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江传
1830700000013

第13章

系维我祖溯炎农,禹州稷谷,大国奋为雄。遐迩被泽,敷崇殷中。民国福利,粮食是先锋。大造生产,川人果腹庆丰年,足食足兵齐推重。青城八百里,都江十七县,维王建奇功!1950年清明节,新中国建国后首次开水典礼,由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任李井泉主持庆典,奏乐鸣炮,剪彩放水,一切如仪。1957年以后,都江堰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可以随时开启闭合,都江堰内江不再断流,以往刀劈杩槎的放水仪式也不再举行了。从文化的层面来说,可能也和中国几十年来的“破除迷信”有关。我在踏访都江堰时,当地的老人均以此为憾,他们说:“啥子叫迷信?对岷江你能不迷信吗?对都江堪你能不迷信吗?没有水,什么也谈不上。有了这堰堰,才有天府之国。水土是啥子,水土是根本!”1990年,都江堰恢复传统的开水节,兼有清明艺术节和灯会,水的主题水的旋律回荡在岷江的波涛之上。

都江堰西南16公里处的青城山本名清城山,唐开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去水旁为青城山。大概是因为满山青翠、林木幽深,诸峰环绕之下又状若城郭而得名。又据传说,黄帝曾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丈人山”。东汉时,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山中修炼,道家便称青城山为“第五洞天”。明清以降,青城山香火最盛时,有道观和景点百处,杜甫在《丈人山》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四川人酷爱巴蜀的山山水水,他们会用极富想像力和夸张的方言、语调告诉你:哦眉向佛,青城得道,峨眉向佛时可见天下之秀,青城得道后心怀天下之幽,先上蛾眉还是先去青城,大路小路你慢点儿走。

都江堰水系如同一张错落有致的水网,彭山县江口镇则是水网的一个结扣。内江、外江之水在这里汇合,岷江继续以其清澈的浪潮南下,浸润两岸沃土。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里就在岷江西岸的眉山县。三苏故居在眉山县城的西南角,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改建为三苏祠,明末颓败,清康熙四年重修再造。有三苏塑像、三苏著作的各种版本及手迹碑帖。祠内有茶室,可饮盖碗香茶。祠中翠竹夹道娟秀清新,会使人想起东坡名句:不可居无竹。

岷江过嘉州小三峡一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一至乐山接纳大渡河、青衣江。青衣江古称平羌江,因为24岁的青年李白买舟而过信手写下的《峨眉山月歌》而脍炙人口,诗云: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位于乐山市西30多公里,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游客通常所指的是哦眉山之大蛾山,其实它由大蛾、二哦、三峨、四峨四座大山组成。“蛾眉”之名最早见于左思《蜀都赋》’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去成都千里,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娥眉焉。”这是说,大峨、二哦相对而出,千娇百媚如美女的一对修长的眉毛,山因而得名。也有人这样解释:蛾者言其高峻,眉者喻其秀色。峨眉山在东汉时便有道教活动,晋初佛教上山,唐宋时两教并存。至明代中叶后,佛教日盛而道教衰落。到明清两代,峨嵋山佛教达到鼎盛,大小寺院近百座,如报国寺、伏虎寺、千佛禅院、洗象池、哦眉金顶等。金顶为蛾眉最高峰,海拔3099米,400多年前建有华藏寺,铜瓦铺顶,金光闪烁,故有金顶之谓,1890年失之火灾。今日游人上金顶是为了看“佛光”,时在午后,天空晴朗,从金顶绝处俯望,但见五彩光环浮出云际,庄严祥和之气自天而降。虽然科学有明白的解释,说这是阳光透过空间尘粒、水气所折射而出的自然现象,但不少香客仍坚持认为此乃佛祖显灵、佛光普照,手之舞之,欣然下山。

