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坐在旁边,比坐在对面更容易使两个人具有强烈的亲密感。因为这种坐法确认了你与对方的一体感。有些朋友,斜对面坐着,或坐在旁边,无形中就增加了亲密感。只要亲密感骤然增加,这就表示无言的暗流已经沟通。
引导对方说出心里话
“先生,最近我的孩子变得很古怪,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关进房里,到吃晚饭还不出来。” “关在房里不出来……” “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原因。” “想不出原因……” “我问过他的老师,是否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老师说一切正常,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老师也说一切正常……” “这件事我已经和孩子的爸爸商量过了,但魄的工作太忙了,所以把孩子的事完全交给了我。”
以上是我和一位母亲的一段对话,我在不断重复那位母亲的话。这种重复、搭腔或点头,在咨询理论里被称为“受容的技术”,是引出对方话题的一种技巧。搭腔、重复、点头等动作,都是让对方知道你正在倾听的讯号。只要让对方意识到你在很诚心地倾听他的谈话,他就会解除心中的排拒感,把内心的话说出来。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讯号,是引导对方说出心里话的关键所在。
听对方讲话时偶尔插言,更能显示你在专心倾听
有人在对方或上司讲话时,总是频频点头,随声附和。其实,这并非聪明之举。
附和,是表示倾听对方说话的最简易的讯号,用起来当然极为方便。但是,附和次数却不可过多。否则,将破坏讲话者的讲话步调和情绪,必然令其十分厌烦。附和次数过多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使讲话者感到你不诚实,甚至会使他完全失去讲话的兴趣。当然,一声不吭,形同木偶,也非良策,那会使讲话者觉得像是对牛弹琴,尤其扫兴。
那么,什么样子的“附和”才称得上恰到好处呢?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与“名人、学者”谈话,不可不懂,也不可全懂;不懂便会被看轻,全懂则会讨嫌。虽然鲁迅先生在这里讲的是如何应付那些所谓“名人、学者”的方法,恒对我们也不无借鉴之功。如你能将不懂之处发问,佩服之处赞同,不敢苟同之处小议一番……这才是聪明的附和。
述说令对方不快的话题,你最好事先申明
交谈能否愉快进行,与话题有直接关系。往往因一个令对方不快的话题,而导致一次交谈的失败。为防止.这类情况发生,你可以先给对方打个“预防针”。
接触不快话题前,你可先向对方说:“我知道你一定会生气”,“你也许会觉得愤怒”。这时,对方反而不好意思发怒。他可能会认为,要是发脾气,不是太幼稚了吗?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被别人看透后,基于防卫本能,极可能采取相反行动。所以,此时的谈话内容,尽管不愉快,他也不会轻易发怒。
向上司陈述你的不同意见,不妨也采用此法,可先向上司说,“恕我直言”,“说句冒昧的话”。这样,就不太容易在感情上引起上司的反感。而且,即使你说的那些内容实属“冒昧”,也不易产生不好的效果。诸如,“我想你已经知道了”、“这只是一个外行人的看法”等开场白,虽然能消除你骄傲自大的形象,却不宜放到结尾时说,那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这类话一旦要说,就必须放在谈话的开头。
你可满足对方“好为人师”的欲望
人总是希望别人向自己请教。也就是说,令对方产生优越感,你就需扮演“新职员”这种角色。假如你想攻破对方坚固的堡垒,首先就得设法接近对方。利用对方“好为人师”的欲望,而你去扮演求教者,便能很容易达到这个目的。
一般来讲,老年人总是比较顽固,对周围事物经常持批评态度,或是喜欢倚老卖老,吹嘘他当年引以为荣的往事。其实,这也是“好为人师”欲望的一种反映,会讨好老木的人,为了满足老人这种欲望,能耐心听老人讲话,而不计较老人的责备,自始至终显出一副诚心请教的笑脸。老人一旦对你垂青,你们的关系便会处得很和睦,而由此途径得到高升的人,确也不胜枚举。
你若赞美他人,一定要搔到痒处
