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永庆全传
1732000000003

第3章 强者的声音——命运靠自己掌舵(2)

父亲与老师寒暄了两句就走了。这里的一切对王永庆来说是陌生而新奇的,特别是多了这么多伙伴,小永庆别提多高兴了。然而,他在班里无论是年龄还是个头都是最小的,因为别的孩子有些已经十几岁。之前,他在家做活已浪费很长时间。

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家都没有鞋穿,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连小学老师所穿的皮鞋也是一样,补丁是一层又一层。相比之下,小永庆的衣服还算是好的,裤子虽然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有“中美合作”的字样,但总归是一条像样的裤子。

虽然他才7岁,但他要提前起床,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要起到表率作用,他要在去上学之前帮家里做些事情。首先是打水,水井离家虽然不是很远,但是对于一个刚刚7岁的孩子来说,要把水缸打满仍旧会累得满身大汗。

小永庆身体太单薄了,满满的一桶水他是根本拎不动的,只能拎小半桶。但是力气也随着他的个子在长,11岁的时候,他已经能拎动一桶水了。在他的记忆里,那个桶依然沉重。把水缸灌满,这要花去他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还要喂鸡喂鹅,然后才能吃饭去上学。上学要徒步跋涉3公里,再两次渡船过河,穿行近10公里的路才能到达新店国民小学。

王永庆每次来到学校都很高兴,这倒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学习,而是因为这里有许多的同学,跟一群伙伴在一起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那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对学习都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不知道上学有什么用,就算能把日文前前后后都背下来,算术题都能一个不差地算出来,这又有什么用呢?大家不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每天放学回去面对的是辛苦的父母、粗糙的食物,不仅是穿鞋的愿望无法实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改善,而且还要花学费,所以大家对读书提不起丝毫兴趣。当时教员要用日文讲课,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教员对他们没有办法,只要上课不捣乱,也就放任他们。虽然王永庆在学习上是一知半解,在班里成绩很落后,但是教员并不认为他很笨,相反却认为他很聪明。由于没有人正确地引导,小永庆也没有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有的人自小喜欢读书,看过的书能过目不忘,有的人就对此不感兴趣。而环境引导还是很重要的,从父母到同学都认为读书没有用处,只要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就行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兴趣。

然而,一个人小的时候往往是不懂这些道理的,但真正懂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读书的最好年龄。

王永庆就是这样,他在上学的时候没有对书本产生过兴趣,直到他创业之后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他并不是遗憾没有上大学,而是后悔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没有用心。这是最令人懊悔的事情,最适合求学的时光而自己却荒废了。

贫苦人家添新丁

王永庆入学那年,母亲又一次怀上了孩子,此时家里的经济状况略微好转了一些,生活也改善了一点,母亲的脸上多了一些笑容。直到那时,王永庆才发觉,母亲笑起来挺好看的。

妹妹恩燕出生时只有王永庆在场。那天,母亲像往常一样挺着肚子辛苦地忙碌着,突然开始肚子疼,她知道自己快要生了,坚持着烧了一些热水,然后把蜡烛点燃,把剪刀放在身边。

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过后,豆大的汗珠从母亲额头上滚落下来。小永庆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傻傻地看着。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母亲也已经气喘嘘嘘了,她抬起手在蜡烛上把剪刀前后烧了几遍,直到有些烫手为止,然后剪断脐带,把妹妹包好。母亲用热水洗了一下身子,就开始照料新生的妹妹,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更看不到欣喜。

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每个家庭都有一大堆孩子,生活的重担让母亲有些麻木了,对自己对孩子都少了关照。

小永庆觉得母亲也是很无奈的,她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也想多花点时间悉心照顾他们,可每天还要为了生活奔波,她已经把母爱淹没在了生活的琐碎当中。

生产的疼痛还没有消失,母亲就开始在屋旁的水沟里洗刷一家人的衣物。当然,那天晚上母亲还要像往常一样,不露声色地在厨房里忙活一家人的饭菜。

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母亲一天也没闲地辛勤劳作着,打点全家人的生活。王永庆觉得母亲太辛劳了,他总想多帮母亲做点事,养鸡、养鹅、放牛……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

王永庆每天放学后都要扛一袋50斤的饲料回家喂猪。

50斤的重量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显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起初,他每走500米就要休息一下,然后换个肩膀,直到两个肩膀都被压红为止。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这么吃力地走回家。

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王永庆说:“当时感觉最讨厌的,就是每天放学回家还要背上50斤的饲料。”

穷则思变心更坚

穷人为什么穷?是因为出身不好还是被社会所压迫而没有翻身的时机?抑或是努力了仍然一无所获?穷的时候你抱有什么样的理想?有没有深思熟虑过你的梦想是否能够成真?当你暂时生活在穷人堆里却无可奈何时,是否认真地“穷则思变”?

贫穷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改变它的样貌与形体。只有我们想方设法去争取改变现状,那才能给予我们最佳解答。我们都知道“蝉变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也都懂得蝉变之后的生命是如此的倔强与禀性,因为我们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之后,会发现人生一定会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其实,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情。穷时我们要知道勤奋,因为“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勤天下无难事!勤,是我们获取成功的捷径;是我们获得机会的窍门;是我们拥有鲜花掌声的良机;是我们拥有财富智慧的转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穷人,只有永远不思进取的人,只有永远坐享其成的人,只有永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人!富人也是从穷人走过来的,只不过他们在贫穷的时候懂得比我们更用心地思考如何走出困境。王永庆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王永庆读到小学三年级时,全家陷入了最艰难的困境。他的父亲病倒在床,一家人的生计完全落在了瘦弱的母亲身上。她不仅要侍奉年迈的公婆,要养育子女,还要照顾病魔缠身的丈夫。她备尝艰辛,却充满乐观,从不叫苦叫累。母亲的吃苦耐劳和乐观精神成为王永庆的榜样。

