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1776600000035

第35章 做“唐僧”有学问(2)

西方商业社会一直对神秘的“东土”市场有着向往,因此很多“海归”成为海外企业的代理人,或者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机会。从没有留学海外的马云称不上“海归”,但是他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这类意识形态上的帮助,让马云绝不输于竞争对手,在事业上终身受用。

马云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他讲的英语却与众不同,讲话的内容和风格很中国化,具有中国式的含蓄、幽默与机智,这使得外国人喜欢听他讲话。在国际交流中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这是许多人对他的语言天赋的评价。而马云做事的方式与其语言风格更有相通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这叫“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

10岁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马云的很多“狂言”,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经常会一个人想很久,我绝不是一个冲动的人。”马云说。很多人认为,马云走的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道路——“墙里开花,墙外先香”,这是阿里巴巴选择的商业模式所决定的。马云认为,首先“取悦”西方世界,一开始就是商业策略上的一种安排。

根植于东方文化,又谙熟西方思维,让马云的全球化经营之路总是显得举重若轻。

500元打败了几十万

在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蔡崇信。他在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在金融界的人脉为阿里巴巴找到了投资,才使得阿里巴巴有了后来的发展。但说起他是如何加入阿里巴巴的,就不得不从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和马云的个人魅力说起了。

当阿里巴巴关于电子商务的理念正受到一些国际投资集团注意的时候,蔡崇信正在Invest AB集团任香港区的副总裁,负责亚洲的投资业务。他也对阿里巴巴很感兴趣,于是决定到阿里巴巴公司亲眼看个究竟。

蔡崇信的到来,让阿里巴巴所有成员都非常高兴。因为蔡崇信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投资对象。而这正是阿里巴巴所希望的。蔡崇信在阿里巴巴见到了令他吃惊的一幕:一个四居室中,竟然有20多个人在工作,地上还扔着床单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条件很艰苦,但从公司员工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愉悦心情,看出他们对阿里巴巴的热爱。见面后,马云和蔡崇信交谈了自己对电子商务的看法,阐述了自己要做全球最大的B2B网站的“芝麻开门”的梦想。考察结束后,马云与员工“零距离”的亲密、马云的梦想和个人魅力、阿里巴巴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都让蔡崇信印象深刻。

就这样,阿里巴巴充满快乐的企业文化和马云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蔡崇信。不久之后,蔡崇信从Invest AB集团辞职加入了当时还处在成长期的阿里巴巴。他由一个年收入达几十万元的高级经理人,变成了一个只有500元月薪的阿里巴巴人。这一举动令马云都十分吃惊,但蔡崇信坚持自己的选择,蔡崇信的太太对马云说:“如果不让他到你这里来,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阿里巴巴数不胜数。有一次,马云受邀到哈佛大学讲演,哈佛的MBA们被他睿智幽默的讲演打动了。听完马云的精彩讲演,哈佛精英们对他的崇拜已经达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他们让马云签名、与马云合影,还有35个MBA当场拦住马云,要求和马云一起“芝麻开门”——到阿里巴巴工作。

几乎任何与马云有过深度接触的人,都会莫名其妙地被他“电”几回,甚至要被他“骗”一回。正如当年在北京帮马云做了《书生马云》节目的那位同乡好友说的那样,“他(马云)就像一剂毒药,把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了。”

找马云拉广告的孙彤宇,客户没做成,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拉”进去了,成了“誓死”跟随马云的得力干将;谈投资的蔡崇信,谈判几乎还没入轨,一不小心也把自己“谈”进去了,摇身一变成了马云的CFO;就连哈佛那35位听马云演讲的MBA,一不小心都能把自己“听”进去,争着要“回中国跟着Jack Ma(马云的英文名)一起工作”……

说马云是“骗子”也好,是“传教士”也罢,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小个子的浙江企业家,身上有一种特异的、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威力、魅力。如果我们非要用“骗子”这个词来形容他的话,也许应该加几个修饰词——一个有着相当高“骗术”的、讲究“技术含量”的“超级骗子”。

《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女士曾经感慨地说:“在马云身上,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有一点虚荣心,他不怕没面子,能十分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过去,连自己的长相也在他自嘲之列。这一点对一个人来说真的不容易,而且有许多人因为做不到这一点而将自己放大或架起来,之后要不断地为这个放大的或架起来的自我费许多的精力,要演戏。而马云不用,他台上台下都是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才华。我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

马云活得轰轰烈烈、活得坦坦荡荡、活得真实自然。而他这种人格魅力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来和他一起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成就了一番大业。

领导者的“魅力标准”

的确,马云的人格魅力太强大了,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郭士纳在他的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谈到个人领导魅力时写道:“伟大的CEO会卷起他们的衣袖,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他们会身先士卒,而绝不是躲在员工的身后,指挥别人做事。”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位有魅力的领导人呢?

