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茶者圣:吴觉农传
1832600000024

第24章 茶叶研究所(2)

吴觉农这番话,从大道理上说也是对青年人十分有益的,而在事实上也是有所指的。在1938和1939这两年里,由吴觉农牵头办理茶叶统制之事时,几千万元的款子从他手里过,他是小心翼翼,从不出一点差错。而且无论官办私办,态度一致,绝对地循规蹈矩,划一不二,所以当时的茶业界对吴觉农领导下的收购工作是相当满意的。等到孔详熙插手将茶叶统购这一块接手过去之后,一切就两样了。价格也因为而定,运输费用也不讲节制,结果从1940年到1942年之间,已花了二三亿元的钱。吴觉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那些掌权的人,却蛮不在乎,而且看着吴觉农他们这些学农的知识分子,不但书生气,而且小气,根本做不到一块讨论问题,更不要说是一起积极合作了。

说到气量问题,吴觉农话锋一转,说道:过去我们的工作态度自然也值得人家称赞的,尤其是商人们。他们见我们不要钱,不怕死,真是了不起,有几千万元的钱,经过我们手里,商人送你十万,二十万是便当的,但我们总是公平交易,一丝不苟,所以一般都说我们康洁。这是一种美德,当然应该保持。同时我们对抗战的热情,不怕难,不畏死的精神,也为人所信仰,我们有二三十年的经验学识,所谓“有恒为成功之本”,我们仍应照过去一贯方针替社会国家努力做事,所以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

吴觉农那天的演讲几乎影响了座下许多青年茶人的一生。许多人后来回忆起来,都会说起当年吴觉农对他们共勉的几条工作态度:一是工作有态度要“公而忘私”。吴觉农承认在这个问题上他是在日本是受到了青年会服务的精神,那就是工作的态度情绪,可谓是极尽耶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同时吴觉农也认为自己在这一条上受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助人者人恒助之”,所以只到现在吴觉农依然相信公私分明和公而忘私的道理。

二是工作的态度要“动静兼顾”。说到这一条,吴觉农就拿自己做了例子,他说他的性情是比较好动的,所以并不认为一味的静就是好事,而应该是动静兼顾才最好。吴觉农说:去找事情来做是动的,坐着好好做是静的。动而不静,工作不易有成绩,静而不动,工作不易有进展。所以我主张以冷静的头脑处理一切事,以活泼的自动的精神去争取工作。

说到这里,他突然提高声音,目光向门外那条小路望去,说:我还要补充一点,做事情,有时候非得要当夜赶好不可,或者非得在预定时间赶好不可。我们做农业的人容易迂缓,所以要实行突击,提倡动,来补足我们的缺点,例如这里的除草工作。大家看外面的这几条路是不是草长得太长了,我们便非要赶做一下子才能把它除完啊。

三是工作的态度要“即知即行”。吴觉农在这一条里再次称赞了孔夫子,他说:孔老夫子的人生哲学是最有功夫的,他主张“再思可矣”,反对“三思而后行”,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说,国父孙中山先生鉴于革命党人对于做事的推诿畏缩,提倡“行易知难”的学说,这都是叫我们“做”。

吴觉农再一次现身说话,对年轻人语重心长地举例说:我在这一二年,常劝朋友们一句话,“不要怕错”。不怕要错,只怕不做。因为我们学农的往往做事情考虑太周到,结果把事情给搁了起来。我们也不要怕费钱。该花钱的地方还得花,不要可惜。

四是工作的态度要“替人着想”。吴觉农的这个观点是中西结合。中国传统的“忠”“恕”之学,孔夫子的人生哲学,也就是“忠恕而已矣”。西是卡乃基处世哲学里第一章的“替人着想”。吴觉农自己在工作中便是十分注意与人打交道的学问的,他这里其实讲的是一个如何团结人的问题。

