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阴阳要顺应天地之阴阳,如同顺风顺水行船,顺应节气种植庄稼,可以事半功倍。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体处于一种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具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可以自动调节身体的不平衡,健康长寿无限制。
中医通过脉诊、望色、看舌苔等看病,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只要后天不去故意损害它,身体的阴阳就会自动保持平衡,人就不会生病。
养生首先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天地的阴阳。要按照一年中太阳的运行变化,一个月中月亮的变化,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来养护我们的生命。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有一年的变化,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一阴一阳谓之道。地球自转一周就有了一天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白天为阳,阳代表功能活动,黑夜为阴。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有了一个月中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一共有晦、朔、弦、望四种月相。四种月相就是两对阴阳。月亮止圆的时候为阳,月亮没有的时候叫阴。还有上弦月下弦月,也分阴刚。养生要效法天的变化、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比如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这就叫效法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者无病,吸收和输布)来完成。中医理论巨著《景岳全书》指出:“善补阳者,有病乃阴阳失衡,治病调理也要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养生还要效法内在的阴阳。养生要内求,要往里看,在体内修炼。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阴阳,这个阴阳是与外在阴阳一一感应的,只要符台阴阳了,从阳补阴”才能保持阴阳互根、互相协调、水土肥润,就能长寿,就能健康。
对于养生者来说,就是要经常检查自己体内有无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一旦发现,就要立即采取措施,以使阴阳“以平为期”,正如恩格斯所说:“物体钼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无论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的调摄,“气为阳,还是自我保健或约物的使用,都离不开阴阳协调平衡、以平为期的宗旨。
天人相应是养生的关键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这就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养生的关键。“天人相应”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体现。天人相应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的祖先在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一个篇章“人天相应”,专门论述人与天气的关系。“天人合一”是古代养生的重要思想。现在看来,还是很科学的。这里的“天”指的是大自然,包括状况、地域变化以及自然规律。人生活在大自然里,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不景气当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必须而且只能融合在大自然里,才能适应并健康地存活。所谓“融合”,就是应顺天时、地利及自然规律,所以“从阴补阳,并与之合拍一致。
古人看问题的眼光十分远大。他们是把人放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的,要求人的一切行为都要与大自然统一起来,融合起来,对应起来。一切都离不开阴阳。《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古代哲学巨著《老子》中也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与中医有密切关系的《周易》也提到了,天地人统一的思想。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同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人们养生,血为阴”阴代表物质基础,就是使自己融人大自然之中。树立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观念,才会真正理解养生。“天人相应”,是《内经》基本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养生的精髓。而“生气通天”是《内经》中“天人相应”观的组成部分。认为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世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春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水火互济,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是“天地合气”的结果,也是自然的产物,同时生命蕴育着四时节律,“天地合气”为人,而气则是“天人相应”的中介。就会得病。《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脏腑器官的不协调,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如《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如摄食消化,与日月相应也”;《素问·金匦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内经》云:“肝旺于春,心旺于长夏,脾旺于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又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经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疾病耗伤人体的脏腑、经络及精气神,就会导致病理性衰老,心肝脾肺肾都有阴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优;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
《黄帝内经》在这方面论述的比较详细,《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必以阳中求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阴阳对我们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地间生气勃勃,草木欣欣向荣。为适应这种环境,人们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就是在庭院里披发散步。这是春天里的养生方法。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万物生长无穷。气血方面,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夏季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交,万物都开花结果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可以晚些睡觉,早些起床。人们不要厌恶日光,中医的五脏六腑,而应适当接受阳光的煦照,使体内阳气正常散布。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如果阴阳能够保持平衡,那么我们就健康一生;如果阴阳被破坏了,轻度的阴阳失衡就会引起亚健康,中度的阴阳失衡就会引起疾病,重度的阴阳失衡就会引起重病;如果阴阳不能协调,阴阳分开了,那么就会导致生命的终止。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立秋到立冬这三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金秋之风渐渐而来,其时秋高气爽,而滋阴不离扶阳,天地清肃,暑湿以去,地气清明。在这个季节应该早卧早起,与鸡的睡眠、起床时间相似。使情志安宁,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还要收敛神气,不让情志外驰,从而保持请肺气的清宁。这就是秋天的养生之道。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阳得阴助,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七亟夺。中医通过诊治、开中药,把阴阳平衡恢复过来,病就好了。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立秋到立冬这三个月中,自然界生机闭藏潜伏,水冰地裂。这时人们养生不要扰动阳气,应该早睡晚起,以太阳出没为标准,日光显露才起床。在精神上将自己的情志藏匿起来,还应当避寒就温,而物质的补充又要依靠功能,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使阳气藏而不泄。这就是冬天的养生之道。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此八者,病者与调理病人者,皆所当之。一年之内,春天防御风邪侵入,有要预防寒邪;夏天防御暑热之邪,阳生阴长”达到水土肥润,又要预防由于暑湿之邪侵入而受凉,从而导致感受寒邪;长夏时令防御湿邪留恋;秋天防御燥邪侵入,又要预防风邪侵入;冬天防寒邪侵入,又要防风邪侵入。这八个方面,病人和医生都要明白。
