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永庆全传
1732000000038

第38章 谁主台塑——谁是台塑新舵手?(2)

从表面上看,王永庆把儿子赶出集团是为了维护儿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其中牵扯着复杂的家族关系,很可能是三娘派系为争夺继承权而向二娘派系发起的一场斗争。王文洋说:“‘吕安妮事件’真的严重到台塑必须把我免职吗?我和吕安妮交往,完全没有违反公司的任何章程规定,不可能严重到把我免职。这中间是否有其他因素介入,大家应该很清楚。”

与弟弟王永在“呵护”下辈的态度不同,王永庆曾经心痛地描述自己“是无情无义的人”。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台商认为,王永庆还是很爱自己的儿子的,但他也爱自己亲手创办的家业。王永庆对第二代的授权只有一个原则:“做好才能升官,做不好就革职。”如果听凭情感行事,王永庆难以找到真正满意的守业者。

失宠“太子”创业记

1995年,王文洋的商海命运一时起了波澜,他因为与美女吕安妮的关系暧昧,并且已经到了不得不对外公开的地步,导致公司股票大幅下挫。王永庆当机立断,将王文洋的名字从台塑集团所有公司中剔除。

然而,在商场历练多年的王文洋,并没有因此次挫折而消沉,而是凭借其坚韧的毅力及广泛的商业关系开始了在新的创业征程。王文洋既没有回到台湾,也没有在美国发展,而是选择了祖国大陆,以广州为基地,创建了宏仁集团,并很快在大陆打出一片天地。

1996年,王文洋筹资6亿美元,开始了他在大陆的投资布局,主要从事他所熟悉的铜箔基板及PVC等塑化相关产品。其中投资设立的第一家公司为广州宏仁电子工业公司,主要生产电子原料铜箔基板。到2003年,第8家公司即上海宏联电子工业公司正式建成投产。至此,短短7年多时间,王文洋在大陆建立了一个拥有8家公司、产品涉及电子级纤维丝布、电子级环氧树脂、铜箔基板等产品在内的企业集团——宏仁集团。2002年,宏仁集团在大陆的营业收入超过140亿元新台币。

宏仁集团的经营重心开始由华南向华东转移,逐渐形成两大事业基地。广州作为宏仁集团的发迹地与重要基地,仍有进一步的规划。宏仁集团副总裁黄涣文表示,集团将继续扩建广州各公司,计划将位于广州云埔工业区的厂区面积由600多亩扩大到1200亩,要将宏仁集团建成“中国最好的二次加工产业基地”。

宏仁集团在东华地布局逐渐形成,在上海建立两家企业后,王文洋又于2002年投资3亿美元,在江苏无锡兴建宏仁工业区,建立铜箔基板、多功能薄膜材料、聚氯乙烯(PVC)、硬质胶布等企业,预计华东将成为宏仁集团又一个重要基地。

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扩大在大陆的事业,王文洋正在筹划大陆企业的上市行动。依规划,宏铭科技公司很快在上海A股上市,广州宏仁电子公司与宏昌电子公司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若能顺利实现上市,宏仁集团在大陆的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王文洋在大陆投资打响知名度,其实并不是他建立的宏仁集团,也不是好又多连锁店,而是他投资参与的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

在上海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后,王文洋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于2000年共同投资64亿美元,在上海成立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王文洋任执行长。王文洋还从台湾聘来多个中高层管理与支持人员。该公司第一期总投资16.3亿美元,主要生产8英寸、制程在0.25微米以下的芯片,月生产能力5万片,已经正式投产。另外该公司还计划投资2座8英寸与3座12英寸的芯片厂。2003年,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理事长邹士昌担任该公司董事长。2004年2月,曾任职上海汽车仪器公司的董业舜出任总经理。

上海宏力半导体公司的成立,是两岸半导体产业第一个重要合作项目,引起了岛内外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也引发了岛内企业纷纷到大陆考察、投资半导体业产业的新热潮。

王文洋在制造业领域发展的同时,也看好大陆的商业零售市场。王文洋以个人名义与台湾诚达集团共同设立好又多连锁超市,持股超过30%,目前在大陆已有80家分店,营业额达80亿元人民币。不过,在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大陆连锁经营企业30强中,好又多是惟一上榜的台湾连锁企业,以47亿元人民币排名第27位。2003年,好又多连锁店欢庆成立六周年,订下“百店百亿”的发展目标,争取在大陆建立100家分店,年营业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而且,该公司计划在2005年前在香港上市,以筹措更多的资金,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

