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1785500000011

第11章 日远日近与养生(5)

如何预防空调病:

◆使用空调必须注意通风,每天应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增气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且最好每两周清扫空调机一次。

◆从空调环境中外出,应当先在有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在身体适应后再到太阳光下活动;若长期在空调室内者,应该到户外活动,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空调室温和室外自然温度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度为宜,夜间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调,入睡时关闭空调更为安全,睡前在户外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空调病。

◆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时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风,这样降温太快,很容易发病。

◆严禁在室内抽烟。

◆应经常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这是由于经常出入空调环境、冷热突变,皮肤附着的细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内阻塞,引起感染化脓,故应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

◆使用消毒剂杀灭与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是增置除湿剂,防止细菌滋生。

◆是不要在静止的车内开放空调,以防汽车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车内而发生意外,即一氧化碳中毒。

◆是工作场所注意衣着,应达到空调环境中的保暖要求。

中医养生学认为预防空调病的产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使用空调一般均在夏季,根据“春夏养阳”的道理,夏日平素人们要注意对自己阳气的充实,如不要常吃冷饮,以免损伤肝胃阳气,人体所需营养物质没有来源;又如夏日过性生活,要有节,因为“房劳伤肾”,而肾为一身阳气之根。

第二,由于空调病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故平素要加强对自己肺脏的保健,中医学认为“悲忧伤肺”,所以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哪怕是遇到了不好克服的困难和遭遇了很大的不幸。

第三,由于空调病常致四肢不温,经络不通故常在空调房间呆的人应多吃一些能温通经脉的食物和药品,如桃仁、山楂、红花、红景天、当归丸等。

生姜对抗空调病

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果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者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将有助于驱寒解表,或者用姜汤(加点盐、醋)泡足亦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在空调房里呆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袭,特别是老人容易引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有空调的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姜能起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多喝凉茶注意日常保健

空调病多属于热病,日常保健的预防很重要。平时应多喝清凉饮料,如菊花茶、金银花茶、茶饼、绿豆汤、莲子木耳等。另外要多吃冬瓜、丝瓜类蔬菜和蛋、肉、牛奶等,少吃冷冻品,多食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冰箱里的食物开封超过一天的,最好别再食用。同时还要勤洗澡,尽量不要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保持室内通风顺畅,外出时要注意防晒。睡觉时空调不要开得太冷,以免引起中暑腹泻。贴心食疗方:

荷藿薏仁粥

荷藿薏仁粥是用鲜荷叶100克、藿香30克(干品,鲜藿香则用嫩茎叶50克),加水800毫升,煮沸后,小火再熬20分钟,滤去渣,取药液约500毫升;用此药液与薏苡仁100克煮成稀粥。早晚各吃1次。

荷叶既芳香化湿,又清热解暑,是夏日的解暑佳品。配藿香能增强芳香化湿的功效,其性味辛温,又能疏散外寒。薏苡仁健脾利湿,使暑湿从小便而去。现代研究,薏苡仁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适应能力的作用。所以本方对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房间,因适应力差而出现类似感冒风寒的症状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夏至:心静自然凉,饮食宜清淡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礼记》

6月21日前后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也就是阳极之至的意思。夏至正是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从夏至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因此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动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从夏至日起,我国气温开始进入最热的阶段。由于夏至后的天气局部地区对流强,降雨范围小,因此有“夏雨隔田坎”之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凡是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该时节的起居调养应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宜早睡早起。做到劳逸结合。每天可用温水洗澡,适当锻炼身体。夏至是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生于其下,即我们通常说的“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是一种阴阳气交的关键,从这一时节起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防暑主要注重两个方面: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同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等。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重要佳品。

如果要说夏至时令的新鲜蔬菜,当数丝瓜了。丝瓜不仅是夏季的一种营养蔬菜,还由于它具有美容护肤以及防治一些妇科疾病的功效,因此,丝瓜应成为女性夏季常吃的蔬菜。

中医认为,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尤其是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借助老丝瓜气能导引人体络通畅、气血通顺,这样,经血不畅自然就通顺。月经失调者可以将丝瓜子焙干,用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温黄酒冲后服用,每日2次;而月经过多者老丝瓜1个,烧灰存性,研末,每次9克,盐开水冲送,而如用黄酒冲服,还有催乳作用;痛经者可以取干丝瓜1个,水煎服,每日服2次。

