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4900000037

第37章 小说(3)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阳。3岁丧父,家道中落。1913年随长兄郁华到日本,先后在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深造。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同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1923年,郁达夫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小说赞颂了劳动人民纯朴、高尚的品质,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后来出版的中篇小说《出奔》有力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反革命本质。1925年到1926年间,他先后在武昌师范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6年12月回上海,主持创造社出版、编辑《洪水》半月刊、《创造》月刊。1927年初,因发表揭露广州政府阴暗面的《广州事情》一文,受到创造社同人批评,8月宣布脱离创造社。1933年4月,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郁达夫被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1936年初,他应邀到福州任省府参议,这个时期的作品以游记、散文、诗歌为主。

郁达夫1938年初,国民党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在武汉成立第三厅。郭沫若任厅长,郁达夫应邀任设计委员。在武汉,他积极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并担任理事。1938年9月日寇进逼武汉,郁达夫愤而出国,决心到南洋从事抗日宣传。年底,他到达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副刊编辑,兼任《华侨周报》主编。在新加坡三年多时间里,郁达夫写了不少号召海外华侨团结抗日的政论文、杂文和文艺评论。1941年2月4日,日寇攻占新加坡前夕,他与胡愈之、王任叔等抗日文化人一同撤离。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欢迎他们回国,只得进入苏门答腊,以开设酒厂为掩护,秘密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8月29日,因汉奸告密,郁达夫被日本宪兵部逮捕,9月17日遭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影响巨大的作家之一,他给人的印象,总体而言是一个始终忠于“五四”的进步作家印象。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自1928年开始,陆续自编了《达夫全集》、《达夫自选集》、《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闲书》、《郁达夫诗词抄》、《郁达夫文集》、《达夫所译短篇集》等等。这些作品中,以短篇小说《沉沦》、《薄奠》、《迟桂花》、《采石矶》、《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最有影响。

二作品档案。

《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具有鲜明浪漫主义特色的抒情型小说独树一帜。作品往往谱写出一曲曲灰暗、沉重、凄凉的哀歌,无情地鞭挞旧中国黑暗的社会。

《沉沦》写于1921年5月,是1919年“五四”运动过后,新文艺运动的产物,也是作者留日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广泛涉猎了西洋文学,从中接受影响。但几年的异国生活,郁达夫同那时许多留学或侨居国外的中国人一样,受过种种歧视、冷遇以至屈辱,从而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增强了他愤世、忧郁、感伤的思想性格。这些生活经历和思想状态在《沉沦》中都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沉沦》1921年刚问世,就震动了当时的文坛。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笔法,借中国一个留日学生的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的刻画,抒写了“弱国子民”在异邦所受到的屈辱和冷遇,以及渴望得到纯真友谊和温柔的爱情,而又不能得到的感伤和苦闷,终于绝望而走向沉沦。主人公那难以排除的忧郁苦闷,反映了“五四”时期那些在重重压迫下,有所觉醒而又不知如何变革现状的青年共同的心理状态,具有时代的特征,表现了作家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三内容概要。

两年以前,他在哥哥的陪伴下,来到日本东京读书。然而,他认为课堂上的教科书,散发出呆板的味道,没有半点生趣可言。在同学中间,他没有一个能找到说话的同伴,他觉得他是孤独的。另外,每当他的那些日本同学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他总认为,他们是在拿他开玩笑。

结束学业后,他来到N市。他觉得,自己在N市生活得比东京还要孤独。他的忧郁症越来越严重了。为了驱走那份长期压抑在心头,挥之不去的苦闷,他每天早上躲在被窝里自渎。他也意识到这是犯罪,每次过后,他总是责备自己,并发誓不会有下次了。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又会违背自己的诺言,在片刻的享受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过分的孤独,畸形的自尊,他与外界一切事物发展到了几乎水火不容的地步。几个和他共赴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以及他的哥哥,成为了他的仇敌。幸好他住的旅馆里,还有一个主人的女儿,可以牵住他的心。在日本,他常常茕茕孑立,与世隔绝,孤冷得几乎到将死的地步。一个周末的晚上,他正一个人在楼上的小屋里看书,隐约听到外面有哗哗的流水声。他轻手轻脚地走下楼去,推开便所的门,从窗口向隔壁的浴室里窥视,他看到了一双雪样的乳峰,一双肥白的大腿!他全身颤栗了!他不小心弄出了声响,浴室里传出了娇滴滴的问话声:“谁呀?”他吓得抱头鼠窜。第二天,他搬出了旅馆。

这一天,他乘火轮渡到海的对岸去。在河岸的边上有一个大院子,院门敞开,他看到里面的假山花草楚楚动人,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忽然有女人叫他进去的声音。他意识到这是什么地方,但为了显示自己是个男子汉,心下想道:“可恶东西,你们竟敢欺我胆小么?”便宣战似的向前走去。在一个十七八岁的侍女陪伴下,他喝得酩酊大醉,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身上盖着一条红绸被,被上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他付清了账,又拿出一张纸币给那侍女,那侍女推开了他递过来的纸币,他知道,她嫌少,但是,这张纸币是他身上最后的一张纸币了。他像做贼被人发现似的,落荒而逃。

他来到海边,想想白天的事,一遍遍地痛骂自己:“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他投海自杀了。

