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活着,因你而美丽
1838400000034

第34章 献给“上帝”的诗篇(2)

如今,儿女们已都是做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的人了。他们说,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好像记不得父亲什么时候带全家去哪里玩过,他总是奔波着忙碌着,连走路都是一串小碎步……好像他不喜欢孩子,或者说他顾不上喜欢孩子。当然,现在每逢节假日他还是抽出点时间来和孩子、外孙子们玩玩、聊聊。也怪,这些孩子辈的跟爷爷玩得聊得很投入,在爷爷面前显得那么乖顺、听话,有头有脑的。有人说,隔辈人最能体现“睦邻友好”关系,这是什么道理呢?

孙子盛炜现在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深造,英语说得很漂亮,是爷爷教的。爷孙俩一见面,就用英语对话:

--Medical sicncc is a kind of sience that is the most objective,vsobcr-minded and dir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mystery o fthe human body(医学是最客观、最冷峻、最直接地探索人体奥秘的科学)。

--Life is just like universe which continues to seek and create to make the life full of lofty and solemn(生命如同宇宙,不断地追求和创造,才使人生变得崇高而庄严)。

所以盛炜说,要说爷爷不喜欢孩子才不对呢,他实际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他比一般做父母的更能体会孩子们的动人魅力,因为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拂去岁月的尘埃,去还原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情致与生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被称作社会“细胞”的家庭里所蕴存着一种纯朴而自然的血肉情缘,进而我们又看到那种超越于苦难与窘境之上、充盈于儿女心田的神圣的父爱和母爱!

盛志勇、张韵秀夫妇是这样由“家庭、子女”的话题谈开去:现在城市中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称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孩子无休止地向家长提要求,甚至承受不了半个“不”字,娇纵的霸王脾气日益加剧。而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就有求必应,一味纵容,避免让孩子的美梦落空。于是一批小霸王、小皇帝、小太阳、小祖爷、小祖奶奶横空出世了。他们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就变成一副无赖样、可怜样、昏吵昏闹样,认为享受是他们的权利,而无需说个“谢”字。这种培养方式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这种把一张口就要东西的权利交给孩子,由他决定父母应该同意或不同意,就像给了孩子一件他不会使用的武器,这迟早会让做父母者后悔的。

一个充满欲望、撒泼任性的孩子是不幸福的。童年的幸福不仅仅是有玩具、愉快和无忧无虑的生活,同时也包括要懂得失望的感觉。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某个时刻你必须面对的东西。对失望承受能力低,实际是一种缺陷,它会伴随出现精神痛苦和失常行为。危险的是,一个从来没听过“不”字的孩子,是不可能承受失望的感觉,这会使他变得脆弱、不成熟、有暴力倾向和染上坏毛病。

消费与经济能力是直接成正比的。有些家庭生活在品牌和新产品中,家庭话题总是围绕消费转,总是比谁家买了最新最时髦的产品。这并不等于生活就富有就幸福。有人说,如今人们的“战略目标”转移了,由捞“文凭”变成捞“资本”捞“官位”,既望子成龙,又盼“五子登科”(即孩子、票子、车子、房子、位子),一切向前(钱)看,似乎包容整个中国的市场经济,所以苦苦奄奄地扎在废纸堆里搞研究搞深奥难懂的现论已经来不及了,已经像人的盲肠一样退化了,被现实遗忘了。--这种形象的描述似乎怪生动,倒也令人忧惋:学会赚钱,学会升官发财之道,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但是,只学会了这些,而没有学会更多更好地创造财富,这就可悲了啊!

