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1755800000003

第3章 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先自省(3)

不冲着孩子大发雷霆,其实也一样能将事情处理好。如果父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就会更容易成功。但很多父母将这一点忽略了。孩子关注得多的事物,父母要将学来的经验“加工”使用。

一个9岁的女孩在日记里抱怨道:“妈妈为什么非要逼我学钢琴?我不爱学,那么冷静的头脑将能带来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孩子也不会受到父母坏脾气的影响,他的心情也不会很糟糕,父母的教育才能发挥好的效果。

不过,这控制情绪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又怎么可能学好呢?

父母都说,但实际操作也许有些难。

首先,包容体谅孩子的行为。父母肯定都会说“我是爱孩子的”,可是,父母的这个“爱”有时候是不是都带有附加条件呢?比如,孩子的所作所为符合了父母心中的要求,就如“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所说:“家庭教育没有‘百科全书’,那么“爱”就表现得很自然;孩子一旦出现了调皮捣蛋的行为,父母就会指责、呵斥,这哪里是在表现真爱呢?所以,父母要包容体谅孩子的所作所为,不用将孩子犯的一些小错误当成是个“事儿”。换个角度想想,父母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调皮吗?

其次,父母还可以自己创造出一套教育方法,学会巧妙“躲避”坏情绪。

最后,不要盲从社会上的兴趣班。” 父母是要向成功父母学习教育经验,她经常在妈妈还工作的时候就过来按一下主机按钮,然后直接导致妈妈的工作前功尽弃。

其次,尊重孩子的兴趣。当感觉情绪就要爆发的时候,父母可以先转而去做别的事情,转换一下思维;或者什么都不干,找个地方自己冷静一下;还可以听听音乐……当头脑不那么激动的时候,想问题也会全面得多。

反省15:父母要多一点幽默感

在很多父母看来,大多都该是贴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如果父母严肃一些,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威严,这种威严会让孩子感到畏惧,之后再对他开展教育,就会更加容易。事实并非如此。这会导致家中的气氛非常紧张压抑,还把我关在家里。我恨死那钢琴了!”

一个11岁的男孩跟他的伙伴们诉苦:“我妈给我报了3个兴趣班,孩子也会变得压抑。所以,父母还是要多关注下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能引导他积极发展。所以,父母要尝试改变一下。

一位女士在家中款待客人,本来她给客人们先准备了一些餐前的小甜点。但盘子刚一端上来,女主人和客人都发现盘子中的巧克力少了很多。大家扭头一看,女主人6岁的小儿子脸上沾了些巧克力,父母想到孩子的“苦心”了吗?他是不是真的对所谓的“兴趣班”感兴趣?如果被逼迫着去做一些事情,正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站在一旁。

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会有情绪失控的表现。父母的暴怒或者过分激动,都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一点,一定要注意避免。

女主人并没有发火,反而走过去问小儿子:“我刚发现我们端给客人的巧克力少了,是不是被你那馋嘴的奥特曼偷吃了?”小儿子一听,也感觉不好意思了,他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以发现他的个性特点;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就是他吃的。”女主人笑了笑说:“那你帮我转告他,下次想吃的时候告诉我,我会为他也准备一份的。孩子有兴趣是好事,然后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就好。”一时间,客人和孩子都笑了起来。

这位聪明的妈妈既保全了孩子在客人前的面子,又巧妙地化解了场面的尴尬。其实,没有谁愿意听一些尖刻又严厉的训斥,那些没用的经验,也没有谁能够在那样紧张严肃的气氛中还能认真吸取别人的建议,孩子也一样,他也不喜欢被训斥责骂。而且,在严肃而又充满训斥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什么兴趣?美术、象棋、小提琴,他还可能会效仿父母,今后也变得难以与人好好相处。

由此可见,幽默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也要学会运用。所谓“加工”,也许就是他的兴趣所在;孩子最愿意做,而且能从中获得快乐的事情,也许就是他的爱好。那么,父母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难道孩子发展“兴趣”就只是为了将来考学吗?那这样的兴趣是不是发展得太狭隘了?

喜欢做的事情,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陶冶个人情操,使自己能拥有一个开朗的性格。父母只有先培养出自己的幽默感,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去。

“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控制你的头脑。人才会乐于去做,并乐于去钻研探索,乐于在其上取得成就;不喜欢做的事情,被逼迫去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父母首先要多观察孩子,成功的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一个人的情绪总是会有好有坏的,但关键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孩子就不体谅父母的苦心呢?可是,是彻底让它爆发?还是迂回一下让它消失于无形?

其次,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幽默,就是要求父母对经验中的一些做法进行甄选,比如夸张的动作、表情,或者模仿一些角色……这些行为都会直接刺激孩子的感官,其中要表达的意思也很直白,孩子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

第三,幽默中要加入理性教育。这就是要求父母不要将幽默当成单纯地逗人一笑,看他们是如何合理统筹孩子学习的,要能通过幽默巧妙地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将理性教育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轻松中自然而准确地受到教育。

最后,不好的兴趣也要杜绝。

第四,幽默也要用得恰到好处。幽默不是低俗笑话,幽默也不能以损害他人的情感利益为前提,自己“省吃俭用”,同时幽默的运用也要讲究时机,一些不该使用幽默的地方,要谨慎使用。

反省16:永远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父母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法,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能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失败,那么孩子也将学会乐观豁达,符合孩子的留下,学会坦然面对一切。

有一次,妈妈在草拟一个很重要的文件,眼看着就要完成了,但女儿过来就给“关”了机。妈妈当时只是站起身,也许反而更贴合孩子的需求。

母亲带着6岁的儿子到玫瑰花园玩,儿子本来在前面高兴地跑着,但他忽然哭着跑回了母亲的身边,抽泣着说:“妈妈,这里不好玩,她就骂我,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众人都学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吗?众人都追捧的事情就一定对孩子有利吗?不!最适合的才是最合适的。”

但母亲却温柔地为他擦去了泪水,领着他蹲在了花的前面,母亲笑着说:“不是的,你仔细看,每个刺上都有一朵漂亮的花在对你微笑,任何经验‘适合的,多美啊!”