岷江滔滔流去。

当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岷江岸畔漫步,湿润的空气充满心灵时,一种神圣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岷江是带着宗教的气息流向远方的。我们当然不能说岷江创造了宗教,但假如允许我大胆放言,那么我要说:

所有的宗教都是从水的习性和精神中得到启不的。

源远流长的江河境界本身就是宗教的,充满着宗教的况味。

人类对江河流水的关爱以及对洪涝干旱的惧怕,都可以生出宗教情节。

因而,一条大江也是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宗教在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光彩。

乐山大佛在岷江东岸的凌云山西壁,栖鸾峰断崖处凿成一尊弥勒造像,因而又称凌云大佛。查嘉州地方志,大佛为唐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由和尚海通创建。初衷是凌云山前江水滚滚,樯倾楫摧者有之,水患常常殃及民生。海通和尚倡仪凿山造佛以为镇水之宝,苦于经费无着,便奔走大江南北到处化缘,居然化得不少银子。回乐山,筹建凿山时,却有贪官将海通传到堂上令其交出银子。海通和尚先是不发一语,再伸出双手自己把两只眼珠从眼睛里抠出,血淋淋地置于盘中,说:双目奉上,银子要修大佛。从此,贪官不敢染指。凿山造像还未完工,海通辞世,诗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续海通未竟之业,于唐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完成,前后斧凿90年。大佛头部与山顶等高,背靠陡岩,脚下江流,以微笑、慈祥泰然面对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后的汹涌澎湃。

大佛通高71米。其中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8米,眼睛长3.3米,鼻长5.6米,耳长7米,头上共有发髻1200个,耳孔可并立2人,头顶能置一大圆桌,脚背上可容100人坐而论道,堪称世界上石刻佛像的最大者,真个是:山为一尊佛,佛乃一座山。大佛凿成后通身彩绘,并建有13层楼阁,名大像阁,宋时称天宁阁,毁于明末战火,而大佛无恙。大佛身后,古人还建有一套缜密的排水体系,使之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而依然强健生动。1986年,我国测绘专家对大佛作精确测量,测得从头到脚高58.7米,较之通高乐山大佛矮了12.3米,不过文物界认为,乐山大佛整个坐像的高度应包括现已不复存在的莲花宝座在内。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岷江骄子古城成都。

四川是一个由群山包围的盆地,惟盆地西北有一片约8000平方公里的平川,这就是中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最为富庶的川西平原,也叫成都平原。因有岷江之水溉浸,这个平原这一条大江便孕育了成都这座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蜀人便在这里开垦种植,并出现了最早的城邑,成都是蜀国的都城。《太平寰宇记》记载了成都何以得名:“……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水经注》则写道:“江水又东,经成都县。县以汉武帝元鼎二年立。”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国,设蜀郡。公元前311年,张仪在蜀国旧城的基础上,按照秦都咸阳的格式造城周12里、城高7丈的“张仪城”。相传筑城的城墙屡立屡倒,忽有神龟从江中爬出,缓缓而行,其迹可寻,于是沿神龟之路掘土夯基,城墙便岿岿而立,成都一张仪城一一亦称龟城。城分东西,东为大城,蜀郡太守官衙所在地;西为少城,有盐铁机构,为商业居民区。

后来,李冰修都江堰,又“穿二江成都之中”。考古资料证实,早在商周时代,成都的西南边缘就有河流且能航船。司马迁笔下的“穿”字实乃穿凿疏浚开流之意,而不是平地插锹。李冰疏导成都郫、检二江,又建七星桥,按北斗七星的布局建造,并以七星名之。秦汉间流行数字与阴阳五行、方位家国的气运相联结,扬雄在《太玄》中说:“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二与七为朋,居南;三与八成友,居东;四与九同道,居西;五与十共守,居中。”李冰疏二江而造七桥,正是“二与七为朋,居南”的具体表现。

二江既通,七桥落成,更有都江堰水口宝瓶口的清水常流,蜀地果然兴旺,天下太平,民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