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4900000019

第19章 小说(14)

江南甄府甄宝玉随母到贾府拜访:贾宝玉本以为甄宝玉必为知己,岂知谈了半日,竟有些冰炭不投,遂闷闷回到房中,勾起旧病,连日饮食不进。贾政见他光景不好,正要准备后事,有一和尚手捏失玉,前来索要一万赏银,宝玉一见,神回气转。宝玉魂魄随和尚重游太虚幻境,得见众多已离人世的姐妹。之后,宝玉在宝钗、袭人规劝下,悉心温课。宝玉、贾兰叔侄赴考,王夫人、宝钗此时竟像生离死别一般,宝玉仰面大笑而出。正是:走出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宝玉走出考场,旋即迷失,众人百般寻访不着,后得知二人皆得中举人,稍觉心定,以为必能寻回。

贾政安葬了贾母,在回家途中听得有恩赦旨意,遂日夜疾行。一日泊舟于昆陵驿,忽船头雪影中站一光着头,赤着脚,身披大红猩毡壮举篷的人。这个人见了贾政,倒头便拜。待贾政认出是宝玉时已来不及阴挡,一僧携宝玉而去。此时贾政方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回朝启奏,圣上赏了宝玉一个“文妙真人”的道号。

贾雨村数番升黜,后因贪索,落籍为民,在急流津觉迷渡口重遇甄士隐,两人执手叙旧。士隐断言荣宁二府将会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僧、道携了宝玉到青埂峰下,仍将玉放在女祸补天之处,各自云游而去。从此后,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

四.主要人物形象。

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是贾氏家族最高统治者贾母之孙,贾政、王夫人之子,贾氏家族的继承人,他行为“偏僻而夸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他和寄养在家中的姑母之女林黛玉情投意合,并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感情。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在争夺权势与地位的过程中扼杀了他们的爱情。林黛玉死后,贾宝玉毅然离开黑蚁争穴的富贵巢而出家了事。

贾宝玉这个生活于锦衣美食之中的贵族子弟,有时难免带着他那个家族、阶级加给他的非常浓厚的贵族子弟的习惯与习气,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贵族家庭及至封建制度的叛逆典型。贾宝玉的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新的划时代的意义。

林黛玉。

贾母之外孙,贾政之内侄女。因母亲早逝,寄养在外祖母家中,精于琴棋书画,她美丽、聪明而又任性、孤傲。虽然也曾接受过传统的封建礼教教育,但有强烈的反叛思想,在贾府明争睹斗,矛盾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她冷漠而孤僻的性格,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常以尖刻的言辞讽刺、嘲弄她所看不惯的人和事,借以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除此而外,她却又是那么的温柔多情,淳朴厚道。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即,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虽然她得到了宝玉的爱慕,但她总感结果渺茫而终日以泪相伴,最后在四大家族的势力争夺中被逼而亡。

林黛玉这位玉洁冰清、善感多愁的贵族小姐,她唾弃封建伦理道德,鄙视科举功名,追求新的生活理想。爱情是她人生理想的一部分,她渴望寻找到一位爱情的知音、生活的伴侣。而当她在最终找到贾宝玉这个知音,并奉献了少女的热烈而执着的爱情时,却遭到封建制度和观念的惨无人道的破坏,断送她的高尚的爱情,并最终断送了她的“干净”生命!“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在林黛玉身上得到了深刻的印证。林黛玉的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和贾宝玉一样,同样具有新的划时代的典型意义。林黛玉(陈晓旭饰)

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

薛宝钗。

薛氏家庭的重要成员,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姨母薛王氏(薛姨妈)之女。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和颇深的城府。她恪守妇道,但也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在贾府势力争夺的斗争中,代表王氏家庭的利益。薛宝钗在众多的王氏家族成员的帮助下,成了“宝二奶奶”,但贾宝玉在成亲后不久就抛弃了她而离家出走。

薛宝钗是一个和林黛玉出身于同一阶级,又由于各自秉赋、教养遭遇的差异,而具有不同性格和意义的另一个成功的《红楼梦》文学典型。这个典型,实际上也是一个被封建制度扭曲、毁坏的形象。她爱贾宝玉,贾宝玉也并不厌恶她,但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薛宝钗遵奉妇教、谨守妇规,渴望夫贵妻荣、封妻荫子。封建制度需要她这种贵族淑女式的形象,使她顺其自然地成了名符其实的“宝二奶奶”。但最终这个“宝二奶奶”,导致林黛玉早逝,贾宝玉出家,自己年轻守寡的凄惨结局。薛宝钗成为一个被封建制度埋葬的牺牲品的典型代表。

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室,贾母的孙媳妇,贾府最高统治者之一,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称凤姐。这个聪明、机灵、贪婪、狠毒、淫荡的少妇,凭着她的一些小伎俩,掌握着贾府的家政大权,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贾府之中很多下层人物的死都和她有关,并且还在家庭之外利用贾府的势力勾结官府残害无辜,以至为了聚敛几千两银子,竟然强行拆散张金哥一对有情人,害死两条人命。

为了争取荣宠,稳固地位,她居心叵测、不露声色地杀死已有身孕的尤二姐。在宝黛的爱情悲剧中,她扮演了一个面目狰狞,毫不光彩的角色。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她的根本目的使聚拢钱财,赵姨娘曾说过“这一半家产不叫她搬到她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最后贾府获罪被抄,也有她的直接关系。她为了王家能在贾府中争得巨大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王熙凤身上,集中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一些固有的特征。不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王熙风最终也成为封建制度的陪葬品。

五精彩文段推荐。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又曰: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却说贾母见他进来,笑道:“外客没见就脱了衣裳了,还不去见你妹妹呢。”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了坐细看时,真是与众各别。只见: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贾母笑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1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玉来着。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可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的孝心;二则你姑妈的阴灵儿也可权作见了你妹妹了。因此他说没有,也是不便自己夸张的意思啊。你还不好生带上,仔细你娘知道!”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了一想,也就不生别论。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六文学成就。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浅薄,而伟大的言情则有一个不言情的底子,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在结构的伟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的娓娓道来。

《红楼梦》其结构之严谨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贾府盛极而衰的过程为副线,将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有机组织在主副线交织的纲目里,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严谨艺述结构,使作品天衣无缝,自然浑成,无丝毫斧凿痕迹,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达到了古代小说艺术结构的最高造诣,地位和影响。《红楼梦》善于用对照来刻画人物形象。作者不是单用“好”、“坏”、“善”、“恶”去限定他们而是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因而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

《红楼梦》语言艺术炉火纯青。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她突出地表现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动作性上。《红楼梦》以北方民间的口语为基础,同时吸收了中国优秀的古典散文、诗歌、戏曲等文言文的精髓,创造性地把古文那种行为布局、叙事状物的精炬笔法,都熔铸在作品中。

《红楼梦》善于细腻、逼真地描写日常生活,这点它“深得《金瓶》壶奥”,但比起《金瓶梅》的琐碎和繁复来,她更具有典型性和倾向性。贾府中的饮食宴饮,可以说是家常琐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写它,但每写一次都有一次的特点,都透露出作者的不寻常的意味。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清代诗人黄遵宪说她“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可谓一语中的。《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七名家点评。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自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

《红楼梦》对于我这个读者,是惟一的一部永远读不完,永远可以读,从哪里翻开书页读都可以的书。同样,当然是一部读后想不完,回味不完的评不完的书。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