砌城墙,城墙最高处超过6米,用雕琢规整的石块垒成。城墙外还发现了一条宽6.44米、深2.43米的大沟,类似中国的护城壕。城中建有直径10米、高8.5米以上的巨大塔楼,塔楼内设有阶梯直通顶端,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主垒。考古学家们推测,当时耶利哥城常住居民人口有2 000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牛、绵羊和猪,掌握了燧石制作工具的技术。这些居民还从事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其组织严密的程度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