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客人则皱着眉头说:“老板,你为什么这么小气,只给我们一点点稀饭?”结果那位老板也皱着眉头说:“我们的稀饭是要成本的。”还加收了他两碗稀饭的钱。
◎ 变单赢为双赢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狮子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时,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念,不想和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狼也咬死,可是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受了很重的伤,无法享受美味。
这个故事就是最近人们常说的“零和游戏”,也就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单赢”。
大自然的弱肉强食是讲力量,不讲日后的长久利益,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不同,人类社会远比动物世界复杂。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零和游戏”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因此“零和”和“单赢”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道,做事应提倡“你活我也活”的“双赢”。
采用“双赢”这个观念,并不是看轻了人的实力,认为你无力扳倒对手,而是为了实际需要——如前面所说,任何“零和游戏”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因为它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
——除非对手是个软弱角色,否则你在进行“零和游戏”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当你打倒对方获得胜利时,你也已心力交瘁了,甚至所得还不足以偿付你的损失。
——在人类社会里,没有“绝对毁灭”这件事,因此你的“单赢”策略将引起对方的愤恨,成为你潜在的危机,从此陷入冤冤相报的循环里。
——在进行“零和游戏”的过程中,意外状况的发生也会影响本是强者的你,使你反胜为败。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零和游戏”的“你死我活”在短期利益、长远利益上都是不利的,聪明人活用“双赢”的策略,追求“你活我也活”:
——在人际关系上,讲求彼此的和谐与互助合作,面对利益时,与其独吞,不如共享。
——在商业利益上,讲求“有钱大家赚”,这次我赚,下次你赚,这回我赚多,下回你赚多。
◎ 换位思维带来奇迹
换位思维,就是设身处地将自己摆放在对方的位置,用对方的视角看待世界。这是一种非常有益又十分实用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种复杂的技巧,而是一种人生态度。
生活中常常遭遇到苦恼与挫折,有时采用惯常的思维无法摆脱困扰,所以,聪明人习惯进行换位思考。换一种立场看问题,从失败和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产生创造性的变迁。通过换位思考,可以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可以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感受他人的情绪,将沟通进行到底;可以揣摩对方的心理,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可以欣赏他人的优点,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使团队和谐高效……换位思考能够让人从平庸的人群中走出来,变得出类拔萃。
当你更加了解别人以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别人那么多不可理喻的决定原来是可以被理解的;别人曾犯下的错误是可以被理解的;别人苦苦爱着一个不爱他的人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别人的无情、冷漠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其实无论对亲人、朋友、伴侣、工作伙伴、竞争对手或是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如果能够多揣摩别人的心理,就会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这样做起事来胜算的把握就会大得多。
一个富裕家庭的年轻父母想让自己的儿子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于是在一个暑假,他们找到了农村的一户贫困家庭,让孩子们相互到对方家庭生活半个月。
城里的父母让农村的孩子像自己的儿子一样生活,住在儿子的房间,一起进餐,一同游玩,半个月后回家时让他带回很多礼物与学习用品。在依依不舍离开时,这位孩子说,城里的生活真幸福,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离开农村,将来也过上这样美满的日子。而在这半个月里,那对农村父母也挖空心思,尽量做最好的菜,用家里最漂亮的衣服让城里的孩子更换,为了能让他每天洗澡,每天还要到三里远的山上挑水。但城里的孩子心里总有说不出的苦——家里与室外的肮脏、蚊子与苍蝇的骚扰……他每天都着手指,期望早日回家。
半个月期限临近的前一天,那位农村父亲去了医院。第二天城里的爸爸接儿子回家,同时探望那位农村父亲时发现,他是前一天去山上为儿子挑水时不慎把脚摔骨折的。此刻城里的孩子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懂得了许多生活的道理:懂得了农民的辛苦,劳动的艰辛;懂得了对眼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更收获了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心!
通过简单的换位生活体验,城里的富裕孩子和农村的贫困孩子都对彼此的生活有了了解,收到了按正常途径比如夏令营、假期学习班等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著名作家丛维熙在《西行漫记》里描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当时他到一个文明之邦,跟着人到商场。在走进商场的时候,由于人多,他的前脚不慎把前面一个外国人的脚后跟踩住了,前边人的鞋掉在了地上。作家觉得很对不起人家,正要向前面的人道歉,没想到前面的人比他早道歉过来:“对不起,我挡了您的道了。”丛维熙一阵尴尬,再就是感触良深。因为在我们自己身边假如也发生这种事情,都免不了会遭到抢白:“怎么,眼瞎啦?没看见前面有人?真是的!”
老实人每当遇到麻烦,总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首先考虑对方有什么过错。即使没有,也要往有错的方面想。然后就针对这种“错”进行攻击。而聪明人碰上矛盾,不是一味地指责、怪罪别人,而是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不足、不当,这样换位思考一下,矛盾自然会减少很多。
学会换位思考,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就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换位思考能够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换位思维能够带来奇迹。
◎ 遵守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
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常会告诉求助者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对待别人!”
人际交往中,老实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怎么对别人,别人就应该怎样对我”或是“我爱你,所以你必须爱我”,相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明确别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对待别人了,人际交往自然也会和谐很多,就不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了。
阿尔贝托和维多利亚女王夫妻相处和睦,但是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原因就在于妻子是女王。
有一天晚上,皇宫举行盛大宴会,女王忙于接见贵族王公,把他的丈夫冷落在一边。阿尔贝托很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不久,有人敲门,房间里的人很冷静地问:“谁?”
敲门的人昂然答道:“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没有一点动静,女王只得再敲门。房里的人又问:“谁?”
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
可是,门依然紧闭。女王气极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竟然敲不开一扇房门。她带着愤愤的心情走开了。可是走了一半,想了想还是回去,于是又重新敲门,里面仍然冷静地问:“谁?”
敲门人轻声地说:“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为什么三次敲门会有不同的结果?原因就在于维多利亚女王转变了角度,第三次不是以女王的身份而是以妻子的身份来敲门,更多考虑了对方的感受,结果顺利解决了问题。
太多的问题都出在人际关系中,老实人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这样就会变得太自我,总是认为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意。而事实上,在我们无法体会别人的心情时,在我们无法做到与别人共享时,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呢?
所以,学会换位思考吧,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真诚对待自己,爱自己,体会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够理解别人的这种心理,并利用黄金法则——用你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对待别人,你的人际交往就会顺利得多,做起事来当然也会方便得多。
◎ 尊重彼此的差异,多替别人着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总之,就是自己不喜欢的和不能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要学会多体谅别人,这是做人和处世的根本原则。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梁亭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没有面子,有一天趁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扯断了。
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扭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能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能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和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既以示自责,也用来表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