一位胖女士去一家饭店出席工作餐。这家饭店的一个服务小姐在照应时,对胖女士赞美道:“您的容貌真像台湾影星肥仔呀!”不料,那位对服务小姐的赞美并不领情。她一声不吭,扭过身去,满脸不高兴的样子,给了这个服务小姐一个软钉子碰。众所周知,肥仔是闻名港台、日本、东南亚的女影星。将一位客人比作影星,似乎并无不妥。何况,我的这位胖朋友与肥仔确有相似之处。那么,我的胖朋友为何不悦呢?原来,她终日苦恼的,便是自己体态过于丰满,虽试验过种种减肥良方,均未见功效。此时此刻,服务小姐再来赞美她像肥仔,当然会自寻没趣了。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拍马屁没拍好,拍到马蹄子上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赞美他人之前,先要了解哪些是他引以为荣之处,才能搔到庠处,使他舒服,易于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一旦你的第一次赞美被对方接受,你便可针对这一点,再三地以不同的方式继续赞美。第一次赞美他,对方也许以为你是随便说说,再三地重复,定会使对方笃信你是在真心地赞美他的长处。
会面结束时,如何趁热打铁巩固好印象
结果好,一切都好,分手之际的小细节有“定乾坤”之功效
离开别人的家时,如果你刚刚走出门外,就听到对方把门“嘭”地一声重重关上,即使在家受到相当热情的接待,也会觉得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十分扫兴,大概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也许这只是对方的一时疏忽,但自己却会怀疑人家是否不欢迎自己,于是给当初良好的第一印象划上了一个问号。
事实上,分手的一个小动作可能会完全改变给对方的印象。在分手时,加上一些对本次会面的感想,往往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日本多湖辉先生曾讲过一位女演员给他留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女演员最后的一句话。那位很注重细节的女演员一开始就和多湖辉谈得很愉快,在分手时,她还不忘说:“通过与先生交谈,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你的意见可作为我今后工作的参考,真是谢谢你!”就是这些临别的话让多湖辉先生一直忘不了她。
善于抓住初次见面者的心,使对方产生好印象的人,通常也善于应用分手的心理战略。
会面后立即发出信件,必能强化对方对你的印象
如果你想留给初次见面的人以深刻的印象,分手后立即给对方发出信件或是打个电话,这一战术相当有效。因为一般的人,往往是见面归见面,见完面就什么都了了。这样,也许你留给对方的印象十分淡薄、模糊。殊不知,初次见面之后,立即发封信,来个“售后服务”,必然会使对方在感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同时,心甘情愿地再次复习已在他脑海中存在着的你的印象。这种由文字引发形象的做法,肯定能够使对方达到强化关于你的记忆的效果。
倘你能在这封信中,恰如其分地赞美几句对方的优点,接着表示加强联系的愿望,而后提出一点小小的请求。这样,对方不但乐于接受你的要求,还会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
让对方将不快改为好印象
“松下电器”在送来了参观的客人回去时,负责人一定站在门口,低着头直到客人的车子消失。厂方做到这种地步,即使在参观时有些不愉快的事,客人也不可能带着坏印象回去吧!
人类记忆中,有所谓“系列内位置效果”。例如,一连串的事件中,最初、中段和最后,被接受的印象很有差异。一般而言,记忆或印象,能够在日后强烈留存的,是最初和最后,特别是,最后一瞬的印象不但鲜明,且能左右整体印象。美国的某个小连锁店,在经营者的口边挂着一句口头禅。客人来买东西时,不单只是低头说“谢谢”,另外再加上赞美客人买东西技巧的言语:“您真会选东西”,“收到您的礼物的人一定很高兴”。只这一句话,就会使他成为“回头客”。
如你想要驳倒对方又不想弄僵人际关系,也可在开头时,彻底说出真心话,指出对方缺点,但须在最后加上一句赞美的话:“虽然如此,仍对你十分感谢。”这样一来,前面所说的话的印象便被排除,留给对方的只剩下好感了。
待与你暂无利害关系的人,能固结新的友谊
储蓄,是为了不时之需
一位承包某大宗电气厂商的中小企业的董事长,他的善于接待是广为人知的,他对于有商业往来的高职位管理者的招待无懈可击。这位董事长的特殊接待方式在于:他不只接待领导干部,连年轻的职员也一并进行,但也并非任何职员都接待,而是事先调查其在单位的风评、学历和实际业绩等,将来可能成为大人物的职员,他才接待。譬如,某职员刚一升为股长,他立即奔去祝贺,并带他到高级料理店去揭一杯。因为这位新股长从未到过高级料理店,故而对此厚待非常吃惊。这位董事长便对惶恐不安的新股长说明;“由于从贵公司赚了不少钱,因此想以这种方式,表达我对您和贵公司的敬意,请万勿介怀。”相信这位新股长一旦有机缘回报董事长的这种“知遇之恩”,一定是不遗余力。