1.心胸宽广

这体现在一个人对不同文化、不同派系、不同事物是否有包容性,是否能团结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共事,能否容忍反对意见,甚至包容自己的敌人。作为领导者,必须依靠公司其他人提出的问题,来预知即将发生的挑战,并显示出对环境和部下需求的敏锐性。而且,领导者必须能为指出企业内部矛盾的员工撑起一片保护伞。他们往往持有激发人重新思考的观点,而这常常是掌权者所缺乏的。

2.品格魅力

很和蔼、很平易近人,这对于一个身居要职的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格,许多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而这种和蔼、平易近人在下属心里产生的影响力、感召力是很大的。还有的人可能性格和能力平庸一点,但是心地宽厚、真诚待人,这也是一种魅力。有一位厂长,为人极其谦和,丝毫不像一个当厂长的人,但是工人们对这位厂长毕恭毕敬。因为那位厂长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很小就辍学打工,吃了很多苦,但是靠着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点点把这个工厂做大,所以工人们都很敬重他。这就是品格的魅力。

3.对事不对人

有的领导虽然严厉但是对事不对人,能够让下属感觉到领导批评他只是为了做好工作,也是为了帮助他提高,不是给他脸色看,不是跟这个人过不去。这样下属会比较平静地接受批评,也会认同领导这种严格的作风。

4.为部下着想

能够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的领导也有魅力。

5.善于组织协调

作为一位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协调组织的能力,即使你自己在业务能力上不够,但是能给能干的人机会,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激发起来,这就是领导者的能力。所以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让比你能干的人在你手下开开心心地为你效力,是一个领导者最大的魅力。

6.要能够激励大家

领导者可以是教练、是老师、也可能是班长。他要能激励员工士气,传授员工经验,解决员工的问题,能令员工折服,必要时还得自己跳下来打仗。要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死心塌地跟着主管打拼,并且激励有能力、没意愿的成员,提升有意愿、没能力的成员,这对团队领导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7.有极强的工作能力

领导的业务和决策能力很强,员工不会的事他会,员工做不了的工作他能做,这自然在员工中就会产生威信,员工对他尊重甚至仰慕,魅力也就自然而来。

8.要有远见卓识

作为一名领导者,有远见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处在那样高的位置,就要有比别人更宽广的视野,在处理某些关键问题时表现出别人所没有的高瞻远瞩的眼光,能够迅速作出决策,采取行动,把不确定性转变成机会和成功的策略,减少追随者的担忧,并收获甚丰。这样的领导者往往会收获到大家的信任和热爱,从而拥有一群心甘情愿的追随者,并愿意为完成使命作贡献。

9.勇于做表率

领导者要通过以身作则、承担风险以及超群的能力,使追随者确信目标是合理的、是能够达成的。作为领导者,如果希望自己获得员工的认同,就需要大胆试验,开拓他们的思路,作出自己的表率。例如:承担风险。同时,要让追随者始终了解自己的业绩表现如何,公司的业务进展怎么样。所以,身为领导者要走出办公室,特别是在困难或充满不确定性、公司员工忐忑不安时,深入到大家中间去,展示真实的自己,满怀坦诚、正直、乐观和仁慈的心态,真正关心他们在做什么,进展如何,帮助他们,带领他们一起翻越高山。

一般来说,企业的文化对吸引人才的作用是最明显的,但如果是初创企业,企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或者还不够成熟的时候,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就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个想要朝着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大业的企业领导人,都要充分重视这一点。把钱投在员工身上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说:“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然而,并非某个人才就是为某个企业而出生的,人才再好,也要经过培训才能适用。因而,著名的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说道:“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

