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0500000026

第26章 宝宝的情绪与社会性(2)

因此,在婴儿早期,帮助婴儿建立自我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以往的研究发现,照镜子,让婴儿认识镜像很有效,所以从3个月起,就应当与婴儿玩照镜子的游戏。过了一段时间后,一边照一边还要说话,让婴儿在游戏中伴随对语言的理解和模仿,理解成人用词的含义。

应当注意,当孩子2岁以后,尽量少用“宝宝”或小名指称孩子,而尽可能用人称代词,孩子开口说“我”会越正确。当然由于“我”指代自己,与孩子用其他人称代词不同,成人除了示范以外,仍要通过游戏进行。比如孩子你我不分,讲不清“给你”还是“给我”,就不给他需要的东西等。

怎样教导宝宝听话

孩子有时表现出来的不听话,会令成人感到束手无策,而形成这种局面有许多原因,成人要做具体地分析,然后才能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

(1)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平时与孩子的接触中,多用肢体语言来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当孩子成功时,你点头赞许;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主动去帮助;当孩子要与你亲近时,你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所有这些都向孩子表示了成人对他的爱,说明孩子在成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使孩子体会到这种爱。

(2)使建立的亲子关系进一步深化。当孩子不能自主活动时,成人需照料他,当他一旦能自由活动时,成人要多花时间陪他玩,做游戏,用共同的活动来加深互相的理解和感情。

(3)使用孩子理解的语言对他提要求。例如,当叫孩子吃饭时,他不吃却把饭撒了一地,这时的指责只会使孩子变得更加“不听话”,不妨试试游戏的语言:小小鸡,快快来,吃吃香香的米饭,身体长得快。孩子很乐意成为小小鸡,这样他在游戏情景中便会主动吃完自己的饭菜。

(4)成人对孩子的要求始终要一致,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导致不知与成人怎么合作,从而变为“不听话”。

让孩子听话,同时别忽视孩子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听话的同时,也能在个性上、品质上同样得到完善。

如何对待宝宝哭闹

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孩子的哭有时是来自生理上的,如饿了哭、疼痛了哭、恐惧了哭等;有时是来自孩子的心理需要,如当他玩具没得到时要哭,有时因不顺心而哭,有时遇到陌生人也哭等。

如何来对待孩子的大哭大闹呢?关键要分析哭闹的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

(1)属于情感缺乏,要引起成人关注的。成人不妨采用抱抱、亲亲等身体的触摸来满足孩子,使其情绪好转起来。

(2)用哭闹来达到目的的。成人一般可采用说理,给孩子讲一些他们能听懂的道理,千万不要迁就,至少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应该如何改正。

(3)由于霸道不讲理而哭闹的。这时,家长最好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来淡化孩子的行为,等孩子情绪稳定时,再与他讲道理。有时也可以与孩子商量让他哭上多少时间,使孩子把单纯的哭闹情绪转移到时间的控制上,既满足了孩子哭的情绪,也防止了孩子一味地哭闹下去。

总之,对孩子大哭大闹不能用一种方法来对待,应多从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正确分析、理解孩子的行为,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宝宝咬人正常吗

孩子咬人正常与否,这一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孩子大约在半岁左右开始萌发乳牙,由于牙床痒或者是饥饿想吃食物而一时得不到,就会发生咬人现象,这是生理上的需求。1~2岁孩子的咬人,一般是在模仿父母或者是与人交往时逗他的亲咬动作,因这时孩子的语言词汇掌握得很少,无法用完整、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只能借助于身体的某个部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就发生了咬人这一现象。一般来说,这个年龄孩子咬人的习惯不会持久,亦属正常。孩子约3岁时,已经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还是经常咬人,那就不正常了。孩子的相互关系,孩子的道德行为,这时正在初步形成,而行为会养成习惯,习惯会形成性格,因此应引起家长注意。

讲道理能改正吗?那要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因出牙而咬人,就给他吃些烤黄的馒头片、面包片或饼干之类的质地松软,又有些硬度的固体食物。1~2岁的孩子处在动作模仿、语言理解的阶段,无论如何大人再不能以咬来表示爱,同时注意语言的训练,特别是教会他一些文明、礼貌的语言,并培养孩子友好、礼貌地与人相处。当孩子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后,还是经常出现咬人的现象,应从正面教育。可设法让他知道,咬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或者以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使他意识到咬人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同时多观察,多引导。一旦孩子有进步,就鼓励表扬,让孩子变得懂事明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帮助宝宝克服胆小

