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20几岁要应用的经济学智慧
174700000088

第88章

第11章第4节越有钱就会越幸福吗

2008年,武汉一名年轻的女硕士在媒体上高调征婚,条件是要求男方身价过千万。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美女开始向富翁靠拢。对于征婚要求对方身价以及美女傍大款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不过,与之矛盾的是,在多数国人眼中,金钱和收入仍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

2004年,芝加哥大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与《瞭望东方周刊》合作,对中国6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测试。测试结论表明,在每个城市里,个人的收入水平直接与其幸福指数相关。一般,收入越高的人,越感到幸福。例如,在同一座城市——上海,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人感到最不幸福,随着收入的逐渐增加,富裕程度增加,人们更容易获得幸福。

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已显而易见。

曾经国外有一部著作中说,“经济状况强烈影响着人们的幸福”。现实也早已证明,有钱的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享受,可以生活得更舒适,更安逸。更何况,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我们从事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幸福。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奚恺元教授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举个例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人均GDP翻了几番,但是许多研究发现,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有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归根结底,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因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2001年,美国61岁的富翁蒂托花了2000万美元到俄罗斯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旅游。2002年,28岁的南非富翁马克也同样玩了一次。还有很多外国富豪也这样:或驾船横渡太平洋,或乘热气球环游世界等。以奚教授的观点看,他们那些人就是要让财富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

只是,这些富翁需要通过如此昂贵的手段才能让自己感觉幸福,而要让一位饥肠辘辘的人感到快乐或许只需要一个面包或一碗热粥。如果用竖轴代表快乐,横轴代表财富,那么二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一条曲线反映出来:在一贫如洗时,最初的财富积累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一定急剧上升。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幸福感的增加进入一个缓坡。等到财富增长到某个数量后,大大超过了一个人一生的需要,拥有者可以“为所欲为”时,幸福感增长就基本成为水平线,很难再有更多增长。无论金钱、财富怎样多,人生终究还是有缺陷的,人的幸福感不可能达到100%。

2000万元当然比1000万元更好,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因而让幸福感也同等增加一倍。这实在是勉为其难:吃不过三餐饭,睡不过一张床,财富增加了,幸福感不一定同比增加。所以,学会知足常乐,感受当下的幸福感吧!

智慧小品:幸福协会

澳大利亚的幸福协会刚刚开张,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每小时交纳200澳元(约140美元)就能让你学会体验伟大的幸福。如果是团体消费,每人只需交纳30澳元。

该协会的创始人蒂莫西?夏普说:“你真的可以提高你的幸福水平,这是我们要教给你的。我们可以让一个幸福‘存款’为零的人,在其幸福银行账号里有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