四主要人物形象。

他一个留学日本的知识青年,患有严重的忧郁症。身在异邦,受着歧视,有一种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远望祖国的沦陷,企图得到情爱的慰藉。他孤僻自卑,意志脆弱,想爱又不敢爱,由性的压迫产生的变态心理,偷看少女洗澡,窃听男女私会,以致走上妓院不能自拔。一步步堕落、沉沦,一次次的自责、忏悔又不能清醒的主人公,最后只有在绝望中跳海自杀了。

“他”由个人的追求无法满足,而被迫走上一条苦闷沉沦自杀的错误道路,这使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的痛苦结局让人清醒认识到:弱国的青年,要想获得名誉、金钱、爱情,只有勇敢地拿起武器,和扼杀人性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才可能有出路。在邪恶势力面前,一味自怨自艾,自戕自害,沉沦声色是无济于事的,最终只能落得个葬身大海的惨局。

五精彩文段推荐。

他在海边上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细浪中间,映着了银色的月光,好像是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想跳入海里去死了。

他摸摸身边看,乘电车的钱也没有了。想想白天的事情看,他又不得不痛骂自己。

“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罢。我所求的爱情,大约是求不到的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连我自家的亲弟兄,自家的手足,都在那里排挤我到这世界外去。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

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就连连续续的滴了下来。他那灰白的面色,竟同死人没有分别了。他也不举起手来揩揩眼泪,月光射到他的面上,两条泪线,倒变了叶上的朝露一样放起光来。他回转头来看看他自家的又瘦又长的影子,就觉得心痛起来。

“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地了,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累你也瘦弱到这步田地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罢!”

他向西面一看,那灯台的光,一霎变了红一霎变了绿的在那里尽它的本职。那绿的光射到海面上的时候,海面就现出一条淡青的路来。再向西天一看,他只见西方青苍苍的天底下,有一颗明星,在那里摇动。

“那一颗摇摇不定的明星的底下,就是我的故国。也就是我的生地。我在那一颗星的底下,也曾送过十八个秋冬,我的乡土啊,我如今再也不能见你的面了。”

他一边走着,一边尽在那里自伤自悼的想这些伤心的哀话。

走了一会,再向那西方的明星看了一眼,他的眼泪便同骤雨似的落下来了。他觉得四边的景物,都模糊起来。把眼泪揩了一下,立住了脚,长叹了一声,他便断断续续的说: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节选自《沉沦》第八节。

六文学成就。

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成就卓著、极有个性的大家。他倾向于浪漫主义,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沉沦》是我国第一本白话小说集。小说集出版后,立即引起文坛的震动。《沉沦》以他的独特的色彩和格调赢得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称赞。他那强烈的自我表现,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感伤情调,以及郁达夫式的坦白和露骨,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家。

?《沉沦》取材于自己的生活,重在表现他自己的体验和心境,这是郁达夫小说的典型特点,人们因此把他的小说称为自叙体小说。?小说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真情实感,从个人的感受表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后期创作的散文、小品、随笔等,在倾诉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反抗、苦闷情绪时,寄予了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具有真诚、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鉴于郁达夫为民族解放做出的杰出贡献,1952年,我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土”,并且在他的家乡建亭以纪念之。

七名家点评。

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郭沫若。

《家》

反映封建大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者:巴金。

文体:小说。

成书年代:1931年。

一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现代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父亲当过四川广元县县官,祖父是个专制家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巴金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他和三哥离家来到上海,后又到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五四”运动使巴金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作家曾以此为背景创作了《死去的太阳》。1927年开始旅居法国巴黎,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寻求中国的出路。192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巴金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并和鲁迅来往密切。这期间他完成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后者比前者影响更大,它有鲜明的反封建意识,其中尤以《家》最突出。《家》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它五十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至今仍有反封建的教育意义。

巴金。

巴金四十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此外,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他还编过不少刊物和丛书,翻译过不少外国文学名著。

解放后,巴金任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常务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从1950年起,他两次赴抗美援朝前线,五次访问苏联,曾参加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作品有散文、报名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编选十年来散文、小说,特别出版了《新声集》,次年又出版了《赞歌集》。1958年至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

在新中国,巴金历任五届人大常委,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

二作品档案。

小说《家》的写作年代是1931年,写的是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

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家》的前身是《春梦》。1928年秋巴金在法国时就打算写这部作品了,不过那时他的设想是写杜大心(《灭亡》的主人公)的父母,并把杜大心的父亲,设计成一个苟安怕事的人,接连遭逢不幸,最后终于毁灭。从法国回到上海以后,他没有按照计划写《春梦》。

1931年春,一个偶然的原因促使他开始了《家》的创作。他在此时写的《(激流)总序》中,已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主旨,他要写过去十多年的生活,要写那一段由爱与恨、欢乐与痛苦所组成的生活激流如何地在动荡,他要征服生活而不作生活的奴隶。作品在上海《时报》连载的第二天,巴金得到大哥的死讯,那时他正好写到第六章。这件事给巴金的悲愤和悔恨是很大的,他责备没有及时写出来让大哥看清前面的深渊,但也坚定了写作的决心,“而且使我感到我应尽的责任”。于是,一夜之间定下了未来章节的结构。《家》写作的时间用得不多。春天开始,冬天结束,而且其间还插入中篇《雾》《新生》和收在《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抹布集》中的部分短篇小说。

巴金感悟:“《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27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着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三内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