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1780700000036

第36章 杂家——兼收并取杂合百家(2)

《淮南子》批判了儒、墨、法诸家的学说,但也吸收了儒、墨的广义之道和法家的术、势之说。书中肯定和发挥了道家的思想和阴阳五行说,但常常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且基本上限于简单重复,没有太多的新见解。从这个角度讲,《淮南子》堪称名副其实的杂家之言。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庄子》,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精华,集黄老学说之大成。它不仅对“道”“天人”“形神”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同时又在继承春秋时的“气”说与战国中期稷下黄老之学的“精气”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元气论”的概念和系统的宇宙生成论,对以后的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有重要影响。

思想“大杂烩”

《淮南子》中,拼凑了“无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死生一化”的人生哲学、“循性保真”的人性论,以及“衰世生仁义”的道德观。主要表现在“孰是孰非,无所定论”“人反其初,面民性善”“死生一化,万物一方”“欲性相害,不可两立”“凡人之性,莫贵于仁”等方面。

《淮南子》既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要求从政者“体道”“得道之水”,提出了“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书中认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遵循客观规律。还主张施政之要,在于去掉浮华,达到虚静,从而符合“道”。

贯穿《淮南子》的主线是老庄思想。这是作者企图以老庄思想为主导来综合百家的反映。不过,刘安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情绪低落,加上作者群体的复杂性,使他们没有能力把各派的思想综合起来,从而造成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地方。当然,《淮南子》收集的大量思想资料,对于学术文化研究是有着重要价值的,对它做出科学剖析,具有很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作为西汉时期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百科全书,《淮南子》所蕴涵的史学研究价值和丰富的精神智慧,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

■ 德主法辅——融合“德治”与“法治” ■

先秦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德治”,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提倡“法治”。并且,儒、法两家把德治与法治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管仲和荀子都曾试图融合儒、法,但都没能作出充分的讨论。杂家沿着管仲和荀子的这一思路,从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杂家对“德政””德治”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以“德”和“义”,而不是以“赏”和“罚”来治理国家、天下,是神农、黄帝之政。这样的国政“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抗矣;太华之高,会稽之险不能障矣;阉庐之教,孙吴之兵不能当矣”。

另外,儒家的“德治”思想,认为圣王、君主必须“养其神,修其德”和“处平静,任德化”,杂家对这一主张也极为赞赏。但是,他们并不因为“德治”拥有很多优点,就将“法治”一棒子打死。例如,《察今》篇中就明确地指出:“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即认为法家提倡的变法思想,犹如治国的良医和良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因此,杂家认为:“因时变法者,贤主也。”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传说,讲的是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来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杂家虽然对儒家的“德政”与法家的“法治”都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对待二者的态度上,却还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杂家始终把“德政”放在首位。杂家认为,德政以善于教育而不是以赏罚治国,要比“法治”把“严罚厚赏”作为唯一的治国手段更好。因此,他们提出:“凡刚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

同时,赏罚必须得当,否则将会成为天下大乱的因素。总之,杂家统一儒、法的德政与法治。是以德政为主,以赏罚为辅的,赏罚必须得当,必须符合德政的“德”和“义”的标准才行。

《淮南子》还从治乱兴亡的高度,继承并发扬了儒家的重民思想,认为“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并反复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此外,它还告诫统治者:“君子之居民上,若以腐索御奔马,若蹍薄冰蛟在其下,若入林而遇乳虎。”因此,牧民之术不可不讲求,更不可不慎重。

基于上述认识,《淮南子》比《吕氏春秋》更加强调对百姓的安抚与教化,甚至认为“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视“德教”为“法治”的保证,因此明确主张“立大学而教诲之”。《淮南子》一书的问世,使“德治”大有突破道家窠臼之势,预示着“独尊儒术”时代的到来。

■ 多欲多用——综合墨、儒的“义利观” ■

杂家在义与利的关系上,结合了墨家的“重利贵义”思想和儒家“理义”的思想,提出了“多欲多用”的义利观,进而推出“群利”的主张。

儒家对义、利的关系总的看法是重义轻利,持见利思义、义先利后的观点,而墨家对义、利关系的总的看法是贵义重利,持“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杂家继承了墨家的义利观,提出了以理义为行为准则,在从事生产管理、人事处理、政治管理中,要以“义”这个“万利之本”去获得“天下之长利”。

对此,杂家有具体的论述。首先,杂家认为,“顺应民心”就是大义:“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因此,顺民与否是能够“得道”的前提。那么怎样才是叫“顺民之心”呢?杂家认为,必须做到“因民之欲”。如“怜人之团”“哀人之穷”“则名号显矣,国士得矣”。

何谓“多欲多用”