丝瓜汁有“美容水”之誉。将生长的丝瓜藤割断,流出的液汁,用纱布蘸丝水涂搽脸或肌肤,能润肌防皱功效;也可以将丝瓜直接绞汁,调入适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也佳。子宫出血:把丝瓜络用火烧后剩下的称为丝瓜霜,研匀后备用。每次取3~6克,用盐汤或黄酒冲服,每日2次,对子宫出血或血崩十分有效。用丝瓜子或丝瓜叶炒黑研末,以盐水送服,也可治疗月经过多症。

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遁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

尽管吃大蒜对身体颇有裨益,但生吃过多也不利于健康。《本草从新》记载:“大蒜辛热有毒,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虚弱有热的人切勿沾唇。”吃大蒜过多会使有机组织在强烈刺激下受到损坏,引起急性胃炎,并对心脏病、肾炎等疾病产生副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引起维生素B2缺乏症,形成口角炎、舌炎等皮肤病。

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火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

这些民俗自然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不过这些比较有针对性,各个地区的饮食习惯都会有所不同。那么,从整体来说,夏至养生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最好多食酸味的利于表面皮肤,多食咸味以补心,多吃苦味以减心火。另外夏日炎炎,不宜多进食冷食,避免刺激脾胃,可以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身子。

炎热的夏天里,人们常常感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腻无味,此时,喝一碗清热解暑的“三豆汤”,能有效缓解上述不适。“三豆”是指绿豆、赤豆和黑大豆。

中医认为,它们既是食品,又是食疗中药。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辅治腹部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刮等,对夏天支呋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好的排毒消胂作用。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热、除烦的作用,也是夏令消暑清热的佳品。黑大豆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如果黑大豆在市场上买不到,可用薏苡仁代替。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不腻人,药性缓和,是一种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

而三豆汤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将以上三种豆(每种以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冷却后,即可连豆带汤一起食用。

延伸阅读:

夏日常见“内火”的防治

夏日炎炎,常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甚至便秘等情况,实际上体外的表现都是因为脏腑出现了毛病所致。炎热天气里最容易出现“内火”,即脏腑器官“上火”。

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用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来降火;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可服导赤散或牛黄清心丸以降火。

肺火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沙冬、麦冬泡茶饮。

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便,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可吃些有滋养胃阴作用的梨汁、甘蔗蜂蜜等。

肝火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口服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

而有肾火者常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五心烦躁、腰腿酸痛,可常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或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小暑:饮食适量,呵护肠胃

“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人,今则热气犹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7月7日左右为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此时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

此时,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应该平心静气,确保心脏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同时,饮食上也应注意顺护阳气,以养心脾。

小暑时节,正是刚进入伏天的开始,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退,饮食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宜,因为清淡易于消化,芳香刺激食欲。要多吃清淡可口的菜肴。如炒绿豆芽;其制法是选择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少许。然后把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教分钟,起锅时放人食盐、味精,装盘即可。其作用是清热解毒,治疗疮疡。

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夏天人们一定要吃上几块西瓜。

西瓜汁中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盐类(主要是钾盐),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成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含的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坏血症、治肾炎水肿等。特别是研究还表明,有烟酒嗜好和喜食盐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减少患食道癌的危险。

西瓜汁是良好的美容剂,常用新鲜的西瓜汁涂擦面部皮肤等处,具有增强皮肉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增添光彩的功效,事实证明,在每晚睡前,用西瓜皮内侧擦皮肤一次,时间5分钟,次日清晨再用清水洗净,这样用一段时间后,可获护肤美容之效。

西瓜尽管好处很多,但也必须讲究吃的方法。如不要吃的太多,因为一次食之太多,大量的水分到胃里会冲淡胃液,降低胃酸,造成消化不良。一些人还喜欢吃冰镇西瓜,但不能吃冰冷时间过长的西瓜,因为口腔内的唾液腺、舌部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会因冷刺激而几乎处于麻痹状态,以致难以品尝到西瓜的真正味道。但更重要的是伤脾胃,引起各种疾病。一般他说,西瓜放进冰箱里不要超过三小时,这样既不伤脾胃,又能品尝到西瓜的真正味道。

此外,吃西瓜时不要狼吞虎咽,以防咽下西瓜籽坠入气管,造成急性气管阻塞而危及生命。切西瓜用的刀和砧板要洗干净,揩干。西瓜切开后就吃,不宜存放,以防细菌生殖或被污染。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们容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中医认为,此时肝气已渐弱,脾脏正旺,饮食养生宜减苦增咸,少食肥腻,补肝助肾。进补要能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以与“夏长”之气相适应,符合夏季养“长”之机。人们应当多饮水,这是解除疲劳,缓解体内代谢的好办法。繁忙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降温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