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他们最直接的老师,同时他们也在接受着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和熏陶。向他们灌输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氛围,待他们成人之后,把生活自主的权利交给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即便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他和他的家庭也一定是幸福的。

这就是盛志勇和他夫人的家庭观与儿女情。

3.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对他是一种概括

他老她也老了。然而他们仍然保持着一个共同的密不寸分的“我”。平生喜爱足球酷爱古典音乐的盛志勇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爱好都交给了他的创伤外科。结婚快六十年了,他极少陪夫人游览名胜,情寄大川,也不曾有过风花雪月的漫步,小桥流水的低咏……然而“夫唱妇随”,彼此的心扉上始终有一道无言的心领神会的爱缘之河。

张韵秀从小酷爱文学,因为家庭条件受限,才弃文从医。当年她调到北京时,听说北京广播学院中文系招生,她就报了名,果真考中了,吴晗担任校长。在那段提倡“西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妙时光里,她读了不少中外文学名着。而盛志勇酷爱音乐,并不是因为他会唱,有一副好嗓子,而是会听,出神入化地欣赏。当年,他从美国进修回来,买了一台留声机和一套唱片,大都是世界名曲,有贝多芬的、肖邦的、柴可夫斯基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张韵秀第一次到他家参加他妹妹的生日聚会,似乎就是被他播放的音乐所吸引,由此二人在乐曲的魂牵梦绕中相识相知相爱了。

文学与音乐是相通的。一切艺术都发源于情感。情感的呼唤,心灵的共鸣,这就是艺术赋予真实的巨大魅力。

他尤其喜欢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她也喜吹听这首震撼人类心灵的曲子,二人百听不厌,一直听了几十年。可以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对他人生的一种概括。记得他被划入另册,打成“特嫌”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没出来,从房里传出来的是那如泣如诉、似劈雷似闪电,忽时低徊沉吟、忽而高亢激越的旋律……然后他走出来了,是那么从容而无畏地面对这个喧嚣而繁闹的世界,面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他豁达,乐观,不孤傲,也不清高。他不会因为人生磨难而艾艾怨怨,自叹自怜,反而积极地从中汲取营养和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活着的力量与支柱。

他说,音乐是幻想的,幻想是快乐的。当你进入了幻想的世界里,一切的孤独、寂寞、失意和惆怅全部忘却,灵体化羽登仙,在辽阔山川荒凉戈壁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里自山翱翔……

是啊,人的命运之舟,往往在猝不及防的一瞬间改变航程。当你以占卜的心情聆听命运的交响时,它使你警悟获得启示的是什么呢?或许你看到前面有一片陆地,有一缕炊烟;或许是远处有一片吉祥的彩云,有一朵美丽的小花;或许是梦萦里获得了一叶馨香,一束温馨的目光……它甚至可以打破你生命的密码,重新组合出另一个生命!强者与弱者,崇高与卑微,也每每从此开始了新的甄别与昭示!

……

如今,留声机早已被儿女们买来的立体声录音机代转,唱片也由磁带和光盘取代,但他始终保留着这些个经典的曲目。

回到家里看电视,他只看新闻,看使人热血沸腾的足球比赛。面对吼吼杀杀的电视剧他就坐卧不宁,走来走去,不住地问夫人:这些披头散发,红毛绿眼的,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原本是儿童们的语言,含着稚气天真和人间最简单明确的是与非、善与恶的评判标准。他的额头秃了,残发白了,胸膛里跳动着的依然是一颗童心。

这时,夫人就把电视关了,代之而起的是书房里传出的一曲悠扬的轻音乐。在音乐的诱引下,他走进了自己的书房……

他的书房铺天盖地堆的全是书--尽管他已经好几次把珍藏多年的不少珍贵书籍和文献资料捐给医院图书馆,眼下所存放的书籍还是超载地占据了书房有限的空间。看上去毫无秩序,有碍观瞻,却不许别人动一动。在他眼里,这纷繁杂乱的世界如同他研究的领域井井有序,要找的东西一下就能找到,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找到。桌子上的日历每一页都被他记满了要记的事情和记号,每一个目子都排得满满的,也只有夫人知道那些记号表示什么或晓得上哪儿去找他。他脑子很有程序,重要的事从来不会遗忘,可是自家的琐事老也记不住,总要由夫人在耳边提醒:你把这个月的工资放哪了?他拍拍脑门:噢,可能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他对物质生活要求清淡,甘于清贫,可他的大脑却始终主宰着这片天地,对创造充满了内心的冲动与激情。我想,这个狭小、拥挤的空间当是人类生命工程的一颗优秀的大脑!