杂家认为,“用民之术”在于“欲多”“用多”。先秦的思想家们一般都把人们的“多欲”看成是有害甚至可怕的。杂家学派则认为:人多欲不仅不可怕,反而可以多用,关键在于善不善于利用。这就是在以承认人们的各方面需要的合理性为前提的基础上,让人们“得欲无穷”,从而“得用无穷”。

杂家在论证阐释了“义利统一”“多欲多用”的基础上,推出了符合封建“大一统”制度的“安必待大”“利小于群”,以及儒家“节欲”的主张。杂家认为:“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还指出:“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此之谓也。故细之安必待大,大之安也必待小,细大贱贵,交相为赞,然皆得其所乐。”

杂家以人群相聚是人性和人的共同利益所致,由此提出了“利出之于群”的观点;又进一步从小利与大利的关系中,强调了天下安定才有国家安定;国安才有家安,家安才有身安,从而得出了“细大贱贵,交相为赞”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是打上了阶级调和论的烙印的。

杂家也发展了儒家“节欲”的思想。杂家认为,人的欲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不能毫无节制地顺欲而行,也要保持“适度”与“适欲”。因为人事是“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所以,“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天,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

那么,如何使“欲多用多”达到适应呢?杂家认为通过道德教育的途径可以收到“顺应民心”“教变改欲”“学业彰明”的效果。

■ 重温经典——《吕氏春秋》里的小寓言 ■

疑人偷斧

【原文】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言语窃铁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铁也。俄而,鈇其谷而得其铁。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铁者。

【译文】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过了几天,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像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启示】遇到问题要先调查研究再作出判断,绝对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会产生错觉。判断一个人也是如此,切忌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掩耳盗铃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启示】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这就太糊涂了。

穿井得人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人家。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启示】要注意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因为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

刻舟求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也是太糊涂了吗?

【启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 学点科学——《淮南子》中的天文地理 ■

《淮南子》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构思宏伟,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历法、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保存了大量中国古代的科技知识。

首先,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太阳系五大行星木、火、土、金、水的运行状况,还有哈雷彗星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

该书还首次明确使用物质性的“气”来说明天体的演化,并否定了传统的“天圆地方”思想,指出“天之圆不中规,地之方不中矩”。书中还记载了月亮每月运行的平均值,“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之二十八”,并定出了二十八宿中各宿的距星之间的赤径差数。

该书还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现行的完全相同,只是排序是以“冬至”开始的。书中还存有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提供材料证明当时人们已使用干支纪年法,记录了通过布帛飘动观测风向,利用琴弦声音和羽毛重量的变化测定大气湿度的方法等。

日中踆乌

《淮南子·精神》中说:“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因称太阳为金乌,月亮为银蟾。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太阳中的“踆乌”,就是古人最早看到的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多呈现椭圆形,有的直径几乎相当于十来个并排着的地球,肉眼能够直接看到。

其次,《淮南子》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书中记述了研究土壤侵蚀的情况,指出由于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地区成为河流所挟泥沙的主要流向和归宿,还提供了营造林木以防治土壤侵蚀的经验。

书中还介绍了不同地域农作物、矿物和珍奇物产的分布情况,并强调了这些物产与地形、土壤和气候的关系。此外,书中还指出,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水文、土质,会造成人的体貌差异:东方人体形尖细,小头,高鼻大口,鹰肩,早慧,但寿命不长;南方炎热潮湿,那里的人身体较为修长,大嘴、大眼,成熟早,但寿命短;西方多高山、高原,那里的人脊背弯曲,脖子长,总是扬着头走路,人们勇敢但缺乏爱心;北方寒冷,人的身形萎缩,脖子短,肩宽,愚笨却长寿;中原地区四通八达,人的脸盘宽大,腮帮短,聪慧通达,善于理财。

再次,相当难能可贵的是,《淮南子》还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进行了推测,并隐约认识到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书中首先把生物区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又将动物分为胎生和卵生,人与兽属于前者,鸟、鱼、龟属于后者。

冰镜取火

《淮南万毕术》中载有用冰制作透镜及用其取火的方法:“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向其影,则生火。”这不仅记载了一项大胆的科学实验,而且在短短16字中,既写出了冰镜的制法,又写出了用什么材料做火媒和如何取火。

另外,《淮南子》中还有一些炼丹的知识,如炼丹常用的汞、铅、丹砂、曾青、砷、雄黄等物品的性状和变化:汞是由丹砂冶炼得来;曾青溶液与铁发生作用后,其中所含的铜就被置换出来;雄黄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可以杀虫;含砷矿物对人有毒,但可治蚕病等。这些知识的积累,为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认识,是中国最早的关于金属置换知识的记录,直接导致了古代中国重要的炼铜方法——胆铜法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