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1733300000036

第36章 以气观志,以色观人(1)

——气色鉴

人以气为主,

于内为精神,

于外为气色。

《冰鉴》原典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大命固宜整齐,小运亦当亨泰。是故光焰不发,珠玉与瓦砾同观;藻绘未扬,明光与布葛齐价。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是也。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此正色也。黄云盖顶,必掇大魁;黄翅入鬓,进身不远;印堂黄色,富贵逼人;明堂素净,明年及第。他如眼角霞鲜,决利小考;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晕中分,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发迹。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色忌青,忌白。青常见于眼底,白常见于眉端。然亦不同:心事忧劳,青如凝墨;祸生不测,青如浮烟;酒色惫倦,白如卧羊;灾晦催人,白如傅粉。又有青而带紫,金形遇之而飞扬,白而有光,土庚相当亦富贵,又不在此论也。最不佳者:“太白夹日月,乌鸟集天庭,桃花散面颊,颊尾守地阁。”有一于此,前程退落,祸患再三矣。

■原典精译

如果说面部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大命,那么气色则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小运。大命是由先天生成的,但仍应该与后天遭遇保持均衡,小运也应该一直保持顺利。所以如果光辉不能焕发出来,即使是珍珠和宝玉,也和碎砖烂瓦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色彩不能呈现出来,即使是绫罗和锦绣,也和粗布糙麻没有什么区别。大命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祸福,小运能够决定一个人一段时间的吉凶。

气是一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之神,在人体内部表现为人的精神,在人体表面表现为人的气色。气色有多种形态:其中有贯穿人的一生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少年时期气色为淡,所谓的淡,就是气稚色薄;青年时期气色为明,所谓的明,就是气勃色明;壮年时期气色为艳,所谓的艳,就是气丰色艳;老年时期气色为素,所谓的素,就是气实色朴”,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年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春季气色为青色——木色、春色;夏季气色为红色——火色、夏色;秋季气色为白色——金色、秋色;冬季气色为黑色——水色、冬色,”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月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每月初一日之后如枝叶盛发,十五日之后则若隐若现”,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天的气色,这就是俗话说的“早晨开始复苏,白天充盈饱满,傍晚渐趋隐伏,夜间安宁平静”,就是这种气色。

对于追求科名的文人来说,面部气色应该以黄色为主,因为黄色是正色,吉色。如果有一道黄色的彩云覆盖在头顶,那么可以肯定,必然会在科考殿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如果两颧部位各有一片黄色向外扩展,如两只翅膀直插双鬓,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登科升官或封爵受禄已经为期不远;如果印堂呈黄色,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很快就会获得既能够致富又能够做官的机会;如果明堂部位即鼻子白润而净洁,那么可以肯定,这位士子必能科考及第。其他面部气色,如眼角即鱼尾部位红紫二色充盈,其状似绚丽的云霞,那么可以肯定,这位童子参加小考,必然能够顺利考中;印堂有一片紫色发动,向上注入山根之间,那么可以肯定,此人经常会获得一些钱财之利;如果两眼下方各有一片红晕,而且被鼻梁居中分隔开来从而互不连接,那么可以肯定,此人定会喜得一个宝贝儿子;如果两颧部位红润光泽,那么可以肯定,此人的亲人如父子、叔侄、兄弟等等,必然能够立功显名并发家致富。由此推而广之,足可以窥见面部气色与人的命运的关系的情形。

面部气色忌青色,也忌白色。青色一般出现在眼睛的下方,白色则经常出现在两眉的眉梢。它们的具体情形又有差别。如果是由于心事忧烦困苦而呈青色,那么这种青色多半既浓且厚,状如凝墨;如果是由于遇到飞来的横祸而面呈现青色,那么这种青色一定轻重不均,状如浮烟;如果是由于嗜酒好色导致疲惫倦怠而面呈白色,那么这种白色一定势如卧羊,不久即会消散;如果是由于遭遇了大灾大难而面呈白色,那么这种白色一定惨如枯骨,充满死气。还有青中带紫之色,如果是金形人遇到这种气色,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如果是白润光泽之色,土形兼金形人面呈这种气色,也会获得富贵,这些都是特例,不在以上所论之列。而最为不佳的,则是以下四种气色:“白色围绕眼圈,此相主丧乱;黑气聚集额头,此相主参革;赤斑布满两颊,此相主刑狱;浅赤凝结地阁,此相主凶亡。”以上四相,如果仅具其一,就会前程倒退败落,并且连接遭灾遇祸。

智慧解析

一、气与色

“气”与“色”是中国古代哲学独有的概念。“气”,指生命的原动力,或称生命力。它无形无质,无色无味,在体内如血液一样流动不息,气旺者可外现,却能为人所见。而“色”,则是“气”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是显现于人体表面的东西,就人体而言,就是肤色。

