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江传
1830700000014

第14章

二江流经成都,在风水学中还有为成都通气的意义。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侧,近地面多逆温层,不利于空气向上扩散,秦汉以后的天气状况,据典籍实录,便是阴天多、云雾多、湿度大、风速小、日照少。此种境况下,成都二江畅通流水荡漾,江河的通气散污功能便愈加显得重要。蜀地风水学、风水师对水的至关重要性的认识,远胜于山和风。简略言之,便是:

眼中见水,心里有水,敬之畏之,珍之惜之。水气充盈,地气茂盛,有水之时,有福之年。

现代人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蜀地风水学中的建筑,却常常以想象中的江河之水为载体,充满着水感、流动感、柔顺感、鲜活感,再与近处的二江稍远处的岷江相连结,给人以流水家园、生生不息之感。成都少城街道布局便是一例:街道是鱼脊骨形,长顺街纵贯全城为鱼脊,将军衙门乃鱼头,两侧胡同为鱼刺。整副鱼骨架南临金河,丰水养鱼也。长顺街的走向与成都一年中的主要风向一致,顺风通气。这一切均可概括为孟子的一句话:

虽有智慧,乘势利导。

自此,成都平原吮吸着岷江甘泉,成为沃野千里。而成都自公元前311年张仪筑城以来,其名称与城址均无变化,这在中国城市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风气流传,风水常存。

西汉时,成都有城门18座,最著名的是少城西门宣明门。据说张仪沿神龟之路筑城时,城势少偏,故作门楼以定南北而匡方位,高百尺,人称张仪楼,屹立至唐朝。岑参游蜀地,诗以记之:“传是秦时楼,岿岿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常不改。”东汉时,城南建有锦官城和车官城,分营丝绸织造及车器制作,织锦作坊和工匠驻地造有围墙类似城堡,又称锦官城,流经城南的府河也被时人称作锦江。因蜀锦华美,远销中原,成都也就被称为锦官城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至于车官城的车器制作,大约不是蜀人之所长,技术含量不足名不见经传,后来连车官城的名字一起,均由锦官城取而代之了。

唐朝时,成都在中国巳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有运河之利的扬州外,其他城市很难与之匹敌。李白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人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百及此间无。”杜甫有“城中十万户”之句,其时成都人口约为58万之众,城市人口占成都全府16个县的70%。

成都七桥中最著名的是万里桥一今南门大桥,是古时乘舟东航的起点,从桥下扬帆可至江陵、安庆、金陵、扬州。三国时费祎出使东吴,诸葛亮在桥上饯行,费祎举杯叹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由此得名。

唐代女诗人薛涛家住万里桥附近,她自制红色诗笺,称“万里桥畔女校书”。明初,有人取城东南玉女津一今望江公园一之水仿制薛涛笺,后人遂把玉女津当做薛涛汲水制笺旧迹,谓之“薛涛井”,井边还有清康熙三年所刻的“薛涛井”石碑。

这就是后人诉说历史的困难,因为历史是最雍容大度者,历史并不到场,历史决不会和你争论。

惟其如此,历史可敬而可畏。

位于成都西南郊的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为武乡侯,死后追封忠武侯,故名。诸葛亮为振兴蜀汉曾六出祁山,奈何大势所趋,天不遂人,应了他自己所言,空怀神机妙算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朝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日,朔风凜冽中,杜甫避安史之乱到成都,客居四年,在西郊浣花溪畔造了一座草堂,清贫惨淡,咬文嚼字。杜甫流传至今的1400多首诗中,有247首是在浣花溪畔写下的。有怀古之作如《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已成失意者的绝唱。而以自己之贫念及天下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杜甫到成都两年后,浣花溪畔草堂当是刚落成不久,忽遇秋风秋雨。实为万古不朽之作,录于后: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纪念杜甫,在草堂旧址重造茅屋,北宋元丰年间又改建为工部祠堂。今为草堂公园。

江水又东……

这个有人类生命在其中的世界的惟一边界,是河流,它彰显生命并且奔赴海洋。

我们都是边界上的子民,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边界,足够阔大但并非无边无际,当河流消失它也将随之消失。

远古根节们已经看见长江了。

我们还看见了什么呢?

当岷江及两岸山野成为大地风景,使早先涉足的人群觉得是好的、美的,便流连忘返觅穴而居。后来又曾经被淹没,洪水汹涌之下有的丧生有的逃到了山上,这就有了家园的适当的高度及距离、位置的选择。同时也会生出对江水的思考,心怀敬畏并设法使之安澜,借助神的威望和力量,也有人的奉献。人与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出现,物质和精神的创造也在愉悦及灾难中产生。

开始是震撼,然后是想像,接下来便是表述。最初的语言完全代表心灵,后来的文字渐渐成为符号。

口头文化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大大小小的民族曾经拥有过的最灿烂的文化,那时语言和表情都是对着天空开放的天真烂漫的花朵,沟通及心灵的碰撞简练而率真。最伟大及最细微的创造是由大自然完成并不断进行的,充满了启迪。比如声音,我们的先人多么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在这之前应该是先听见了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得到启迪,为之震撼,风声雨声雷声涛声都是震聋发聩的,然后才有了哭和笑之间的惊讶、感叹、颂扬和简单的叙述。人在大地之上的山水架构中辛勤劳作而又诗意地居住,盖一座小房,筑一条小路,造一架小桥,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风水龙脉。

那时的人为生命而活着,不是为财富而活着,为生命而颂扬,不是为财富而颂扬。颂扬天、地、神,中国的众神之中又有善恶之分,这就有了人与神的争斗,大体围绕着水。我们可以想见,在遥远又遥远的史前年代,口头流布并递代相传的华夏历史中,相当一部分都跟江河水有关,即治水和治水的英雄,治水即治国的千年古训由此萌芽。

洪荒年代的信息至今仍是鲜活的:看大地之上的江河海洋,便是读人类历史的兴兴衰衰。

是的,一条大江流淌着足以滋养这一片大地,以及这一片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的滔滔流水。如果历史在开始时便是干渴的,中华民族能够维系到现在吗?因为长江、黄河,当我们回首湮远时,才可以自豪地说:历史并不是废墟的代名词,它有湿润感,因此我们这些已经在困境中的现代人的灵魂,仍然不至于太粗糖,偶尔还能生出灵感来。除了把心灵浸泡在历史中以外,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思想的源头活水呢?

就是这样,长江在大地规定的地形地貌上,有时艰难地弯曲着,有时简单地勾勒着。凡是它流过的地域便有了连接,使那里小道纵横,会有原始森林和各种洞穴,偶尔还会有岩画。长江是一个伟大的先行者和召集者,火光、炊烟与生物多样性均会随之而来。

集合着所有生存之物。

这个有人类生命在其中的世界的惟一边界,是河流,它彰显生命并且奔赴海洋。

我们都是边界上的子民,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边界,足够阔大但并非无边无际。当河流消失它也将随之消失。

这个生命的边界,同样也是文化的边界。

寻访巴蜀源流,神话与传说带着湿漉漉的气息扑面而来。为它的优美和想像力感动时,人们也都忧虑着这些民间文化的失传,实际上已经很少有人去关注它们的存在了,美好的一切都在飘逝而去。

那是长江催生的,附丽于长江的,有着浓浓水土气息的文化瑰宝啊!我曾在青城山下的潇潇雨夜有幸倾听,现实录于后:

传说之一:神龟息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