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5700000016

第16章 春暖花开中的气(2)

民间将惊蛰称为“二月节”。其由来是源于东汉刘歆的《三统历》。在东汉之前的西汉《礼月令疏》将惊蛰放在正月,将清明放在二月。《三统历》将惊蛰改为二月节。既然是节,自然有许多相应的节日习俗。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个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

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做面食花、吃梨、赶蛤蟆。

河北张家口惊蛰时兴做面食花。面食花以面粉为原料,掺入调色,细揉成泥,然后捏成各种动物形象。在山西雁北地区惊蛰讲究吃梨,当地人认为这天吃梨可以清除体内百毒。另有一些地方的风俗,惊蛰的晚上要让儿童拎着锣鼓出去,在田头地边边敲边唱,人们称之为“赶蛤蟆”。

咒雀。

云南宣威一带,晚清民初时惊蛰这天有“咒雀”的风俗。《中华全国风俗志》

说:“惊蛰为旧历二月节,是日清晨,农家之家尝听见雀鸣,即唤起牧童,往田间咒雀。牧童得命,手提铜器一具,急忙跑至田间,顺着田埂而行,随行随敲,随敲随唱咒雀词曰: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着我的谷子烂嘴壳。……其意盖谓今日咒过,迨到谷熟之时,鸟雀便不敢来啄;必须将自家所有之田埂走遍,始可回家。”相传这种咒雀词念过之后,五谷成熟时,鸟雀就不会去啄吃谷米。

抖虱子。

有些地方的人在惊蛰时听到第一声春雷,赶快使劲抖衣服,认为这样不但可以抖掉身上的虱子跳蚤,而且一年都将免受这些寄生虫的骚扰。晚明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里就说:“初闻雷则抖衣,曰蚤虱不生。”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的举动,希望害虫不敢来骚扰自己。

占惊蛰。

对农民来说,惊蛰这天正是他们忙着播种插秧的时刻。民初时安徽含山有一首民谣《春雷动》唱道:“春雷动,春雷响,春雷下来农人忙;早晨春雷忙播种,中午春雷忙插秧,晚上春雷把米藏。”惊蛰这天的雷声,保证了秋时的收成。古代农民以惊蛰有无雷声来占卜一年的丰歉,所以农谚中有“惊蛰闻雷,米面如泥(言其多)”、“惊蛰未蛰(言无雷),人吃狗食”的话。

炒惊蛰。

广东大埔等地有一种黄蚁,只要发现了人家收藏的糖果,一定蜂聚而食,引起人们的广泛厌恶。于是每年惊蛰日夜,家家户户炒黄豆或麦粒,炒完舂HTK(chōnɡ把东西放在石臼里捣碎)HT。

后又炒,反复多次,边炒边说:“炒炒炒,炒去黄蚁爪;舂舂舂,舂死黄蚁公。”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减少黄蚁的危害,并且当年家中不再出现蚁蝼。

画箭射白虎。

每年“惊蛰”这一天,湘西土家族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石灰在居住的吊脚楼堂屋里画上弓箭,对着门外射去。当地人叫“射过堂白虎”。这种人们用石灰画在堂屋里的弓箭是土家族人的护身符。

远古时期,土家族人是以虎为图腾的,因而家家祭虎。有一年祭虎时,真的来了一只大白虎,它东窜西走吃各家的供品,山寨被它闹得人畜不安。无奈之中,土王出榜招募打虎勇士,有一名叫斑屯的青年揭下了榜。斑屯的祖父就是打这只虎丧生的。斑屯第一次打虎时没有打中。这天晚上,祖父给他托梦,告诉他紫荆山太阳岩上有三根银荆竹,用它们做成三根银竹箭;雷打坟坡顶上有三蔸群铁杉,砍来扎成一座杉木楼,在楼上点七盏白蜡灯。这只大白虎见了白蜡灯就会扑上楼来。人伏在楼口,用一只银竹箭从口里射进去,穿破虎的喉咙,让它叫不出声音;接着再用一只银竹箭射进虎的脑门心,砍掉它头上的“王”字,要它当不成虎王;再接着用一只银竹箭从虎的后腿中间射进去,射破它的心,它就四脚扑地死了。射死这只大白虎,山里的老虎就不敢再搔扰山寨了。

斑屯醒来后按照祖父梦中的指点去做,果然顺利地打死了大白虎。山里的群虎见大白虎被打死了,都追出来要报仇。斑屯从身上的箭袋里抽出银竹箭,搭在弓上一拉,群虎见银竹箭闪出道道白光,吓得四散而逃。寨里的人怕老虎再窜进屋来,就用白石灰照着斑屯的弓箭在堂屋里画张弓箭。老虎看见画的弓箭以为是斑屯射死大白虎的银竹箭,掉头就跑。因为斑屯扛着大白虎回寨的这天是“惊蛰”,以后人们为免虎害,都要在“惊蛰”这天画箭符,以求得一年平平安安。

春分习俗。

春分节气的许多习俗主要有:

酿酒。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浙江等地都有春分日酿酒的习俗。1913年浙江《于潜县志》记载,当地“‘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在山西陵川,这天不仅要酿酒,还要用酒醴祭祀先农,祈求庄稼丰收。

祭祖。

清朝时,官府和世家大族在春分日要祭祖。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春分前后,官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大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山东平阴春分日祭祖先。贵州平坝春分日建有祠堂的家族要聚集在一起祭宗祠。浙江宣平这天祭家庙。