王文洋被父亲王永庆赶出台塑时44岁,他很难理解娶了三个太太的父亲为何就对自己的婚外恋如此反感。当时的王文洋没有其他路可走。惟一的一条道路就是前往大陆,重新创业。

王文洋离家时几乎身无分文,他求助美国的一些朋友。他将工厂的规模全部设计好,但手头现金有限,只能购买适合工厂一半规模的设备先期开工。

“他的创业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一位友人在谈起王文洋的宏仁集团时说,王文洋自立门户后挖走了很多南亚塑胶的人,当然王永庆在这时并没有插手。通过自己20多年的从业经验,王文洋又重新建立了一支塑胶制造队伍,并且一举成为了当时中国台湾在大陆投资的著名企业之一。

全力打造“中国芯”

当我们走进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马路两边到处都可见“威盛——中国芯”的醒目广告。其实,这样的广告不仅在中关村,而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繁华地段都可看到。

对大陆一般老百姓来说,“威盛”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PC界却是一颗耀眼的新星,是可以与英特尔抗衡的国际知名IC公司。“威盛”是“威盛电子公司”的简称,它是王永庆的小女儿王雪红一手创建的高科技公司。王雪红依靠她的经营才华,与公司总经理、现任丈夫陈文琦及经营团队的共同合作与努力,在短短数年间,让威盛电子公司一举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芯片组供应商,世界一流的IC设计公司。

王雪红是王永庆二房杨娇的小女儿,1957年出生。王雪红读初中时,就被父亲王永庆送到美国留学。在美国高中毕业后,从小就学钢琴的王雪红进入美国知名的柏克莱大学音乐系学作曲,却因兴趣不大而改读经济学,从此加入到早已在美国读书留学的哥哥姐姐们的队伍之中。因为她的哥哥姐姐们都在别的州,王雪红独自住在旧金山的犹太人寄宿家庭。当时在这所学校里,只有王雪红一个中国学生。

在柏克莱分校,在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的情况下,王雪红学会了战胜寂寞的方法,就是经常上图书馆,或者留在宿舍里,窝在被子中做功课,功课做完后就读一读鲁迅、巴金、余光中等人的小说散文。就这样一天一天下来,虽然觉得有点疲劳,但却很充实。

在柏克莱分校读书期间,从小就梦想将来当音乐家的她,似乎对经济并不那么感兴趣,课后喜欢听音乐。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王雪红还经常参加学校的音乐作曲或演奏比赛,还想方设法加入到全美排名总是第一、二的柏克莱分校的音乐系作曲组。在这里,她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了音乐这个殿堂是多么深厚而宽广。在这里,一向自认为有一点音乐天才的她,才发现自己作曲水平和其他同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因此,她常常为自己的幼稚想法感到好笑。别人作曲从心里一蹦一个音符,一首曲子很快就成功了,而自己想了很久后才蹦出一个音符。就这样一比较,她发现自己不是从事音乐的料子。

从此王雪红坚定了学经济的信心。当她在柏克莱分校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和丈夫区永禧一同回到台湾,进入到二姐夫简明仁和姐姐王雪龄创办的台湾大众电脑公司,主要负责外销业务。

初涉商海的王雪红毕竟还缺乏经验,她所做的第一笔生意就被别人骗走了70万美元。那个债主将钱骗到手就逃到西班牙,有几分倔犟性格的王雪红于是追到西班牙,在巴塞罗纳租了一间公寓,还雇了保镖住下,专门追讨这笔债。在巴塞罗纳一住就是半年,结果连一毛钱也没有讨回来。她只好空手而归。

第一次失败,她开始想到的是既把姐姐和姐夫的公司“毁了”,“又觉得自己的世界完蛋了”,转而她又觉得自己不能沉沦下去,而应该去独立地打出一片天下。

具有父亲王永庆“拼命三郎”性格的王雪红没有甘心失败,正是这惨痛的失败,更激发了她要办大事的决心。经过多方奔走,王雪红打算全力以赴投身到高科技产业中去。

1988年9月,王雪红带着500万元资金买下美国商人手中的威盛公司时,威盛在国际芯片产业中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又由于经营不善,几乎濒临倒闭的公司。王雪红就是从这里开始她艰难的创业历程的。

