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1779600000016

第16章 操纵术(7)

在社会交往中,你不但要尽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对方下不了台,而且要学会在对方可能不好下台时,巧妙地为其提供一个台阶,及时地圆场。既要使对方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

有时某种意外情况使别人陷入了尴尬境地,这时,你在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时为对方面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把光环戴在别人的头上。

为自己叫好容易,为别人叫好困难,为对手叫好更困难。生活中有许多人只知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欢呼,对别人尤其是对对手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无动于衷,他们很少真诚地为别人和对手叫好。

可是你知道吗?为别人和对手叫好并不代表你就是弱者,你就是失败者。因为你为别人和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和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和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对别人和对手赞赏的过程,也是自己矫正自私与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大选揭晓。当选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楼前他的支持者们的聚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前一天还在互相唇枪舌剑、猛烈攻击的主要政敌-现任总统布什,感谢布什在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期间为美国做出的出色服务,并呼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与他团结合作,在未来4年里重造美国,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

而远在异地的布什则打电话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强有力的竞选”,他还调侃地告诫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班子合作,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竞选的成功与失败,对于布什和克林顿这两个对手来说,欢乐与悲哀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面前,两个对手保持了高度的理智,对对方的成绩表现了超然的风度。

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处处有竞争,那么对竞争中的对手你该怎样看待他们呢?对于你的对手,切不可嘲笑、贬低,更不可诅咒。因为所有的敌人都可能是你的对手,但对手不一定就是你的敌人。他们有可能是你的动力、朋友乃至知音。

在人生交往中,对手也一样能和你坦诚相处,真心地交流。只要你能放下那种狭隘的看法,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你就会发现,对方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他有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学习和借鉴。

心理操纵术。

1、对方的缺点要婉转地为其掩饰。

2、向对方提出忠告时,多“私下”少“当众”。

3、头衔虽然是虚的,但也很能迷惑人。

4、勿往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5、让你的朋友出彩。

亲疏相宜:亲密与距离的艺术。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际心理关系,而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自卫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了,感情生疏了,彼此的心理就会感到孤独、失落;而当他人过度关切和呵护,又让人觉得有点难以承受,会引起对方的不安全感,影响双方关系。因此,为了使人与人之间能有长期的交往,彼此之间应懂得维护和保持亲疏关系的平衡。在人际交往中,双方既要保持适度距离,又不要过于亲近。这也是古今中外不变的法则。

既互相取暖,又要保持距离。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一个交往距离呢?你是否发现,当你与别人距离太远,你将失去很多机会和信息;可当你与别人走得太近,你往往会被别人所操纵。

互相取暖是人际交往的需要。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这其实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叫心理距离效应)来解释。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所以无论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两只刺猬就分开了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它们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心理平衡的本能倾向,都要求人际关系保持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并力图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解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这种本能倾向的作用下,当他人做出友好姿态以示接纳和支持我们时,我们会觉得“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回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他人也做出相应友好姿态。否则,自己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被破坏,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比如,每个人都有交朋友的需要,因此,朋友便成为一种心理上特定的寄托和取暖工具。谁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担忧和顾虑,有些忧愁和烦恼,有些成功和喜悦,有些希望和要求,不能或不愿对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说,却能够和愿意向朋友倾诉,以期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而有些事情也确实只有通过友谊的桥梁才能办好。在有些问题上,朋友间的影响,是其他人际关系所望尘莫及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棘手的思想问题,需要“靠交朋友”、“以朋友的姿态”、“以朋友的口吻”……才能得到解决。

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启迪、感染和支持、帮助,许多自己闻所未闻的问题有所闻见了,许多自己不甚了解的问题得到澄清了,许多自己看错了的问题得以纠正了。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尽管我们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还必须记住,与人交往要保持适度距离。

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便能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在这里,距离成了情感的添加剂。可见,有时距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的时候人们常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和爱人朝夕相处的时候,不觉得爱人很重要,一旦对方出差很长时间,却觉得对方在自己的生命里尤为重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

还比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情景:一个男孩一直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在追求的时候对她无比关心,可是女孩却总不领情,当这个男孩丧失信心停止追求之后,女孩往往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爱上了这个男孩。这其实也是“距离产生美”的心理效果,不一定是真的爱,但却是心理的变化。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用“距离”来操纵对方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标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之一。

做生意也是如此。对商家来说,顾客是上帝,你必须提供热情的服务。但是,倘若“热情”过度了,便会使消费者觉得毫无真诚可言。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你越讲得好,越吹得天花乱坠,他反而会产生怀疑,最终导致对这一产品不信任甚至厌恶。所以,不妨改变一下策略,有的时候创造“热情”,不如创造“距离”,保持点“神秘”。