看到这一切,王永庆再也无心整天上学读书了,他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做工。母亲给他找到了一份看牛的活,每月可以给家里挣五毛钱,尽管这是很少的一点钱,但却是他挣来的。但这钱毕竟太少了,不够去买足够的药,将父亲从病魔中解脱出来。

一天,王永庆放完牛回家,一进门就看见母亲神色慌张,一家人急得团团转。王永庚不见了。

一家人急忙四处寻找。王永庆绕着村子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父亲的踪影。此时天色已近黄昏,他环视四周,都是一些散落的低矮民居,不远处是村里的晒茶场,旁边有棵大榕树,枝繁叶茂,颇为显眼。一种不祥的预感向他袭来。他急忙把母亲喊过来,两人一起向晒茶场跑去。暮色中,有一个人正在往榕树枝上拴绳子,然后把头伸进绳套里。那人正是王长庚。

母子俩吓坏了,尖叫着,飞奔着上前,七手八脚地把他救了下来。

经詹祥母子百般劝慰,王长庚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那天晚上,王永庆却失眠了,眼前老是浮现出父亲那张痛苦的脸和母亲因操劳过度而微驼的背。他心中暗思:父亲为何要走绝路?是没有钱治病,不能上医院就医!如果有一天我有了钱,一定要建座医院,解除人们的病魔与痛苦!他也暗下决心:为了这个家,他要为母亲分忧解愁,改变现在的贫穷生活面貌!

深孚众望闯天下

王永庆10岁那年,祖父告诉他:“茶山将来会变成废山,茶山是无根底的。因为茶树种植于山地,为使茶树发育良好,其周围的杂草都要除掉;由于雨水的冲刷使土壤流失,其斜坡山地有一天会只剩下石头。不但茶树没有前途,连种植其他树木都有问题,所以,靠茶为业是没有出路的,希望你们后代不要靠茶维生,只有山林耕田才有希望。”

当时王永庆很纳闷:“祖父教我们不要靠茶为业,何以他不转行呢?”

这个疑问他没敢问祖父,直到后来他才慢慢了解。当时住在直潭乡下,要到别处谋生谈何容易。在乡下,如果有林地,应该可以从事木材生意吧?其实不然,当时身处殖民地,山林都是官有的,木材由日本人的会社经营,本省人要做是不可能的。能谋得一份苦力的工作,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想去做日本人的苦工,还得托人讲情才行。

基于祖父的一番话,再加上在家乡连要做苦工赚钱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在他15岁那年就立志要出去闯天下。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母亲担心他小小年纪经不起外面的风雨。父亲却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很赞成他的主意。

王长庚自那次自杀未遂,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王永庆小学毕业的时候,王长庚已能活动自如,干一些比较轻的体力活了。为了帮儿子找工作,王长庚请来自己的弟弟王水源帮忙。

王水源是王添泉的第三子,是王长庚惟一的弟弟。他经常在外面做小生意,算得上是见多识广。王水源很欣赏侄儿想去山外闯荡的志向。经熟人介绍,他在嘉义一家米店为王永庆找到一份当学徒的工作。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同年,15岁的王永庆告别了情人谷,告别了父母、家人,来到嘉义,开始了他人生重要的旅程。

走出山外是王永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多人为环境所困,难有作为,即便对现状极为不满,却不敢寻求变化以突破重围,即使偶有举动,一遇小小挫折便止步不前,像蜗牛一样缩回自己的壳里。这种人,与其说是没有本事,还不如说是没有胆量。王永庆虽然学历不高,经验全无,但他有胆量,敢想敢干敢闯,这就已经够了!

嘉义,位于台湾岛的中南部,是台湾商业重镇,更是米粮的集散地。嘉南平原以产米著称,所有米粮都集中到嘉义。这里南输北运,贸易发达,一片繁荣景象。

嘉义虽然不是大城市,但跟王永庆的家乡直潭相比,不啻于人间天堂。当米店学徒虽然工作辛苦,但跟平时的家务活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王永庆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白花花堆积如山的大米,就像淘金者发现了金矿一样,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王永庆长期吃糠咽菜,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如今与米为伍,天天有白米饭吃,怎能让他不高兴?

米行在当时算是比较高尚的行业,从穷山沟里出来的王永庆能在此工作,天天吃饱饭,一个月还能领到4块钱工钱,他不仅感到庆幸,也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为此,王永庆工作起来格外细心卖力,颇得老板喜爱。但他并没有忘记,此番出来不是为求温饱,而是为全家找出路。靠打工赚几个辛苦钱怎能解决全家的生活问题?他想,如果自己也有一家米店那该多好啊,父母该有多高兴!

颇有心计的王永庆在送米之余,经常给老板干一些分外的工作,并暗中观察老板如何经营米店,从中琢磨做生意的诀窍。

有人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些年轻人,心怀大志却不去为成功准备条件。他们在学校读书,就好像帮老师、家长读书一样,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为日后的事业打基础;他们在公司工作,就好像帮老板工作一样,抱着“拿一分钱干一分活”的心理,斤斤计较于所谓分内、分外的事,从未想过利用工作机会学习办大事创大业的本领。与这种人相比,王永庆的见识显然高人一筹。

王永庆功成名就后曾说:“年轻人刚踏入社会,不要东挑西挑,任何工作都可以做,都有前途;特别在企业界,只要你努力,一年就可以得其要领,而三年有成,就可以一展雄心大略。”

这确实是他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