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792200000016

第16章 笃行慢做,命运靠自己(2)

即使是佛祖,也不能施舍给他人一双奋飞的翅膀,因为这双“翅膀”只能是自己历尽磨难之后才会变得坚实、成熟,带着人们飞向未来的天空。

人生也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拯救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自己。如果我们能正视自己,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认清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而不是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自我沉沦,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千劫万难成就菩提

富楼那尊者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他听说输卢那国民风凶悍,人民没有信仰,于是便发心想去那里弘法。行前佛陀问他:“那里人民顽劣,你为何去冒险?”

富楼那尊者说:“如果我不去谁去呢?越是危险的地方我越应去。”

“如果那里人的骂你呢?”

“他们只是骂我,并未打我。”

“如果他们打你呢?”

“他们只是打我,并未杀我。”

“如果有人杀你呢?”

“那便将身献于众身。”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大仁与大勇,富楼那尊者感化了输卢那国民众。

千劫万难对修道之人而言正好是成就菩提的逆增上缘。俗世中人对现有的东西不忍放弃,对舒适安稳的生活恋恋不舍,但是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给自己一个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

心有清泉,沙也成水

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上,尘缘法师带领着几位弟子在那里负重跋涉。阳光很强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而口渴如焚的尘缘法师和弟子们早已经没有了水。

水是尘缘法师他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目标。

这时候,尘缘法师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那水壶在随行的和尚们手里依次传递开来,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幸福和喜悦在每个弟子近乎绝望的脸上弥漫开来。

终于,这帮人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壶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支撑的水。

于是,尘缘法师拧开壶盖,流出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

尘缘法师随即对众弟子们说:“在沙漠里,干枯的沙子有时候可以是清冽的水,只要你的心里驻扎着拥有清泉的信念。”

一个人身处顺境固然好,它可以让你毫不费力地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但如果一个人处于逆境之中该怎么办呢?只要秉持着信念继续前进,一定能到达阳光地带。正如大多数成功者所坚信的那样:“我知道我不是境遇的牺牲者,而是它们的主人。”

人生的沉浮,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只要保持谦虚的态度,积极进取,向前迈进,你的人生就没有败局。

机遇对每个人都公平

一天,佛陀独自坐在这井边。佛陀身旁的那口井,可不是一口普通的井,那是一座地狱,一座真正的地狱。那儿没有水,那儿是一片火海,是一片永不止息的火海。有许许多多看来密密麻麻的人在那儿呼救,在那儿呻吟。

有一个粗脖子、大块头、高嗓门的人叫得最响,他圆睁着两只眼,胡乱地踩在别人头上、身上,向佛陀喊道:“救苦救难的佛陀,大慈大悲的救世主,快救救我吧,我好苦啊!你是善解人意的,不要丢我而去。救救我吧!”

佛陀一看,便认出这人是人世间作恶多端的乾达多。由于他杀人放火,好事不做,坏事做尽,死后才堕入这地狱的。

“你这个乾达多啊,你倒叫我如何救你啊……噢,我想起来了,有一天,你走在路上,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你突发恻隐之心:‘这蜘蛛虽然是个小生命,我又何必把它踩死呢?’于是提起脚跨过蜘蛛,算是救了蜘蛛一命。这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善事,也许你还有这一丝善念吧。就用这小蜘蛛的力量救你出苦海吧!”

一条又细又长但却银光闪闪的蜘蛛丝从地狱上空唯一的亮光小洞中垂了下来。乾达多如同身陷大海突见救船一般,抓住蜘蛛丝就奋力向上爬。为脱离这黑暗地狱的痛苦,乾达多不遗余力地向上爬,他突然觉得蜘蛛丝摇晃得非常厉害。他回头一看,有无数的地狱中的人也抓住蜘蛛丝跟着他向上爬。

他大声嚷道:“混蛋,你们这些混蛋!这根蜘蛛丝是我的,是我的善业果报。你们再爬,蜘蛛丝就会断的,不准你们爬,快滚下去!你们这些混蛋,坏蛋,无赖!想沾我的光,休想!”