胆小害怕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它能作为警戒信号,避免危险发生,但它影响认知活动,可使人感知狭窄、思维刻板,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阻碍,还能促成胆小、怯懦的个性等。引起胆小的原因很多,而且因人而异。有些是受遗传影响,有些是受环境教育的影响。如有的家长晚上不让孩子外出,就吓唬孩子说:“天黑了,老虎要出来吃人了!”孩子胆小害怕的范围和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孩子看见带“毛”的玩具就怕,有的孩子对特定的事物感到害怕。如明明曾经从楼梯上摔下来,以后就怕走楼梯。胆小害怕在不同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表现。一般1岁以内的孩子,害怕主要表现为:陌生人靠近时,他会停止活动。1岁后孩子害怕的东西,则往往与他的生活经验有关,特别是刺激性强的反面的经验。如佳佳生病要打针,从此以后佳佳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方法有:

(1)向孩子解释害怕的对象,减轻孩子的恐惧感。如:听到鞭炮声,可以告诉孩子,人们有了高兴事就放鞭炮庆祝,并教孩子捂住耳朵,远远观看。在打针前,告诉孩子打针是治病的一种方法。

(2)采用游戏方法,帮助孩子独立地处理这样的情境,鼓励孩子对恐惧进行抵制、不退缩。如玩“摸黑”游戏,时间由短到长,程度由浅到深。

(3)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自己胆子小,经常有意无意地把胆怯传给孩子,导致孩子害怕、胆怯和畏缩。

(4)忌用武断的教育方法。不将吓唬和威吓作为结束孩子活动和服从规则的手段。其后果除了导致孩子胆小外,还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失去安全感。

培养宝宝的性别意识

最近报章上刊登了一个妈妈的来信,她说:“我的女儿一直问,为什么我要坐着小便,而有人站着?”妈妈一直为女儿的问题困扰,为此提出在托幼园所男女分厕的要求。

那么,性别意识是否应从小培养呢?

已有的研究指出,性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婴幼儿在这一阶段能够接受正确的性观点,他将获益一生,否则他就会感到痛苦。所以,仅仅把性教育当作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教育是片面的认识。

早期性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婴幼儿性别意识的培养,它要求逐步帮助婴幼儿形成性别的观念和认识。比如,日常生活中,通过穿衣、行为规范等,成人已无形地把性别意识传达给了婴儿;对女孩子喜欢扮演妈妈的心理,教师在幼儿园里设置了一个专门放置家具和家庭生活用品的空间,称为娃娃家,让女孩进行模仿女性成人的工作等。

另一方面,在性别意识的培养中,让婴幼儿认识男女性别的各自特点,而不是性别的缺点。如男孩子喜欢当汽车司机,不喜欢玩娃娃家,但这并不能认为男孩子对家的责任心不如女孩。这时教师就让男孩的爱好与娃娃家的分工结合起来,比如把当司机的男孩选为娃娃家的爸爸。

如果婴幼儿能够接受正确的性别意识教育,那么在婴幼儿早期是否采取男女分厕,只是一种方法而已。从婴幼儿性别意识的培养出发,同时顺应其发展特点来进行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怎样对待孩子的性动作

有关研究指出,不管小男孩还是小女孩,都会出现用手玩弄生殖器的举动,由于男婴本身的身体构造,使得这种动作更加容易。一般婴幼儿最初的玩弄并非有意的,而是偶然出现的,然后变成单纯的习惯。同时,医学也揭示出婴幼儿摩擦生殖器之类的行为,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瘙痒引起,所以当成人看到这种行为时,应当仔细检查,有必要的话,带婴幼儿到医院进行检查。

婴幼儿的这种行为,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的性行为,所以当成人看到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绝对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如果成人的态度严厉,举动生硬,就会让孩子感到像是做错了事情。比较妥当的方法有:一是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或游戏中去,或者给予要求同时双手操作的活动,使得他无暇分心。二是一般这类孩子的户外运动不充分,平日里应该让孩子尽量到户外进行运动。较大量的运动,能够使孩子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性动作上,而且肢体的运动消耗孩子的精力,有利于孩子的休息,这样他在从事室内的安静游戏时,注意力反而更加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