1992年,威盛兼并了美国一家小型电子公司,逐渐在IC领域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威盛集团拥有20多家关系企业,其中包括了3家上市公司,集团年营业收入超过650亿元新台币。王雪红担任16家公司的董事长,其个人财富在2001年台湾企业家个人财富排名中居第7位。尽管因知识产权争议纠纷导致威盛股票大跌,但2002年王雪红的个人财富仍达60亿元新台币(依股票市值计算),在当年台湾企业家个人财富排名中居第14位,超过了台湾航运巨子、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等众多企业家。

为了威盛电子集团未来更大的发展,王雪红制定了一个所谓的“迦南计划”,积极发展光储存晶片、绘图片、网络晶片等多媒体事业,希望将威盛公司从PC的晶片组设计公司转型为一个全方位的平台供应商。

这个属于中国人的威盛电子公司,不断迎接来自英特尔公司的挑战。1994年,英特尔意图控制个人电脑核心产品芯片组等的主导权,迫使美国许多芯片设计公司纷纷改行。威盛电子公司却不甘示弱,于1999年7月正式推出不同于英特尔规格的PC133芯片组,接着收购美国两家CPU公司,直接切入英特尔核心事业,研发整合型芯片组,再次震动国际电子信息界。2000年初,英特尔公司误判市场形势,让威盛电子公司在市场取得主动权,一举获得20亿美元的芯片组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有不少说法。有人说王雪红自不量力,也有人说“威盛”和“英特尔”相碰,就好像小虾撞上了大鳄鱼,只有送死。从规模上比,威盛公司的市值不过3000万新台币,全球员工也不过3000人;而英特尔的市值是威盛的70倍,员工有8万名精兵强将。面对双方之间的如此悬殊,王雪红凭着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又经过几年的拼搏,到1997年,威盛电子在IC设计领域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并成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公司。

2001年6月,在台北电脑国际展览会上,威盛再与英特尔过招。英特尔已推出“奔腾4”微处理器,却由于专利佣金问题谈不成,迟迟不愿授权威盛电子设计芯片组。结果,威盛埋头大干,自己研发,结果在这次台北电脑展览会上推出自己的“奔腾4”P4-X266产品(采用双倍速率记忆体DDR),并与英特尔的“奔腾4”P4-845产品(采用RDRAM记忆体)来了个现场大对比,威盛胜出。

不过,威盛电子公司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争议,打了一场又一场的官司,但这并没有阻止威盛公司的持续发展。2002年6月,台湾的联发科技公司在美国控告威盛CD-ROM晶片侵权,7月又在台湾控告威盛新的侵权案。2003年底,台湾友讯公司控告威盛公司侵权,而且被检察机关以“涉嫌商业窃密”对王雪红与陈文琦进行刑事惩罚,这一事件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然而,王雪红与陈文琦并不悲观,依然对威盛电子集团充满信心,坚信威盛不会因此而垮掉,必定再起。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软件技术是信息产业的两大核心技术。其中微处理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心脏”,现代通信设备、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无不构筑在微处理器上。如果说钢铁是传统工业的“粮食”,那么作为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核心的集成电路芯片,就是信息产业的“粮食”。然而,世界第6大经济体的中国大陆,微电子产业则远远落后了,集成电路产量只能满足国内市场7%,90%以上的芯片靠进口。王雪红看好大陆巨大的潜在市场,逐渐将目标转向大陆。

为了争取大陆这块庞大的市场,王雪红亲自担任威盛电子公司“大陆特别工作组”组长,经常往来与于大陆、台湾、美国之间,特别是与大陆PC界建立了广泛而良好的关系。据说,中国最大的PC集团联想集团老总柳传志有感于王雪红的创业精神,终于决定采用威盛的CPU。据媒体报道,联想集团旗下的主板机公司七成以上的芯片组采用威盛的产品。而首次采用威盛CPU的联想品牌个人电脑,于2001年4月开始在大陆市场销售。

为了扩大在大陆芯片组及半导体领域的事业,威盛电子公司已在大陆设立了研发中心。王雪红还以个人名义于2001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环宇半导体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威盛在大陆的事业版图,未来可能有更多的中国PC或其他众多电子产业品用上威盛设计的“中国芯”。

双核心基地创辉煌

王雪龄是王永庆的二女儿,与夫婿简明仁一起创业,建立了大众电脑集团,已成为台湾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如今,大众电脑集团也在大陆开创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