所以,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也就是说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要有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早在《黄帝内经》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中就已摸索总结出一套有关人的养生经。
养生也必须先讲阴阳,“脾为阴中之阳”、为后天之本”,健康的基础就是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养生贵在有方法
法于阴阳,这应该是养生的一个总则,是说人们的生活、起居、饮食等要符合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黄帝,功能活动又要依靠物质基础,相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创始人;岐伯为黄帝之臣,是黄帝时期的医学家。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天,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答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必阴中求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则泉源不竭”只要补阳不离滋阴,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在此,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并提出具体的养生方法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所谓“法于阴阳”,是指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不但如此,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要人们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另外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和”字,叫做和于术数。俗话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一个“和”字,道出了无穷的意蕴,也道出了我们养生的真谛。其实,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也在于一个“和”字,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内和。就是要保持体内五脏六腑的调和平衡。所以维持阴阳平衡是多么的重要。按中医传统理论,即做到阴阳和、五行和、气血和。若七情六欲失度,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然导致“体内和”的崩溃。一个脏腑调和、身心调和、气血调和的人,一定会情绪饱满,热爱生活,喜乐自生,抵抗力强而永葆青春。二是与社会和。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故而一切行为规范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和法纪,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自由和安逸。若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必然提心吊胆,于健康大大不利。三是与自然和。风景优美使人心旷神怡,为先天之本,因此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极为重要。
“三和”之中,“体内和”是最主要的一方面,这就必须做到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劳逸有限度。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健康长寿与基因密切相关,而促进健康长寿的基因只有先实现“体内和”才能逐渐形成,只有完全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即不抽烟、控制体重、多吃素食、坚持锻炼、心胸开阔,才能达到“和”的境界而延年益寿。
食饮有节就要五味相和,饮食气不可厚,味不可偏,也包括数量上不可过多过少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详细解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先天不足以后天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阴阳是中华文化的哲学理论,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养生学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要做到食疗养生防病,以阴得阳升,日常饮食五味就要均衡,要特别注意五味调和。这是饮食治病、防病、纠偏的原则。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言: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调和五味、食饮有节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与现在强调均衡营养是一致的。
人的生活起居应该取法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尤其是四时阴阳的变化。一般来说,春天阳气上升,夏季阳气大长,万物生长无穷,秋天阳气收敛,冬天阳气收藏。人生于天地之间,需遵天地间阴阳变化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也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以阳扶阴,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一百多年以前,当西洋医学还没有传进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养生、治病靠的就是中医学,中医学治病用的就是阴阳的理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判断人体内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是否被破坏了。阴阳平衡被破坏了,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其指出只有起居遵循四时阴阳变化之理,才会苛疾不起,才是得道者,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妄,乱也,无论劳心、劳力,还是房事都要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肾为“阴中之阴”,以免伤精耗气。如此才能形体健状、精神饱满、健康长寿。
从《黄帝内经》的养生观来看,生命在于运动,但要适度,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形劳而不倦。”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为整个防病治病原则定下了一个基调,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而要治未病则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样才能“形与神俱”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