可是,无论乾达多怎样大声喊叫,他的下边仍然有黑压压的人群在争抢着蜘蛛丝向上爬。那一张张紧张得像要爆炸了的脸,是那么的丑恶、绝望、痛苦和深沉的愚昧,在人间,他们是不问他人死活,只顾自己;现在落在这地狱里,仍然是不管他人,只顾自己。这种人愚昧之极,简直不可救药。

“你们这些可恶的东西,统统给我滚下去……”乾达多一面大叫着,一面从腰间拿出刀子,“嗖”的一声将他脚下的蜘蛛丝割断。

随着人们纷纷跌落,只听到一片绝望的哀号……乾达多看得好高兴,他独自嘻嘻地笑。然而,这时,蜘蛛丝断了,乾达多呀呀地叫着跌落了下去,狠狠地砸在他的地狱同胞们身上。

“救命啊!救救我啊!我的命好苦啊!发发慈悲啊!”乾达多的声音依然在叫,依然叫得最响。

佛陀离开了那口井。

不能与人分享机遇,也会因此使自己丧失机遇。每个人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一定的机遇。大凡成功者的道路,也或多或少蕴涵着一定的机遇。但很多人抓不住机会,任由它来了又溜走。这样的情形让人感到遗憾。其实,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此不要因为为了防止别人抓住生存机遇而打压他人,最终很可能也会害得自己丧失了前程。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天,一个农民的驴子掉进了枯井里。那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钟头,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出来。最后,他断然认定: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太大的精力去救驴子。

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忙填井。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子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哀鸣。不一会儿,令大家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农民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做了出人意料的处理:迅速地把土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纵身跳了上来,快步跑开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在现实世界,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像这头驴子一样,在一口注定要给他带来苦难的井里挣扎。有的人被埋葬了,实际上,机会就像那一锹锹的土,有人就抓住了它,经过一番努力,求得了新生,而大多数人却在那里等待死亡。

生命的战场不是没有同盟,只是这些盟友只能做我们精神上的“啦啦队”,给你加油,让你自信,而一切赛程却还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不能完全依赖别人。许多从艰苦的环境中奋斗出来的人,他们并不比我们拥有更多的天赋,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是因为他们能够战胜自己、坚强独立。即使我们最终没能到达彼岸,但只要我们努力了,用自己的力量征服痛苦,渡过难关,也能体会到一种快乐。

以史为鉴,可知未来

相传,在一片深山密林中,一座“仙人居”位于山巅。一日,一位年轻人风尘仆仆,从很远的地方来求见“仙人居”的圣人,想拜他为师,修得正果。年轻人进了深山,走啊走,走了很久,犯难了,路的前方有三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轻人不知道哪一条路能够通向山顶。

忽然,年轻人看见路旁一个老和尚在小憩,于是走上前去,轻声唤醒老和尚,询问通向山顶的路。老和尚睡眼蒙眬地嘟哝了一句“左边”,便又睡过去了。年轻人便从左边那条小路往山顶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树林中,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见老和尚还在睡觉,年轻人又上前问路,老和尚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说了一句“左边”,便又不理他了。年轻人正要分辩,转念一想,也许老和尚是从下山角度来讲的“左边”。于是,他又沿右边那条路往山上走去。走啊走,走了很久,眼前的路又消失了,只剩一片树林。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

回到三岔路口,见老和尚又睡过去了,年轻人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上前推了推老和尚,把他叫醒,问道:“你一大把年纪了,何苦来骗我,左边的路我走了,右边的路我也走了,都不能通向山顶,到底哪条路可以去山顶?”老和尚笑眯眯地回答:“左边的路不通,右边的路不通,你说哪条路通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年轻人这才明白过来,应该走中间那条路。但他总想不明白老和尚为什么总说“左边”。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年轻人来到了“仙人居”。他虔诚地跪下磕头,圣人笑眯眯地看着他,原来圣人就是三岔路口的那位老和尚。

这个故事简单却内涵丰富,以前经历的事情要作为现在行事的指南,以过去为镜子,照出成败得失,不能混混沌沌、糊糊涂涂地度过一生。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一句便道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看到过去的得失,规划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