栽戒火草。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南北朝时,江南人春分这天在屋顶上栽种戒火草,如此就整年不必担心有火灾发生了。戒火草是哪种植物?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中提到两种辟火草,一种是俗称八宝草、佛指甲或火焰草的景天,盆栽置放于屋顶上以辟火灾;另一种则是仙人掌,把仙人掌种在墙头,也具有辟火的功能。

逐疫气。

安徽南陵称春分为“春分节”。这天黄昏,乡村的儿童会争相敲打铜铁响器,声传村外,东乡叫 “逐厌毛狗”,北乡叫 “逐疫气”,南乡叫 “逐毛狗”,西乡叫 “逐野猫”。广东阳江妇女在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叶,舂成粉末,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说是能清热解毒。  其他习俗还有,《荆楚岁时记》中说,春分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一种像乌鸦的玄鸟发出“咯咯咯”的鸣叫声,农民们听到这种鸟叫,便开始下田工作。《隋书·礼仪志》中记载,有的人家在春分这天等玄鸟来临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牛猪羊三牲带到高禖神的祠庙里祭拜,向高禖神祈子。传说春分这天祈求高禖神赐子,特别灵验。

清明习俗。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由节气演变为节日,“清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节气与节日的区别在于,前者单纯反映气候变化和时节的顺序,后者包括一定的风俗活动和一定的纪念意义。清明时祭祖扫墓是主要活动之一。

其他的习俗如下:

插柳。

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淮河岸边的寿春(今安徽寿县)岁时说:“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芜湖古今》记芜湖风俗时说,清明日“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江淮之间的和县、含山、无为等县也有用清明节这天柳叶的焦、青,占卜农作物丰歉的习惯,如谚语说的:“清明柳叶焦,二麦(指大麦、小麦)吃力挑”、“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近代杨韫华《山塘XC翟,EPS,JZ;P歌》说长江下游苏南清明插柳风俗:“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

踏青。

清明正值暮春三月,天清气朗,是出游的好时机,所以有的人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做春日之游,然后围坐饮宴,抵暮而归。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当时东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人们扫墓踏青归来的情景。山东博兴的民众认为“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在广东高明,妇女常常携伴郊游拾翠。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活动之一,又称放断鹞。民间俗称“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三》“放断鹞”中说:纸鸢,俗称“鹞子”,春晴竞放,川原远近,摇曳百丝……清明后,东风谢令,乃止,谓之“放断鹞”。意思是说,春天里春风由下往上吹,适于放风筝,过了清明,因风向不稳就不宜再放风筝,所以玩到清明为止,而清明这天玩一年里最后一次风筝就称为“放断鹞”。有的地方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篮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做,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留给自己的则是好运气。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最早叫千秋,后来觉得不吉利,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大多用树丫枝做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成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是很普遍的游戏,元明清三代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

拔河。

拔河最早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盛行于军旅,后来流传到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了。

谷雨习俗。

谷雨是农田耕作时节,民间的习俗大多与耕作有关。

禁杀五毒。

谷雨节流行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农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流行。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 “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迟七星剑,单斩蝎子精”、“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口一嘴,毒虫化为水”等文字说明。山东的谷雨贴采用黄表纸制作,以朱砂画出禁蝎符,贴在墙壁或蝎穴处,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与安宁的心理。

赏牡丹。

河南洛阳是牡丹花的故乡,牡丹盛开时节正值谷雨,所以人们又将牡丹花称为“谷雨花”,并衍生出“谷雨赏牡丹”的习俗。凡有花之处,就有仕女游观。也有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的,号称“花会”。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祭海。

对于渔民而言,谷雨节要祭海。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举行海祭,祝福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被称为渔民的“壮行节”。

这一习俗在今天山东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过去,渔民由渔行统一管理,海祭活动由渔行组织。祭品为去毛烙皮的肥猪一头,用腔血抹红,白面大饽饽十个。另外,还准备鞭炮、香纸。渔民合伙组织的海祭没有整猪的,就用猪头或蒸制的猪形饽饽代替。古代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辰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还将供品抬到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采茶。

“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真正的好茶采自谷雨时节,味道香醇。采茶专家介绍,谷雨又名“茶节”,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因此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此时也是采茶、制茶、交易的大好时机。相传喝了谷雨茶能解凉消毒,夏天不易生痱子、疱子。

食香椿。

谷雨这一天,北京人有采食香椿的习俗。谷雨边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谚语有“雨前香椿嫩如丝”的说法。香椿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的功效,可炒食、凉拌、油炸、干制、腌渍。

吃野菜。

晋西北地区在谷雨节前后挖野菜吃。春季,植物新芽吐放,把鲜嫩的柳叶、杨叶采回家,泡去苦味,煮渍后加调味可为小菜;榆钱嫩黄,采回摘洗干净,加面粉,俗称“傀儡”。槐花、苜宿花也同样可照此食用。

走谷雨。

在古代,谷雨有个奇特的风俗,庄户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无论有事没事,都要挎着篮子到野外走一圈回来,称为“走谷雨”。她们这样做,意图是想走出一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成。

洗“桃花水”

谷雨的河水非常珍贵,被称为“桃花水”,传说用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节人们用“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庆祝活动。

祭仓颉。

在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