中国医学都认为,“气”与“色”密不可分,“气”为“色”之根,“色”为“气”之苗,“色”表现着“气”,“气”决定着“色”。“气”又分为两种,一为先天所禀之“气”,一为后天所养之“气”,即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概如此,“色”自然也有先天所禀之“色”与后天所养之“色”的区别。古人把“气”和“色”这两个哲学概念拿来判断人的优劣。“气色”既有后天所养者,它们一定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所以又有“行年气色”之说。“生命在于运动”,也说明这个道理。

“命”是一种先天禀赋,或曰一种先天获得的体现宇宙运动变化的生命力。英国《宗教伦理百科全书》认为:“命是一种势力,那是我们人为的能力所不能抵抗的。它是一种机械的、物质的、无意识的势力。这种势力能管理全世界,便是人也在被管理之列。”这种力量不可抗拒,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由于它的物质的、机械的特性,便是可以推度、预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运,又称“气数”,即阴阳运行之变数。又称“时会”,即在运动变化着的宇宙状态中不同的机遇或遭际,所以别称“运气”。因此,尽管“运”常常与“命”并称为“命运”,然而细究起来,并非一回事。可以这样理解:命是先天禀赋,无法改变;运是后天造化,可以选择和变化,但力量不全来自人的主观意志。

有一篇古文叫《扁鹊见蔡桓公》,是讲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的事。扁鹊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医生,医术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据说他第一次看到蔡桓公时,告诉蔡桓公他纵情声色,病在肌理,应及时治疗,不能让病情加重。蔡桓公觉得自己精精神神的,没有哪儿不舒服,认为自己没病,以为扁鹊在吓唬他,想用危言耸听骗点钱花,考虑到扁鹊的名气大,就客客气气送扁鹊走了。过了十几天,扁鹊又见到了蔡桓公,告诉他病已入内脏,赶紧治疗,还来得及,否则后果难料。蔡桓公认为自己每天能吃能睡能泡妞,哪里会有什么疾病,仍是把扁鹊送走了。当扁鹊第三次见到蔡桓公时,距离还远,就转身走了,也不与他打招呼。旁人很奇怪,问他为何。扁鹊说,蔡桓公病已入骨髓,就是病入膏肓的意思,已无药可治了。数天之后,蔡桓公果然暴亡。

扁鹊三见蔡桓公,没问情,没把脉,却知道他的病情轻重,这是中医里“望闻问切”,四诀中的“望”。这个“望”的功夫可不是简单的技巧,完全来自经验的沉淀积累,外加天赋。他望什么呢?就是望本章要讲的“气色”。

究竟是望气,还是望色呢?以扁鹊的医道功力来讲,应当是都望。首先应该区分一下,这里讲到的“气色”与“酒色财气”中的“色、气”二种不同。酒色财气四种是人生大害,酒与财是具体的,一为穿肠毒物,一为惹祸根苗;色与气则是无形的,但可以意会到,一为剐肉钢刀,一为下山猛虎。色指美色,好色之人纵欲,因此元气大伤,难以恢复。气指意气,受人所激,就意气用事,而不考虑后果。

这里讲的色,非色狼之色,而是一个人的面色;气,非惹祸之气,而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和称谓。气是道家修炼的一个术语,气功的气。围棋中也讲“气”,棋子如果无气,意味着死亡,人如果无气,也是归于黄泉了。

古人认为,人禀气而生,气有清浊、昏明之分,人有寿夭、善恶、贫富、贵贱、智愚、尊卑之别,这些都可以从“气”之上找到痕迹。气旺,则生命力强旺,头脑也就易处于清醒状态,处理问题正确率就高,失误少。气弱,则生命力衰微,精力不充沛,头脑就会变得混沌不清,失误就增多。这只是对气的一种解释,不能以点带面。气的衰旺,与人的沉静浮躁也有关。气旺盛的,以沉厚为佳,轻浮为不佳。气衰弱的,本已不佳,但如果衰而能静,也是坏中有好的事,难得。衰而浮躁,就无一可取了。以气足能沉为最好,足而不沉为次,衰而能静其三,衰而不静则下矣。

人好静好动,与气沉气浮相关,但不成正比,更多的是由性格决定。

二、观色识人

“色”,指肤色,有白有黑,还与光泽相连。曾国藩认为:“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激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也就是说观脸色,“色”是一个人情绪的表现,“色”愉者其情欢,“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动声色之为,需从其他角度来鉴别他们的情绪状态。

色的含义比较广泛,是一个人气质、个性、品格、学识、修养、阅历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与皮肤的颜色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仁善厚道之人,有温和柔顺之色:勇敢顽强的人,有激奋亢厉刚毅之色;睿智慧哲之人,有明朗豁达之色。粗略地理解,色就是人的面部表情。

春秋时期,梁国只是一个小国,但梁惠王雄心勃勃,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因此频频召见天下高人名士,像孟子等都是他的座上嘉宾。