最后一条,吴觉农讲到了必须时时训练自己。这一条其实讲的是如何继续学习,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他在这里由衷地赞美了他的同事们,说:比如这里谢先生的道德学问,叶先生的努力克已,叶元鼎先生挖沟挑泥,自己做生产工作的勤奋情形,连所外的人都看得佩服不已。吴觉农针对座下年轻人中不少人并没有什么高学历,举了日本人田边贡的例子说:日本的茶人田边贡,他是中学的毕业生,因为能自己努力,在日本学界,竟很有地位。所以我们决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小职员,便认为没有前途。吴觉农说到里,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我在三十岁之前是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吃力的,各位都是年青人,精力也一定很好,所以要及时努力。晚上油灯不够,可以几个人拼在一起读书。早晨也要起得早,时刻训练自己,训练体格,就可以做出成绩来。

吴觉农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到中西哲学家,小到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如何在灯下读书,他依然觉得还不够集中,最后他又提出了几条口号,这些口号,座下的年轻的茶人们个个都铭记在心,作为茶人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吴觉农谈到了做事与做人的最人合乎理想的几个口号:一是要每人养成科学家的头脑,什么问题要科学化,这在我们,似乎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是要有宗教家的博爱;

第三是要有哲学家的修养,要有高尚的道德,而且做到大公无私;

第四是要有艺术家的手法,无论处理事物,待人接物都要有技巧。

第五要有革命家的勇敢,争取动的精神;

第六是要有对自然科学、文艺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能力。单凭技术,在这个社会上工作是不行的,因为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无论处理何事,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

转眼间,1943年的春天就到来了,吴觉农对武夷山的名枞和岩茶做了非常祥实的调查,他走遍了武夷山的三十三峰九十九岩,走过了九曲溪、星村,桐木关等处,作了多次考察之后,写出了《武夷山茶区计划书》,详述了武夷山茶区的地貌、气候、土质、产品,以及茶业的兴衰状况,提出了武夷山茶区整理的目标和实施办法,此外,他还提出了在该茶区修建名胜古迹,招徕游客,发展旅游事业的建议。

这些思路和理念,从当时来看,是很超前的,就是从今天这个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新鲜和富有创意的。吴觉农的那与时俱进的茶人精神,可以说,在武夷山的那几年,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也是在武夷山下,吴觉农接交了一群当地的茶人朋友,当时经营茶叶的江润梅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吴觉农的。起初是吴觉农委托江润梅办理桐木关的茶叶收购。当时正处在国难当头、日军占领大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时候,茶叶销售十分困难,茶农生活困苦,茶山也都遭荒芜。江润梅向吴觉农反映了这些情况。吴觉农听后,语重心长地对江润梅说:“日本鬼子一定会被我们赶出中国,而且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们茶农一定要有这样的眼光,要多给茶农作宣传,更新和培育茶树,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

吴觉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他出面为茶农向银行借到了一笔贷款,扶助茶农开垦茶山和投资制茶,还派研究所技术人员教农民怎样科学种茶、制茶。通过这些活动,江润梅和吴觉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吴觉农在关注茶叶的时候,从来没有忘记共产党交给他的一件大事,要把吴大琨从集中营里解救出来。他到了东南之后,首先是四处打听吴大琨的下落,后来通过孙晓村,才知道集中营移至到了福建建阳的徐市镇,终于接上了头。一开始只是物质层面上得到了一些接济,使吴大琨能够在狱中与难友们共享援助。而到了1942年,经过吴觉农的多方斡旋,又加上两人恰好同姓,吴觉农就对外声称吴大琨是他的侄儿。吴觉农和孙晓村又利用第三战区高级参议的上层关系,终于得到了顾祝同的批准,把吴大琨从狱中保释了出来。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吴觉农决定亲自去接吴大琨。这在当时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从祟安到建阳当时虽然还通着汽车,但从建阳到徐市的二十几里山路,是只能步行的。吴觉农为了保释吴大琨,来回走了四十多里山路,当他进入监狱时,首先听到的就是革命志士们悲壮的抗日歌声,吴觉农不觉潸然泪下,恨不得打碎牢笼,把所有的爱国青年都救出来。但他此时只能救一个人,总算是把吴大琨救了出来。

帮人帮到底,吴大琨出狱,夫妻团圆,吴觉农又介绍吴大琨到当时的建阳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吴大琨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大学教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