通常而言,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的。据此,心理学家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双方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近范围是在6英寸(约0.15米)内,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以及气息;它的远范围是6~18英寸(0.15~0.44米),在此距离内,人们可以挽臂执手或者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来体现出相互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距离主要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如贴心朋友、夫妻与恋人。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已不多。其近范围在1.5~2.5英尺(0.46~0.76米),以能够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谈为宜。这是熟人之间交往的空间。若是一个陌生人贸然进入此空间,就会构成对他人的侵犯。其远范围在2.5~4英尺(0.76~1.22米)。所有朋友与熟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距离,但一般情况下,和比较融洽的熟人谈话时,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交往时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它和个人距离相比,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其近范围是4~7英尺(1.2~2.1米),人们在工作场所与社交聚会上通常都保持这种空间距离。这种社交距离的远范围是7~12英尺(2.1~3.7米),它被认为是一种更正式的交往关系。比如在公司里,经理们一般使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在离桌子一段距离处摆放来访者的座位,这样就能和来访者在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便增加了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得体与正式。

第四种是公众距离。这种距离是在公开演说时演说者和听众之间保持的距离。它的范围一般在12~25英尺(3.7~7.6米),其最远范围在上百英尺以外。在此空间内,人们是可以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此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

心理操纵术。

1、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2、你喜欢的人往往对方也会喜欢你。

3、对他人感兴趣能增加你的个人魅力。

4、与交际对象找到相似性,可以增加你的人际吸引程度。

进入对方的“私人乐园”,少占对方的个人空间。

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虚荣心,所以,了解一点对方的私人“环境”,诸如喜好、兴趣,准确地抓住对方的私人信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满足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这是对人的虚荣心最有效的恭维。每个人还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注。

这里的私人乐园,是指人的兴趣、嗜好,也可以是所经历的一切活动或进行的事,并由此产生的见解、感受、意见等。能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是很多人取得交际成功的重要原因。

加利在初任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时,说道:“刚做钢铁公司总经理时,曾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麻烦,同事并不太欢迎我,也没有几个人支持我,因此,我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而想要有所改变,就得先从他们为何不欢迎自己下手,还得努力与他们交朋友。于是,我在给下属写的有关业务的信件中夹杂点私人话题,或者写几句话谈谈收信人最感兴趣的事,或谈及收信人的特殊才能、收信人的家人和朋友,或顺便提起他们上次见面的愉快情形,等等。于是,没过多长时间,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开始支持我了。”

其实,这种方法是十分简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令自己得意、愉快的事情或经历,如果能有效利用这种差别的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想了解一个人,并与其成为朋友,不妨先掌握与之有关的各种资料,比如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他曾经说过、想过、做过的事,让他高兴的事或悲伤的经历,他的习惯、嗜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意见等等。知道了对方的情况,明白他引以为傲的事迹,交往的尺度和分寸就立刻了然于心了。

再比如,认识陌生人,一般不会直接上前搭话,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打听有关这个人的细节,这样,对方也认为你对他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乐意与你接近。

让人觉得你对他们所有的事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这些事真正地放在心上,可以成功地赢得对方的好感与支持。真诚地重视那些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和对方特别关注的事情,从而满足自己想赢得其好感的人的自尊心,这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策略。

他人个人空间不得侵犯。

个人空间与私人乐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进入并不等于占有。他人的私人乐园可以进入、了解、探听,但他人的私人空间却不能占有、抢夺。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他(她)身旁,来测试他(她)的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整整80个人,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在交往时,社会地位不同,自我空间范围也会有所不同。通常而言,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就会大一些。当人们与有权力和地位的人接触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可能坐到距离远些的地方,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因为侵犯了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不高兴。

除此以外,人们确定彼此之间空间距离的因素还有性格与具体情境等。比如,性格开朗和喜欢交往的人更乐于接近他人,也较易容忍他人的接近,他们的自我空间比较小;而性格内向和孤僻自守的人就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人,宁可将自己孤立地封闭起来,对接近自己的人非常敏感,当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时,他们很容易产生不舒服感与焦虑感。

弟弟对姐姐抱怨说:“姐,我又和女朋友闹别扭了。”

“为什么呀?”

“前几天,我和她在路上碰到我的一位女同学,我就和同学笑着挥了挥手,一句话都没说,她就生气了。我就不明白,碰见熟人,我只是打个招呼,就不行……”

“还有就是我手机里的短信女的发的多点,其实根本没什么事,可她就是不依不饶,看完后就火冒三丈,对我大嚷大叫,和我吵得天翻地覆……”

这样的事情,在年轻情侣之间太常见了。爱不是简单的占有,不是要占有对方所有的空间,让对方无自己立脚之地,所思所想所为都由自己来控制,那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