与其厚待他本人,不如厚待他的家人,更能显示你的诚意
某企业的董事长,每到年底便会收到堆积如山的赠品。由于太多,他只留下合意的礼物,其余的都送到公司。这样的他,却在五十八岁时收到了令他十分满意的礼物——虽然这件礼物并没有直接送给他本人。那是在美国流行的“高丽菜由娃娃”,不知是怎样寄来的,总之是送给董事长的小女儿的。礼物十分别致,而这么别致的礼物,不送给董事长本人,却送给了他的小女儿,的确令董事长深感其诚意之笃。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送礼,人们往往会理所当然地接受,甚至有时产生警戒心。但是,不对他本人而对他的家人表示深切关注,会使对方较之自己被厚待更受感动。
如何让不喜欢的人喜欢你
对不喜欢的人,你可藉共同爱好产生亲近感
倘有人使你厌恶,而你又不得不与他往来,尤其是天天见面的同事。或是常有机会接触的人,你该怎么办,怎样才能维持你们之间较为正常的关系呢?
为消除你对对方的厌恶感,最好酌办法便是多了解对方,发掘彼此的共同点。然而,一般情况下,消极的人碰到这种情况,总是采取逃避的方式,尽量不和对方接触,自己封死了人际关系的通道。
如何将与自己对立的人变成好朋友?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富兰克林在政府机关担任书记时,一位州议员专门找他的麻烦,有事没事便打官腔。他很想改变对方的敌对态度。当得知这位州议员是个藏书家,富兰克林便经常藉看书之名与他接近。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成了最好的朋友。
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请先了解一下他各方面的爱好,假使有与自已相通之处,就会产生亲近感。下次见面时,不妨以共同爱好作开场白,相信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你可利用“同伴意识”,消除对方心中的鸿沟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中心的所罗门教授,曾利用心理学上的实验,改善原来难以融洽相处的学生关系。他故意把两个感情不好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告诉其中一个学生,不要理会对方讨厌之处,尽量表现出亲切的态度。结果,另外一个学生因为对方对自己非常亲切,也就慢慢地改变态度和对方交往。据说,这种做法的成功率高达70~85%。
为消除对立者心中的鸿沟,利用感情使对方和自己处在同一环境中,对方自然而然会产生同伴意识。也就是说,你必须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即使具有说服力的政治家的演讲也不例外,他们在潜意识中也常使用这种方法。原本很难和睦相处的婆媳,儿媳只是说一句“教我做菜吧!”竟不可思议地使感情转好,这全是因为双方已经站到相同的立场上造成的。
假设一个共同的敌人,把对方拉过来
美国有本科幻小说,主要情节为,美、苏两国大战方酣,双方正准备按核弹发射钮,此时传来火星人攻击地球的消息,美、苏两国立即停战,共同组成地球联合军,对付火星人。
人人都有“求同心理”,设法和对方取得一致,即能成为伙伴。在双方竞争厉害的时候,“求同心理”不会显现出来。而一旦出现了双方共同的敌人,“求同心理尸便会起主导作用。在企业中,两个公司为了竞争,反目成仇。若消费者发动抵制他们货物的运动,这两个公司必然会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将这种心理反作用于不协助自己或反对自己的人,十分有效。某公司有个不愿与他的上司合作的职员,如果上司对他说:“你这种态度对我们双方都不利,再这样下去,可能你我工人都会被调到边远的地方去。”利用这种“求同心理”,不满分子也不得不很好地合作。
对仇视你的人,也可利用此法。你可假设一个共同的敌人,对方就可能愿意接近你。在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尽管兄弟之间、夫妻之间打得不可开交,如果此时突然出现一个共同的敌对且标,阅,墒之争立刻就会结束,转而共同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