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召见他三次,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以与他作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粱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中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那人以此言问淳于髡,淳于髡笑笑,说:“确实如此,我也本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在第一次,梁王脸有驱驰之色,想着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梁王有享乐之色,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大吃一惊,叹服淳于髡有圣人之明。据梁惠王自供,第一次与淳于髡相见,恰有人送上一匹骏马,梁惠王跃跃欲试。第二次,恰有人献上一组新曲和舞女,他急着想去听。

后来安排了第三次见面,连谈三晚,但淳于髡最终没有接受梁惠王的相国之职。

这就是观色识人的一个案例。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况且人心总是变化着的,也总会用假象来掩盖真实,往往是真假难分,虚实莫辨,稍一疏忽,就会铸成大错。

夫差就是这样。他本来有雄才大略,不杀勾践,允许他投降,也算得上是仁义。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更为强劲、也更为狡猾的敌手,而他又过于主观,不听别人的劝告,最后不但自己丢了命,让吴国也跟着灭亡了。

在一开始,勾践的“功课”也确实做得很足。他对吴王百般依顺,甚至在吴王生病时还要尝他的粪便,表示对病情的关切。这些“糖衣炮弹”的确让人难以抵挡。但放勾践回国后,吴王如果不放松警惕,勾践仍然难以有所作为。比方说,勾践卧薪尝胆,发展国力,训练军队,如果吴王稍加考察,或听了伍相国的话,就会把这些消灭在萌芽之中了,历史也将会是另外的样子。

吴王实在是太过自信了。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化力量,认为他真的会使一个战败的国君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自己。他也过于相信自己军队的威力,认为小小的越国翻不了天,但结果天真的翻了,而且还是小小的越国弄翻的。

勾践做得实在是漂亮。在自然界也常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动物在强大的敌手面前会装死,骗了对手之后,趁其不备,就逃之夭夭。但勾践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逃命,而是趁其不备,给了对手致命的一击。

这个教训对于吴王来说确实太大,而且是不可挽回。吴王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亡国的代价告诉后人,了解别人——包括自己的朋友和敌人——是多么的重要,不要主观臆断,更不要轻易受到假象和谎言的蒙骗。

三、面色识病象

我们看一个人,通常先要看他的脸色,用专业一点的词叫做面色。那从面色上可以看出什么呢?中医里讲,“望而知之谓之神”,从面色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病象。我们下面一一讲解都有几种病象。

先是面尘脱色。面尘脱色的“脱色”是什么意思呢?脱色的一个解释是指没有颜色,脸色一点儿都不红润了;还有一个解释是说没有表情,就是人如果血不足,那么就会连表情都没有了。古人曾经说,大丈夫要“喜怒不形于色”,就是说一个人要能沉得住气,不要表现出来。“喜怒形于色”在中医里讲就是肾精不足的象。有些女孩子动不动脸呼的一下就红了,这就叫喜怒形于色,就是说马上就会让人看出你的羞怯来,或你根本就收不住这个脸色,这是沉不住气的一种表现。而做大丈夫的就要高兴与否根本看不出面目表情。面尘脱色在中医里边指的是肝病,是血虚不能上荣之象,就是血太虚了,导致脸上没有了表情,同时面色惨白,甚至口唇都是惨白的颜色。

还有一种叫做面如漆柴。这是肾病的表现。漆柴是什么样子呢?就像刚刚上过一层漆的柴火一样。年长的人都知道,过去人老了家里都要准备棺木,棺木是极讲究的,要一层一层地打磨,然后再一层一层地上油漆,每年漆一次,最后上了十年或二十年油漆后,棺材的外观非常之亮,叫做光可鉴人,这样才算好棺木。这也就是说,哪怕是黑,也必须是很有光泽才好。

在中医里,人的神就像蜡烛的光一样,是可以表现出来的,人脸上的光泽就是神的外现。如果你的脸像脏兮兮的木头上刷了一层黑油漆,既黑又暗,还很憔悴,没有一点光泽,就是肾病的象。五行中,黑色为肾所主。

如果面红,并且眼珠子黄,这是心包经的病。这样的人老有点喜笑不休。

还有一种叫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这种面相是什么样呢?就像人的脸上蒙了一层尘土,身体也一点儿都不滋润了。这实际上是胆气被郁,胆经生不起来,精气不能上荣到身体的各个地方的象。

再有一种叫颜黑、鼽衄。这是什么病呢?颜黑属于胃肾病,这样的人整个前额都是黑的,前额为脾胃所主,前额黑是肾水上泛的象,也就是水反侮了土。如果前额黑,同时还出现鼽衄,这是太阴脾不能统血了。人的血应该是下行的,如果从上面的鼻子里冒出来了,就是脾不能正常挥统血的功能所致。

如果一喝酒特别容易脸红,那这种人就属于肝有病,为厥阴肝经收敛不住造成的病。要是喝酒全身红,更是肝功能出了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