这个世界上,只有透彻地了解人类的诸多不幸、痛苦和灾难的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倘若我们不了解盛志勇教授命运的经历,就很难理解他的品格以及他的劳动所具有的真正价值和全部意义。他的人生道路及其所蕴含着的深刻启示,或许有助于我们驱散那折磨着我们生活和心灵的卑琐、褊狭与哀伤。……

4.生活在微笑

盛志勇教授率领着他的这支人才梯队走向了世界。

而年逾八旬的他每天上班仍就一如既往地爬楼梯。

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叹,他的生命是如此的顽强,而强者的生命是不能从申纯医学的角度来衡量的,那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远没有被认识的神秘与深邃。盛志勇教授正是一点一点地切割着自己的血肉之躯,点燃起生命的火炬,去探寻学科学的奥秘与陌生!

他和他的弟子们深知,当今世界,由于电子、激光、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国外医学研究在微观纵深方向长驱直进,把生命物质结构的机理研究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基因领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仅仅被世人惊叹于自己的崛起还不够,远远不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桑地,万物皆变……你今天在某个领域的某个方面领先,不等于你在整个领域整个层面上领先,更不等于你明天或者后天继续领先。与那些财大气粗且拥有科技密集型、人才复合型的发达国家医学研究单位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面临着广阔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奥秘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科学探索的任务,不仅在于现实的世界,而且在于未知的世界,认识的触角在向遥远伸展。

岁月在庄严地掘进。

地球的美丽在于人类对生命的不断拓荒。

微笑写在他和弟子们的脸上,这是生活对他们的回报。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生活对那些遭遇不幸的患者露出的微笑。那一张张璀灿的、温馨的、满含激动泪花的笑脸,则是授予他们的最高奖赏和荣誉!

盛志勇教授说:我们只是在创(烧、战)伤医学领域拓展出一个作战“平台”。

正是在这个“平台”上,他和他的同事他的弟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他们创造奇迹的条件并没有太高或太多的奢求:他们可以一无所有,但只要被尊重、被使用就已知足。在更多的情况下,能够激发他们最多坚毅和最大智慧的,往往只是最平常的信任和关心。而他们对这种信任和关心的回报,是他们甘于忍受枯燥、乏味、单调、寂寞的煎熬,奉献出来的一项项卓越非凡的科研成果,而任何一项成果的背后,尤不凝集着他们创造的激情和智慧!当你真心走近他们,读懂了他们脸上的微笑,你才能感受到那种真正的心灵震撼!

今天,世界医学界以惊叹和欣喜的心情注视着从中国军队医院冉冉升起的十字星座。起初它只是地平线上一个晶莹的光点,犹如闪烁的萤火;继而渐渐壮大,渐渐跃动,渐渐飞升,渐渐辐射着力的图腾……终于升成一个浑浑圆圆、蓬蓬勃勃、亮亮闪闪地照耀人类生命此界的灿烂星座!一个拥有众多星宿的硕大星群!

不论人们怎样评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怎样哀怜地宣告“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正是对人类悲剧命运的暗示”;甚至被胜于雄辩的历史一而再、再而二地证明“人类是能够为同类制造灾难的群体人的肉体和大脑构成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全部复杂性”……但所幸的是,总有这样一些被“上帝”派做“白衣天使”的人们,把医治大灾人祸给人类带来巨大创痛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创造为我们渺小的或残缺的生命以温暖和希望,而且紧紧地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尊严。

这就是健康。

于是,我们胸膛里斟满感激:感谢太阳,感谢月亮,感谢这生命的宇宙里照亮心灵的星光!

这是献给“上帝”的诗篇--

活着,因你而美丽。

生活,在微笑……

2001年9月初稿于太平路。

2002年3月二稿于重庆,上海。

2002年8月定稿于万寿路。