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之一是员工。所以他提出“把钱存在员工身上”的理念。把钱存在银行里,不如把钱花在培养员工身上。把钱投在人身上是最赚的。 实现员工的“保值”、“增值”

相对于那些拼命压榨员工的老板来说,“吝啬”的马云却持着相反的做法,在培训投入上是异常慷慨大方的。

2001年阿里巴巴的口号是“活着”。当年阿里巴巴在缩减成本,全球裁员,并制定出了公关市场“零预算”政策以及今天仍在实行的“5分钱自觉投币”的“复印政策”。然而,就在阿里巴巴不赚钱、没盈利并想尽办法省钱的时候,马云却做了一个相反的动作,投资100万元用于员工培训、干部培训。

马云说:“最近这2年我们在培养员工、培训干部上花了大把的钱。有人问是公司先赚钱再培训还是先培训再赚钱?我们提出‘Yes’理论,既要赚钱也要培训。”

对于进入阿里巴巴的新员工,马云说,他要做的关键是把公司的战略、想法,把公司的文化、使命感告诉大家,因为公司花资源请来的人不是买他的技术,而是买他的使命感。“我觉得阿里巴巴未来的钱,我希望最多的是花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机器上。我们希望能够进入全世界,未来5年内成为全世界的前三位电子商务公司。今天我们在中国做得不错,但是跟世界级比还得几年努力,我们有一个梦想,共同分享财富,共同去努力,集成团队的友谊,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快乐的”。

马云非常重视让员工作为阿里巴巴资产的一部分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他说:“我们4年来‘屯兵’西子湖畔,在那里训练人马,训练我们的团队,了解客户,了解市场,我们员工达到1 400名,可能是当今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员工最多的公司。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就不会成长。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今天银行利息是2个百分点,如果把这个钱投在员工身上,让他们得到培训,那么员工创造的财富远远不止2个百分点!”

在2001年“整风运动”时,阿里巴巴同时进行了“南泥湾开荒”,“南泥湾开荒”主要是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马云说:“普通企业想到的,可能是把能看到客户口袋内的5元钱赚到手,而‘南泥湾开荒’追求的是帮助客户把5元钱变成50元钱,(然后)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5元钱。”

为了培养销售队伍,阿里巴巴又创建了名为“百年大计”的“销售培训班”。“百年大计”的培训内容首先是价值观,其次才是销售技巧。培训班由阿里巴巴自己主办,公司高层几乎全部参与讲课。在阿里巴巴,过不了“百年大计”培训关的新员工不能进入销售团队。

马云经常讲:“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着的是人民币,眼睛看到的是美元,嘴巴吐出来的是英镑,那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真正地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对于销售人员,阿里巴巴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给客户回扣的政策。政策出台之后就变成天条,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宁可生意不做,回扣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能给。

2004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国亨利商学院联合成立一个阿里巴巴的内部大学——阿里学院。阿里学院的办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培养阿里巴巴内部员工,提升其业务能力。

2004年,马云曾经对外界说过:“我们今年在广告上没有花钱,但在培训上花了几百万,我们觉得这是最大的回报。”

除了“百年大计”培训外,阿里巴巴还有许多培训,比如,“阿里课堂”、“阿里夜校”、“管理培训”等。另外,对支付宝的员工,公司会定期请外面的专业讲师为其培训有关银行结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阿里巴巴会分门别类地推出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阿里夜谈”针对公司年轻人多,兴趣爱好广泛各不相同的特点,设立了一些经过员工调查感兴趣话题的学习和交流。修身养性、行业动态、文化素养、兴趣爱好,都是“阿里夜谈”关注的重点。

2008年,阿里巴巴在招聘销售人员的计划中写道:“我们将花7个月时间培养一个新人,先是带薪1个月培训,接着是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只要签下一个单子就能转正。如果3个月签不到单,还有免死金牌计划,即他们还有3个月时间。算下来,相当于7个月内做成一单,就能正式转正。”

阿里巴巴对新员工的培训一直延续到以后2个月的实习和考试中。考试每周都有,非常严格。不仅考绩效,而且考价值观。价值观的分数占50%。实习和考试中,如果发现有的员工能力很强,但不能和团队配合,不能接受公司的要求,这样的员工就被辞退了。

培养企业“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