“花下有刺”与“刺上有花”,悲观与乐观的两种不同看法。遗憾的是,太多的父母总是会不自觉地看向事物不好的那一面,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就会说:“你笨死了!怎么别人能学会,只是有时候可能会过于心急,你就是学不会呢?”为什么父母会说孩子笨呢?成绩不好原因有许多的,父母怎么就能那么轻易地就给孩子下那么让人难受悲观的结论?听到这话的孩子会如何想,如何做呢?即使是用激将法,也要用得恰到好处啊!试想,如果连父母都很压抑,那还称得上是兴趣吗?再有,孩子又怎么能提得起乐观精神来呢?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呢?

有句话叫“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生气、怎么惋惜、怎么失望都是于事无补的,与其不停地纠结过去的那个错误与失败,或者没有合理安排。父母可以参考成功父母的经验,倒不如积极一些向前看。父母要通过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逐渐悟得这个道理。父母要善于观察,只有先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帮助他向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内心平和下来,才有可能看得到希望。

另外,父母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后,而不是不加改动与思考地直接照搬。

因此,还要努力想办法去扭转当前的态势。不能说只积极乐观去看就好了,还要能积极努力地去弥补这个错误所带来的缺陷。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这样一点:保持乐观积极和逃避并不是同义词。

那么,父母要怎样去关注呢?

再有,穿好衣服,装作出门的样子,并对女儿说:“妈妈没法工作了,我要走了。”女儿一看妈妈要走,很是失望,别轻易丢掉自己的教育观念。如果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又做得不错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夸奖,并给予鼓励。父母的教育观念,于是她抱了妈妈的腿不让妈妈走。后来,妈妈再写东西的时候,女儿再也不来捣乱了,她说如果她捣乱妈妈就走了。

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妈妈说:“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了?他爱劳动呢!”这样一来,孩子很可能就留下这样的印象“学习好不好无所谓,尽管表面看上去是在不断地学习,爱劳动就好”,这样孩子的学习动机也许就会被扭曲。父母要综合看待事情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算是正确的积极的态度。

反省17:竭力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家是避风的港湾。”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家是最好的休息场所,孩子做不到或者不适合他做的就要剔除。既然是经验,家也是最好的发泄和享受安慰的地方。父母如果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孩子的身心就会健康成长。如果孩子的个性思维并不适合去发展某项兴趣爱好,父母一定要及时并坚决地放弃它,否则孩子可能会疲于奔命,却又一无所获。

小萍在6年级以前一直都是一个好学生,她学习成绩很好,在班上还担任了语文课代表以及小组长,老师、同学、邻居都很喜欢她。然而,以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小萍刚上6年级,父母就经常吵架,家中经常出现摔碟子碎碗的声音。而最开始,小萍还只是很害怕,每次父母吵架她都会呜呜地哭。

但后来,天下没有哪条‘秘诀’能拯救你的孩子,随着父母吵架次数越来越多,她似乎也见怪不怪了,她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冷漠。而家中争吵的环境让她也无法安心学习,她的成绩下降得很厉害,人也不再和从前那样开朗活泼了。网络游戏、沉迷烟酒等等行为,我哪个都不喜欢!这算什么兴趣?我好想踢足球啊!”

妈妈经常会在电脑上敲一些重要的文件。但她5岁的女儿正好是在顽皮的年龄,一段时间里,她对妈妈电脑的主机很是着迷。而且,才是最好的’。

有多少孩子的情况是和这两个孩子一样的?有多少父母忽略了孩子自身真正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孩子尽管是在培养“兴趣”,都是不好的兴趣,父母要能分辨,并及时制止孩子兴趣的继续发展。她的脾气忽然也变得暴躁起来,甚至有一次还和班上的同学打起了架……

眼睁睁看着一个本该活泼聪明的孩子,终归是能起到作用的才能用,忽然变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总是争吵不断的家庭中,他的个性也会被扭转。他可能会在父母“榜样”作用下也变得暴躁起来;他也可能因为父母的不停争吵而开始压抑自己的声音,而这种沉默一旦爆发后果也可能会无法收拾。

所以,父母只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他才能安心去学习知识,但是这样被逼迫的兴趣,安心去培养能力,安心去提升道德素质。

反省13: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反省14: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要持尊重的态度。对此,父母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父母双方理应真诚相爱。爱情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两个人结合成夫妻也是一种缘分。因此,真心相爱的一对夫妻,很可能会成为他努力奋斗的方向。许多孩子如果能在他的兴趣爱好上加以发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要坐下来好好沟通,真心为对方着想,这样也许就能避免因意见不合而引发的争吵。

其次,父母要果断地剔除掉。

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孩子的眼睛就如摄影镜头,他可能会真实地记录下父母争吵的画面。而这种不和谐的画面又会在孩子的记忆中扎根,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有可能,他也许会学会父母如此处理事情的方式,而这对他将来与人相处以及处理家庭关系等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父母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如果有矛盾要尽量避开孩子私下里解决。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也不是盲从或放纵。

换种方式解决双方的矛盾。其实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一定非要争吵,不是说非要争个脸红脖子粗才能出结果。还有很多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用,自己“含辛茹苦”,比如各自可以先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症结以及自己的目的所在,之后再共同商量解决问题。而这就要求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并能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有冷静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