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上处世非常道
183400000101

第101章

第三卷第一章第2节乘虚而入,毫不费力取人成果

智慧行囊:能攻而装作不能攻;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他;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他;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他;对于易怒的敌人,要想办法激怒他;对于鄙视己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见空就入,扰乱敌心,让敌人自乱阵脚,才可以气定神闲地从中渔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很多人人都懂,因此,人们会尽量避免自己变成“鹬”、“蚌”的任何一种,所以若想获得“渔翁之利”,恐怕就需要我们动动脑筋了。

两只狸猫发现了一块食物,双方争执不下,均说食物是自己先发现的,互不相让。过路的狐狸停住了脚,用两只闪亮的眼睛看了看,走到狸猫中间说:“你们在吵什么?”

狸猫将事情告诉了狐狸,狐狸点头说:“既然如此,你们不如把食物平均分配,这样比较公平,你们去拿秤来吧。”于是狸猫将秤拿过来。

狐狸将食物分成两半,然后用秤称了起来。左边重一点,它就把左边咬下一小口,可是右边又重了,它就咬下右边的一小口。两只狸猫睁着眼睛看着秤上的食物变成了豆粒般大小,狐狸一口把东西吃掉了。

狐狸并没有使用任何武力,而仅仅是利用狸猫的争斗心理,就令狸猫已到嘴边的食物落入了它的口中,它的这种做法委实巧妙。我们在做事时,光靠蛮力、武力也许很难成事,但要是懂得运用心理战术,扰乱对方情绪,乘虚而入,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中国古代的行军打仗时期,懂得动脑的将帅都会运用这种战术。

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对垒,曹真率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曹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王朗说:“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第二天,两军相迎,列阵势于祁山之前。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旌旗,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王朗对孔明说:“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王朗首先说出一大套理论,甚至劝诸葛亮:“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诸葛亮听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世;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谄谀之人,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王朗本来是想游说诸葛亮,幻想不费一兵一卒,使诸葛亮拱手而降,使蜀兵不战而退。但王朗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对王朗的历史和现状了如指掌,他义正词严,句句都击在要害上,使王朗羞愧有加,无地自容,最终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一命呜呼。在这场战斗之中,诸葛亮正是利用对方的情绪变化,取得了胜利。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能攻而装作不能攻;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他;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他;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他;对于易怒的敌人,要想办法激怒他;对于鄙视己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见空就入,扰乱敌心,让敌人自乱阵脚,才可以气定神闲地从中渔利。

面对现实的激烈竞争状态,我们要懂得以心理战术克敌制胜,利用竞争对手的虚处,把握竞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适当的时候不惜挑拨离间对方的内部关系,才能为自己争取获胜的时间和机遇。坐收渔人之利并不是卑鄙的行为,而是以少赢多的高招,如果懂得灵活运用“乘虚而入”、“坐收渔利”之法,让自己收到高效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